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感覺很多南方人對於家庭宗族的認同觀念比北方人要強?華彩樂章82020-03-08 19:51:06

可以種的地少

為什麼感覺很多南方人對於家庭宗族的認同觀念比北方人要強?若愚趣談2019-02-18 10:30:10

我是一個生活在北方的南方人,據我的瞭解,北方人的宗族認同觀念確實沒有南方人強。在南方,如果兩個萍水相逢的人相遇,在得知對方和自己是一個姓時,可能都會攀談一番,問一問對方是祖籍何地,是不是與自己同宗,若是,可能就此結交為家族中人,日後相互聯絡。在北方,同姓人之間,也不過是同姓而已,沒幾個人會對對方的籍貫和祖宗的來源有什麼好奇,最多說個“五百年前是一家”,其實,即使是相同的姓氏,五百年前還真不一定是一家。南方人的宗族觀念為什麼比北方人要強?這是民族遷徙、融合的程度不同,所造成的族群文化差異。

自古以來,地處北方的中原,就是華夏民族的聚居地,是農耕文明的發祥地。農耕文明講究休養生息,互幫互助,共謀發展,因此形成了聚族而居的特點,而中原以外的遊牧文化則是征服虐奪,強加於人的爭霸思維。兩種不同文明和不同思維也就導致了族群觀念的不同。

在古代,中原因氣候溫和,物產豐富,一直受到遊牧民族窺視。遊牧民族在蒙古高原或東北大地相互征伐統一後,形成氣候,便將觸角伸到中原,先是搶劫人畜,糧草,以供溫飽、洩慾,後得寸進尺,直接侵佔地盤,奪去政權,奴役漢人。在一次次的遊牧民族入侵中,中原及華北地區便成了華夷爭霸的戰場,也成了民族融合溫床。

在中國歷史上,導致民族大遷徙和大融合的歷史大事件,就有西晉“五胡亂華”,唐代“安史之亂”,北宋“靖康之變”,以及後來的蒙元、滿清等兩朝,這些大事件的發生,不但改變了族群文化,也改變了族群觀念,族群觀念的不同,也就導致了宗族觀念的不同。

在““五胡亂華”、“安史之亂”、“靖康之變”等歷史節點上,中原很多漢人,為保族群安全,逃避外族奴役,舉族南遷,他們在心理上有一種被外族驅逐的心態,於是保留了本族群的文化基因,也就形成了後來的家庭宗族觀念。而在幾次歷史事件中沒有逃避的漢人,為了生存,他們選擇了臣服或融入,並和遊牧民族打成一片,久而久之,曾經族群觀念便慢慢淡化了。

特別是宋代,整個宋朝先是受到遼的劫虐,金的吊打,蒙元的踐踏,而明朝之後,滿清的統治,首先受到衝擊的當屬中原及華北。在這些歷史節點上,中原及華北幾乎被遊牧民族所融合,族群基因多元化,從而導致了人們宗族觀念的弱化。一個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元初大將張弘範,其祖上為北宋漢人,其父為金國統治時期漢人,張弘範則成為元初的大將,親手消滅了南宋。至於西北地區,自古就是絲綢之路的起點,也是遊牧部族發祥地,因商貿的發達,民族眾多,民族融合更早,族群基因更為複雜,族群觀念也比南方還要淡化。

其實,從辛亥革命的爆發,孫中山提出“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的口號中,我們就能感受到南方漢人始終保留著一顆中原赤字之心。他們北望中原,心繫華夏,隨時為中華之崛起而奮鬥,這就是一種深植於血脈中的文化基因,雖是滄海變桑田,卻一代傳一代,生生不息,永不變節。因此,有了族群觀念的強弱對比,就有了宗族觀念強弱之分。

為什麼感覺很多南方人對於家庭宗族的認同觀念比北方人要強?狂瀾在夢想de世界幸福在追2019-02-18 11:51:58

南方純漢,北方雜漢

為什麼感覺很多南方人對於家庭宗族的認同觀念比北方人要強?問天一號2019-07-28 22:38:21

以前跟北方人在一起時,他們說他和他老婆是同一個村的,當時我嚇得不輕,在南方基本不可能的,我問他那你和你老婆不是同姓嗎?他輕飄一句不同姓,我們村有十多個姓,都可以通婚的,嚇懵逼了。在南方基本不可能的,一個村基本一個姓一個祠堂,同一血緣的人。反而北方一個村亂七八糟的,所以不像南方人一樣建祠堂與族譜,要建的話一個村十幾個祠堂,現在很多人都誤為南方少數民族多,跟漢人差別大,其實不然,中華民族是1902年由梁啟超才提出來的,到民國初年1911年才確認五個民族,漢、蒙、滿、回、藏也稱五族共和,並大部分為北方的,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1952年學習蘇聯民族制度,按語言習性、共同信仰、相同服裝和同一區域等分出56個民族,因為南方語言更為多樣性分出民族更多。南方漢族比北方漢族更為傳統,現在的北方漢人和一千年以前的漢人沒太多關係了,一千年前的漢人大部分南遷了,客家釀豆腐是漢人到南方後沒有面做餃子為思念北方而用豆腐代之,南方中元節大部分過7月14而北方過7月15,相傳北方遊牧民族打過來時,過中元節來不及了,提前一天過,過完就全家遷跑南方,為了紀念先祖,所以大部分南方漢人都過7月14,南方族譜更是漢人南遷的活化石,看著我家的族譜一一個個先祖的名字,心中有種血緣的牽連。廣西陸川一福建上杭一河南鹿邑一甘肅隴西就知道根在那裡,這種體驗也許北方人不可能體會,北方人就會罵南方人為“蠻子”但南方漢人才是真正來自中原大地, 炎黃子孫。

為什麼感覺很多南方人對於家庭宗族的認同觀念比北方人要強?飛魚的2019-10-27 23:04:48

為什麼南方人對於家庭宗族的認同觀念比北方人要強?從我們現在社會來看,確實是的。但只是針對現代而言,在古時候,整個中國,不分南北,只要是中國人都會注重宗族觀念,甚至說北方人的宗族觀念比南方人還強。

可為什麼到了現代,南北反差那麼大,變得南方人注重宗族觀念,而北方人觀念比較淡薄了呢?主要的原因分析有下。

宗族的概念及歷史

說到宗族,就離不開族譜。族譜是記載家族延伸的年代記事本。有了族譜,家族的人脈以及重大事件就有根可尋了。

為什麼感覺很多南方人對於家庭宗族的認同觀念比北方人要強?

關於族譜歷史的相關記載有《春秋公子血脈譜》、《世本》等。有族譜就說明有宗族觀念。

自秦朝統一六國後,宣導著“禮”的文化,規範著人們的言行準則,尤其孔子之後更是“禮”的盛行,“禮”文化裡面就包含了對先輩的敬重。

最早,人們為了表示對家族已故先輩的尊敬,會透過立族譜、祭拜的形式緬懷先輩,並教導後人要效仿先祖,遵循先祖遺訓,繼承家族併發揚光大。

人們以姓氏為單位,設立家族的祠堂,供奉家族先人牌位和族譜,形式非常隆重和嚴格。就是這樣,形成了家族宗族觀念,並世代在傳承著。這也是重要的中國漢族傳統文化之一。

歷史變故的影響

1279年,以遊牧民族為主導的元軍,鐵騎踏進南宋,經過慘烈的大決戰“崖山海戰”後,便拿下了南宋,開始了元朝統治。

為什麼感覺很多南方人對於家庭宗族的認同觀念比北方人要強?

那一戰,南宋十萬軍民被迫跳海殉國,後人用了一句話“崖山之後無中華”,來形容華夏文明的損落,可見其之慘烈!

元朝成立後,漢族的文化受到了重創和扼殺,連文字都要用蒙古字,所以到今天我們的歷史文獻裡,關於元朝的記載是很少的。

元朝的首都就在北方,北方周邊漢族的宗族文化,受到了嚴厲的封殺。反而偏遠的南方地區,受到的影響則相對小很多。

直到1368年,朱元璋推翻元朝,漢族文化才慢慢的恢復。

統治手段的影響

歷代來,皇宮的位置都是在北方,天子腳下的北方人做什麼都會特別小心。

據《尚書》記載,在舜的兒子夏啟時起,就出現了嚴酷的法律,一人犯罪株連親屬。

尤其發展到唐代起,統治者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對於反抗或不服從者,動不動就株連九族,這樣的案例實在太多了。

那時,只要家族裡有人在朝為官的,族人除了覺得榮耀沾光,也有著顧慮、擔心。只要一人出問題,就牽涉到整個家族,尤其是皇家族人。

北方人在這種風險下,很多宗族開始不再記錄族譜,害怕某天會被按族譜名單株連在內,到了那個時候不要說認親,躲都來不及了。

就這樣時間一長,北方的人們,對於宗族觀念就逐漸淡薄了。

為什麼感覺很多南方人對於家庭宗族的認同觀念比北方人要強?

地理位置

南方地區,遠離政權中心的北方,所謂山長水遠,因此在地理位置的優勢下,這種家族宗族傳統受到的影響不大。

古時候的南方人口是比較少的,南方人為了發展人口,對宗族傳承的重視度要比北方人高。

綜上所述,這就是為什麼南方人對於家庭宗族的認同觀念,比北方人要強的原因了。

原創首發:九步連環

為什麼感覺很多南方人對於家庭宗族的認同觀念比北方人要強?yinyan315109842020-01-23 21:54:17

宗族觀念南北差異,我就有很深的體會。

我是湖南人,老公河南人。過年去他們家,居然不用去他的堂叔伯家走動的,第一次去他家,我知道他家還有個二奶奶在,就想著要買點東西去看望,他居然說不用去,又不是親爺爺奶奶。這在我們湖南是很不可思議的,我們那邊,平時我們回老家,哪怕不是過年過節,堂的爺爺叔伯輩的都一定要買東西去探望並給一兩百塊錢的。其實我覺得宗族觀念的強弱對一個地方的家風有很大影響,我老公那邊不重視宗族,他們那邊的人情就很淡薄,而且虐待老人,不贍養老人的情況很多,也沒人管。我們那邊如果有這樣的事,家族裡有聲望的長輩一定會出來主持公道的。所以我們那邊極少有不孝老人的事情,至少明面上沒有。所以還是需要有一些宗族觀念社會才會和諧。

為什麼感覺很多南方人對於家庭宗族的認同觀念比北方人要強?天下吾行之2020-08-13 10:26:26

想說清楚這個問題,首先要對中國歷史上發生的兩次大規模漢族人口南遷活動有所瞭解。

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漢族人口南遷發生在東晉末年,北方五胡亂華,漢族人民不聊生不得不舉族遷往尚未完全開發的長江以南地區謀求生存。由於生產力水平低下又要防備洪水猛獸盜賊刧匪的襲撓,舉族南遷的北方漢人只好抱團取暖聚族而居,往往兩三個氏族組成一個村子或者一小鎮,便於相互通婚繁衍後代。為了增強家族的凝聚力,興辦了家學家廟家族祠堂,幾千年下來,家族意識深入骨髓了。

第二次漢族人口南遷發生在南宋時期,隨著北方金兵的南侵,宋朝朝庭南遷至臨安,當時的達官貴人,富胄士人無不舉家隨帝南遷,有的得皇帝賞賜,有的花錢購買,在南方置下大片房產土地供族人休養生息。

反觀這兩個時期的北方人,胡漢夾雜,漢人祠堂譭棄,家廟家學廢馳,人民流離失所,漢族文化受到毀滅性催殘。幾千年下來,北方人即便是同姓同宗同源恐怕也很難弄清楚自己的根源了。因此,家庭宗族的觀念當然就沒有南方人強了。

為什麼感覺很多南方人對於家庭宗族的認同觀念比北方人要強?洛玖黎2018-02-23 22:30:56

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

1。南北方環境差異

:受緯度影響,南北方氣候差異較大,造成了不同的地域發展特色。自古以來,北方地區大多遊牧民族,民風剽悍。加之經濟重心南移,戰爭影響,北方人民的遷移和與外族融合致使最初的家族譜系殘缺,同時,宗族觀念也有所削弱。南方地區,水土富饒,易種植糧食作物,自有蘇常熟,天下足之說。加之自然經濟影響,南方人安土重遷思想更為濃重,更加重視宗法宗族譜系之說。

2。地形,建築影響

:北方地區較為平坦開闊,聚落分佈較為分散,而南方地區地形受山脈和河流影響,支離破碎的土地,致使南方聚落更為集中地分佈。比如客家人的圍屋,將一大家子人聚到一起,其家族觀念自然深厚。

3。南方地區與港澳臺相近

,受近現代戰爭影響,南方許多同胞移居臺灣,港澳,心繫大陸。也是造就了南方地區人民認祖歸宗色彩。

4。正如林語堂先生所說這段話,抓住了南北方的人文差異與特點:“北方的中國人,習慣於簡單質樸的思維和艱苦的生活,身材高大健壯,性格熱情幽默,喜歡吃大蔥,愛開玩笑。他們是自然之子。從各方面來講更像蒙古人 。與上海浙江一帶人相比更為保守,他們沒有失掉自己種族的活力。他們致使中國產生了一代又一代的地方割據王國。他們也為描寫中國戰爭與冒險的小說提供了人物素材。

在東南邊疆,長江以南,人們會看到另一種人:他們習慣於安逸,勤於修養,老於世故,頭腦發達,四肢退化,喜愛詩歌,喜歡舒適。他們是圓滑但發育不全的男人,苗條但神經衰弱的女人。他們喝燕窩湯,吃蓮子。他們是精明的商人,出色的文學家,戰場上的膽小鬼,隨時準備在伸出的拳頭落在自己頭上之前就翻滾在地,哭爹喊娘。他們是晉代末年帶著自己書籍和畫卷的有教養的中國大家族的後代。那時,中國北方被野蠻部落所侵犯。”從中,我們可窺南北方人們對於家族認同觀念強弱不同的原因。

為什麼感覺很多南方人對於家庭宗族的認同觀念比北方人要強?

為什麼感覺很多南方人對於家庭宗族的認同觀念比北方人要強?薩沙2019-03-28 12:13:09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為什麼感覺很多南方人對於家庭宗族的認同觀念比北方人要強?

其實很容易解釋,就是北方的歷史原因。

以往中國人,地不分南北,都有嚴重的宗族觀念。

薩沙有親戚是山東人,他們那裡以前宗族觀念非常強。

隨便舉個例子,他們村裡有一家婆婆和兒媳婦有矛盾,經常吵架,兒子性格軟弱對付不了。

為什麼感覺很多南方人對於家庭宗族的認同觀念比北方人要強?

結果,有一次婆婆和兒媳因帶孩子問題再次爭吵,還扭打起來。

這可不得了。

第二天,鄰村的2個舅舅趕來,二話不說讓這個兒子和兒媳婦站好,罵了一頓。對這個兒子,舅舅還錘了幾拳。

兒子和兒媳婦都不敢還手,因為舅舅最大。

當時已經是改革開放初期了,有矛盾不去找村長、找組織,還是由舅舅來處理,可見多麼傳統。

為什麼感覺很多南方人對於家庭宗族的認同觀念比北方人要強?

但相比北方,顯然南方的宗族觀念更強。

以福建為例,很多地方女孩都不外嫁的,不嫁到外地。

一些客家女孩更誇張,還是隻能嫁給客家人,甚至不能嫁到外面去。

福建很多地方都有大量人口在海外打工,有的早已安家。

一般到過年了,只要有條件的人都會從海外回來,祭拜宗祠或者上祖墳。

有的人其實早已在美國、法國等地生活多年,福建老家只有空屋子而已,就這樣也要回來。

為什麼感覺很多南方人對於家庭宗族的認同觀念比北方人要強?

廣東也很誇張,大家從宗族械鬥就看得出。

比如:1926年初,清遠縣琶江發生宗族械鬥,“各操步槍萬餘”。

同年台山縣官竇鄉伍族發生械鬥,軍警到該鄉止鬥,“雙方均被繳去步槍百餘杆,另大炮十餘尊”。

同年新會縣荷塘容、李兩姓械鬥,李姓一方使用了大炮,容姓方面有“小輪四艘”、機關槍數十支。

誇張不誇張!

其實廣西直到改革開放初期,農村還有村村械鬥的出現,就是不分青紅皂白打死架,經常搞出人命。後來政府從重從嚴打擊,發現一起重判一起,這才逐步制止住了。

為什麼感覺很多南方人對於家庭宗族的認同觀念比北方人要強?

為什麼南方人宗族觀更重,個人認為和北方歷史有關係。

大家應該知道,中國絕大部分戰亂都集中在北方,異族入侵也集中在北方。

比如五華亂華、五代十國、契丹、女真、蒙古入侵等,北方都是大亂,有時候人口銳減七八成之多。

這種情況下,原有的漢人宗族有的被殺光了,有的被殺亂了,有的殺跑了。

原有的社會結構都解體了,何談宗族。

相反,北方還有很多其他民族的後裔。比如滿清末期的北京城,旗人佔到八九成之多。

旗人和漢人還是不同,宗族觀念不強,習俗也不同。

這些少數民族定居,也衝散了原有的宗族觀念。

為什麼感覺很多南方人對於家庭宗族的認同觀念比北方人要強?

南方大體是穩定的,一般異族入侵的戰亂最多到長江,長江以南比較安全。

還是以福建為例,很多山區幾乎與世隔絕,很多年沒有外人進入。

為什麼感覺很多南方人對於家庭宗族的認同觀念比北方人要強?夏目歷史君2019-10-05 17:05:17

宗族觀念算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個顯著表現,不過這類傳統文化正在隨著時代的發展逐漸變得越來越淡漠,這似乎已經是不以人為意志為轉移的客觀事實——特別是在市場經濟發展繁榮的地方,宗族觀念在有些地區甚至已經出現了近乎解體的狀況。不過即便如此,依舊還是有很多地方保留著強烈的宗族觀念,而這些地方往往都是集中在我國的南方地區。

為什麼感覺很多南方人對於家庭宗族的認同觀念比北方人要強?

為何我會說現在在南方很多地區宗族觀念依舊相當濃厚呢?

這是因為相對於北方來說,南方的很多地方對於宗族文化保留,比北方要完整不少。比如就算是今天,南方的許多地方仍舊保留著完整的宗廟、祠堂等建築設施,又比如南方人的族譜發展的也要比北方繁榮很多。

而宗族建築與族譜往往是一個宗族文化的兩個比較重要的體現,南方在這方面比北方發達,毫無疑問證明了南方的宗族觀念比北方更為濃厚。其實除了這些,我們從祭祖現象的隆重性與規模性也能夠看出來,比如今年上半年屬南方地區的的廣西欽州出現人數達到了上萬人祭祖現象,並且祭祖過程相當有儀式感。

為什麼感覺很多南方人對於家庭宗族的認同觀念比北方人要強?

那麼,出現這種差異情況的原因在哪裡呢?個人認為,南方的宗族觀念發展的比北方繁榮的原因主要在於兩個方面。一個是受生活方式影響,另一個就是南方文化發展的穩定性。

一、南方集聚的生活方式

我們首先來說下生活方式。我們這裡細分為前期和後期來講。

1、

在過去,由於開發早的緣故,北方一直是屬於中心地帶,無論是經濟重心,還是政治重心它都是在北方。

而當時的南方相對於北方來講就落後很多了,這種落後不僅是生產力的落後,更是整體文明的落後,這就導致很多時候南方是不被北方看的起的——比如春秋戰國時期,地理位置處於南方的楚國,一度被中原國家嬉笑為蠻夷。

為什麼感覺很多南方人對於家庭宗族的認同觀念比北方人要強?

既然古代社會早期南方開發程度遠遠不如北方,而南方又是大家都熟知的多山區,這在古代以農耕經濟為主的前提下,毫無疑問是相當致命的。所以,為了解決這類困境,當時南方很多人都會往一些開發的較好的地方跑(不過活動範圍依舊是侷限在南方地區內);又或者喜歡匯攏在一起,通力合作來開荒,開發出新的土地用以耕作。

但無論是哪個解決方式,最終都會導致一個現象發生——那就是驅使著南方人口出現聚集現象。而這類集聚自然會出現很多同鄉、同姓、同族的團體。

但是,在北方就不同了,放眼望去北方大多數地方都是早已經開發好的沃野千里,這在農耕社會可是相當優越的條件,在這種條件下,北方人根本不需要像南方人那樣報團生活。

為什麼感覺很多南方人對於家庭宗族的認同觀念比北方人要強?

2、那有人或許會說,後來重心南移了,北方人遷往南方去了,那為何南方依舊會如此集聚呢?這就和戰亂有關了。中國歷史上幾乎每次經濟南遷都是迫於戰亂——不管是五胡亂華後的衣冠南渡,還是安史之亂後的避禍東南,又甚至是再之後的靖康之恥,它們之間共同的特性就是受戰爭因素影響。

因為有戰爭這個大背景在,大家能夠想到的自然是國家利益大於一切,所以面對困難往往是團結一致對外。而北方遷移過來計程車族由於都是遷徙到南方來的,沒有根基,他們要想安穩立足想到的也是與當地百姓或者同遷徙過來的世家大族守望相助。所以說,無論是在早期,還是後來,南方的聚集程度都相當之高。

為什麼感覺很多南方人對於家庭宗族的認同觀念比北方人要強?

其實若站在上帝視角來看,南方的這種集聚使得他們的生活方式本質更像是抱團生活,彼此之間互幫互助。而這類的生活方式,自然會使得人與人之間聯絡愈發緊密,而一般為了親上加親,很多時候人們也會選擇聯姻,從而逐漸形成一個龐大的宗族網。在這層宗族網得薰陶下,南方人們宗族觀念自然會更加強烈些。

二、南方文化發展的穩定與繁榮。

除了人們生活方式的原因之外,還有一個就是文化發展的原因了。南方的文化在發展中逐漸呈現出十足的穩定性與繁榮性。

1、

首先南方的文化發展較北方來講要穩定很多——南方的大環境整體安定,不像北方那樣屢屢受到遊牧民族鐵騎的蹂躪,導致文化多次支離破碎,無法保全穩定。

雖說後來蒙古人建立了元朝,南方也一度在蒙古人的統治之下,但是除了對幾個誓死抵抗的城市,蒙古更多時候是採取懷柔的政策來對付南方敵對勢力,而這也使得南方的文化依舊得以保留。

為什麼感覺很多南方人對於家庭宗族的認同觀念比北方人要強?

2、

多次的重心南遷,也使得文化中心逐漸轉到了南方。在明清之際,南方文化的繁榮性質甚至是達到了頂峰,比如在明朝的那些狀元當中,基本上全都是來自於南方,當時的幾個科舉大省也都在南方,這些都足以見得南方文化經歷了幾個世紀的傳承之後,越來越繁榮,已經不是北方可以相比擬的了。

而文化的穩定與繁榮,自然也會促進南方宗族文化的鞏固與宗族觀念的繼續發展。可能這樣說有些過於籠統了,不便於理解,我們舉個簡單的推導個例——

南方文化穩定繁榮自然就會誕生一系列的書香門第,而這些書香門第往往會培養出一大批優秀的官員,畢竟在封建社會里讀書是從政的一個主要途徑,而成為了官員他們自然在家中很有地位,逐漸會成為大家族的核心,而接著他們會以“宗族”為單位,讓宗族中的孩子們去接受教育,讀書從政,這些教育都是由宗族集體負責,這種模式在後來傳承了很長時間,並且迴圈罔顧,自然就更加根深蒂固了。

為什麼感覺很多南方人對於家庭宗族的認同觀念比北方人要強?

總結

南方的宗族觀念總體來說比北方更深這是不容置疑的事實。至於原因我上面已經歸納出了兩點,一個是生活方式,另一個則是文化發展健康,其實這些我們都可以歸結到歷史因素這個大範圍之內。

畢竟是在歷史程序之中,南北方受制於條件,經過規模性質的遷徙,經過不同程度的融合,這才有了生活方式與文化發展的特性差異,才有了對於宗族文化的整體認知不盡相同。

為什麼感覺很多南方人對於家庭宗族的認同觀念比北方人要強?我的樓蘭8232019-02-19 15:19:58

很多北方小夥伴 都沒見過吧,我是第十八代,我90年的,過年的時候小心偷拍的,在這裡幾百年了,三個正廳,兩個側室,兩個後室,全部擺滿神位,側廳跟後室沒有拍到!北方來的朋友注意,任何一個家族祠堂非本家姓非請莫進!!!尤其是外來女性,一些文明點的村(一個村就是一個姓)還好,固守點的村進了人家祠堂或者拍照會被全村人趕的!以前破四舊被砸了,這個是02年重修的,同姓結婚都是大忌諱,更別說同性了!!!同性的話基本父母都是要麼喝農藥要麼上吊!!!別想在農村活著,可能我說的點過了,但是差不多就那個意思,你們懂得領會!我堂哥大學談的老婆是同姓,畢業想結婚,瞬間感覺老家那裡天塌一樣,所有基本比我們大上一輩活著的都反對,後來堂哥發動我們這一代去勸說各自的父母長輩,說各種好話快三年才一點點接受她同姓這個事!但是第一胎的時候她血崩去世了![流淚]誰都想不到又憐惜,但是村裡對這個是避諱莫深,做法事那天都不給進屋在路邊,不給修進族譜(我堂哥給那些修族譜的族老下跪都不行!)兒子不能在家養,已經過去十一年了,村裡的人都不怎麼提起她了,那年回家我爸媽警告我以後絕對不能取同姓的!談女朋友都不可以,取了就別回來了!!!我是廣西的!真事!!!

為什麼感覺很多南方人對於家庭宗族的認同觀念比北方人要強?

為什麼感覺很多南方人對於家庭宗族的認同觀念比北方人要強?

為什麼感覺很多南方人對於家庭宗族的認同觀念比北方人要強?

為什麼感覺很多南方人對於家庭宗族的認同觀念比北方人要強?地史館2019-06-04 15:18:56

其實中國人一直都有很強的家庭宗族認同,無論南北。但為什麼現在感覺南方人的認同感更強呢?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嘗試進行分析,同大家一起討論。

社會動亂的影響

秦漢以前,當時的人們基本都聚居在北方中原地區,整個政治、經濟、文化重心都在北方,而南方除了長江沿岸地區大都是處於未開發或地開發的情況。

西晉時期,因八王之亂和五胡亂華,統一才30多年的西晉迅速崩潰,司馬睿遷都建康(今南京)建立東晉。整個北方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陷入胡人手中。

司馬睿在南方建立東晉之後,大量的中原漢人和名門望族,但凡有能力的都遷徙到了南方,而北方沒有遷徙的漢人淪為下等民族,被五胡奴役殺害。南遷的漢人,遠離家鄉,來到陌生的南方,更需要家族成員團結一致,宗族觀念比以往更強;而北方的漢人,更擔心的是如何在外族政權下生存下去,大都選擇與外族融合,民族間的融合使得家族的觀念變得淡薄。

為什麼感覺很多南方人對於家庭宗族的認同觀念比北方人要強?

(南方東晉與北方的五胡十六國)

自西晉永嘉之亂之後,安史之亂、靖康之變這樣巨大且強烈的社會動盪,首當其衝的都是北方中原地區,南方波及較輕。每次動亂,都會有造成無數家破人亡的殘局,作為逐鹿中原的戰場,北方無法像南方一樣,一個家族維持幾十上百代,大都在一次次動亂中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

自然環境的不同

南北自然環境差異巨大,北方多平原,南方多丘陵。

為什麼感覺很多南方人對於家庭宗族的認同觀念比北方人要強?

(皖南山區的村落)

北方肥沃的平原,養育了大量的人口,卻也使得人口遷移更為方便,更容易受到戰爭的影響。南方多丘陵盆地,在此定居的人們,在閉塞的環境中不容易流動,相對穩定,容易形成大氏族。在如今的南方,一個姓氏一個村莊的情況,隨處可見。

經濟發展的差異

自宋以後,南方成為中國的經濟中心,經濟富庶的南方家族更容易形成強大的凝聚力,促進家族的發展。

為什麼感覺很多南方人對於家庭宗族的認同觀念比北方人要強?

(南宋,繁華的臨安城)

一個強大的家族必定有良好的經濟基礎,無論是培養族內子女學習讀書,還是修建宗廟祠堂等等,都需要相當的財力支援。

程朱理學的興起

宋朝時期,程朱理學興起。程朱理學,將儒家的社會、民族及倫理道德和個人生命信仰理念,構成更加完整的概念化及系統化的哲學及信仰體系,成為對後世影響最大的儒家學說。

為什麼感覺很多南方人對於家庭宗族的認同觀念比北方人要強?

(朱熹,祖籍徽州婺源)

而當時的宋朝偏安南方,受程朱理學影響最深的便是南方地區,這使得南方地區比北方更重視家庭宗族觀念。

為什麼感覺很多南方人對於家庭宗族的認同觀念比北方人要強?啊偉062019-02-18 11:43:57

確實是啊,我是北方人,確實沒有什麼宗族觀念,小時候看香港電影,裡面好多村都是宗祠,族老什麼的,對這些都不是很瞭解,不知道什麼是宗祠。就說我們村吧,一個村子大概一千多號人吧,都是同一個姓,聽說往上數三四代,還是同一個祖爺爺,光我爺爺的父親就有七個兄弟呢,不過,村裡的人相處就很一般,也沒有什麼宗祠,族老之類的,關係也平平淡淡,各自都只顧各自的小家,到我這一代,我甚至連村裡好多人都不認識。

為什麼感覺很多南方人對於家庭宗族的認同觀念比北方人要強?珞珈山的貓2019-10-07 13:43:09

關於這個問題可以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謹以愚見與諸位共同探討!

為什麼感覺很多南方人對於家庭宗族的認同觀念比北方人要強?

作為一名山東人,讀書在武漢,工作在杭州,之前經常去溫州地區出差。對於全國各地區關於家庭宗族的觀念和認同感確實有一些耳聞目睹!

在今天的北方確實很少見到宗祠族譜以及家族宗親會這些能夠表明血緣關係和家族歷史演變的事物!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歷史上北方多戰亂的原因,另外就是北方從宋朝靖康之恥後,士族大家紛紛南遷,北方便徹底的喪失了經濟文化中心的地位,再加上歷朝歷代人口的增加使得中原地區人地矛盾越發嚴重!文化傳承受到了很大影響!

為什麼感覺很多南方人對於家庭宗族的認同觀念比北方人要強?

另外一個隨著近百年來人們對於舊文化的批判,提倡新文化運動,使得北方許多具有歷史特色的古老建築和宗族家廟紛紛被拆除。許多用來記錄家族演變的族譜被銷燬。這不僅毀壞了家廟和族譜。更毀壞了人們心目中對於家族傳承的認同感和宗親和睦的優良品德。

為什麼感覺很多南方人對於家庭宗族的認同觀念比北方人要強?

當然很多人覺得南方也曾經遭遇過一些文化運動而帶來的家族宗廟以及族譜被毀的歷史。歷史上也曾經遭遇過一些慘亂和饑荒的時期!但是在今天經濟社會發展之後,許多南方地區又重新修建了家族宗廟以及修復了族譜,甚至建起了全球同鄉同宗會互幫互助,但是北方普遍卻沒有。

為什麼感覺很多南方人對於家庭宗族的認同觀念比北方人要強?

這其實就要從南方和北方的歷史淵源講起。首先歷史上中國的人口遷徙整體上呈現出從北方向南方的趨勢。這一方面有些是戰亂的原因,另外一方面也有北方人地矛盾不斷激化的原因。

這就形成了一種很重要的文化特徵。那就是北方漢人與一些少數民族之間的融合是潛移默化的。同樣也有一些是被迫接受。這就使得北方一直認為自己和周邊的人都是純正的中原漢人。也認為自己一直是土生土長與祖宗生活在同一片土地的人。

為什麼感覺很多南方人對於家庭宗族的認同觀念比北方人要強?

但是男方,尤其是那些南方計程車族大家許多都是因為北方戰亂或者饑荒而舉家南遷至南方。這些人本身就是名門望族十分看重自己的血緣傳統。因而走到南方之後,並沒有與周邊的南方少數部落很好的融合而是選擇隔絕開來生活、和平共處。

為什麼感覺很多南方人對於家庭宗族的認同觀念比北方人要強?

因而這些士族大家一直特別在意自己的家族演變,特別想要透過修建宗祠家廟以及族譜來時時提醒自己的後世子孫自己的祖先來自哪裡,自己家族祖上有過哪些輝煌的過往!

為什麼感覺很多南方人對於家庭宗族的認同觀念比北方人要強?

也就是說,北方同一地區的人之間並沒有太多的界限和隔閡。大家認為自己都有同樣的祖先和家族演變。而南方同一地區的各家族各自有著自己的家族演變和自己的文化傳承。

為什麼感覺很多南方人對於家庭宗族的認同觀念比北方人要強?

有些可能是魏晉時期衣冠南度到了南方,有些可能是南宋時期隨宋朝皇族南遷到了南方,有些可能是明末清初為躲避滿清入侵南遷到了南方…林林總總,每個家族都有著每個家族的演變歷史!因此大家都修建宗祠家廟和家譜來記錄和區分親疏遠近關係!

為什麼感覺很多南方人對於家庭宗族的認同觀念比北方人要強?

為什麼感覺很多南方人對於家庭宗族的認同觀念比北方人要強?木偶的情2019-02-18 15:59:59

北方很多城市都去過!但是不瞭解!說說我們家族吧,我是江西的應該算南方吧!我們村有大概一千戶人家!我們還有個老家!我們這叫家門!也就是說我們這個村的祖宗是從那個家門出來的!他們村大概有三千來戶。所以每年我們全村十六歲以上的男性都會去家門團聚祭祖!我們也會邀請家門那邊的來我們村玩!舞龍舞獅的好多人很好玩!宗祠當然必不可少!還有禮堂就是專門接待外人吃飯娛樂的地方!辦酒席也是在禮堂!宗祠是放每家過世老人牌位的地方!我記得小時候我們村跟鄰村打架!都叫家門那邊來幫忙!很團結!我姓張

為什麼感覺很多南方人對於家庭宗族的認同觀念比北方人要強?行山涉水一路向北2019-08-05 14:50:44

南方人對於家庭宗族的認同觀念確實比北方人強,我認為有以下原因:

一、生存環境及生活方式不同。

自古以來北方多遊牧民族,他們多以家庭為主體逐水草而居,而這種特有的生活方式決定了他們不能有固定的住所,所以宗親觀念隨著距離、經濟條件等影響也就顯得較為淡漠。而富有魚米之鄉點江南則因人多地少,多以宗親關係群居生活,彼此之間相互幫助因而也就顯得親近了許多。

二、歷史原因。

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北方自古為各種勢力爭奪的戰場,曾長期處在動盪戰亂中,為了生存,大批北方及中原民眾結伴南遷。到達後為了應對野獸及當地人的傷害,因此他們組群而居、異常團結,逐漸形成了牢固的宗親觀念。

三、經濟因素的影響。

自古以來南方氣候溼潤、土地肥沃,且又有優良的港口、碼頭,因此農業、手工業、對外貿易等較北方地區發達很多。部分曾下南洋的南方人,經在海外艱苦拼搏後也有了豐厚的收入,他們為了感恩祖先的護佑,於是回鄉後大興宗祠、完善族譜,甚至設立基金以幫助族內困難者,每年在傳統節日之際也會歸來祭拜先祖,因而使宗族觀念、宗族文化的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總之,南方人的家庭宗族認同感強於北方人,除了與其生存環境、生活方式、歷史原因及經濟條件有關外,還與他們受教育程度、日常生活習性等因素有關。

為什麼感覺很多南方人對於家庭宗族的認同觀念比北方人要強?峰子1575294412019-02-19 15:04:48

我們村是從福建過廣西的,早兩年才透過各種方式找到老家人,花了一兩百年時間!現在都有來往,每年都有幾次來往,福建那也說:只要你們想回來,以前的房子(只剩一丟丟地基了)和地都給你們/!聽了都是淚呀!

為什麼感覺很多南方人對於家庭宗族的認同觀念比北方人要強?木瓜813935962019-10-06 23:08:31

廣西賓陽蒙氏宗祠

為什麼感覺很多南方人對於家庭宗族的認同觀念比北方人要強?

為什麼感覺很多南方人對於家庭宗族的認同觀念比北方人要強?

為什麼感覺很多南方人對於家庭宗族的認同觀念比北方人要強?藤樹先生2019-09-27 21:37:03

當代宗族觀念

在當代,宗族這個詞彙,在北方已經較為陌生,而在我國南方地區,卻依舊成為一種常見現象。多年前,南方某大家族舉行祭祖活動,參與祭祖的人群達到上萬人,一度引起媒體關注。

而這一現象的背後則值得許多人去思量:為什麼南方人對於家庭宗族的認同觀念要遠遠強過北方?

為什麼感覺很多南方人對於家庭宗族的認同觀念比北方人要強?

個人認為,可以從多個方面來解讀這個問題:

歷史因素

在我國曆史上,曾經發生許多次北方遊牧部族南下入侵中原的先例——比如劉淵的漢趙攻佔洛陽、長安,迫使晉朝的世家大族紛紛南逃到江南;比如金滅北宋,很多中原百姓不願意生活在金朝統治下,於是再度選擇南逃。

歷史因素造成了南北方群體的不同——逃到南方的世家大族,往往在逃離江南的時候,為了和江南計程車族對抗,而注意凝聚力的維護,同時,江南本土的世家大族對於客居而來的北方世家,也保持警惕,這些,都客觀刺激了對宗族認同的傳統。

而北方則不然。不論是北魏還是金朝這類少數民族王朝,在入主中原後,如果能積極和留在中原的世家或者望族達成合作關係,那麼,就會長期統治中原,反之,則會如同石勒的後趙一樣,在建立不久就遭遇傾覆。

為什麼感覺很多南方人對於家庭宗族的認同觀念比北方人要強?

甚至,有歷史學者考證,隋唐時代,有不少北方士族出身的名人,事實上是漢化的胡人冒認而來的。從這些線索不難看出,北方的環境,讓北方計程車族逐漸放鬆了對宗族的認同,從而影響到其他家族。

此外,北方多戰亂,而南方相對來說多太平。戰亂的頻繁,對宗族的衝擊無疑影響很大,很多宗族因為戰亂而發生撕裂。而南方總的來說,以“歲月靜好”為主,因此宗族得以得到良好的儲存。

地理因素

在我國華北為代表的北方地區,地理上主體以平原為主,而南方則不然——江南河道縱橫,因此有南船北馬這一說法,而西南地區則以山地居多。

為什麼感覺很多南方人對於家庭宗族的認同觀念比北方人要強?

多山多水的地理環境,將古代南方的華夏先民分割起來。因此,北方一馬平川的地理衍生的人文,和南方也變得截然不同。因為平原地區交流的便利,久而久之,讓北方先民對宗族觀念較為漠視,而南方因為地理的侷限,宗族認可在相對閉塞的環境中,得到了強化。

於是,在不經意間,南北方的宗族觀念,開始出現分化,並逐漸漸行漸遠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