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適情雅趣2018-01-28 11:28:21

陳壽在著《三國志》時,把張遼、樂進、于禁、張邰、徐晃合在一起,寫就《張樂於張徐》列傳,他們在魏國齊名。把諸葛亮單獨列傳,卻把龐統和法正在一起列傳。還有一個單獨列傳的就是陸遜,顯然在陳壽心中,諸葛亮和陸遜是齊名的。龐統和法正名聲應在之後。正如杜甫詩云:“諸葛大名垂宇宙”,魯迅也曾說:“亮多智而近妖”。可見諸葛亮的名聲是龐統遠遠不能及的。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那麼,龐統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名聲呢?現在很多人認為諸葛亮和龐統齊名是水鏡先生的那句話“臥龍鳳雛二者得一,可安天下”,其實史料記載司馬徽原話是“儒生俗士其識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傑,此間有伏龍鳳雛”。在亂世中要有所作為,沒有人舉薦很難擔當重要角色,而水鏡先生正是起到了舉薦的作用。實際上諸葛亮沒出臥龍崗之前龐統名聲要比他高出很多。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三國志》記載:“諸葛亮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就是當時人們並不認可。而龐統則不同,20歲按觸龐德公會談後,被對方誇為“南州士之冠冕”,名聲大震。這種名聲,孔明是沒有的。

那麼司馬徽為什麼要把它倆聯在一起呢?因為龐統出道稍早,沒有大的成就。急於把27歲的諸葛亮推出來建功立業,推給誰?按照當時曹操、劉備、孫權帳下謀士的狀況,唯有劉備可以重用諸葛亮。那麼,得拿出來真本事讓劉備信服,還得讓劉備仰仗諸葛亮,便有了徐庶試探劉備品德志向,司馬徽舉薦,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把早己研究策劃好的《隆中對》策略讀給劉備聽,使劉備頓開茅塞,成就了諸葛亮的大業。

諸葛亮和龐統出山,一個是跟著劉備,一個跟著周瑜。劉備帳下沒有名士,諸葛亮必然被重用。而周瑜本身就是智士,帳下有魯肅、陸績、顧劭等名士,龐統不可能被重用。周瑜逝後,龐統沒有讚賞周瑜孫權不予理採。龐統在魯肅的推薦下來到劉備帳下。

龐統確實沒有什麼成就,除在赤壁之戰中獻計外,再就是跟劉備下西川。諸葛亮是軍師座守荊州,龐統只能是副軍師勞師遠征,可惜在攻打雒縣時,36歲的龐統不幸中箭身亡。

龐統雖然成名較早,只是沒有被重用,被劉備重用後又早亡,自然就沒有諸葛亮名聲響亮。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南門太守2018-05-20 22:49:57

論實際業績,龐統的確乏有些善於可陳,這很大程度上緣於他死得太早,還沒有來得及施展抱負,不過,就有限生命而言,龐統已經十分耀眼了。

名氣很大:南州士之冠冕

龐統是荊州名士龐德公的從子,龐德公在荊州影響力很大,是個劉表都請不動的人。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龐統小時候為人樸實,看上去並不聰明。龐德公的好友司馬徽也是著名的學者,以善於品鑑人物著稱,在龐德公的介紹下龐統去拜見司馬徽,當時司馬徽正爬到一株桑樹上採桑,龐統來了,坐在樹下,二人樹上樹下隨意交談起來。

談了一陣,司馬徽覺得龐統很不簡單,一口氣竟然跟他聊到了天黑,司馬徽對龐統大為驚異,說龐統是“南州士之冠冕”,“南州”指是就是荊州,司馬徽認為荊州計程車人裡龐統是最優秀的人物,沒有之一。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龐統這時才18歲,就得到了司馬徽如此高的評價,傳出之後龐統逐漸被世人所知。

學於名師:跟諸葛亮是同學

諸葛亮也是透過龐德公結識司馬徽的,諸葛亮有兩個姐姐,其中二姐嫁給了龐德公的兒子龐山民,論起來諸葛亮跟龐德公也有親戚關係。

諸葛亮很仰慕龐德公的學問和人品,經常藉著探望二姐的機會到龐家,每次來,諸葛亮都要專門去拜見龐德公,對龐德公十分尊敬,每次都行大拜之禮。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龐德公對諸葛亮這個晚輩也產生了好感,透過交談他發現諸葛亮不僅天資聰慧,而且身上有難能可貴的個人品質,他志存高遠,又踏實勤奮。

司馬徽辦有私學,經過龐德公介紹諸葛亮正式拜司馬徽為師。在司馬徽的學生裡,還有龐統、尹默、向朗等人,他們後來都到蜀漢為官。

司馬懿對諸葛亮、龐統這兩位學生格外器重,認為他們二人日後必然會成就一番事業。龐德公把諸葛亮稱為“臥龍”,把龐統稱為“鳳雛”,把司馬徽稱為“水鏡”,這些稱呼在當時廣為人知。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當時流傳著一句話:“臥龍鳳雛,得一而可安天下。”意思是得到諸葛亮和龐統這兩個人中的任何一個,都可以藉以輔佐而平定天下。

出道較早:比諸葛亮更早入世

都知道諸葛亮後來經劉備“三顧茅廬”後出山開始做事,當時諸葛亮已27歲左右了,龐統出去做事則比諸葛亮早。

襄陽當時屬南郡,龐統在本郡任職,擔任功曹,這是郡太守的屬官,負責人事工作和官吏考核,是郡政府的主要官員之一,龐統雖然年輕卻幹得卻不錯。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龐統的性格跟諸葛亮不太一樣,他喜歡熱鬧,喜歡結交各類朋友,擔任功曹後,更是著力發現和推薦人才,他本來已小有名氣,現在的知名度就更大了。

但是,人們發現龐統從事人事工作也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他所推薦和稱許的人才,往往有點言過其實,有人問他是怎麼回事,龐統並不迴避,他有自己的道理。

龐統說:“現在天下大亂,世風敗壞,壞人太多,好人太少,正是興風俗、長道業之時,對於好人就應該大力表彰他的長處,讓社會都來效仿。我選拔了十個,即使用錯了五個,那五個也是好的呀!”

名揚域外:江東名士爭相交接

龐統在一直在南郡任功曹,南郡先屬劉表,劉表死後一度屬曹操,後來孫權聯合劉備在赤壁之戰中打敗了曹操,南郡又歸孫權所有,孫權任命周瑜為南郡太守,龐統成了周瑜的手下。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建安十五年(210年)周瑜病逝,作為下屬,龐統護送周瑜的靈柩前往江東,江東士人早就聽說過鳳雛的大名,紛紛與龐統結交。

名士顧劭去見龐統,乾脆住在龐統那裡,二人經常談論。顧劭曾經問龐統:“聽說您善於知人,那您說說,我和您相比誰更好一些?”

龐統一改之前評論人物時多用“美言”的做法,此時的評論更加客觀、直爽,他回答說:“講到教育、訓導社會風俗,辨別人的優點與缺點,我比不上您,但是,如果論給帝王出謀劃策我可就比您強一點了。”顧劭認為龐統話雖然說得很直接,但也很有道理,於是跟他格外親近。

龐統要回去的時候,眾人又齊會於昌門相送,陸績、顧劭、全琮等江東名士都來了,大家都很想聽聽龐統對江東士人的看法。

龐統也不客氣,直言不諱說評點起很多人。人都喜歡當面聽一些好話,所以朋友之間相互品評時多是美言,此時的龐統顯得更加沉穩、成熟,能當面客觀地指出對方的不足和差距,這一點十分難得,清代學者李光地就龐統論江東人才進行過評論,認為龐統“不肯求全責備,這個心胸,便可以稱‘鳳雛’”。

當面獻計:與劉備一拍即合

龐統回到荊州,這時南郡又歸了劉備所有,經過一番曲折的過程,龐統最終被劉備所重視,劉備改任龐統為荊州治中從事,這個職務負責州政府的人事等方面的工作,地位較為重要。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劉備單獨與龐統進行了交談,在這次談話中龐統提出了進取益州的規劃,龐統對說劉備說:“荊州已經殘破,東有孫吳,北有曹氏,想以此為鼎足之計,以難實現。益州國富民強,人口上百萬,兵強馬壯,可以藉以成大事。”

劉備說:“我與曹操勢如水火,他急,我寬;他暴,我仁;他詭,我忠。只有與曹操不一樣,事情才能成功。所以,奪取益州難免失信義於天下,我不能取。”

龐統道:“現在是講究權變謀略的時代,不是固執一面就能成就大事。兼併弱小,攻取愚昧,這就是春秋五霸的事業。逆取順守,推行善政,待大局已定,給原來的主人以優厚的待遇,又何妨於信義呢?如果不取,終落入別人之手。”

龐統的這番見解與諸葛亮之前在“隆中對”中的看法一樣,可謂英雄所見略同,劉備聽完,進一步堅定了西取益州的信念。

高參智囊:三策奪益州

建安十六年(211年)12月,劉備率數萬人馬沿長江而上進入益州,行前提拔龐統為軍師中郎將,這與諸葛亮當時擔任的職務相同,劉備把龐統帶上,讓他為自己出謀劃策。

劉備進入益州後,在葭萌住了將近一年。在此期間劉備到處做好事,收買人心,樹立個人威望。龐統認為葭萌不可久留,如果不趕緊行動,必然會出現大麻煩。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為此,龐統制定了三個方案供劉備參考:第一個方案是悄悄選派精兵,晝夜間行,直接襲取成都,劉璋實力不強,防備力量不足,如果突然發起攻擊,可一舉將其拿下;第二個方案是告訴劉璋在葭萌附近的駐守將領楊懷、高沛,說荊州那邊有事,要回荊州救急,之後做出要回去的樣子,這二人既忌憚將軍的威名,又高興將軍現在離去,必然會輕騎來見,到時候一舉將其擒拿,進而攻取成都;第三個方案是暫不用兵,退回白帝城,與荊州相連,益州之事徐圖緩進。

上、中、下三策擺在了劉備面前,劉備最終選擇了中策,立即從葭萌起兵,後來就按照龐統的規劃奪取了益州。

龐統是漢末三國不可多得的人才,可惜天妒英才,死得太早了。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日慕鄉關2018-06-27 09:35:02

正是世界盃如火如荼,拿足球舉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五屆金球獎克里斯蒂亞諾羅納爾多大家都認識,本屆世界盃表現出色,有望摘下第六座金球獎,成為歷史第一人,但有多少人記得當年在里斯本競技和他齊名的左路天才誇雷斯馬?(小組賽剛剛打進世界波)

梅西天賦異稟,剛一出道就被譽為“小馬拉多納”,後來的發展也不負眾望,可誰還記得和他同期出道,被譽為“小貝利”的巴西天才少年羅比尼奧。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回到本問題,要說功績,龐統肯定無法與諸葛亮相提並論,但“臥龍鳳雛”齊名,比的不是功績,而是他們的才華,就才華而言,龐統的確與諸葛亮有的一拼,只不過天不假年,沒有得到充分發揮的機會罷了。

那麼第二個問題來了,臥龍鳳雛是否真像徐庶所說:得一可安天下?

諸葛亮和龐統無疑都非常有實力,諸葛亮自不必說,而龐統雖然只活到三十六歲,卻也有赤壁獻上連環計,幫助劉備奪益州等功績,並非浪得虛名。但“得一可安天下”就有點誇張了!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中國自古就有“隱仕”的傳統,身懷絕技卻隱與山野,比如說春秋時期的大宗師鬼谷子,只聞其聲不見其人,連是誰都說不清楚,再比如說教導張良的黃石公,同樣是一位世外高人,一出世必是石破天驚,風雲變幻。如同武俠小說中的掃地僧一般,尋常看不見,偶爾露崢嶸。

如果真像鬼谷子黃石公那樣,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也就罷了,但這些高人大多不能免俗,所謂“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有哪個能不為世俗誘惑,不僅如此,酒香也怕巷子深,為了包裝自己,往往故作姿態,搞出一堆神仙秩事,俠名雅號以虛張聲勢。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臥龍鳳雛”的稱號都來自於龐德公,司馬德操“水鏡”的稱號也是他取的,這位隱居襄陽的神秘老者可能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經紀人兼網路紅人推手,他的真實身份其實是龐統的叔伯,史書上說龐統是他的從子,就是本家子侄的意思,至於血緣遠近有待考證。

此前求賢若渴的劉備曾慕名多次登門請龐德公出山相助,老頭一直藉故推脫,卻半推半就的說了“臥龍鳳雛”一通好話,為日後兩人的出山奠定基礎。

不能不說:老司機就是厲害啊!

我是歷史達人日慕鄉關,歡迎關注!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歷史春秋網2018-01-27 20:02:30

第一、龐統與諸葛亮齊名,是司馬徽說的。而當時司馬徽乃天下名士,他說一句話,比普通人說一萬句話,就象一個網紅或一個領導人說一句話一樣,粉絲多,所以龐統就出名了。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龐統也不是空有其名,他是實有其名。如做耒陽縣縣令時,他除了吃喝玩樂,整天什麼事也不幹,張飛去興師問罪,他半天之內把三個月的公務都處理了。而且分毫不差。這可不是一般的人能幹得了的。張飛素有敬賢之風,一看龐統這兩下子,立馬不興師問罪的,恭恭敬敬地把他請回去,向大哥劉備推薦人才。而這時龐統才說,他受過魯肅與諸葛亮的推薦。魯肅對他的推薦是:龐統不是百里之才;諸葛亮對龐統的評價,和魯肅差不太多。於是劉備把龐統找來,透過攀談考察認為他果真是個人才,封他為中郎將。

天下大才,司馬徽、魯肅、張飛、諸葛亮、劉備,都認為龐統是個人才,而且是個大才,你說龐統會是徒有虛名嗎?

第二、龐統在短暫的時間裡,創造出了不一樣的人生輝煌。劉備之所以能取得益州,龐統當居首功。以前劉備用功,屢敗屢戰。但這次得了龐統,如同心裡有了主心骨。龐統給了出了上下中三策,劉備用中策兵取益州。龐統不但能出謀劃策,而且身先士卒,最後馬革裹屍。

他雖然犧牲得早,不能為劉備的興漢事業繼續做貢獻,但他象郭嘉一樣,必將受到後世人的尊重。與諸葛亮齊名理所當然。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石頭說歷史2018-12-28 23:45:48

龐統和諸葛亮齊名是《三國演義》中司馬徽說的,原話是

“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

而事實是這兩人劉備都得到了,卻也沒有安天下。難道是司馬徽說錯了嗎?

是的。

因為在歷史中,並沒有這種說法。司馬徽的這句話來源於龐德公的評價

“諸葛孔明為臥龍,龐士元為鳳雛,司馬德操為水鏡”。

在龐德公看來,諸葛亮、龐統和司馬徽三人是齊名的,但從沒說得一人可安天下。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而諸葛亮的才能大家有目共睹,司馬徽也是隱士高人,那麼這個龐統為何與二人並列,他有什麼過人之處?

一、沾親帶故

龐統和龐德公、諸葛亮之間有親戚關係。

龐統是龐德公的大侄子,伯父稍微誇獎一下大侄子是情有可原的。另外龐德公的兒子娶了諸葛亮的二姐,龐統當稱呼諸葛亮的二姐一聲“嫂子”,龐統和諸葛亮可以說是“兄弟”關係。

而諸葛亮經常來龐德公家裡請教拜訪,因此和龐統也比較熟悉。在龐德公看來,兩人的水平差不多,所以將其並列。

至於水鏡司馬徽,他和龐德公是好友。龐統之所以出名,和司馬徽有很大關係。

二、名士點評

在演義裡龐統因為長得比較醜,所以找工作處處碰壁,無處施展才華。在歷史中,龐統是因為年少時較為木訥,所以沒啥名氣。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而那時候想出仕,必須得到名士的點評,水鏡司馬徽就是這樣的一個名士。龐統18歲那年,龐德公手寫書信一封,讓龐統帶著去找司馬徽。

司馬徽正在桑樹上採桑,龐統把書信相交,司馬徽看畢便和樹底下的龐統整整長談了一白天。

之後司馬徽說,龐統果如龐德公所言,是南州士人中的佼佼者。

於是龐統就出大名了,沒過多久就擔任南郡功曹,成功踏入了仕途。而他的名氣甚至遠播東吳。赤壁之戰後,周瑜統領南郡,龐統為其帳下功曹。周瑜病逝於巴丘,龐統為其送喪至東吳。東吳全琮、陸績等人皆慕名而來,魯肅更對他讚不絕口。

那麼他們到底看重龐統何處了?

三、善於品鑑

陳壽說,龐統相當於曹魏的荀彧,而荀彧善於理政,但龐統的理政能力一團糟,連小小的耒陽縣都治理不好,被劉備免官。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軍事謀略上,龐統也沒有顯示出過人之處。劉備進攻西川,以龐統為軍師中郎將隨行。龐統為劉備奪取西川獻上中下三計,劉備用中計,奪取了涪水關。而在圍攻雒城的戰鬥中,龐統中流矢而亡,致使劉備傷亡慘重,不得不急召諸葛亮、張飛等人從荊州馳援。

那麼龐統的過人之處只剩一個品鑑人物了,而這也是他和荀彧唯一相通的地方。

所以龐統能和諸葛亮齊名,一是因為關係好,二是受到了司馬徽的點評,三是有品鑑人物的能力,其他方面遠遠則比不上諸葛亮。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情懷歷史2018-04-01 21:19:36

首先,諸葛亮和龐統齊名是水鏡先生的那句話“臥龍鳳雛二者得一,可安天下”。但是,在正史中,“儒生俗士其識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傑,此間有伏龍鳳雛”才是司馬徽的原話。當然,無論怎樣,這都是將龐統和諸葛亮放在一起比較。

在此基礎上,因為這句話是名士司馬徽所說的,促使龐統和諸葛亮的名氣都提升到一個高度。

根據《三國志》等史料記載,司馬徽,字德操,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為人清高拔俗,學識廣博,有知人論世、鑑別人才的能力,受到世人的敬重。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其次,東漢末年這一歷史階段,南郡人龐統聽說司馬德操住在穎川,所以走了兩千里路去拜訪他。司馬徽與龐統相互交談,不分晝夜。

談論後,司馬徽對龐統十分驚異,並稱龐統是南州名士之首,使龐統漸漸為他人所知。

由此,在諸葛亮沒有出山輔佐劉備之前,水鏡先生用“南州名士之首”來評價龐士元,這促使龐統早期的名氣甚至超過了孔明。在東漢末年,一個人的名氣不僅依賴於自己的才學,更需要名士的評價。換而言之,名士文人的評價,是當時諸侯選擇人才的重要參考標準。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再者,東漢末年,文人士大夫之間流行品評。其中,許劭、許靖兄弟每月初一對當代人物或詩文字畫等品評、褒貶。無論是誰,一經品評,身價百倍,世俗流傳,成為美談。

對此,早期的曹操也不能免俗,置辦厚禮去見他,請他對自己進行點評。對於曹操,許劭給出了這樣的評價: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

據說,曹操竟歡天喜地而去。對於當時的文人士大夫來說,品評前輩提攜後生的一個途徑,也即一句簡單的品評,因為品評之人的名氣,促使被品評之人可以身價倍增。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最後,除了水鏡先生的高度評價,龐統之所以能和諸葛亮齊名,也是因為自己確實有兩把刷子。雖然襲取益州是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就已經制定的戰略,但是,是龐統提出了“逆取順守”的思路,幫助劉備堅定了攻打劉璋的決心。

而且,龐統輔佐劉備攻打西川時,很快就拿下了不少城池,直接威脅到成都的咽喉雒城。

由此,如果不是不幸中流矢而亡,龐統今後的成就即便不能和諸葛亮相媲美,至少也是蜀漢的重臣。所以,龐統和諸葛亮齊名,顯然不是一點基礎都沒有的。

文/情懷歷史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切割地球2018-03-02 15:36:56

文 | 江隱龍

不知你說“齊名”,指的是龐統與諸葛亮並稱“臥龍鳳雛”,還是兩人在劉備帳下均當過軍師中郎將。這兩個層面是完全不可類比的。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龐統與諸葛亮並稱“臥龍鳳雛”,是龐德公品評的。龐德公是荊州名士,他一生淡泊名利而未入仕,所以也是一位隱士。但儘管是隱士,龐德公也是圈子的,他與司馬徽、徐庶、諸葛亮、龐統都是好友,而且這幾個都比龐德公年輕不少,龐德公與他們亦師亦友,親密無間。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東漢末年,名士之間流行品評,最出名的就是汝南月旦評,許劭、許靖兄弟就曾經評曹操為“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品評這件事,一方面可以看成是士人圈中的輿論,另一方面也是前輩提攜後生的一個途徑。當時不少人本沒有什麼名氣,就是因為被名士誇獎了一番便身價倍增的事是常見的。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比如漢末有八個名士合稱“八顧”,其中有兩個成員叫郭泰和範滂,一個被稱為“泰之所名,人品乃定”,通俗點就是說“郭泰對一個人的品行的評價絕對錯不了”;另一位則是“寧受苔死,而滂不可違”,通俗點講是“寧可受鞭笞而死,也不能違背範滂之意”。東漢末年士人圈子的風氣如此,所以龐德公提攜一下自己的幾位有才的好友,是非常正常的。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另一個層面,是二人都當過劉備的智囊:軍師中郎將。軍師的作用是出謀劃策,龐統在劉備平定益州時是有極大的貢獻的——他提出了上中下三策,後來劉備沒有采納上策而用了中策,但龐統運籌的能力不下於諸葛亮,劉備是認可的。龐統如不早逝,諸葛亮不會參與到益州之戰,荊州的關羽有諸葛亮掣肘也不會丟失,所以後人才說“先生如不逝,江山未必竟三分”。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但在這一層面,與龐統並列的不是諸葛亮,而是法正。法正之謀不亞於龐統,而且同樣早逝,陳壽在《三國志》中以諸葛亮單列一傳(整個《三國志》中只有諸葛亮與陸遜單獨列傳),而以龐統、法正合傳,是有其深意的。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巴山夜雨涮鍋2018-03-31 06:58:04

謝邀。您問龐統一生沒什麼實際成就,卻與諸葛亮齊名,這兩句話都有問題。

這事兒要從兩方面來說。

首先,龐統與諸葛亮齊名,是在他和諸葛亮出山之前,隱居荊州的時候。那時候龐統固然沒有太多實際成就,諸葛亮可也沒有什麼實際成就,就是名士圈子對兩個年輕人的評價,認為他們是荊州新生代中數一數二的佼佼者。從後來的發展來看,確實也當得起這個評價。龐統的成就雖然不如諸葛亮,但展現出來的才能和達到的地位,確實比孟建、崔均、徐庶、龐山民這些人要強。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至於出山後的歷史評價,龐統是和法正齊名。這也擔當得起的。雖然襲取益州是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就已經制定的戰略,但以劉備的做派,在一開始並不願意擔這個奪取同宗領土的惡名。這時候,是龐統提出了“逆取順守”的思路,幫助劉備化解這一心理包袱。而在隨後進取川中的戰爭中,龐統輔佐劉備,很快打下西川北部大片領土,直逼成都的咽喉雒城。到這個時候,取川可以說大局已定。按演義,龐統因為自己的輕敵死在落鳳坡,弄得劉備異常狼狽,被張任困在涪城,如果不是諸葛亮入川救援,幾乎喪命。但歷史上,擒殺張任的不是諸葛亮,而是龐統。龐統是在殺死張任後,圍攻雒城期間,中冷箭而死的。這純屬一個偶然。但在他死的時候,劉備取川可以說是大勢已定。

因此,龐統在劉備手下的時間儘管很短,加起來也不過三四年,但確實表現出相當強的策謀和軍事能力,成就也不小。如果劉備早年在徐州有這麼一個謀士輔佐,想必不至於四十多歲了還東奔西走。

如果是按演義,那麼龐統的能力還要加上一條獻連環計,直接成為赤壁之戰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這就更厲害了。當然,演義為了突出諸葛亮,對後期龐統做了心胸狹隘、嫉賢妒能的處理,讓他最後死在自己的嫉妒心下。這樣是顯得差勁了些。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我是越關2018-05-23 17:04:39

謝謝邀請

龐統和諸葛亮齊名,是在二人出山之前,已經被廣泛認同的。這個排名不是因為成就,而是因為能力。(諸葛亮在出山之前也沒有實際成就呀)

《三國志》中記載

劉備訪世事於司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傑。此間自有伏龍、鳳雛。」備問為誰,曰:「諸葛孔明、龐士元也。」

這段話清楚的說明了,諸葛亮和龐統都沒有出山之前,兩人名氣相當。都是當世之俊傑,世之英才。都擁有了各自的稱號。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龐統的聲望來源

一;

東漢末年非常講究家世,而龐統的叔父是當時的名士龐德公,劉表多次邀請龐德公,都不為所動。而龐德公對龐統非常器重,經常大加讚賞,認為龐統非比尋常。

二;

龐統拜訪名士司馬徽之時,司馬徽正在樹上採桑,龐統到來後,兩人一直聊到了深夜。之後,司馬徽大加讚賞龐統,並稱贊龐統為南州首屈一指的人才。此事之後,龐統的名聲大漲。

三;

龐統後被任命為功曹,對他人多有溢美之詞,往往超過那人的實際才能,別人問他為什麼。龐統說當世惡人多,善人少,這樣誇讚別人可以宣揚好的榜樣,改善世風。這樣一來無論是被龐統讚美的人還有詢問龐統的人,都對龐統大加讚譽,如此龐統的名聲更進一步。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以上是投靠劉備之前龐統和諸葛亮齊名的原因。(龐統和諸葛亮都可以說是營銷大師)

龐統在投靠劉備之後,任耒陽縣令期間,魯肅和諸葛亮都對劉備談起龐統遠非百里之才。如此誇讚之下,龐統宣告更是大長。

後來劉備經過和龐統的交流,任命龐統為軍師中郎將,龐統更是獻計徵蜀,在征討蜀川的過程中多次體現了其軍事才能。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縱觀龐統一生,雖然短暫,但是其展現的軍事才能絲毫不亞於孔明,奈何生命過於短暫。如流星過隙一般,一閃而過。給留下了諸多的嘆息。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蕭武2018-09-05 16:45:22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在赤壁之戰前,對荊襄士人來說,問題可能不是龐統憑什麼能和諸葛亮齊名,而是應該反過來問,諸葛亮何德何能,能和號稱“南士之冠冕”的龐統並稱齊名?

因為龐統早死,所以還沒來得及建立更多功勳,留下更多事蹟,劉備進攻劉璋的時候就在雒城戰死,而諸葛亮則在劉備死後還活躍了十三年,又主導了蜀漢一方的整個戰略規劃,堅持北伐中原,又對蜀漢竭盡臣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所以,龐統在歷史上留下的影響遠不如諸葛亮。

這在《三國志》裡也能看出來。諸葛亮是整個三國志中僅有的兩個單獨成傳的臣子之一——君主當然都是單獨成傳的,臣子身份單獨成傳的只有諸葛亮和陸遜——從這裡就能看出諸葛亮在當時的影響力之大。但龐統其實也不差。龐統與法正合傳,排在諸葛亮、關張趙馬黃傳之後,也非常重要,可以說是蜀漢方面文臣中重要性僅次於諸葛亮的人。

雖然龐統和諸葛亮都出自荊州,而且相距也不遠,但諸葛亮是僑居荊州的外來士人,本來是琅琊人,但是因為早年喪父,叔父諸葛玄赴任荊州,才帶著諸葛亮和諸葛均兄弟移居荊州。諸葛玄到荊州不久就死了,剩下諸葛亮兄弟兩個在荊州,又是外來戶,當然是處境很艱難的,其實遠不如本身就是襄陽名門望族的龐統。

龐統的條件可就比諸葛亮好得多了。

龐統與司馬懿同歲,出生於公元179年,比諸葛亮還大兩歲。龐統的叔叔龐德公是襄陽名士,和為了避亂而隱居襄陽的潁川人司馬徽當時都以知人著稱,品題人物是他們最擅長的事。陳壽說,司馬徽見到龐統,暢談了一天後,就稱龐統為“南士之冠冕”,這個評價是相當高的。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但陳壽又記載說,龐統是主動去求求見司馬徽的。為什麼要去求見司馬徽呢?因為這時候龐統已經到了“弱冠”的年紀,古人以二十歲為弱冠,而龐統在得到司馬徽的品題加持之前,“少時樸鈍,未有識者”,是並不出名的。這對龐統的未來發展當然不利,必須要加以經營,經營的方式就是求見司馬徽。果然,司馬徽品題加持之後,“由是漸顯”。

按照裴注援引《襄陽記》所說,龐統求見司馬徽的時候,是十八歲,那麼這一年就是公元197年。如果按照弱冠的常規演算法,也就是二十歲,那麼就是公元199年才見到司馬徽,開始在襄陽當地出名。而這時候的諸葛亮在襄陽一帶也已經在建立自己的關係網,比如龐統的叔叔龐德公的兒子龐山民,就娶了諸葛亮的妹妹。所以,諸葛亮在當地也已經出名了。

但龐統出仕要比諸葛亮早。諸葛亮是在劉備三顧茅廬之後才出仕,而且出仕就直接投奔了當時為劉表駐守抗曹前線新野的劉備。龐統的經歷就要更曲折一些。他出仕之後先任南郡功曹,赤壁之戰後,周瑜進攻南郡得手,領南郡太守,龐統就成了周瑜的下屬。周瑜病死後,龐統護喪還吳,但並未得到當時東吳一流名士的器重,所以此行並不成功,一直到要離開的時候,當時還年輕的陸勣、顧劭、全琮等人才與龐統宴談並結交。

有人認為,龐統投奔劉備,應當是在劉備借荊州成功之後,作為荊州官屬被一併送給劉備的。這個說法應該不對。劉備與周瑜共同參加了赤壁之戰後進攻荊州的戰爭,戰後周瑜領南郡太守,將南郡轄區內的油江口一帶交給劉備暫時屯駐,劉備就在這裡建立根據地,並改名為公安。這之後,“備以瑜所給地少,不足以安民,(後)從權借荊州數郡。”這也就是劉備借荊州的由來。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也就是說,在劉備奪四郡的時候,周瑜還在南郡駐紮,龐統也仍然是周瑜的下屬,至少到公元210年周瑜去世的時候,龐統也還是周瑜的下屬。而在攻佔荊州南四郡之後,劉備並沒有自領荊州,而是表薦劉表長子劉琦為荊州刺史。劉琦病死在209年,之後劉備才被下屬推舉,以宜城亭侯、左將軍的身份自領荊州牧。但這時候龐統仍然沒有投奔劉備,還在周瑜麾下效力。

所以,推斷下來,龐統投奔劉備應該就是在周瑜死後,他護喪還吳卻並未得到重用,才決心投奔劉備的。這一點應該是《三國演義》的說法更接近事實。這應該也是後來劉備對他並沒有那麼器重的原因。因為劉備攻佔荊州南四郡建立根據地之後,原本投降曹操的很多荊州當地士人都轉投劉備,所以龐統可能顯得並不出眾,劉備也並沒有親自接待。

龐統到劉備麾下後,雖然被拜為刺史的屬官從事,相比之前的郡功曹算是升了官,但仍然並未得到重用,而是被劉備任命為耒陽縣令。一直到魯肅和諸葛亮都推薦之後,劉備才親自接見,並大見親待,地位一舉躍升到僅次於諸葛亮,和諸葛亮同為軍事中郎將。因此,劉備出征益州的時候,諸葛亮率眾留鎮荊州,龐統則隨軍出征,說明這時候他是深得劉備信任的。

到益州之後,又是龐統為劉備出謀劃策,攻佔了涪城及川蜀部分地區,至少是建立了一個前進基地,為劉備此後攻佔全川立下了首攻。所以,雖然龐統在進攻雒城的時候中箭身亡,但他對劉備割據四川仍然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歷史簡單說2018-05-06 22:55:05

龐統能與諸葛亮齊名,主要是水鏡先生司馬徽的評語,當時劉備拜訪水鏡先生的時候,水鏡先生說:一般的儒生是不識時務的,而識時務為俊傑,在荊州這邊有兩個,臥龍與鳳雛,劉備問這兩個是誰,水鏡先生說:是諸葛亮與龐統。

而這兩個稱號是誰取的呢?是龐德公,連司馬徽的水鏡先生也是龐德公取的,龐德公是龐統的伯父,龐德公有一個兒子叫龐山民,諸葛亮的二姐就是嫁給了龐山民。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尤其在三國演義裡面,徐庶跟劉備說,臥龍與鳳雛得一可安天下,所以世人就將諸葛亮與龐統相提並論了,而龐統為什麼沒有取得多大的成就呢,因為他像周瑜和郭嘉那樣,死得早,否則他也可以獲得很大的成就的。

司馬徽十分會識人,龐統二十歲的時候去拜見司馬徽,司馬徽這個時候在桑樹上採桑,龐統就在樹下,兩個應該就這樣一個在樹上一個在樹下,聊到天黑,司馬徽對龐統的評價十分之高,認為他是荊州的翹楚,無人可比。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建安十四年,周瑜打南郡打了一年,曹仁撤退,孫權任命周瑜為南郡太守。第二年,周瑜向孫權建議西取益州,孫權同意了,但周瑜在途中病逝,這個時候的龐統是周瑜的功曹,就送喪至東吳。

劉琦死後,劉備擔任荊州牧,龐統被劉備任命為耒陽縣令,但是不理事務被免官。魯肅寫信給劉備說龐統不是百里之才,而諸葛亮也向劉備推薦龐統。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劉備就召見了龐統,經過一番交流,認為龐統確實十分的有才能,讓他和諸葛亮一樣,擔任軍師中郎將,對他的信任僅次於諸葛亮。

有一次,劉備與龐統聊天,劉備問:你當過周瑜的功曹,當時我至京口見孫權,聽說周瑜建議孫權把我扣住?有沒有這一回事。龐統說,確實有這麼一回事。劉備說,當時我也沒有辦法,諸葛亮也勸我不要去,但我覺得孫權不會聽周瑜的,所以我就去了。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建安十六年,法正奉劉璋之命來到荊州,邀請劉備入益州,法正私下建議劉備到時候可以拿下益州。劉備開始猶豫不決,後來在龐統的極力勸說之下,答應了這個事情。劉備留下了關羽,諸葛亮,張飛,趙雲鎮守荊州,帶著龐統與法正一同入益州。

劉璋在涪城迎接劉備,法正與龐統建議劉備就此拿住劉璋,但劉備認為自己初入益州,還沒有樹立自己的威信,不適合這樣做。建安十七年,龐統向劉備獻了上中下三計用來奪取益州,劉備選擇了中計。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建安十九年,劉備命諸葛亮,張飛,趙雲入益州,劉備與龐統攻打雒城,龐統不幸中箭,不久死去。只能說龐統的運氣實在是不好,劉備十分的悲傷,任命龐統的父親為諫議大夫,龐統諡號為靖侯。

龐統與法正是同傳的,陳壽在該傳的後面與魏國的謀臣做了比較,把龐統比作是荀彧,把法正比作是程昱和郭嘉,這個評價也是相當之高了。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大國布衣2019-01-08 16:12:25

“臥龍鳳雛,得一而可安天下也”,龐統能與諸葛亮齊名不是沒有原因的。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這是當時的人對龐統與諸葛亮的評價, 龐統跟諸葛亮一樣,他們兩個在未出山之前就已經有名氣了。旁人更是以“鳳雛”稱號與諸葛亮的“臥龍”齊名。

早年劉備在荊州時,諸葛亮、魯肅已知道龐統的能力,便極力推薦給劉備。在於劉備談論國家大事時,發現龐統的治國理念之強,於是拜龐統為治中從事,不久後又升為軍事中郎將。事實證明如果龐統沒有能力,不會升職的這麼快。

諸葛亮與魯肅舉薦賢能的胸襟固然讓人佩服,但龐統自身的才華才是讓自己能從能人輩出的三國時期脫穎而出的根本原因。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龐統能與諸葛亮齊名主要還是在隆中戰略的表現上,他的加入為劉備的蜀漢集團提供了一次質的飛躍。按“隆中對”的計劃。取得荊州,然後再取得巴蜀,之後兵分兩路,消滅曹操,實現天下統一。劉備聯合孫權,在赤壁之戰中大敗曹操,又趁此機會獲得荊南四郡,扎兵南郡。這個時候已經實現了“隆中對”的初級目標。

而這時龐統的職位變化,透露了一個資訊:“

軍師中郎將

”,主帥身邊有很多的軍師出謀劃策,但軍師中郎將可不是一般的軍師,普通軍師只可參與軍事謀劃,但軍師中郎將不但可以參加軍事謀劃還有統兵的權利。劉備帳前設立兩個軍師中郎將(龐統與諸葛亮),意味著將自己兵力分為兩部分,執行大任務。

不久後,劉備覺得入川時機已成熟,於是讓諸葛亮、龐統各司其職。諸葛亮留守荊州,龐統跟隨輔佐劉備,進軍益州。之所以讓諸葛亮留守荊州,龐統跟隨進軍益州,是因為當時的荊州和益州一樣重要,不佔領益州,則不能實現天下一統;不穩固荊州,則在進軍益州的過程中後方沒有安全保障,所以要同時完成這兩件大事,必須要有一個能力跟諸葛亮差不多人的,而龐統就是最好的人選。

龐統不但知識淵博,尚謀斷論,且有著“論帝王之秘策,攬倚伏之要最”的本事。在進軍益州的過程中,龐統不但提供給劉備幾次意義重大的可靠決策,而且以自身的聰明才智,讓劉備擺脫信義寬仁的舊觀念束縛,為以後的平定西川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龐統不管是治國理念、還是軍事謀略以及自身的豐富學識都能凌駕於三國眾人之上,與諸葛亮齊名也是無可厚非。

只可惜龐統在跟劉備攻打西川時,在落鳳坡身中亂箭而亡,年僅三十六歲。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科普大世界2018-05-27 15:07:44

伏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熟悉三國的人都知道水鏡先生司馬徽的這句名言。然而龐統跟了劉備之後,並沒有立什麼大功就掛掉了,好像沒有什麼大能耐,那麼它是否真的就是名不符實呢?

水鏡先生有識人之能,這是公認的,他看劉備和諸葛亮看的都很準,比如他評價劉備得到諸葛亮,說孔明雖得其主,未得其時,惜哉!真的是一語中的,那麼既然水晶先生司馬徽將諸葛亮與龐統並稱,我們當然不能小看龐統的能耐,其實可以這麼說,如果龐統不死,劉備甚至能一統天下。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龐統和諸葛亮都住在襄陽,龐統二十歲時前去拜見司馬徽,倆人交談一直從白天說到黑夜,談論過後,司馬徽認為南州士子沒有人可以與龐統相比。有了司馬徽這句話,龐統漸漸為人所知,之後龐統為東吳效力,曾是周瑜帳下的功曹,在赤壁之戰和在與曹仁的戰爭中應該發揮過一定的作用,他也結交了一些好朋友,比如他和魯肅就是好友,魯肅還向劉備推薦他,稱龐統非百里之才,應當受到重用。諸葛亮也向劉備推薦過龐統,於是劉備就召見龐統,一番談話之後,龐統便折服了劉備,之後劉備進西川,就讓龐統做了軍師。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進入淅川之後,龐統本來是想讓劉備速戰速決除掉劉璋拿下西川的,因為率領大軍身處異國,一擔翻臉就有可能被圍殲,龐統只恐夜長夢多,所以建議速勝,但是劉備想先收買人心,就沒有聽龐統的建議,率領部隊佯裝攻打漢中張魯,在蜀中呆了一年,然而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後來就與劉璋撕破臉皮,在攻打雒城的過程中,龐統被流箭射中,死時年僅36歲。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如果龐統不死,那麼劉備就不用再調諸葛亮和張飛,趙雲等前來西川,這樣的話就會有諸葛亮攜帶關羽,張飛,趙雲等鎮守荊州,你這樣的陣容東吳方面呂蒙陸遜等人就不可能再拿下荊州了,這樣的話當年諸葛亮與劉備隆中對中“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將得以實現,荊州和西川兩路出兵攻打魏國,即使天下無變,魏國也將難以招架,看看單是關羽水淹七軍時曹操嚇得要遷都就知道了,而諸葛亮又比較擅長外交,如果他能說動孫權也出兵攻打魏國,劉備一統天下將變得更加容易。

但是龐統的死完全打亂了這個計劃,致使劉備不得不抽調諸葛亮帶著張飛趙雲前來蜀中,荊州方面,只剩下了心高氣傲的關羽鎮守,終為呂蒙所算計,大意失荊州。這些最終導致了劉備興復漢室一統天下的志向變得難以完成,所以龐統的死對劉備方面來說損失是極其巨大的。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關於龐統的才幹,《三國志》的作者陳壽說得很好,他說龐統和曹操帳下的荀彧、程昱、郭嘉差不多:龐統雅好人流,經學思謀,於時荊、楚謂之高俊。法正著見成敗,有奇畫策算,然不以德素稱也。儗之魏臣,統其荀彧之仲叔,正其程、郭之儔儷邪?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張生全精彩歷史2018-07-21 22:37:42

龐統之所以受到後世懷疑,是因為生前時人對他的評價太高了。而他因為早逝,沒有機會證明自己。因此,龐統究竟行還是不行,似乎誰也說不清楚。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龐統劇照)

時人對他的評價真的非常高。龐德公、司馬徽把他和諸葛亮並舉,稱他兩人為“伏龍”“鳳雛”。魯肅贊他:“非百里才也,使處治中、別駕之任,始當展其驥足耳。”諸葛亮贊他:“楚之良才,當贊興世業者也。”

他雖然獲得這麼多的讚譽,但都是在他出道之前獲得的。他出道之後,並沒有建立更多的功績,因此,並不能透過像諸葛亮那樣實際的例證,來證明他自己。

那麼,龐統究竟有沒有真才實學呢?

我的觀點是,龐統有才能,但未必是大才,更不可能是諸葛亮那樣的濟世之才。為什麼這麼說呢?

第一,龐統從來沒有給劉備獻過“整體戰略規劃”。

有沒有“整體戰略規劃”,應該是一個謀士是不是大才的硬指標。我們看看歷史上,這種“整體戰略規劃”,諸葛亮給劉備獻過,張良給劉邦獻過,劉伯溫給朱元璋獻過。他們都是當世公認的大才。就算在三國時期,同樣作為大才的,郭嘉給曹操獻過,周瑜給孫權獻過。而歷史上並沒有記載龐統給劉備獻過這樣的戰略規劃,因此,其“大才”的成色是嚴重不足的。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龐統與劉關張)

第二,龐統唯一可稱道的計謀受到後世廣泛質疑。

龐統唯一可稱道的計謀,就是他給劉備獻上的,襲取益州的上中下三策。對於這個策略,後人有不少質疑的評價。比如方孝孺就說:“徽以孔明、龐統並稱,吾竊有疑焉。論者惜統早死,故功業不及孔明;餘謂使統不死,終非孔明比也。孔明之學,庶乎王道;而統之言,皆矯詐功利之習。”裴松之也說:“謀襲劉璋,計雖出於統,然違義成功,本由詭道。”

方孝孺和裴松之是從儒家正統思想的角度,來質疑龐統給劉備獻這個計策的正當性。因為劉備奪取劉璋的益州,有點巧取豪奪的味道。因此,給劉備獻計謀的龐統,給人的感覺就是“詭道”,而非濟世之才。

不過,拋開方孝孺和裴松之道德說教的成分,就純計謀來說,龐統這也算不得有什麼了不起。因為襲取益州,並把益州作為劉備的根據地,是諸葛亮在“隆中對”的時候,就給劉備提到過的策略,並不算龐統的獨創。龐統唯一增加的,就是提了個上中下三策。這“三策”,其實也就是從時間上快一點還是慢一點奪取益州而已。也就是說,龐統唯一值得說的,不過是拾人牙慧罷了。

第三,龐統的早逝證明其實戰能力不行。

龐統是在率眾攻打雒城的時候,被密集的飛箭射中而死的。孫武早就說過:“攻心為上,攻城為下”。龐統作為一個謀士,卻率兵硬攻,最後還會被飛箭射死,只能說明他實戰能力非常一般。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龐統帶兵)

既然龐統的謀略才能比較一般,為什麼他獲得那麼高的評價呢?

我們可以注意到清朝名臣李光地說的一句話:“龐士元論人才,不肯求全責備,這個心胸,便可以稱‘鳳雛’。”

李光地的意思是說,龐統之所以被稱為“鳳雛”,是因為他有一個很大的“心胸”。什麼“心胸”呢?就是“論人才,不肯求全責備”。

什麼叫“不肯求全責備”呢?原來是說龐統在出道之前,經常高度誇讚周圍的人才。後來,別人在使用這些人才的時候,發現這些人才其實並沒有什麼才能,龐統言過其實了。於是就問他,為什麼要這樣猛誇別人。龐統說,我是想讓人才都受到重視,從而更快地結束亂世罷了。

龐統這話是有問題的。沒有才能的人,把他推薦到重要崗位上,不是誤大事嗎?誤了大事,還能結束亂世嗎?

看到這裡,我忽然就明白了。龐統為什麼能獲得那麼多人的好評呢?原來是因為他曾經無原則地好評別人,別人也無原則地回報他罷了。

(參考資料:《三國志》)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博士洛陽鏟2020-08-30 23:26:40

有關龐統與諸葛亮齊名,就源於一句話“臥龍鳳雛二者得一,可安天下”。但實際上兩人都沒有安定天下,所以說,在兩者還沒有成名的時候,“臥龍鳳雛”的讚譽,不過古時的“網紅”宣傳語,為帶貨做準備。就好像現在直播帶貨姐的李佳琪和薇婭,李佳琪號稱“口紅一哥”,薇婭被封“帶貨女王”,其實無論是所謂的“一哥”還是“女王”,都有點吹牛逼的意思。若要進一步分析誰更厲害,那就更無厘頭。一個人的功業名望,天時地利人和而已,所以,討論龐統與諸葛亮為什麼跟諸葛亮齊名?就要釐清諸葛亮為什麼有名,龐統為什麼沒有起名氣,兩者在三國時代的功業如何。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1.不會宣傳的網紅,不是好謀士

古代謀士出山,都要有足夠的輿論效應,這個輿論不光是謀士自己需要,甚至金主也需要,本身就是兩廂情願的相互吹捧。一個天下難得之謀士,一個是時間難尋之英主,兩者三顧茅廬也好,封壇拜將也罷,要的就是輿論效應。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所以,如果諸葛亮和龐統真的不在乎入世立功,便不可能找專門的人品鑑,這個品鑑就相當於任職前的“定級”,好,諸葛亮你是臥龍,龐統你就當鳳雛,這稱號牛叉吧。不怕沒有主公過來尋你,試想都是剛滿二十五六歲的大好青年,一沒經驗,二沒資歷,就靠閉門造車讀些閒書,讓他們直接過來當CEO征服天下,饒是天縱英才,也知道此事噱頭大於內容。

所以,臥龍也好,鳳雛也罷,都是剛剛成團出道的青蔥少年,需要的是機會,需要的是平臺,至於功業如何,那得看造化。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2.不抱團取暖的男團CP,不是好基友

CP不是當代人的專利,古時候人們就知道團隊的力量大,世界之大唯我獨尊單打獨鬥肯定不行,一堆兄弟組個CP出道,不倫誰混出頭了,其他人都可以蹭熱度。豈不知跟臥龍鳳雛齊名的還有一個兄弟的諢號是水鏡,名為司馬徽。本來三人年歲相當,一起出道,類似於TFBOYS,只不過有的是“嘴炮擔當”,有的是“計謀擔當”,兩個計謀擔當起碼組成了CP,水鏡這個嘴炮連三人同臺的機會都沒有,你說冤不冤。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所以,龐統能跟諸葛亮齊名,是因為他倆本身就是“一個男團”,再說了這種組團打天下的傳統始終純在,當時的什麼“桃園三兄弟”、“建安七子”,還有虛無縹緲的“四大金剛”、“十八羅漢”,乃至後來綠林好漢都能組一個“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都是一樣的道理。

團隊是組了,但有人命好,有人運差,有人天下皆知,有人“小透明”,這其實跟水平、能力的關係不大,主要跟出道後的資源、人脈、運勢有關。往大了說,都是當和尚,朱元璋卻當了皇帝,其它和尚卻被稱為淫僧、妖僧;一起揭竿而起,陳勝自稱陳王,吳廣卻被砍了頭;一起落草為寇,宋江卻招安晉爵,其它兄弟卻死傷無算;一起被尊為明代四大才子,徐禎卿平步青雲,其它三位卻到老一位舉人,一位秀才,一位童生,這本沒有比較的道理。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3.出來混,你我都一條命,到時候你成名別擠兌我就成

歸根結底,龐統和諸葛亮是一個CP兩根螞蚱,能力、才華都差不多,只是因為秉性、際遇有所差異,其實出道之初龐統的發展比諸葛亮要好很多,只不過後來龐統英年早逝,諸葛亮“多智近妖”被神化而已,至於吹捧他們的另外一個水鏡兄弟,說什麼“得一人即可安定天下”,無論是有名的諸葛亮還是稍遜一籌的龐統,面對這個結果都打臉。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所以,龐統為什麼能跟諸葛亮齊名,就是因為他倆認識,還一起出道。就像現在你我吹牛時說“那誰誰誰是我同學”,“那誰誰誰剛上班時還跟著我混”一樣,何必呢,說多了我還得問你一句,你咋沒跟你同學一樣牛叉類?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燈閱泰山2020-08-30 14:06:49

在三國演義中,龐統與諸葛亮的名聲相當,一個是臥龍,一個是鳳雛,兩人齊名的一番話,主要源於水鏡先生司馬微的那句話,說臥龍鳳雛,得一可得天下。然而事實上兩人的表現根本不在一個層面上。

按照三國志所寫,所謂臥龍鳳雛齊名一說,其實是司馬微在介紹賢士時,順口提到兩人都很優秀,並非說兩人才能相當。嚴格說來,兩人並不能直接對比,因為擔任的角色不同,在蜀國的定位不同。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諸葛亮是管家型別的角色,屬於默默做事的那種,這也是劉備最喜歡的型別,龐統則活躍得多。當時劉備之所以對龐統不感冒,主要原因就是龐統非常能說,但自身才華並沒有得到具體展現。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劉備雖有學問,但依據歷史記載,他本身並不是那種飽學之士,對讀書興趣不大,對那種喜歡誇誇其談的人並不在意,所以龐統一開始也只是做個縣令。後來他縣令做的很失敗,應該是故意為之,是為了吸引劉備的注意力。

後來龐統如願以償,得到了劉備的高看。他為劉備定計,準備攻取巴蜀,結果英年早逝。直到去世,也沒有展現出與諸葛亮相當的才能,所以兩人其實不是一個檔次的人。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南方鵬2019-02-08 12:49:16

三國中有幾位英年早逝而讓人惋惜不已的人物,如郭嘉周瑜龐統等,郭週二人,好歹立了一些功業,耀眼一時,而龐統就令人可惜了,在所輔助的主君將要展翅時便折戟沉沙,一身才學剛露端倪就撒手西去,只留下一些傳說故事。幸好還有臥龍鳳雛的稱謂,以諸葛亮推及龐統,從孔明之明略可見南士冠冕龐士元的風采,在南方名士特別是江南地的人們心目中,諸葛亮龐統是同一檔次的。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臥龍鳳雛都是襄陽名士龐德公對孔明龐統二人的評價,龐德公是龐統的族叔,龐德公的兒子龐山民娶了孔明的姐姐為妻,潁川司馬徽素有知賢之名,與龐德公交好,二人縱論天下才子,都推重諸葛亮龐統,稱龐統是

“南州士之冠冕”

,光彩奪目。(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龐統少有才名,被被本郡徵為功曹,從屬周瑜轄下,喜歡評價人物,經常大加讚賞對方以致言過其實,有人感到奇怪問為什麼,他說要培養向上向善的風氣,淨化世道。孫曹劉荊州大戰,龐統靜觀,並沒有參加也沒有獻連環計一出。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周瑜逝世,已辭官的龐統前去送別舊上司,江東大族的後人陸績、顧劭、全琮等特意來拜見他,請他評價自己,龐統說陸績是一匹駑馬,有逸足之力,顧劭可以說是一隻駑牛,能負重遠行。評全琮好施慕名,雖然智力不足,但也是一時才能之士,三人深感滿意,拜謝而去說,等天下太平,願與你評論天下英雄。有人問,這樣的評價,說明陸績比顧劭優秀嗎?龐統回說,駑馬雖價值高,卻只能乘坐一人,駑牛一天雖只走三十里,卻能承重走遠。(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龐統既以名士智謀之士自居,就不會隨便屈居人下,劉備得南荊州後,龐統覺得其人與自己有投契之處,便前去自薦投奔,劉備不知大名不識賢才,任命他為耒陽縣令,龐統大失所望,不治政事,劉備就把他免職了。(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時魯肅接替周瑜,得知此事後寫信給劉備說,龐士元不是治百里的下才,必須重用才見水平。諸葛亮也進諫,劉備便找他來談話,一席話後刮目相看,用為親信。

“親待亞於諸葛亮,遂與亮併為軍師中郎將”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劉備取益州的實際操刀人可以說是龐統,他與諸葛亮一樣,認為必須取川才有戰略縱深,但他去與諸葛略有不同,好像二個專業學科,諸葛擅正兵,龐統長於奇謀,所策劃多是劍走偏鋒之作,如涪城二劉初相見,便勸劉備殺劉璋。二劉翻臉將動手時,提出三策供劉備選擇,上計就是精兵直取成都,擒賊先擒王,都是乾淨利落直取要害的謀略,陳壽撰《三國志》時,把他與法正列在同一傳裡,應該認為他也是這類人,又說他可比曹魏方的荀彧。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千古名將英雄夢2019-11-04 10:05:04

第一,龐統是周瑜成功的幕後推手。

據《太平御覽》引《荊州先德傳》佚文記載:“周瑜領南郡,以龐士元名重,州里所信,乃逼為功曹,任以大事,瑜垂拱而已。

第二,水鏡先生認為龐統是南州士之冠冕,意思就是說整個荊州乃至江東,其他人都是渣渣,只有龐統是帽子上的紅寶石。

第三,真正讓劉備成為一代梟雄的,其實是龐統。

當初,大傢伙都勸劉備趁劉璋闇弱而西取益州的時候,劉備卻表示:

“今指與吾為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寬;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譎,吾以忠;每與操反,事乃可成耳。今以小故而失信義於天下者,吾所不取也。”

這個時候,龐統說了一句改變劉備一生的話。

“權變之時,固非一道所能定也。兼弱攻昧,五伯之事。逆取順守,報之以義,事定之後,封以大國,何負於信?今日不取,終為人利耳。”

大概意思是,現在這種亂世你得隨時變,孫悟空七十二變,豬八戒三十六變,我們怎麼也得女大十八變,怎麼能固守一條道路呢?從前咱沒地盤,所以要仁義,如今有了地盤要發展壯大,那就得霸氣!不吞併弱國,哪來的春秋五霸尊王攘夷?弱國就是原罪啊!你要是可憐他,幹完以後封他一塊地補償不就好了?好啦,有便宜就快去搶吧,晚了就被別人搶啦!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這句在史書中並不起眼的話,非常重要,非常重要,非常重要!

因為這句話,改變了劉備的道德觀與思維方式。我不知道大家怎麼想,至少我在讀《資治通鑑》的時候,就很強烈地感覺到了劉備在這前後的一個巨大轉變。在這之前的劉備,言必稱仁義,動不動說不忍心,似乎有種道德潔癖的感覺。而這之後的劉備,就變得非常現實與功利。我不認為這是劉備的本性,而一定是受到了龐統的影響。比如當初“攜民渡江”時有人勸劉備偷襲襄陽劫持劉琮,劉備說:“吾不忍也。”但是後來張松、法正、龐統在涪城二劉大會上集體勸劉備偷襲劉璋,這時劉備說的卻是:“此大事也,不可倉卒。”雖然這兩件違反仁義的事劉備都沒做,但從劉備回答來看,顯然,他的心態發生了變化。從前不管這事做不做得成,劉備都是先從仁義方面考量,而現在劉備只管這事能不能辦成,仁義成了次要的東西。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圖:劉備

從這方面來看,如果說劉備諸葛亮是政治家,那麼龐統法正二人更像是戰國時的策士,戰國策士的特點是,他們看問題,從來只講利害,不講仁義,只講成敗,不講立場,所以後來面對夷陵慘敗諸葛亮就長嘆:“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諸葛亮和趙雲未必只懂得說立場,但論分析利害,還是不如龐統法正口若懸河,經驗老到。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總之,聽了龐統的話後,劉備這才下定決心試一試。但荊州是根本,萬萬不能丟,雖然曹操的主攻方向已不再是荊州,但他在襄陽仍然留了樂進、滿寵等大將,不可疏忽。所以劉備將趙雲關羽張飛諸葛亮等老兄弟全留了下來,自己只帶了龐統魏延黃忠等一批新入夥的荊州人入川。在《三國志 先主傳》中,說劉備“將步卒數萬人入益州”,其實都是虛張聲勢,因為後來劉璋“增先主兵,使擊張魯,又令督白水軍”(白水關在今廣元市青川縣營盤鄉五里埡,乃蜀中通往漢中的門戶,非常緊要),這樣才“並軍三萬餘人”,可見此前劉備入蜀的兵力並不多,了不起一萬多人。

看來,劉備入蜀,還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或許,劉備還真想過替劉璋幹掉張魯,然後以此高祖龍興之地,與荊州互為犄角,最終成就大業。這樣劉璋與益州豪強也可以在劉備的屏障之下過他們的小日子,雙贏結局。這從二劉在涪城大會時互相推舉的官職中也看得出來,劉璋推劉備為代理大司馬,領司隸校尉,全是中央官職,顯然是攛掇劉備趕緊從漢中打去三輔迎回漢帝,而劉備推劉璋為代理鎮西大將軍,領益州牧,則是對劉璋對益州的統治權表示承認,並表明自己對其絕無覬覦之心。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圖:劉備與劉璋

但劉備很快發現,他這種想法也根本是行不通的。張魯在漢中,實行政教合一的神權政治,其五斗米教眾的凝聚力很強,再加上曹操在打敗關中諸將後,馬超、程銀、侯選等關中軍閥都率殘兵逃到了張魯處,另外雙方交戰正激的時候,還有數萬戶的關中百姓從子午谷逃亡漢中。據張魯的功曹閻圃所說,此時漢中的戶口已經超過十萬,財富土沃,四面險固。據我估計張魯的兵馬至少在五萬以上,還有戰鬥力極強的涼州鐵騎助戰。劉備想用這三萬多雜牌部隊拿下漢中,簡直痴人說夢。

那怎麼辦呢?按照劉備在徐州和荊州的慣用套路,那只有等曹操大軍拿下漢中,然後攻打益州的時候,益州豪強走投無路,就只能拋棄軍事能力差勁的劉璋而投靠劉備了。但曹操似乎知道劉備打的什麼鬼主意,所以明明已經拿下關中,卻偏偏不打漢中,導致劉備在葭萌關(位於今四川省廣元市昭化區昭化鎮,在白水關以南,相當於在白水關後再設一後勤基地)一待就是一年多,進退兩難。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當然,劉備在這一年多也不是啥也沒做,他“厚樹恩德,以收眾心”,和楊懷、高沛等劉璋派給他的白水關將領搞好了關係。但是,劉備對於如何奪取益州,還是沒底,而且也沒借口,非常焦慮。

關鍵時刻,還是得龐統這位陰謀家給劉備出主意,龐統給了劉備上中下三策。

上策,陰選精兵,晝夜兼程,偷襲成都;劉璋軍事能力很差,又對我們沒有防備,可以幹他一發義大利炮!

下策:退回白帝城,與荊州相呼應,徐圖益州。

這兩策真爛透了,不是腦殘就是廢話,簡直大失水準。我們前面就分析過,劉備入蜀的軍隊也就一萬多,就算劉璋再沒有防備,也不可能讓劉備一舉偷襲得手,而且劉備一走,白水關的楊懷、高沛必然動手,到時候南北夾擊,劉備必定全軍覆沒;而下策劉備也無法接受,這等於他一年多白忙活了,劉備已經53歲了,就算漢高祖這種老皇帝在他這種年紀都已經統一天下了,而他還連個影子都沒有,時間寶貴,徐圖不起啊!

所以,關鍵還是中計。像龐統這樣高水平的策士,一定認真研讀過《戰國策》,明白要讓領導聽從自己的建議,最好的方法就是同時擺幾個不靠譜的建議,這樣領導就會選自己最靠譜的那個建議。而龐統實際要給劉備出的主意,關鍵就在楊懷高沛二人身上。

龐統說,楊懷和高沛,這是劉璋的名將,手底下有強大的兵力,並據守著益州最險要的關隘。這兩位雖然欽服將軍你的英名,但他們並不喜歡將軍你在這兒管著他們,所以數次寫信勸劉璋讓我們回荊州,將軍你就不如將計就計,向劉璋表示要回荊州。因為這時曹操剛好在大舉進攻孫權的濡須口,又讓樂進領兵進犯荊州,與關羽在雙方交界的青泥一帶糾纏,將軍你這時申請回荊州救援關羽和孫權,相當合理,不僅可以迷惑劉璋,讓他進一步放鬆警惕,更可以讓楊懷、高沛這兩位您的小迷弟高高興興前來為將軍送行,到時候將軍你就砍了這兩個小迷弟,吞併了他們的人馬,然後就可以毫無後顧之憂的一舉進兵成都了!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圖:葭萌關

龐統這個計策還是相當靠譜的,而且這也是劉備現在唯一的辦法了。但這麼做最大的問題是,楊懷、高沛並無過錯,劉備就這麼砍了他們,於其道德形象有損。我們知道,一個人想要突破自己維護已久的道德形象和心理設防,這是相當困難的一件事。就算是沒有什麼底線的漢高祖劉邦,在聽說呂后用計殺死韓信後,都會且喜且憐之,何況是張口仁義閉口道德的劉備。但劉備最終做到了,他竟然藉口劉璋援助他回荊州的物資人馬太少,“召璋白水軍督楊懷,責以無禮,斬之。”然後又進入白水關,將劉璋軍隊將士的家屬作為人質,脅迫劉璋將士加入劉備大軍,合軍三萬,一舉向成都攻去!

龐統到底是如何讓劉備過了心裡這個檻,我們不得而知,總之,經過此事後,劉備終於突破了自己的底線,真正升級成了一代梟雄。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每日趣評2018-10-25 13:30:38

許多人對龐統和諸葛亮都有誤解,認為龐統與諸葛亮齊名,其實事實情況並非如此。龐統能與諸葛亮齊名來源於水鏡先生的一句話:

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

,但是這是《三國演義》的描述。那麼在正史上,龐統能和諸葛亮齊名嗎?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一下“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這句話是怎麼來的,此話來源於《三國志》中龐德公的一個論斷:

諸葛孔明為臥龍,龐士元為鳳雛,司馬德操為水鏡,皆龐德公語也。

而在《三國演義》中變成了水鏡先生司馬徽(字德操)預知能人的一個論斷。

需要注意的是,歷史上此話是

龐德公說

的,而在演義中此話是

司馬徽

說的,這就是大家誤解的來源。重點在

龐德公(龐統的伯父)這個人身上

,那麼龐德公為什麼要這麼吹噓龐統呢?龐統有那麼厲害,可以與諸葛亮齊名嗎?我為大家分析一下。

就我個人而言,

我對龐統的印象並不好

。為什麼呢?在我眼中

諸葛亮低調,而龐統高調

。兩人都有才華,但是

龐統更功利一些

。這一切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龐統和諸葛亮皆為襄陽人,諸葛亮隱居於草廬之中,靜觀天下大變,那麼龐統呢?龐統少時木訥、樸鈍,不為人知。

為了求取宣告,龐統長途跋涉來到潁川去見當時的名士司馬徽,

兩人一個坐在桑樹上,一個坐在桑樹下,談論了一整天。結果是司馬徽甚異之,然後龐統才慢慢被人所知。

那麼龐統為什麼要長途跋涉去找司馬徽呢?荊州沒有名人嗎?當時荊州名士很多,

劉廙、向朗、韓嵩、石韜、孟建、崔州平、徐庶

等等,當時都是荊州的名人。那麼龐統為什麼捨近求遠呢?這就涉及到司馬徽的影響力了。

司馬徽是東漢末年

天下聞名的經學之士,

非地方偏僻之地之影響力。因此,

龐統為了抱大腿,於是主動前去向司馬徽請教,在司馬徽的點贊下,龐統逐漸有了一定的名氣。

這跟諸葛亮完全不一樣,諸葛亮雖然自比管仲、樂毅,但始終清新淡雅,不做有損名節的事情。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龐統這麼做有效果嗎?

當然有,他的名聲都傳到了江東之地了。

而龐統也成功實現了自己的另外一個目的,

即當官

。在漢代,

做官全靠舉薦

,有名聲的人才有機會被舉薦。那麼龐統當了什麼官呢?

南郡功曹。

後郡命為功曹。

性好人倫,勤於長養。每所稱述,多過其才,時人怪而問之。

這一點又與諸葛亮不一樣,

諸葛亮堅信自己有匡扶宇宙的抱負,要出山就龍行雲隨,震動天下,而非做一個小官而已。而龐統則樂於做這樣的小官,然後慢慢發展。

龐統有了名,有了官,漸漸的有了一定的名氣,以至於當時許多江東人士都想知道他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後來周瑜病死於南郡,龐統負責到東吳送喪。臨走之時,在昌門得到東吳

陸勣、顧劭、全琮

集體送行,龐統趁機來了一個

荊州版的“月旦評”

,對陸勣、顧劭進行了點評,臨末尾還自我吹噓一番,

認為自己有輔佐帝王之術。

陶冶世俗,甄綜人物,吾不及卿;論帝王之秘策,攬倚伏之要最,吾似有一日之長。

那麼龐統真的有帝王之術嗎?說得好不如做得好,我們可以看一看龐統是怎麼做的。劉備統領荊州後,聞其大名,任命龐統為

耒陽令

,很可惜,龐統沒有什麼作為,

被劉備罷官

。後經過諸葛亮和魯肅的集體推薦,劉備親自出面考問,覺得龐統有一定的能力,於是態度驟變,

對他如同諸葛亮一樣重視。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後劉璋在張松的建議下迎劉備入蜀,劉備遲疑不定,這時龐統說話了。龐統認為:

荊州殘破,東有孫權猜忌,北有曹操威脅,難以施展大志。而益州國富民強,戶口百萬,是可以成大事的地方。

這段話說的沒有錯,有帝王之術的風範,但緊接著就

變味了

劉備認為自己之所以能和曹操對抗,就是因為自己總是反其道而行之。

曹操殘忍,自己仁厚。曹操急躁,自己緩忍。曹操狡詐,自己忠誠。

現如今劉璋邀請自己幫忙入蜀,卻趁機奪其地,會被天下人所恥笑。

龐統為了說服劉備,開始施展他的

厚黑學

。龐統說:權變之術,不是固守不變的。

我們可以事後封以大國,讓其享受榮華富貴。

這樣的話有什麼有負與他?

又何談失信呢?

劉備隨之下定決心,而龐統更厚黑的還在後面。

當劉備率兵入蜀走到涪城時,劉璋歡天喜地的來歡迎。這時龐統建議劉備,

在宴會之上發動兵變,一舉擒拿劉璋。這樣的話可以不費一兵一卒就佔領益州。

這一招真的

太損了

,劉備實在看不下去,於是沒有同意。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後劉備因為要東返荊州協助孫權防備曹操,如果就此離去,那麼奪取益州機會就徹底喪失了。這時龐統進獻上、中、下三策,尤其以

上策最為狠毒

。什麼計策呢?

偷偷的選精兵數千人,奇襲成都。此時劉璋沒有防備,可以一舉拿下益州。

這簡直和宴會上動手那一招

如出一轍

,劉備沒有采納。

劉備採納了龐統的中策,即

藉機斬殺劉璋手下的兩名名將楊懷、高沛,斷其臂膀,然後強取成都。

後龐統跟隨劉備攻擊雒城,龐統中流失而死。

終龐統一生,他給劉備貢獻的計謀都是

陰險毒辣的

,有效果嗎?有。但是

劉備經營一輩子的仁義名聲損毀殆盡。

這跟諸葛亮不一樣,諸葛亮

用計講究出奇制勝,而非背信棄義,坑蒙拐騙。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所以說,龐統跟諸葛亮齊名是個偽命題,偽在哪裡呢?

在襄陽龐統和諸葛亮齊名,這樣說有情可原。但是如果說在整個歷史上,龐統與諸葛亮齊名,那就太埋汰諸葛亮了。

最後正面回答問題,龐統跟諸葛亮不一樣,

龐統重名利,而諸葛亮性情淡雅。龐統之名輕浮,而諸葛亮之名高遠。龐統之才非帝王之術,而是陰謀詭計。而諸葛亮胸懷大才,即使劉備死去,仍然能夠獨撐大局。

這就是兩人的區別,說兩人齊名,在襄陽這個小圈子裡說說可以,放到整個三國曆史,能與諸葛亮齊名的恐怕只有曹操了吧。

本回答獨發於悟空問答,覺得寫得好請隨手點贊,謝謝!

喜歡請隨手關注我的頭條號,謝謝!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手機使用者826039806582018-01-06 09:38:55

龐統(號鳳雛),是三國時期跟隨劉備的謀士。名聲沒有諸葛亮響,但一句“臥龍鳳雛,得一而可安天下!”卻將他們齊名。對龐統的評價這麼高,他本事有這麼大嗎?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劉備圍攻雒城,龐統在攻城時不幸被敵軍的飛箭射中,年僅三十六歲就死了。所以說,算功績的話,龐統實際成就自然不及諸葛亮。因此,小編之比較他們的能力。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縱觀龐統一生,從縣令到中郎將,從加入劉備的陣營到逝世,唯一值得一提的是位劉備獻策取成都。然而,諸葛亮第一次見劉備時就提過這個取成都的大方略,龐統分上中下三個策略,也就是快慢之分,此外並無出彩之處。龐統所做的,大部分謀士也做的來。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單是如此,龐統的名氣為何會那麼大?魯肅為什麼說他不是百里之才?就連諸葛亮也說這人很不錯?原來,這些均因龐統品評時人一事。龐統並不是第一個這麼做的人,東漢的許劭兄弟就幹過。即每個月都品評一次自己心目中那時最厲害的人,也就是“月旦評”。許劭兄弟這麼做,使得很多人都希望被他們評價。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龐統也開始大肆正面評價士人,而且說得都是好話。而且有的並不是很客觀,而是過於抬高。面對別人的指責,龐統解釋道:如今天下動盪不安,正能量人才就顯得尤為重要,把他們抬高,就是為了讓他們堅持走正道,世人將會以他們為榜樣。別人也就無言以對。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龐統回東吳的時候,不少文官很是歡迎,無非是想讓龐統能“誇誇”他們。因為龐統大肆說別人好話,也就開始互捧了,因而他名氣會很高,居然能夠與諸葛亮並肩。

你認可龐統和諸葛亮齊名嗎?

如果你有情感困惑,在戀愛面前,總是受傷,失敗或者在生活事業上總遇到坎坷挫折。想要擺脫單身愛情甜蜜,想要生活事業順利,如果你現在迷茫困惑,你可以來我這裡找我。 微信搜尋(SAE588) 為你解惑!

歡迎各位分享評論,各抒已見!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北門猿2018-08-28 21:34:24

不知道題主想問什麼時候的“龐統和諸葛亮齊名”,是一個臥龍一個鳳雛,所以齊名嗎?

襄陽記曰:諸葛孔明為臥龍,龐士元為鳳雛,司馬德操為水鏡,皆龐德公語也。

從記載可以看出,臥龍、鳳雛,都是龐德公的評語,那麼這段話應該是在荊州陷入戰火之前說的,並且很可能是在諸葛亮和龐統出仕之前說的。畢竟這兩人在荊州都待了很長時間。

龐統的能力是比諸葛亮要差一些的。陳壽寫三國志,把諸葛亮單獨成傳,而把龐統和法正合為一傳,明顯是說諸葛亮獨一檔,龐統和法正一檔。

但臥龍鳳雛這個評語說出來時,他倆還都沒有做官,因此所謂“沒什麼大的功績,但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這個疑問也就不存在了。因為這個評語就不是根據功績來評定的,而是根據龐德公對二人的觀察。

我有一個腦洞……諸葛亮躬耕南陽時,

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

其實在一般人眼裡,對他評價並不特別高。他自比管仲樂毅,但是別人都不信……

那麼,諸葛亮大於龐統,但考慮到一般人的評價,再打個折,就變成了諸葛亮等於龐統,兩人就可以並稱了。

(P。S。嚴格來說,分別被稱作臥龍鳳雛,並不能說明兩人齊名……)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小刀三國2018-08-27 13:40:57

誠然,龐統的名聲確實遠遠不如諸葛亮,

多數人都知道諸葛孔明,可並不一定知道龐士元

這也是必然的,畢竟龐統死的太早,在歷史上對蜀漢的功勞比諸葛亮小得多,再加上《三國演義》對諸葛亮的過分讚美,諸葛亮確實家喻戶曉。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諸葛亮

那龐統到底憑什麼和諸葛亮齊名呢?

首先,龐統稱為“鳳雛”,諸葛亮稱為“臥龍”,這是荊州龐德公給予的稱號,龐德公還稱呼司馬徽為“水鏡先生”。

據《襄陽記》記載:諸葛孔明為臥龍,龐士元為鳳雛,司馬德操為水鏡,皆龐德公語也。

那就要問了,

這個龐德公是何許人也?

他是荊州一帶的隱士,在當地聲望頗高,劉表曾經聘請過他,不過他沒出仕。司馬徽也同樣是隱士,在荊州辦立學校,尋求天下名士一起談經論道,說到這裡,要誇一波劉表,是他提供了一個好的環境,才得以培養出了荊州一大批的名士。

培養出的人有諸葛亮、龐統、徐庶、崔州平、孟公威、石廣元等等,這群人彼此之間關係都很好。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龐德公

所以,

在荊州一帶,諸葛亮和龐統的學識都是受人認可的,兩人並稱也是他們認同的

口說無憑,實際本事呢?二人是否可以“齊名”呢?

龐統原先在劉備手下任職耒陽縣令,在任期間不理政務,於是被罷官。劉備親自召見他,

經過一番交流後,劉備十分器重龐統,任命他為治中從事,後來和諸葛亮同拜為軍師中郎將

。劉備的眼光不會錯吧。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龐統

那龐統有何功績呢?輔助劉備攻伐劉璋。

龐統在荊州效力了一二年,公元211年,龐統、黃忠和魏延等人跟隨劉備入川假意支援,劉璋趕到涪城來迎接劉備軍隊,

龐統在宴會上提議暗殺劉璋,以號令整個益州,劉備怕人心不服沒有采納這個建議。

隨後,劉備軍隊駐紮在益州北面的葭萌關,一待就是一年,龐統獻上上中下三條計策,《三國志·龐統傳》記載著這三計。

挑選精兵,晝夜兼行直接偷襲成都,可以一舉而定,

此為上計計也

楊懷、高沛是蜀中名將,手下有精銳部隊,而且據守關頭,我們可以裝作要回荊州,引他們輕騎來見,可就此將其擒殺,而後進兵成都

,此為中計

退還白帝,連引荊州,慢慢進圖益州

,此為下計

如果猶豫不前,將會有大難,不能在此地久留。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諸葛亮和龐統

劉備採用中計,一路南下攻打成都

,龐統在雒城親臨戰場,不幸被射殺,36歲去世了

,可惜。

從劉備重用龐統一起入蜀,龐統獻三計於劉備,可見龐統肚子裡確實有很多謀略詭計。

所以,

龐統和諸葛亮齊名是可以理解的,不要小瞧龐統哈。

雖說龐統的官職只是軍師中郎將,而諸葛亮是丞相。

碼字不易,求贊求關注。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LD講故事2019-02-13 17:08:13

現實有時候告訴我們,長得太醜,是會影響你的應聘效果。

面試官在人群中看了你一眼,覺得你顏值不太好,可能影響你的印象分。

你要是不相信,我們來看看今天的主角——龐統的故事,你就會明白,有時候好的外表,能幫自己減少麻煩。

需要一位貴人

鹿門山上,有個年輕踩著石苔,感嘆天下為何自己的立足之地。這位年輕人叫龐統,他的叔叔龐德公就住在山上。

龐德公是當地有名的營銷專家,本地三位年輕人經過他的包裝,成了名人。

龐德公遇到人就說:諸葛亮是臥龍,龐統是鳳雛,司馬徽是水鏡。

於是諸葛亮出名了,司馬徽出名了,可龐統卻默默無聞,就像沙灘上的沙子。

龐德公不甘心龐統就這麼埋沒,讓龐統去找司馬徽,讓大V給引薦下。

在桑樹下,司馬徽跟龐統暢聊了一番,發現這位年輕人挺有個性。從此司馬徽逢人就說,別看龐統長得不咋滴,很有才華的,將來必能成大器。

有人大v推薦,龐統鳳雛的名聲逐漸響起。

建安七年,劉表安排劉備屯兵新野,直接面對曹操。已經戎馬半生的劉備,此時還是寄予在劉表麾下。

雖然擁有關羽、張飛和趙雲等猛將,但是地盤一直不大,也沒有戰略。

如何坐穩荊州,走向全國?劉備很苦惱,這個時候他需要一位謀士。

為了找到這樣一位人才,劉備主動去招聘,於是找到了荊州著名的獵頭司馬徽。

司馬徽跟劉備說,這裡有兩位年輕人,諸葛亮和龐統,有濟世安邦的才華,你可以去招募他們。

《三國演義》則說:臥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臥龍、鳳雛

於是,有了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獻上隆中對的戰略。臥龍出山,鳳雛還隱居嗎?很快有人逼著龐統出來做官。

東吳紅人

逼龐統出來做官的人叫周瑜,此時是南郡太守。赤壁之戰後,曹劉孫三家開始在荊州明爭暗鬥,周瑜知道人才的重要性,第一時間聯絡到龐統。

第一次去邀請龐統,周瑜的部下碰了一鼻子灰,回來跟周瑜抱怨。第二次,部下帶了一把刀過去,橫在龐統面前。

身家性命有了危險,龐統笑著挪開刀,做了周瑜的功曹,也就是管人事的。

東吳的官員發現,這個新來的人事主管很奇怪,居然不收禮。跑官族鬱悶,實幹派就高興了。

龐統成了獵頭,幫周瑜發現了不少人才。周瑜這個太守當的很輕鬆,有時間就琢磨分化敵人。

東吳的人發現,帥哥周瑜經常帶著醜男龐統開會,兩個人還經常聊到深夜。

周瑜還跟老闆孫權說,有了龐統,拿下荊州、益州和漢中,完全不是問題,一旦實現就可以和曹操分庭抗禮。

三國殺的龐統

可惜天不遂人願,就在周瑜和龐統信誓旦旦,著手準備取蜀事宜時,就在返回南郡途中,周瑜染病,不久病逝。

劉備鬆了一口氣,畢竟益州是隆中對的大後方,一旦被周瑜拿下隆中對可就廢了。

孫權痛失大將,傷心不已,畢竟當時整個東吳還無人能替代周瑜。龐統惋惜天妒英才,一路護送周瑜靈柩回家。

周瑜在世的時候,一直誇獎龐統的眼光和謀略,周瑜去世的時候,龐統真的成了東吳的紅人。

回東吳之後,很多名士都去找龐統喝茶。龐統的家每日都在開party,儼然就是人力資源測評會。

東吳的紅人,卻入不了孫權的法眼。龐統身上那股特立獨行的氣質,孫權不喜歡,他喜歡能征善戰的人。

終遇伯樂

周瑜不在,魯肅來了。在魯肅的主張下,孫權將南郡借給了劉備,孫劉聯盟重新開啟合作。

孫權安排龐統到南郡做特工,監視劉備集團。接管了南郡的劉備,大刀闊斧地對南郡的官員進行大換血。

龐統沒有向其他人一樣找劉備表忠心,所以得到了一份縣令的工作。不過龐統很失望,覺得自己被輕視了,天天消極怠工,結果考核不及格,被就地免職。

魯肅知道後大吃一驚,連忙寫信給劉備說,別看這龐統長得不咋滴,才華可是槓槓滴,不能放棄啊!

諸葛亮知道後,也決定幫老友一把。跟老闆進言,龐統可是跟我齊名的鳳雛啊,可千萬別看走眼了。

看在魯肅和諸葛亮的面子上,劉備不得已接見了龐統。這才發現龐統並不討厭,相反還非常聊得來。

劉備和龐統

如果說諸葛亮指引了劉備集團的戰略,龐統就給劉備做了戰術上的佈置。劉備如獲至寶,連忙給龐統升官,龐統遇到了自己伯樂,自然盡心盡力。

龍鳳皆得,劉備能如願得到天下嗎?劉備撫摸著長著贅肉的大腿,眼光望向遠方。

龐統很快迎來了證明自己的機會,劉備盯著益州很久了。這不,益州太守劉璋向劉備發出求救,漢中的張魯準備進攻益州。

涅槃重生

劉備前往益州的時候,帶的是龐統,諸葛亮留在荊州駐守。

龐統勸劉備趁機拿下劉璋,直接佔領益州。現在是弱肉強食的時代,事情順手做了,益州是軟柿子,你不捏死曹操和孫權就要來捏,到時就後悔了。

劉備不願破壞自己的仁義形象,拒絕了。錯過這個機會,劉備等了一年,後悔不跌。

到了第二年,劉備和龐統都在苦思出兵理由,結果曹操幫了劉備一把。

曹操出兵南下,劉備假裝回荊州救援,向劉璋請求借兵。劉璋扭扭捏捏,剛好部下張松和劉備暗通的事情暴露被殺,劉備終於找到藉口翻臉。

劉備想動手,龐統送出三個選項:a直接殺進成都,b是騙兩個益州守將來送行,趁機殺了,c是退到邊境等機會。

劉備選了第二個,風險中等,效益最優。畢竟來人家的地盤,不能太過,也不能太軟。

倒黴的楊懷和高沛成了劉備宴席上的鬼魂。軍隊被劉備收編,緊接著在龐統的謀劃下,張飛、黃忠、魏延等將率軍出擊,所向披靡。

益州一座座城池都插上了劉備的旗幟,劉備很高興,一切看起來都那麼完美。

一直到雒城,這地方拖了一年都沒打下來。龐統望著城頭,眉頭緊鎖,幫助老闆解決困難,是他的理想。

劉備盤算著打下益州,有龐統的謀略,加上法正,足以平定漢中,踏平隴西,同時諸葛亮運籌帷幄,拿下荊州,同時進軍中原,實現復興漢室霸業。

每一天劉備都在美夢中笑醒,彷彿看到了未來。對於已經年過半百的劉備來說,能夠逆襲本身就不容易。

龐統近來總覺得胸悶,心想估計是太累了,也沒去注意。

但計劃總趕不上變化,一次平常的出征,一支穿雲箭,射穿了他的身體,無可逃避,就像宿命的安排。

龐統遊戲形象

時年三十六歲,和周瑜差不多的年紀,龐統去世了。再高的智慧,也無法計算自己的宿命。

《三國演義》寫的是龐統死於張任之手,但正史並未記載。得知龐統的死訊,劉備痛哭流涕。

鳳雛折翼,再沒人和諸葛亮去配合實施隆中對。沒辦法,龐統走了,劉備只能把諸葛亮召到身邊,輔佐自己治理益州。隆中對的方針,折了一半。

龐統祠裡有一副聯,道盡歷史的無奈:

造化多忌才,龍鳳豈容歸一主。

先生若不死,天下未必竟三分。

據說鳳凰死後會燃起大火,在烈火中獲得勇生。人生折翼,才是涅槃重生。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老家許昌2019-06-22 16:36:04

命運仿若開玩笑,想當年,劉備三顧茅廬請回了諸葛亮,在孫劉聯合抗曹中大顯身手,而同為一代名士的龐統卻因戰亂避難江東。

瀟瀟亂世,機會有很多,龐統也逮住一個。赤壁之戰前夕,龐統向魯肅獻上連環計,周瑜在蔣幹盜書時讓龐統出現,順理成章地使聰明蓋世的曹操接受了連環計,最終讓百萬大軍轉眼間檣櫓灰飛煙滅。龐統的才智可以說初露崢嶸。

龐統的連環計瞞得了曹阿瞞,卻瞞不了另一個被曹操軟禁起來的名士徐庶,當徐庶向龐統尋求逃生之計時,龐統讓其在曹軍中造謠,傳言韓遂、馬騰造反,徐庶最終擺脫了曹操大軍的束縛,沒在赤壁大戰中忍受刀兵之苦,與臧霸前往散關把守寨口。

可是很遺憾,在赤壁之戰立下赫赫大功的龐統並沒有受到應有的重用,蓋世美男周大都督死後,龐統遇到來東吳弔孝的諸葛亮,談笑之間諸葛亮留下一封書信,希望日後大才子龐統能夠輔佐明主劉備。

話說接替周瑜的魯肅向孫權舉薦龐統時,那孫權是有心理障礙的:想想周瑜這個美男子剛剛離去,突然冒出這個怪模怪樣的傢伙,再加上龐統言語中有輕視周瑜的意思,孫權直截了當就把這個心目中的狂人撂倒一邊了。那連環計在孫權心中也是曹操的個人行為,與龐統無關。龐統在東吳吃了閉門羹,只好拿著魯肅的舉薦書到荊州投奔劉備。

面容醜陋的龐統在劉備眼中仍然是濤聲依舊,龐統心裡可謂五味雜陳。看來,關羽可以面如重棗,張飛可以燕頷虎鬚,作為文臣謀士的就不能不講究外在形象了。看來長得好在什麼時候都吃香,古今中外,男女老少,概莫除外。

故意試試劉備心胸的龐統,一看是這麼個情況,也就沒再拿出孔明、魯肅的推薦信。劉備讓龐統到耒陽縣當縣宰,到處碰壁的龐士元只好怏怏而去,心中縱有莫大的委屈也難以言說。

耒陽縣在龐統看來不過是小菜一碟,終日飲酒作樂也可以理解為對酒消愁罷了。待到有人告發,張飛、孫乾巡視,任期內一百餘天的公務半天內處理完畢,並且沒有抱屈喊冤的。估計那情形,真叫張飛驚奇地大眼瞪小眼。

這時,龐統懶洋洋地將魯肅的推薦信亮出來,劉備才發覺自己以貌取人差點失去一個大賢才,於是馬上提拔,龐統成為副軍師中郎將,終於有了出頭之日。

躊躇滿志的龐統在進軍西蜀的征途中又找到了一個機會,看到優柔寡斷的劉備在顧忌益州劉璋與自己同宗不忍下手時,龐統與法正商議讓魏延效仿鴻門宴刺殺劉璋。後雖未成功,但其下手果斷,不留後患的遠見卓識的確比劉備略勝一籌。

正是劉備的當斷不斷,也為龐統之死埋下了禍根。龐統極力想搶佔頭功,畢竟自己來劉備這裡並無寸功,這次如果拿下西川,也是大功一件,在孔明暗示有凶兆的情況下,立功心切的龐統依舊催促劉備行軍。

龐統坐下馬將其掀下,導致他與劉備換馬,讓西川的張任誤以為龐統是劉備,其命運的結果已無可挽回了。可憐一代名士龐士元,在落鳳坡被亂箭射死。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妖鬼錄2018-09-04 14:20:47

第一、龐統不是沒有成就成就,只是沒有被那麼神話演繹而已,加上龐統死的也早,成就看似就不如諸葛丞相;第二看圖猜猜龐統與諸葛亮是什麼關係?

1、龐統的成就

臥龍與鳳雛的名聲經過龐德公與司馬徽加持後,變成了兩個紅紅火火的大招牌。兩人出山之後,也的確創下不小的名聲,諸葛亮就不必多說,已經演化為多智近妖的神話型人物。

相比之下似乎龐統的成就沒那麼響亮,尤其是在《三國演義》中龐統不聽諸葛亮的建議,急於建功導致早早謝幕。

實際上龐統的名氣與成就也非常大。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1、識人之名

龐統喜歡評價人物,培養別人的名聲,被他評價的人,都往往超過該人實際的才能。人們感到奇怪,龐統便解釋

方今天下大亂,正義之道逐漸衰退,善人少而惡人多,我想興起這樣的風俗以達到助長正道的目的,所以要宣揚好的榜樣,改善世風,如果不這樣做,善人會越來越少。十個人當中如果可以改善五個人,就可以將此事完成一半,進而達到教育世人的目的,使有志向的人可以自己勉勵自己,這樣難道不行嗎?

龐統識人之名有多大呢?周瑜死後,龐統去東吳奔喪回去的時候,陸績、顧劭、全琮特意前來相送,希望得到龐統的點評等人,成為深交好友

2、獻計徵益州

在《三國演義》中為了讓諸葛亮早點上場,突出諸葛亮的作用,對龐統進行了弱化,但是實際上,

劉備徵益州,主要是龐統獻計並打下了基礎

。如果不是在攻打雒城時被流矢射中,在劉備收復益州方面,諸葛亮估計不會有什麼功勞。

2、親戚之間互相提拔

前面說到了臥龍、鳳雛都是龐德公所說,而龐統“南州士之冠冕”的名氣來自於司馬徽。這四個人可不是什麼神交而從未謀面的人物。

龐德公的兒子娶了諸葛亮的二姐,而龐統又是龐德公的侄子,司馬徽的“水鏡”之名出自龐德公,司馬徽對龐德公是“以兄事之”。

所以諸葛亮與龐統不是南慕容北喬峰這種對立齊名的關係,而是……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雖然這個關係以現代眼光看沒那麼親,但是在東漢到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門閥士族的情況看,這已經很親近了。

所以兩人都還沒出山,就有這麼大的名氣,一方面是真才實學一方面是親戚前輩給的名人光環。

至於成就,龐統死的早,貌似不如諸葛亮成就大,但是在龐統活著的時候,並不是一事無成。否則也無法與諸葛亮同為軍師中郎將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談古論金2019-05-14 14:00:28

問題的核心或許在這裡:龐統與諸葛亮齊名,不是指在歷史上兩人因為地位、功績相近而齊名,而是指他們在荊州各有炫人耳目的名聲。

然而,龐統被稱為鳳雛,諸葛亮被稱為臥龍,是誰說的?

史載,龐德公曾稱諸葛亮為“臥龍”,龐統為“鳳雛”,司馬徽為“水鏡”——鳳雛臥龍不像演義中那樣是水鏡先生司馬徽說的。

龐德公又是誰,他是龐統的叔叔,史稱龐統“少時樸鈍,未有識者”,所以某種意義上只有自己人對他比較瞭解,並進而做出讚譽。

諸葛亮與龐德公的關係也很密切,諸葛亮的二姐嫁給了龐德公的獨生子龐山民為妻,諸葛亮是龐德公兒媳婦的弟弟。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從這個意義上,臥龍鳳雛的評價與其說是荊州名士龍頭老大對年輕人的獎掖讚許,不如說是龐德公內舉不避親為子弟揄揚吹噓。

也可以這麼說,龐統與諸葛亮齊名是他們的起點,而不是他們的終點。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青言論史2018-05-23 10:34:41

我是歷史問答達人“青言論史”,樂於為您解答中國古代史的相關問題。

龐統之所以能和諸葛亮齊名,確實是因為當時的荊州士人集團廣告打得好。而且,他確實有那麼厲害,只不過和諸葛亮的厲害法不一樣。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現在我們知道,“伏龍鳳雛,二者得以可安天下。”這句話由於出現在《三國演義》裡面,被廣泛地懷疑又是羅貫中先生的杜撰。但是,這句話還真的不是瞎編,起碼前半句話不是。《三國志》有云:

“諸葛孔明為臥龍,龐士元為鳳雛,司馬德操為水鏡,皆龐德公語也。”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一個是盤踞著的龍,一個是尚未羽翼豐滿的鳳,諸葛亮和龐統自然有的一比了。而且從在劉備集團的作用來看,龐統的作用也可以與諸葛亮相媲美。

眾所周知,諸葛亮是劉備集團的第一文臣,而第二文臣在龐統死之前,一直就是他自己。如果和劉備的老祖宗劉邦的班底比較的話,諸葛亮就是蕭何,而龐統就是張良。諸葛亮負責大戰略的規劃和統籌全域性,而龐統負責走上前線,為具體的戰役出謀劃策。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從一個例子就可以看出,龐統戰死後,諸葛亮立刻從荊州起身前往西川。這說明此時的劉備集團裡,能夠頂替龐統位子的,只有諸葛亮,沒有其他人,甚至法正都不行。

有一句話叫“既生瑜,何生亮”。其實用在龐統和諸葛亮身上,也挺合適。

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青言論史”,也歡迎您的批評指正。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伊閱2018-03-22 10:24:42

龐統,道號鳳雛,與諸葛亮“臥龍”齊名,很多人覺得龐統一生沒有實際成就還能和諸葛亮齊名,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點出發去思考這個問題。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第一:首先是龐統自己的叔父,叔父覺得龐統特別有才華,別人雖然看不上,但他叔父經常拿他和諸葛亮做對比,其次就是水鏡先生他對劉備說“臥龍鳳雛得一可得天下”,這句話一直流傳到今天,所以大家自然而然把他們放一塊了。

第二:龐統確實有才能,在當時臥龍鳳雛在荊州就已經有名氣了,早期在孫權手下,因為根本看不上週瑜(諸葛亮特別看得上),所以孫權並不重用他,後在劉備手下做官,不願意做這些芝麻小的事,而諸葛亮與魯肅一直推薦龐統給劉備,果不其然,龐統見到劉備說了很多關於當今天下的形勢還有治國安邦的話,劉備對其刮目相看,從這些來看,龐統確實有才華。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第三:龐統沒有成就嗎?攻取益州不就是龐統的傑作嗎?赤壁獻連環計還不夠給力?攻打雒城,雖然戰死了,但是很多諸葛亮沒做好的事都被龐統做了。

第四:按說無論名氣還是成就肯定是比不上諸葛亮的,主要是死的太早了,留給後人無限的遐想,就和郭嘉一樣一樣的,後人總會去揣摩,要是龐統在如何如何,要是郭嘉在如何如何,所以我們寧願相信他們是同樣厲害的,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我是宇評歷史,您的認可就是我創作的動力,碼字不易,謝謝右上角關注】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小王看三國2018-05-18 18:35:24

謝邀,看過三國的老鐵們都知道,龐統一生確實沒有什麼實際成就,因為什麼,死得早,在攻打雒城的時候,被張任一箭射死,死在了落鳳坡。至於他為什麼能跟諸葛亮齊名?這完全是因為一個叫司馬徽的散人。他的一句:“臥龍鳳雛二者得一,可安天下”。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先講個故事。

河南禹州有個叫司馬徽的人,此人閒雲野鶴,淡泊名利,素有學識。他精通道學、兵法、經學等,人稱“水鏡先生”。他為人清高、放蕩不羈、有慧眼識珠的能力,受到當時很多人的敬重。

司馬徽:慧眼識英才

司馬徽在當地算是潁川名士,諸葛亮、徐庶未出山之前同司馬徽關係很好,司馬徽他們幾個沒事兒天天在一起喝酒侃大山,討論天下局勢。大家都認為諸葛亮頗具才能。有經天緯地之才。龐統知道司馬徽很出名。

於是奔襲2000多公里前來拜見他,文韜武略,天天嘮嗑,向司馬徽展示自己的才能,司馬徽驚訝他的才能!故而說出“臥龍鳳雛二者得一,可安天下”這句話。司馬徽用“南州名士之首”來評價龐統,這使得龐統未出山的時候名氣已經超過孔明。當時的環境,一個人要想實現自己的抱負,不僅需要自身能力素質過硬,還需要名人雅士的舉薦。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龐統先是去的東吳,恰逢周瑜病逝,龐統對周瑜甚是不敬,加之龐統面相醜陋,這讓孫權心裡厭惡他,並未獲得重用。但魯肅知道。龐統便離開了東吳,前去投奔劉備。

鳳雛出山

龐統去了蜀漢,劉備當時為荊州的一把手。見他的面相醜陋,便隨便給他一個耒陽縣令。有點怠慢。龐統心裡肯定不高興。就沒好好幹,天天喝酒,也不幹事,案件堆積如山。張飛知道以後,就要去收拾這個耒陽縣令,沒想到三個月的政務,龐統在幾個時辰就弄完了,可見他能力之強。張飛也是暗暗稱奇。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龐統處理完就要辭職不幹,張飛心想:如此厲害的人物,怎麼能讓他跑掉呢?就把他帶到劉備那兒,跟他劉備說了龐統的過人之才。劉備悔不當初,諸葛亮也說,士元之才十倍於亮!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劉備拜龐統為軍師中郎將。地位和諸葛亮相同。

在攻打劉璋的時候,獻上上中下三條計策,劉備用其中計。進圍雒縣時,龐統率眾攻城,不幸被箭射死。年僅36歲!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英才龐統就這樣結束就自己的一生。還未曾為主公謀劃天下,逐鹿中原,就這樣死去,不免得令人遺憾。同時自己的一身謀略也隨著他的去世而長眠於地下!

故而,說諸葛亮和龐統能夠齊名,是有一定道理的,只不過還來得及表現給觀眾們看而已!

歡迎關注,有不同意見可以一起討論哈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外貿女裝批發2018-11-30 08:02:36

北喬峰南慕容也是齊名,可比嗎?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歷史總探長2019-01-04 11:09:41

龐統在《三國演義》小說中被設定了一個人設,奇醜無比,但是才華橫溢,在幫助劉備成功奪取益州的過程中,不行陣亡,但是真實的龐統是一個怎麼的人呢?

提起龐統,人們總會聯想起那個羽扇綸巾的諸葛亮,他是千古賢相,在幾千年的封建歷史中,諸葛亮成為了良臣的典範,民間傳說中更是成為了神一般的存在。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魯迅曾經還說了一番話:“劉備之長厚近似偽,狀諸葛亮多智而近妖”。

但是同樣和諸葛亮齊名的龐統卻似乎被淹沒在了歷史塵埃中,但是他為劉備川蜀政權的開創卻立下了不世之功,有人會問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正史中有詳細的記載。

陰選精兵,晝夜兼道,徑襲成都;璋既不武,又素無預備,大軍卒至,一舉便定,此上計也。

進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計也。

退還白帝,連引荊州,徐還圖之,此下計也。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曾經的龐統在歲劉備入主益州的時候,幫助劉備出三計,劉備取其中計,一戰定乾坤

,益州牧劉璋率軍投降,但是劉備在進攻雒城的時候,龐統身先士卒身中流矢而亡,那個時候的龐統才僅僅36歲,他作為劉備當時的隨軍謀臣,並且和諸葛亮同為軍事中郎將,劉備對他的感情幾乎是朋友一般,諸葛亮對他而言則更像一個老師,

當龐統不幸去世後,劉備痛哭不止,這是正史中明確記載的劉備關於龐統去世後的心裡,可以看得出來劉備很看重龐統的這位謀臣。

龐統和諸葛亮同為荊襄之地的不可多得的人才,有了他們倆的輔佐,劉備曾經興復漢室的夢想已經實現了三分之一,但是龐統卻英年早逝,沒能夠親眼看到劉備一手建立起來的蜀漢政權。

關於龐統的長相,正史中並沒有說龐統長得奇醜無比,但是在關於周瑜的載入中卻有這麼一句誇讚周瑜的話:瑜長壯有姿貌。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要知道在三國正史中,被誇讚長得好看的只有兩個人,一個諸葛亮,另一個便是周瑜

,但是對於滿腹經綸的龐統的相貌卻隻字不提,這其中的緣由耐人尋味,

而且龐統這個人,傲氣的很,他看不上那些底層的人物,因為他出身名門,龐氏一族在荊州乃是名門望族,能夠投靠在劉備的帳下的確是讓人意料的。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良臣擇主而事,龐統是聰明人,他是軍事家,但是同時他的情商也極其的高,和荊州那些世家大族聊天,他總是在誇別人,因此龐統也在荊州的名流圈留下了不朽的美名。

可惜了,一代忠臣良將英年早逝,早早的被淹沒在了歷史的車輪裡,不知道以後我們回首三國往事的時候,會不會想起那個曾經三計定川蜀的能臣!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文-七點,原創圖文,侵權必究,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請聯絡刪除!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哥小時候騎電驢2018-05-23 17:02:11

先不論厲害與否,龐統卒時卅六歲,萬箭穿身,時也命也,這就得出結論,縱有經天緯地之才,倘命運不好,亦人生悲愴矣。至於同諸葛比,因他號鳳雛,正與臥龍成龍鳳之勢,所以老羅寫他可與孔明齊名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沙漠1830960242018-01-06 10:39:10

龐統之才不及諸葛亮,他為劉備出謀劃策的妙計,諸葛亮早已籌劃過,在亂世之中沒有諸葛亮的深謀遠慮和大格局,只有當前利益和小格局,但他情商高,他見人就捧,處處留情,大家對他不反感,雖然時乖命蹇,但也名聲在外:“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如果真是天下奇才,早就大放異彩,有青年才俊:周瑜,郭嘉,詩人李賀,王勃等為證,當然也可能龐統屬於大器晚成,那就兩說了。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詩尚凝寒2018-01-06 10:40:40

首先確定一點,不以成敗論英雄。龐統得名“鳳雛”,絕非浪得虛名。《三國演義》與《三國志》不符,龐統並沒在劉備手下做過縣令,而是在東吳做南郡功曹,後為耒陽令被免,經魯肅諸葛亮推薦,入主劉備即與亮同為軍師中郎將,即劉備手下左右軍師。

雖出師未捷身先死,但其才其名已被當世認可,非一縣之才。劉備與其談,雖未有《隆中對》,亦足以折服,是故才會直接任命為軍師。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歷史長流中的魚兒2018-05-24 20:00:01

龐統確實很厲害,鳳雛之名不是白來的,在陳壽的《三國志》中就有諸多記載。

有人懷疑龐統只是徒有虛名,這也有他的道理,因為龐統在歷史上嶄露頭角的時間確實很短,死時年僅36歲,還沒有怎麼建功立業呢。

有這樣的懷疑是因為沒有仔細研究歷史,下面以古觀今透過《三國志》中的記載來告訴大家龐統為什麼那麼牛?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1、伯樂識馬,水鏡識鳳雛。

據《三國志•龐統傳》記載,龐統的才能原本並不為人所知,剛成年的龐統拜訪水鏡先生司馬徽,司馬徽與龐統一番交談,大為吃驚,認為龐統應是南州士人中最優秀的,能讓水鏡先生如此評價之人實屬少見。也正是由於司馬徽的評價,從此龐統的聲名逐漸傳播開。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2、軍前出謀劃策,海內名揚四方。

龐統在投奔劉備之前,曾在周瑜帳下任功曹一職(也就是周瑜的副手),周瑜死後,龐統送周瑜遺體回來,準備回家時東吳的名士都趕來為他送行。由此可知龐統是經常參與周瑜的重大軍事行動的,並且在東吳名聲極高。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3、獨當伐蜀重任,與諸葛一前一後。

劉備準備取西蜀時,是安排諸葛亮守荊州,龐統隨劉備入蜀。也就是諸葛亮負責大後方的後勤供應,龐統一人擔當伐蜀總軍師,可以看出龐統之才定然不下於諸葛亮,不然劉備也不會把這麼危險的任務交給龐統了。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4、獻攻蜀三計,開啟突破口。

龐統為劉備量身打造上中下三計,上計突襲成都首府,打個措手不及;中計用計拔掉劉璋爪牙,穩步進攻成都;下計退回後方,徐圖進取。劉備選擇了中計,這個戰略規劃也打開了進攻西川的突破口。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5、不要臉的謀劃,奠定伐蜀基礎。

據《三國志•先主傳》記載,劉備在龐統的謀劃下,名義上是去幫劉璋打漢中,實際上拿了劉璋數以億計的物資,到前線卻按兵不動,而是拿著這些物資去收買當地的人心。不光白拿別人的東西,還用這東西挖別人的牆角,之後又以曹操要打荊州為由,要返回荊州,又厚臉皮找劉璋要錢糧兵馬。在龐統的運籌下,劉備既充實了軍備,又收買了人心,為伐蜀成功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由以上五點可知,龐統之才足以與諸葛齊名,

並且以古觀今覺得在不要臉上,龐統是比諸葛亮強很多的,

伐蜀路上的供應都是厚臉皮找劉璋拿,自給自足,不麻煩諸葛亮。只可惜初顯鋒芒,就殞命他鄉,要不然蜀國就不是諸葛亮一個人的舞臺了。

歡迎關注以古觀今,與你一起暢遊三國!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孤雲萬里2020-12-24 23:19:32

諸葛亮的名氣為什麼要超過龐統?大概他的“出師表”為歷代帝王所喜愛,突出一個“忠”字,諸葛亮之用馬謖違反了劉備的本意,出於忌才暗算了魏延,也衝撞了劉備的用人之道,託孤重臣李嚴何罪之有?也受到了他的暗算。忠耶?奸耶?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白昂駒2018-05-06 17:40:05

龐統出名最主要的還是因為這句“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也就是說鳳雛之才能同諸葛亮一般,都是天經地緯之才。這就如同諸葛亮自比於管仲一樣,鳳雛的才能完美的被這句話給包裝了。而且龐統確實是少有的人才,只可惜沒能好好的輔佐劉備下去就一命嗚呼了。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不過龐統是否名過其實,這還是需要琢磨的,主要是因為龐統這一輩子沒遇上什麼大事,自然缺少足夠的記載來論證他的才能。所以評價龐統的才能,還是得從其他人對他的評價得來。其中諸葛亮和劉備的評價自然是最重要的。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當年諸葛亮同劉備在討論鳳雛時,諸葛亮說其才高過我數十倍。姑且不論諸葛亮這句話是否正確,但是可以讓諸葛亮如此說,那麼必定是諸葛亮希望引起劉備的重視。也就是說鳳雛的才能是得到了諸葛亮的認可的,那麼鳳雛的才能絕對是不低的。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再有是劉備對鳳雛的態度,一開始劉備十分厭惡龐統,認為此人實在是長的太醜了。但是得知其才能之後,劉備不惜將其追回,直接任命龐統為軍師。從這一點來看,龐統確實是有才能的,否則也不能讓劉備如此改變態度。若不是鳳雛早亡,則天下之事難說啊。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侯家萍2018-01-07 09:39:54

龐統這一生沒啥出色的成就,他到底是怎麼與諸葛亮齊名的呢?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驕然2018-01-28 23:21:25

龐統一生沒有什麼建樹,卻能夠與諸葛亮齊名,其原因並不在龐統,而是在於三國演義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