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探報是如何打探訊息的?“探馬來報”又怎麼能快速傳遞迴訊息?史詩雜談2017-12-08 20:47:04

常在影視劇聽到“八百里加急”、“六百里加急”等,這裡指的就是古代的檔案傳輸!古代檔案傳輸得

驛站

,一般每隔 20 裡有一個驛站。

如遇緊急情況,傳送的速度可達到每天 400 裡、600 裡,最快達到 800 裡。傳遞緊急檔案時,每個驛站都用快馬。“八百里加急”專用來表示緊急情況下的資訊傳遞。

古代的探報是如何打探訊息的?“探馬來報”又怎麼能快速傳遞迴訊息?

例如:安史之亂時安祿山在范陽起兵,玄宗在臨潼華清池,兩地相隔三千里,六日內玄宗就得到了安祿山起兵的訊息,這就是日行五百里的結果。

在唐朝稍有差錯便要受到嚴厲處置,唐律規定,驛丁抵驛,須換馬更行,若不換馬則杖八十。此外還規定,凡在驛途中耽誤行期,應遣而不遣者,杖一百;文書晚到一天杖八十,兩天加倍。。。最重處徒罪二年。假如耽誤的是緊急軍事文書,則罪加三等,若因書信延誤而遭致戰事失敗則判處絞刑。

古代的探報是如何打探訊息的?“探馬來報”又怎麼能快速傳遞迴訊息?

八百里加急!御賜金牌,阻者死,逆者亡!

據《唐國史補》記載:曾一個負責簽發公文的官員,在處理從河北發配到嶺南的囚犯的文書,本應向河北、嶺南兩處發文,因疏忽只發嶺南一地,河北未發。事發之後,這個官員被免官。

而”八百里加急”相當於現在的特急件,當級別達到八百里的時候,基本上是跑死馬的結果,往往將訊息送到目的地以後,送信人本身如果體質差的話,也會因勞累過度而亡。因此非到萬不得已(除非是邊關告急、大規模的聚眾造反)不會用八百里加急送信。

古代的探報是如何打探訊息的?“探馬來報”又怎麼能快速傳遞迴訊息?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組織傳遞資訊的國家之一,郵驛歷史長達3000多年。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唐代詩人杜牧曾作:“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這首詩歌諷刺的是唐玄宗為了愛吃鮮荔枝的楊貴妃,動用國家驛站運輸系統,不惜血本從南方運送荔枝到長安。

古代的探報是如何打探訊息的?“探馬來報”又怎麼能快速傳遞迴訊息?南朝居士2017-12-07 10:32:02

謝邀,《孫子兵法》裡有一篇叫做《用間》講的就是五種間諜的使用。

情報系統和間諜,自有戰爭以來,就有這類人,三皇五帝開始就有了,

三代以前的事,沒有事實依據,就不跟你扯了,武王伐紂的時候,間諜和情報系統就很厲害了。

被周武王分封到宋國的微子(商紂王帝辛的大哥),傳說就是周武王在商帝國內部的間諜,因此武王知道帝辛的軍隊在攻打九夷,國內空虛,可以去攻打,後因功封在宋地。

春秋戰國時期,就有了專門圈養的間諜,《用間》篇詳細介紹了。比如在秦國修鄭國渠的鄭國,就是韓國派到秦國的間諜,比如蘇秦也算是多面間諜了,

所謂探馬,有從間諜初收集並傳出情報的,有從前沿觀察者傳遞情報的,情報系統不是一個人或者幾個人可以構建的,它是非常完善的系統,有情報收集人員和傳遞人員,有各種各樣的間諜組成,看看後世的諜戰片就知道了。

所以嘛,幾乎每個領域,中國都是祖師爺,中國玩這些的時候,全世界還是野蠻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