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封制是否是封建王朝的禍亂之源?無語1527701212018-10-29 00:07:15

人治才是

分封制是否是封建王朝的禍亂之源?舜緣文化2018-10-29 15:30:37

題主對分封制應該有一些概念上的誤解。

首先明確一個概念:分封制是商周時期的政治制度,在秦朝一統時期便已經廢除。所謂分封,分的是“土地所有權”,封的是“世襲統治權”,如果需要類比的話,和後世漢家王朝和各朝貢國的關係更加類似,各諸侯國擁有最高等級的自治權與世襲權,可以簡單地類比為當今的歐盟,周王朝本身擁有歐盟的統領權與土地分封權,各諸侯在接受分封后在本土實行自己的政治制度,這也導致了在周王朝末期周天子對諸侯的掌控力減弱之後,諸侯紛紛各自獨立稱王,反抗周王朝,進而進入春秋爭霸時期,隨後經歷了戰國混戰之後,由秦王嬴政重新完成統一工作,進入到封建王朝的下一個階段,即中央集權制。

中央集權制和分封制的區別是,中央集權同樣需要將權力分層細化,將土地分為郡縣,派遣官員管理統治。郡縣制和分封制的區別是,官員在秦朝只得到了土地的任期治理權,土地所有與最終解釋權通通歸為皇帝所有,在之後的封建王朝中也同樣延續了這種權責歸屬,用現代現象類比,是官員從商周時期的股東,變成了後來的高階打工仔,從商周時期這個國家的權利有你的一部分,轉變成了秦漢以後的這個國家的權利你代執行一部分(按統一律法辦事,不享有重大事宜的決策權)。是以提問的內容其實沒有討論更多的意義。若是題主想問的是秦漢以後的權力分派是否是封建王朝的禍亂之源,這就要牽扯到數千年來皇權和相權的角力了,總的來說,相權在角力的過程中被逐步剝奪,封建王朝的權利始終向著中央集權與家天下的發展,王朝的發展清明與否,與皇帝本人的素質能力息息相關,談不上是造成封建王朝的覆滅根源,還請知悉。

分封制是否是封建王朝的禍亂之源?猜不透的結局20872018-10-29 23:08:25

確實這個題出的不好回答。分封制首先是周朝的政治制度那是奴隸社會階段。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中央集權開始才算中國封建社會的開始。我國封建社會持續時間是世界上最久的,也是經歷的王朝最多的,每次的王朝更迭之際都伴隨著腥風血雨,統治最久的王朝也就兩三百年。而且大一統的幾個朝代,也都是戰事伴隨著始末,不是內部軍閥造反就是農民起義不是農民起義就是抵禦外族入侵,我覺整個封建社會本身就是一個動亂時代,雖然有過幾段短暫的和平時期,但始終是沒有那種馬放南山刀劍入庫的持久和平,雖然也有區域性的和平,但始終是四處星火燎原。你問起封建社會的動亂原因,我覺不能說什麼分封制啊,農民起義啊,軍閥造反啊,外族入侵啊…這些歸根到底還是因為“權力的私有制”,所有的動亂都是因為權力,都是為了爭權力。

分封制是否是封建王朝的禍亂之源?張198704212018-10-28 20:05:48

按中國歷史來說,這問題有點不倫不類。夏商和西周屬於奴隸制,東周出現封建社會的萌芽到秦始皇建立第一個封建集權的國家,這段是過度的時間。分封制秦朝之前是宗主國與番屬國的關係,秦朝之後中央與地方的關係。你問得問題我也不明白是哪種關係。秦朝之前的分封制比較穩定,當然與地廣人稀也有關係。秦朝之後比較混亂,沒超三百年的。不知道這答案你滿意嗎?

分封制是否是封建王朝的禍亂之源?山堅海闊2018-10-29 11:21:47

我認為不一定,但在歷史上秦國之後卻是如此。我之所以說不一定,就在於存在的一定有他的合理性。這樣回答這個問題的話就要說說奴隸制度下的分封為什麼能夠八百年。就是說周人分封為什麼國家能夠穩定,而孔儒學分封第二代就開始亂,為什麼呢?我想今天儒家刪減的歷史無從考證其真實行,那就很難總結為什麼。我也只能從歷史的一些小故事中獲取一點資訊。

比如說曹穢論戰中,曹穢說“肉食者未能遠謀”,這句話在今天如同說領導你沒有戰勝敵人的領導能力。這話今天誰幹給領導說?封建社會誰敢給皇帝講?想穿小鞋還是想腦袋搬家?曹穢說了,經過一番辯論還得到了重用。這種文化上的包容,在之後的歷史故事中你很難再見到。這是不是周人分封八百年的文化基礎呢?我不確定。還有周人建國搞的是世襲下的人治不是法制,為什麼也能夠五百年,春秋戰國才開始法制呢?歷史太久遠說不清楚了,但有一句話我很佩服周人“人之至私,用之至公”,我們今天有誰達到這個境界?

法制為什麼?無非是控制人的私心。那麼是什麼使人的私心達到必須用法律來強制人的私慾呢?老子說,天地無私故而成其私。那麼是不是這個天失去了這個道呢?王侯們不再無私,那麼這個分封,人治,世襲的基礎沒有了,成了萬惡的根源。我想這或許是周人之所以八百年的原因吧?

分封制是否是封建王朝的禍亂之源?難忘2020年510062018-10-29 01:22:38

封建王朝的亂根不是什麼分封制,也不是別的,就是自身,是家天下或者更準確的說個人的天下的天然缺陷。富不過三代,中國古代家庭產業和現代私營企業尚且不能長久,何況那麼大的國家?

分封制是否是封建王朝的禍亂之源?大秦魂的微博2018-10-29 17:13:23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在下先就秦朝的滅亡簡單分析一下其原因,以及對後世的影響。

秦始皇大帝兵吞六國一統中原,靠的是強大的國力,彼時秦國的人口相當於戰國七雄總和的四分之一,綜合國力超過六國之和。有人說秦國是什麼德國法西斯一樣的政權,純屬無稽之談。

德國為什麼在希特勒的統治下,能迅速的崛起,固然是有許多卓有成效的改革措施的,希特勒上臺以後,大刀闊斧的改革經濟,興土木、搞基建,整頓社會秩序,恢復公共服務。僅僅三年間,德國就把失業率從30%降到接近於零。

德國取得的成就值得肯定,但希特勒的民族政策確實毫無人性可言,從第三帝國開始擴張那一天起,德國對其他國家採取的政策就是燒殺搶掠,在歷史記錄片中,美軍在一個底下倉庫中發現了成噸的金銀財寶,這些金戒指,銀首飾都是從死人手上擼下來的。照片中白花花的屍體堆積如山……。

而秦國統一六國殺死的都是戰場上計程車兵,秦國軍隊的糧食都是自己運輸,而不是殺人越貨。包括開拓嶺南,征服那些還沒有進入文明的蠻族,都是自己運糧,開鑿靈渠之後,才解決了糧食問題。對於天下百姓來說,統一是刀兵入庫安享太平,有何不可?秦國也沒有把六國百姓當成二等公民,都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但是六國舊貴不可能願意被統一,但是迫於秦帝國強大的軍事實力,也只能隱忍。也許是上天眷顧他們吧,史上少有的昏君胡亥篡位成功取得了秦國的統治權,在他和趙高的共同努力之下,一系列昏招的糟蹋之下,秦帝國的大廈終於崩潰。

周秦之變是五千年中華歷史上最光彩的一頁,從封建制邁向郡縣制,比歐洲最少早了一千五百年。但是秦朝在胡亥手裡二世而亡,一方面給了六國舊貴救命稻草。更重要的一方面,給了他們詆譭郡縣制的理論依據。

劉邦本來出身布衣,幾乎沒有希望成為最後的贏家,但是他爭取到了關中這片土地,加之用人得當,治國有方(在關中他完全的承襲了秦制),最終在張良、蕭何、韓信等人的輔佐下打敗了最強大的敵人項羽,成為天下共主。但是他沒有對關中以外的國土(也就是六國舊地)採取郡縣制,原因很簡單,他沒有了秦始皇的實力。

漢武帝時期漢帝國經過幾代明主的努力,不但國力強盛到堪比當年的秦帝國,也各個擊破、取締了各大諸侯國。一個郡縣制的強大帝國終於形成了。

但是歷史總是不盡如人意,雄才大略的漢武帝雖然實現了對諸侯國的郡縣制推行,並且北擊匈奴,開鑿西域拓地數千裡,但做出了一個改變中國根本命運的決定——獨尊儒術,這在當時似乎一點都沒有動搖到國家的根基,因為所謂的獨尊儒術只是表彰六經,而不是改變政治制度,但是隨著選拔官吏制度逐漸的被儒生壟斷,政治制度的改變就成了必然。

西漢開鑿西域為什麼沒有施行郡縣制呢?一來漢朝的人口數量不足以分配過多的兵力來維護統治,而且當時的交通、運輸等能力都很有限,二來民族的認同感也遠不如中原(還是人口問題,沒有足夠的移民,無法實現民族融合。而中國是個文明,不會同西方殖民者一樣,殺光他們),只能採取所謂的羈摩制度來管理。

戰國時代諸子百家,最保守的就是儒家和墨家,墨家講究兼愛非攻,抱守舊制,所謂墨守成規嘛。儒家更是主張完全的復辟周禮,這當然是得到舊貴族的歡迎。漢朝以後完全復辟周禮是不可能的,但儘量維護舊貴族的權益,勢必就要鼓吹法治的弊端,和郡縣制的缺點。

無論是秦始皇時代,還是兩漢,還是隋唐乃至明清,都有人推崇分封制。唐代柳宗元寫了著名的《封建論》,他有理有據的稱讚了郡縣制的優點,但是但對他的人仍不在少數,其最有力的證據就是——秦朝是徹底的郡縣制,怎麼才十五年就亡了?

歷史有許多的偶然性,但也有許多的事情是必然的。比如郡縣制徹底的被施行,分封制徹底的被塵封於歷史長河之中,就是必然的,只是推遲了千年!

分封制是否是封建王朝的禍亂之源?神鵰小侶2019-01-11 21:00:14

請高手分析下分封制和聯邦制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