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江西省廬吉安府廬陵縣鵝公大坵小地名淌源村是今天的什麼地名?阿星575929122019-05-08 14:25:34

湖廣人各種姓氏都有來自江西“鵝公大丘”這個地方,但今天“鵝公大丘”在江西省什麼地方,眾說紛紜,但根據各種姓氏族譜都提到江西“鵝公大丘”。說明“鵝公大丘”在古代是江西九江、南昌以南,江西贛州以北一大片地區的總稱,主要指今天江西

井岡山、泰和、永新

三縣交界的地方、

萬安縣

、江西

廬陵縣

和江西

吉安

鵝公大丘唐阿村、江西吉安府

永寧縣、

江西省南昌縣鐵柱觀鵝公大丘等地,同時因時代久遠,“鵝公大丘”的名稱又有不同的稱呼,如:

鵝公大丘、鵝頸大丘、鵝頸塘、

鵝掌大丘、

鵝江大丘、

鵝井塘、

鵝脛潭

等名

湖廣人是指:據《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元置湖廣等處行中書省,治武昌路。其領域含湖北、湖南全境及廣東電白以西、廣西河池以東、恩陽以南全境。明分置湖廣、廣東、廣西三布政使司,湖廣始專指兩湖之地。清因之。又因省治在湖北,俗呼湖北人為湖廣人。”

提到“鵝公大丘”名稱的有:

1、請問:江西吉安府永寧縣鵝江大丘九都具體在江西現在的什麼地方?還有

鵝公大丘、鵝頸大丘

等。謝謝!

答1、:有王、劉、謝、張、李、蕭等姓在尋找

鵝江大丘九都

泰和鵝公大丘

鵝頸大丘、鵝頸塘

等一系列地名。估計“鵝江大丘”應該在江西井岡山、泰和、永新三縣交界的地方,就是不知具體地址。(以上地址都是明朝時期的地名)

(以上謝姓也是姜姓而來,原為炎帝后裔伯夷治水有功,被封呂國(河南南陽),伯夷之後又封在謝國,後來謝國姜姓以國為姓)

答2、我們那裡就有這些姓啊,估計在萬安縣吧

2、永州唐氏追祖時提到“鵝公大丘”

永州唐氏——東安

始祖德銘公,籍居江蘇南京馬船埠,出生書香門第,精通經子史集,出身兩榜進士,為德高望重之儒者。當銘公四十三歲時,正是明惠帝允炫(應為建文帝朱允炆)籌備宮廷鬥爭之際,並以削奪諸藩為下馬威。事為太祖第四子燕王棣獲悉,乃以殺兵部尚書齊泰、太常寺卿黃澄為名,稱兵北平,史稱“靖難之役”。豈料燕王之聲威浩大,如排山倒海之勢,卻早已震撼首都南京。於是亂象叢生,人心遑遑,全城百姓不知如何是好!銘公睹此無法挽回之危局,遂於惠帝建文元年(1398)八月,即攜眷南遷,楊帆直上,經

蕪湖至九江上岸,卜居於“江西鵝公大丘”

。建文二年(1400)六月,燕(現北京)王大軍陷南京,同時皇宮失火,惠帝不知所終。燕王(朱)棣自立為帝,同時佈告天下,凡先帝最後一次大考錄取人員,一律優先啟用,作為國求才起點。 明成祖永樂元年(1403)四月,德銘公奉旨出任古零陵郡(現永州地區)太守,直轄零陵、祁陽、東安、道州(現道縣)、永明、江華、新田八縣。銘公退休後卜居“鵝公大丘”(按上講,江西九江上岸,卜居鵝公大丘,所以應在當時九江、南昌和管轄範圍之內),其後世遍及湘(湖南)桂(廣西)蜀(四川)三省,為東安縣一大家族。譜序:賢慶永子誌喜以廷道時成茂 克汝中興 治登上世 定復壹仁 作述繼美 福德自貞 若生希祖 有啟雲仍

3、全州茅埠王氏家族起源提到鵝公大丘

據茅埠《王氏家乘》記載:宋末遷自江西廬陵縣,是太原郡三槐堂王姓之餘脈。 茅埠王氏起源有二。二支王姓都奉三槐堂為系姓之祖。

一支為文楚公世系,據《茅埠王氏家乘》記載:始祖文楚公遷自江南省蘇州府(一說遷自江西廬陵縣“鵝公大丘”),文楚公是宋末雷州刺史,文天祥在南方抗元失敗後,他深感獨力難支,於是棄官到全州投親與國祥公共居全之茅埠,後遷居石塘之第七陂。文楚公二子長子煥卿,居第七陂;次子宣義居石田村。

另根據《湘浦王氏家乘》記載:吾宗自宋大學士鞏公始遷居於湘浦故奉公為湘浦王氏之始祖。椐此推算,三槐王氏南遷始祖應為王鞏而非他的兒子王皋。由此也就可以解釋,為什麼文楚公要來全州投親了。根據《湘浦王氏家乘》記述來看,在南宋時,王鞏隱居於湘浦的事實已經為他的後人所發現。所以,作為王鞏後世子孫的王文楚是應該瞭解自己的先人在北宋年間隱居於湘浦的情況。正是因為這樣才有了後來的投親之舉。由此可見茅埠王氏和湘浦王氏本源一家。此外,據瞭解,全州其它王姓也多源出太原一脈。

4、嶽池(獅子巖)唐氏從何處而來?提到過“鵝公大丘”

我的家譜說是來自

江西吉安“鵝公大丘”

唐阿村,但網上說湖廣填川的那個是鵝掌大丘在湖北麻城孝感鄉。

5、我祖籍

江西吉安府永寧縣“鵝江大丘”九都

,請問:此地名具體在泰和哪裡?

我知道永寧縣是現在的井岡山市,但在網上查詢時,張、王、謝等姓祖籍地都在泰和鵝江大丘(並且提到了金雞嶺),另:鵝江大丘與鵝頸(脛)大丘、鵝公大丘、鵝掌大丘、鵝脛、鵝脛潭的關係怎樣?

綜合各姓的尋根資訊,我認為:鵝江大丘應該在泰和、永新、井岡山三縣(市)的交界處。

6、普利橋李氏提到過“鵝公大丘”

普利橋李氏是隴西李氏的一個分支,和“祁陽洪山李氏”和“寶慶八甲李氏”同宗,為唐朝李世民十四子曹王李明世系李氏。其始元末由

江西吉安府泰和縣圳上“鵝公大丘”大橋

李家遷居祁陽,後遷到普利橋。普利橋李氏代代能人輩出。

7、湖廣古姓 提到鵝公大丘

宋代有荊湖北路、荊湖南路。到了元代,朝廷設立湖廣行中書省,管轄地域為荊湖北路、荊湖南路、廣南東路、廣南西路,相當於現在的湖南、湖北、廣東、廣西。明代設湖廣、廣東、廣西三個布政司,這時的湖廣,泛指湖南、湖北二省。在這裡要介紹的,就是兩湖古姓。

“湖廣”一詞,多出現在移民史中,如“調江西填湖廣”、“移湖廣填四川”等。所以,湖廣又被稱為移民“中轉站”。

湖北省嘉魚縣《古氏族譜》載:始祖古監,以王府伴讀,官教楚嘉,時值(元末)紅巾軍起義,未能歸裡,遂隱於官,落業嘉魚縣廣賢裡。後又分支於洪湖市烏林鎮、蒲圻縣、沔陽縣等地。

與此同時,惠州府屬古應亮(字南岡)為避戰亂遷往湖南,定居於醴陵縣河溪境古家嶺。

元朝滅亡,明朝繼立,朱元璋執政天下。時戰火剛熄,湖廣一帶人煙稀少,大片田地荒蕪,與人多田少的江西成了鮮明的對比。為了有效地保護自然環境,保持生態平衡,促進經濟的恢復、發展,朝廷下令“調江西填湖廣”,開始了大規模的移民運動。

湖南平江縣《古氏族譜序》載:(洪武年間)吾祖學賢公由江西遷平江,始居操溪,繼遷下同源。生四子:簡作徙咸寧,簡為徙瀏陽,簡宮徙巴陵,吾祖石峰公徙城內十字街等處。

自江西移往湖廣的還有:

洪武二年(1369年)撫州府臨川縣筷子巷瓦屑溝的古德七,移居湖北省紅安縣上新集古家灣。武寧縣二十五都古家村的古國炳,移居湖南省辰州府沅陵縣;

古正純移居湖南省靖州府會同縣雙石橋;

古正緒移居湖南省芷江縣;

古天福移居湖南省臨武縣正衝壩;

古天祿移居湖北省宜昌縣。

崇禎末年

(清朝初年),烽煙四起,生靈塗炭,湖廣一帶,再次呈現一片

荒涼。“地當孔道,凡有孑遺之痛。迨聖朝康熙,累治休養生位之澤。”此時,江西、廣東一帶居民,又開始了第二次“填湖廣”。

先是

江西省南昌縣鐵柱觀“鵝公大丘”的古十九

遷往巴陵縣(今岳陽縣)油港河南岸古家壠。後來又有江西省遂川縣大汾鎮鹿坑村的古素相,遷居湖南省醴陵縣楊坑。

清朝康熙年間,廣東省和平縣的古生道、古元昌、古元吉、古元旺等遷居湖南省瀏陽縣;大埔縣三河壩陰那坑的古育奇遷居湖南省平江縣東鄉獻鍾黃家嘴。嗣後,廣東五華縣的古賢儀、古自良遷往湖南省瀏陽縣,古雷勝遷往湖南省醴陵縣白兔潭媚溪壠;梅縣的古綱體遷往湖南省瀏陽縣,古口口遷往湖北省長陽縣津洋口;江西省遂川縣的古國重遷居湖北省攸縣巒山鄉,古奕倫遷居湖南省郴州府興寧縣(今資興市)南鄉一都大水壠,古亦伸遷居湖南省蘭山縣。

8、唐氏一支出自“鵝公大丘”

吾祖唐公文奇正一郎,原籍

江西吉安府泰和縣鵝井塘(又名“鵝公大丘”)

,明洪武元年遷湖南道州泥江口,十年後移居永州府零陵縣德勝裡嵛山之下涯次渡(矮子渡)。文奇公之父福星公,明洪武時巡按湘桂,宦返泉陵,登眺山水,盤桓不忍去,遂卜居涯次渡。文奇公有兄弟四,二郎,三郎,四郎(為兵部侍郎),其苗裔散居各處。清初,文奇公派下多支宗親自楚入蜀。落業於今之安嶽縣南燻鄉,興隆鎮老林村,重慶潼南米心唐家溝,重慶合川,蓬溪縣大莊子(含南充安福唐家壩),蓬溪太平,蓬溪寶梵鄉道德溝,儀隴趙家營,筏子溝,漏米巖,寮葉灣,興復寺,芝蘭壩,吳家溝,樓門觀,九龍壩及營山,蓬安,閬中等處。吾族根深枝茂源遠流長,其散處天下者,無數記矣。巴蜀之域,仍有數支不知其源。然祖宗所定昭穆猶存,得以確知為同宗。文奇公後裔班輩:一二三四(仕),元名常繼定,永昌盛遠洪,中德開治道,景芳紹祖榮 ——此為湖南零陵涯次渡(矮子渡)字輩一二三仕,元明常繼今,永昌盛遠洪,中德開治道,景芳紹祖榮 ——此為重慶潼南米心唐家溝字輩一二三四,元明常繼令,永昌盛遠洪,中德開治道,景芳紹祖榮 ——此為四川蓬溪大莊子字輩一二三四,元名常經定,永遠盛昌洪,宗德開治道,景發耀楚榮 ——此為四川儀隴唐家字輩一二三(志)四五,元名常繼今,晉(永)昌盛遠洪,宗德開治道,景芳紹祖榮,文華世代興 ——此為四川安嶽興隆唐家老林字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