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10歲了,一直很聽話,但特別沒有主見,做事總是猶豫不決,該怎麼引導?積木育兒2018-03-14 11:03:17

優柔寡斷的確是個問題,它不僅會影響到孩子未來做事的效率,也會帶來很多邊界不清的問題,造成人際關係的困擾。不過,這個問題一方面跟先天氣質型別有關,另一方面也跟教養密切相關。下面針對教養方式給出一些建議供大家參考看看:

建議一:不要事事替孩子做主

相當一部分父母習慣於事事為孩子做決定。他們甚至可能都不自知,只是在要求孩子做事時,往往喜歡使用命令句式,比如“你必須這樣做”、“你該去幹……了。”

還有很多父母往往是無意識的,或者通常是出於“好心”地要去幫助、過多地干涉乃至代替孩子的事情。沒有獨自面對、處理問題的經驗,尤其是自己獨立思考並作判斷的成功經驗,真遇事需要他們自己拿主意的時候,孩子難免不知所措、無從下手。

父母不妨換一種表達方式,在涉及孩子自己的事情時,多將命令式語氣改為啟發式語氣,比如:“你覺得這件事可以怎樣做呢?”“你是要先做這個還是那個?”這種表達方式會讓孩子感覺到父母對自己的尊重,也會引發孩子獨立思考,按自己的意志主動處理好事情。

還比如,帶孩子出門購物前,可以跟孩子約定好買一件他想要的東西;週末去公園玩,可以讓孩子自己選擇走哪條路線等。

簡言之,“授人予魚不如授人予漁”,育兒過程也是一樣。不涉及原則性的問題,父母可以儘量讓孩子自己去體味和發揮,在任何時候都要注意讓孩子充分表達自己的意願:想要什麼?想做什麼?想怎麼做?

兒子10歲了,一直很聽話,但特別沒有主見,做事總是猶豫不決,該怎麼引導?

建議二:在孩子年齡尚小的時候,不要給予孩子太多開放度過高的選擇。

上面說的是事事不讓孩子做主的父母。同樣地,物極必反。無原則地事事都讓孩子做主,父母沒有必要的引導和支援,也極有可能會讓孩子變得優柔寡斷。

原因在於,孩子的腦功能發育有限,思維能力有限,複雜的問題,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做出恰當的判斷和選擇。反覆把孩子獨自丟到問題面前,反而容易挫傷孩子的自信心。孩子因為害怕再次體驗到那種無助感,而遲遲不敢做決定,因此變得優柔寡斷。

所以,我的建議是,常給孩子選擇的機會是對的,但要根據情況而定。當孩子還不能夠理智地進行選擇時,媽媽給孩子過多的選擇機會就是錯誤的。孩子都希望兩全其美,或者希望得到更多的滿足。

媽媽給孩子選擇權時,要考慮孩子的思維和情志發展,要在孩子具有分析判斷的能力後,再逐漸升級“做主”的難度。比如,可以多用“你希望選擇A還是B?”而不是問“你希望選擇什麼?”對於低齡寶寶,你可以讓他選擇是要紅色氣球還是黃色氣球;大一點的孩子,可以讓他選擇是要買玩具還是去遊樂場;更大一些的孩子,可以讓他選擇是要學習音樂還是繪畫……問題逐步升級,符合孩子的心智成熟度才好。

兒子10歲了,一直很聽話,但特別沒有主見,做事總是猶豫不決,該怎麼引導?

建議三:在選擇的過程中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多一些正向的評價。

既不能事事替孩子做決定,也不能萬事完全任由孩子自己做主,那麼日常教養中如何把握其中的度呢?要緊的是一切以呵護孩子的自信為前提。

育兒作家娜奧米·阿爾多特告訴我們:“真正的自信得益於‘我能行’的信念。當孩子還是襁褓中的嬰兒時,父母就務必時刻提醒自己:除非他提出要求,否則不要隨便幫助他。”

為了做到這一點,父母需要保持對孩子的關注,看得到孩子情緒上的變化,多與孩子保持溝通。孩子遇到困難不願意表達,就透過詢問的方式瞭解。同時尊重孩子的個人意志,引導、鼓勵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才會越來越堅信“我能行”而不是“我不行”。

除了給孩子機會讓他自己去做分內的事,還要讓孩子適當幫我們做些事。其實,請孩子幫忙非常容易,因為孩子個個都是巴不得為我們效勞的熱心腸,越小的孩子越是如此。

他們從不把提供幫助當成負擔,而是當成樂趣,當成遊戲。父母可趁此讓孩子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找到成就感、培養責任心、建立自信。

當孩子要刷碗時,不要把他推開;當孩子要掃地時,不要奪走他手裡的笤帚;當孩子要拎起一個口袋時,不要拒絕遞給他……總之,我們要學會忍心、放心、開心地接受孩子的幫助,這樣才更有助於孩子自我價值感的實現和自信心的確立。

兒子10歲了,一直很聽話,但特別沒有主見,做事總是猶豫不決,該怎麼引導?

建議四:不給孩子貼“標籤”,對孩子多一些鼓勵和尊重。

像我本文開頭說的,有些孩子看起來缺少主見,這跟他們本身的性格特點有關。有些孩子本身就很隨和,願意聽從和服從他人的決定。這種順從本身,就是他們做出的選擇,是他們的主見。這種個性未必不好。只是一旦當父母的有了對比,看到別人家的小孩很有想法的樣子,就容易擔心自己孩子沒主見,將來會“吃大虧”。

當父母一遍又一遍地告訴孩子“這種個性不好”,孩子很可能由於你給他貼上了這個“不好”的標籤,而產生一種深深的自卑感與缺陷感,而失去自信,結果是愈發內向和沒主見了。

父母需要知道一點:孩子就是在模仿和探索的過程中學習和成長起來的,這是積累經驗的一種途徑和過程。越小的孩子越容易如此。

所以,不要輕易給孩子貼標籤,同時避免前述的諸多教養誤區,尊重孩子的個人意志,儘量不干涉孩子的人際交往方式就好,孩子就會在互動的過程中找到適合自己的為人處世之道。

兒子10歲了,一直很聽話,但特別沒有主見,做事總是猶豫不決,該怎麼引導?

建議五:留給孩子足夠的思考時間。

很多時候,孩子做不了決定,並不是他們沒有想法,而恰恰是想得太多,才導致猶豫不決。當孩子在做選擇的時候,父母如果不耐煩地一直催促,或者乾脆替孩子做決定,很容易打擊孩子自主的積極性。給孩子充分的考慮時間,相信孩子能做出決定,父母的信心將會轉化為孩子的自信。

美國著名成功學家卡耐基曾說,人與人之間談話的時候,要留80%的時候傾聽,剩下20%的時間,帶著啟發對方的問題來說。所以在於孩子的交流過程中,多一些傾聽,少一些說教,更容易引導孩子自己思考、做出決斷。

建議六:樹立榜樣的力量,父母要言傳身教。

一直說“身教勝於言傳”,如果父母本身就是個容易優柔寡斷的人,那麼父母在孩子面前必須要表現出果斷,用自己的果斷來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給孩子樹立角色榜樣,同時在日常生活中鼓勵和褒獎孩子的果斷精神和行為。

瞭解更多更科學系統的育兒知識,請關注“積木育兒”頭條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