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長城是漢人的自我意識邊界?125878215蜂獾2019-03-20 01:06:18

謝謝邀請,說白了就是說長城是不是中國民族精神的象徵,說什麼話,幹什麼事決不能離開當時的歷史環境,長城是不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在當時的歷史環境有沒有必要修建萬里長城,難到我們的古人都是傻蛋嗎?,就是現在也有人對萬里長城說三道四,認為萬里長城就不應該修建,勞民傷財,當時的社會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是以農耕為主,生活居住固定,這和遊牧野蠻人正好相反,他們居無定所,那裡好他們去那裡生活,而且大部分都是馬上民族,機動靈活,作戰迅速,非常難以防範。當時中國人口並不多,也沒有必要向外擴充套件,秦始皇滅六國統一天下,但是中國周邊環境並不太平,當時秦始皇實行書同文,車同軌,修長城是為了防範北方的遊牧民族入侵最好的方法,進可攻,退可守,遊牧民族主要靠騎兵征服征服農耕民族,為啥修長城,你人可以過但是馬過不來,馬過不來你就沒有戰鬥力,你就打不過漢人的步兵,河西走廊區段長城就起到攔馬牆的作用,明代長城也是一個文化載體,但是不能過分依賴長城,否則長城也是形同虛設,長城的軍事佈防還有一線,二線梯次配置,明朝的覆滅就是最好的明證,過分依賴長城是守不住的,關鍵還是人心,從古到今都是一個道理,那就是要積極防禦,但是可以肯定的說,長城是我國勞動人民創造的奇蹟,修築長城是一項浩大工程,秦始皇動用近百萬勞動力修築長城,佔全國人囗二十分之一,在崇山峻嶺,峭壁深溝,其堅難可想而知,因地形,用險塞,是修築長城重要經驗,司馬遷把它寫入《史記》中,修築關城隘口都是非典直選擇在兩山峽谷之間,或者是河流轉折之處,或者是平川往來必經之地,只有這樣既能控制險要,又可以節約人力和材料,可以達到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效果,修築城堡或烽火臺也要選擇“四顧要之處″,就是四周都能觀看和防禦,修築城牆也是利地形,象居庸關八達嶺長城也都有沿著山嶺脊背修築,有的城牆外邊看險峻,內側則比較平緩,所以易守難攻,明代修築遼東鎮長城利用懸崖陡壁,把崖壁削一下就成為長城,還有利用危崖絕壁,江河湖泊作為天然屏障,所以說長城是中華民族一項偉大的工程,是中華民族寶貴遺產,在歷史發展過程中,長城帶的古老民族有些消失了,但是無論是己經消失還是至今繼續發展的各民族,他們都對中國歷史發展做出過重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