如何看待白馬非馬論?恍兮惚兮52018-02-04 18:29:10

這是有關於“屬性”的議論。

探求共性和特性的關係。

公孫龍認為,

“白”、“馬”都屬於泛稱,

然而,

“白馬”兩個字合在一起就是特指。

《公孫龍子_白馬論》:

“求馬,黃、黑馬皆可致;求白馬,黃、黑馬不可致。”

如果想要馬的話,黑的黃的也是馬;

如果想要白馬的話,那麼,要的自然不是“白”色或者“馬”兒,而是“白馬”。

馬固有色,故有白馬。使馬無色,有馬如已耳,安取白馬?故白 馬非馬也。白馬者,馬與白也。黑與白,馬也?故曰白馬非馬業。

“白馬”是顏色屬性“白”和獸屬性“馬”的合稱。自然界中並沒有單一屬性的東西,但屬性之間不能混同。

如何看待白馬非馬論?

公孫龍屬於“離堅白”派名家代表,在其《堅白論》中認為堅硬離不開石頭本質,而白色卻獨立於外表,不在同一屬性之中。而人的觸覺或視覺的單一感知把其實體上的堅硬屬性和光學的白屬性分離開來。

思維不能離開物質存在,

“石其無有。惡取堅白石乎?故離也。離也者,因是。”

但是思維卻能探求複雜事物的每個方面。各個矛盾的主次方面共同推動事物發展。

神乎!是之謂離焉。離也者,天下故獨而正。

總之,公孫龍的“白馬非馬”論,說的是個性離不開共性,即“白馬”是由“白”和“馬”的兩個屬性合成,但“馬”屬性不等於“白馬”屬性,即

∩白=白馬⫋。

故所以為有馬者,獨以馬為有馬耳,非以白馬為有馬耳。故其為有馬也, 不可以謂“白馬”也。

然而共性也寓於個性之中,公孫龍認為馬是馬,白馬是白馬,哪怕節縮語句為“白馬非馬”,按其理論來說,“白馬”也具有“馬”的屬性。

這在我們的認識中也算是一種侷限。

如何看待白馬非馬論?

但是,以上論斷也只是我們思維方法的一種認識方式罷了。我們一般會認為,世界是整體與部分的關係。聽到“白馬非馬”,自然會有種荒謬的感覺。

然而,公孫龍的“白馬非馬”論是屬性與屬性的獨立交結關係的探討,也就是屬性集合間的對應關係的探討。每一個具體的事物是由多個屬性集合交集而成,對其認識也是從各個集合的對應關係中開始。比如,白馬之名,就算顏色集合與動物集合中“白”與“馬”的對應關係得來的。

公孫龍說過,“物莫非指,而指非指。”,即事物具有一定的聯絡,但這個聯絡不等於其本身。也就是說,

這可以是白馬,也可以是瘦馬。

《公孫龍子_指物論》雲:

以“指者天下之所無”。天下無指者,物不可謂無指也;不可謂無指者。非有非指也;非有非指者,物莫非指、指非非指也,指與物非指也。

我去 公孫龍你是在玩繞口令嗎?難怪名家會衰落到後世基本上沒人談論。

我恍惚恍恍惚惚看完了《公孫龍子》,恍恍惚惚回答完了這個問題。如果要問這有什麼用處,估計可能能運用在數學或計算機領域了。不過話說回來,哲學問題在科學發達的現在說有用也好,沒用也罷,就像“特修斯之船悖論”,能用在解決什麼問題?換腦手術?

如果忒修斯的船上的木頭被逐漸替換,直到所有的木頭都不是原來的木頭,那這艘船還是原來的那艘船嗎?

不過在某篇小說之中,就用這個悖論將靈魂與實體的爭議作為文章的開展依據,挺不錯的。

如何看待白馬非馬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