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五嶽”到底是哪三山,哪五嶽?沅汰2019-01-12 11:16:21

《史記*秦始皇本紀》“齊人徐福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從此以後“三山”就開始廣泛出現在古代小說、戲曲裡。

“三山五嶽”到底是哪三山,哪五嶽?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三山”指的是南京西南長江東岸南北相連的三座山,稱為“三山”。李白寫過《登金陵鳳凰臺》,其中有詩句,“三山半落青天外”。

還有觀點則認為,鎮江的長江之濱和江中的三座山:金山、焦山、北固山夾江而相峙,也稱為“金口三山”。

“三山五嶽”到底是哪三山,哪五嶽?

“五嶽”現在指的是:東嶽泰山、西嶽華山、中嶽嵩山、北嶽恆山和南嶽衡山。“五嶽”的來歷也是有變化的。最早在漢代,漢宣帝時期,以嵩山為中嶽、泰山為東嶽、天柱山為南嶽、華山為西嶽、河北曲陽的大茂山為北嶽。後來改衡山為南嶽。明代以又恆山為北嶽。

“三山五嶽”到底是哪三山,哪五嶽?

祭祀四瀆五嶽在古代是隻有天子才能施行的大禮。所以也有些偏安的地方政權為了證明自己的正統性而在自己統治的境內自封五嶽。比如三國時吳國就曾以江蘇宜興的離裡山為中嶽,以荊南山為南嶽。唐代南詔曾經蒼山為中嶽、烏蒙山為東嶽,無量山為南嶽,玉龍山為北嶽、高黎貢山為西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