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王多魚投資有限公司2021-06-17 01:39:41

別的不說,我父親去世了,喪禮的過程都是我大哥做的一切禮儀,我雖然大學畢業(我哥初中畢業,務農),喪禮的錢都是我拿的,但我只能聽安排,老人們才不管我這個嫡二子呢,這都21世紀了,由此及彼,那古代肯定嫡長子比庶子的地位強多了。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梁老師說歷史2019-09-23 15:24:09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瞅著這題目,俺就想說麻煩您把那嗎字給去了,這就得了。電視劇演的算個啥也,現實中只有更嚴更重的,這叫不提不知道,一提嚇一跳。

嫡子和庶子的區分其實從根子上講,就是嫡長子繼承製的一個衍化。

在解決問題之前,咱先簡單的提一鼻子啥是嫡長子繼承製?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這麼說老爺子拼死拼活的打下了老大一片的基業,到了這氣都快捯不勻了,這就想把自己個家業留給後代,讓兒子,孫子把這份家業發揚光大。

得咧!老爺子也不費那勁了,一傢伙就把家業全留給大老婆的大兒子,其他兒子連個搓澡剩下的泥巴都沒留一撮。

這就叫嫡長子繼承製,當然當爹的心疼其他兒子,給其他兒子留個三瓜兩棗的,但相對於龐大的家業,這三瓜兩棗跟塊鼻屎差不了多少。

所以正妻的大兒子繼承家業,這就是嫡長子繼承製。

公不公平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說道這裡,估計就有人要說了:“這也太不地道了吧,其他的兒子就不是兒子了嗎?這不公平!”

啥叫公平?三大小子,把家業分成三份?十個大小子,就把家業分成十份?這就公平了?

這壓根就不是公平不公平的事,古人老早就明白,只有五個手指頭攥緊了才是拳頭,打出去才具有威懾力。五根手指頭散開掄圓了,只能扇耳光,羞辱可以,威懾力還是算了。

西邊那國家擱過去有個龐大的帝國羅馬帝國,就是因為老爺子心疼倆孩子,一傢伙把個龐大的帝國分成了東西倆個羅馬,結果呢?沒多久這不就完了,所以這麼幹的都是扯淡中的戰鬥機——傻帽。

說道這裡,估計有人要說了:“嫡長子繼承製壓根就是個錯的,應該是立賢才對!”

俺就呵呵了,這事咱老祖宗都討論過,論證了幾千年了,他們能不明白嗎?立賢是好啊,出來的繼承人優秀。

但您想過一個問題沒有,如果真要是立賢,這繼承製就真成了養蠱一樣了,把兄弟幾個弄到一起,他們只會殘殺在一起,決出最狠的那一個。賢嗎?不一定,但狠卻是一定的。

所以您這是在提倡兄弟相殘啊!這事那個給人當爹當老祖宗的都不願意看到。

為嘛是嫡長子繼承製呢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說道這裡,估計又有人要說了:“拉倒吧,嫡長子繼承製,他們就不互相禍禍了,也沒見他們有多團結!”

說這話就沒見識了。咱一般情況下,正妻是啥?那都是孃家是個同樣龐大的家族。

擱過去,咱講究門當戶對,人家娶你姑娘當大老婆,那都是瞅你的家底和人家的家底差不離,這才會有的事,

正妻有孃家人給看著,你這當妾的孃家人下場走一個溜溜。所以正妻生的娃,那是有人罩著的,動一個試試,後果自負。

話說這正妻生的娃他也不止一個,所以父親就給定了,就年齡最大的那個,為嘛這麼幹呢?

年齡大的,思想畢竟成熟,擺脫孃家人的控制,所以嫡長子繼承製這就既要你罩著,也不讓你控制。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所以擱過去嫡長子繼承製大行其道,不是沒有道理的。您就算是想要下個黑手啥的,那手段就得高明瞭,這嫡長子能躲過一茬又一茬的攻擊長大。多多少少自己不會太蠢,或者身邊有著一群高明的人。

說不好聽的,立這麼一個靶子,吸引火力,避免大規模的為了那些個利益,而發生看不下去的流血事件。

所以嫡長子繼承製從官方上就在極力維護這事,那麼到了民間,這就成了約定俗成的事。

到了衙門口說事,他都會拿這嫡長子繼承製和你掰扯,畢竟這關乎皇帝的正統性。

要不當年朱棣造反成功,非要拉著馬皇后當自己個媽,這是有原因的。

所以衙門口他就拿這當條例的使喚。

除非這當老子的在還沒死的時候,給你這庶子留點東西,衙門口還保護,但偏開這一茬,您沒理。

擱過去,那些個有爵位的官宦世家,這爵位都是留給嫡長子的,至於其他的兒子,洗洗睡吧,壓根就沒你啥事,長大了有能力自己整一個,沒能力的,啃老吧。

說道這裡,估計有人要說了:“那如果嫡長子整個就是個傻子,那咋辦啊?”

涼拌唄!還能咋辦!又不是沒有過,傻子皇帝司馬衷走一個,就那個何不食肉糜的貨。

其實從這事,咱也能瞅出來嫡長子繼承製在咱大華夏地頭上的強大。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澹奕2019-05-21 11:38:12

可以這麼說,其實如今的影視作品對於古時候的嫡庶尊卑觀念已經很大程度進行淡化了。歷史上真正的嫡庶制度,要比如今透過影視劇所展現的更加嚴格苛刻。“側室扶正”“母憑子貴”極其罕見。即便是進入封建王朝後期的明清兩朝,嫡庶觀也開始逐漸淡化,仍舊比如今影視劇裡表現得嚴重

古代嫡庶觀念究竟多嚴苛呢?

第一,嫡尊庶卑嚴格區分,地位與繼承權順序絕不能亂;

第二,嫡可廢不可降,庶想扶正難比登天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古代施行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所以為了保證家族爵位、財產等順利繼承,以宗法制為根基的嫡長子繼承製誕生,而嫡庶制度也伴隨產生

。簡單來說,正妻與正妻的子嗣為嫡,側室與側室的子嗣為庶。

在嫡長子繼承製中有基本的規制——立子以貴不以長,立嫡以長不以賢。

什麼意思呢?意思就是選擇繼承人要選生母最高貴的,嫡子若在庶子一般就沒有機會;而同是嫡子那就選最年長的。總而言之,即便嫡子年幼甚至無能,但只要是嫡子就有絕對優先的繼承權。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其實直到唐朝,庶子才擁有了財產繼承權,但仍舊不能承襲爵位。而魏晉時代,庶子則完全沒有繼承權,在家族中被視作奴僕對待,士大夫階層甚至不會讓庶子進入宗族族譜

商紂王帝辛與其兄長微子啟都是同母所生,只是因為其母生微子啟的時候是姬妾,成為王后之後才生育帝辛,所以帝辛為嫡,而微子啟為庶。

通常影視作品中有一種情景很常見,就是妾室得寵欺壓正室,甚至將妾室扶正。然而這種情況在歷史上相當少見,而且是難比登天

比如清末的袁世凱,因其母是妾室,死後被其正房所生的兄長拒絕葬入家族墳地,當時的袁世凱已經是直隸總督,仍舊無能為力。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古代所謂“娶妻納妾”,就是說妻子需要三書六禮明媒正娶,而妾如同奴婢只需要納也就是購買而已,兩者地位差別可見一斑

。同時,正妻可以廢黜休棄但不得降為妾,而妾也不能輕易扶正。即便正妻被廢或者離世,家主也會另娶一位正妻而不是扶正側室。很長時間裡,士大夫階層與官吏如果扶正側室會被懲處。

唐朝對於妻妾地位待遇顛倒還有對應的罪名叫做“妻妾失序”,所謂母憑子貴、側室扶正是不可能的。明清之後嫡庶觀念淡化,但妾室想扶正依舊困難

。像是明清藩屬的李朝實行“從母法”,子嗣跟隨其母階層,庶子不能參加科舉,庶女將來也只能做妾室甚至妓生與奴婢,即便其父親是貴族也不能更改。

澹奕認為,嫡庶有別嚴格區分是古代宗法制奉行的必然,只有比想象中更加嚴格而沒有寬鬆,封建王朝若亂了嫡庶尊卑,那麼宗法制就難以為繼,所以也就註定了側室、庶出們的悲哀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史論縱橫2019-05-19 12:44:17

真有電視劇裡演的那麼嚴重嗎?事實上大部分的電視劇在講古代嫡庶的時候都有意淡化處理,真正的嫡庶之分,已經不為現在人所能理解。

我們現在看的電視劇大部分都是隋唐以後的歷史,而以明清居多,清宮劇是最火爆的,儘管人們對清朝有著各種各樣的看不上,實際上清朝的統治代表中國古代封建統治的巔峰,很多社會文化觀念都是最符合現在社會的,再往前,真的怕大家理解不了。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古代社會就是一部吃人的社會!

從周朝進行分封開始,維繫了幾百年的統治就是依靠宗法分封制,而這個制度的核心就是嫡長子繼承製,嫡長子是大宗,其他子嗣為小宗,這種繼承製也是引發春秋戰國幾百年戰爭的根源。

一直到漢朝時期,漢武帝對諸侯實行推恩令,才將諸侯中的庶子地位相對提高,在推恩令之前,只有嫡長子才能夠繼承諸侯的爵位,而其他的子嗣是沒有機會的,推恩令就是嫡長子依然繼承大份,但是也要拿出相當一部分的封地來給其他子嗣。

然而推恩令並非是從根本上否定嫡長子繼承製。

在後世當中,嫡庶之分依然十分嚴重。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中國古代實行的並非是三妻四妾的,而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度,妾並非是妻子,只有妻子在婚姻中才有合法的地位,妻子剩下的兒子才是嫡子,而各種各樣的妾生下的孩子是無法與嫡子爭奪繼承關係的。

因為古代的社會就是一個尊卑有序的社會制度,而嫡庶之分是在財產、爵位繼承上的重要依據,只有“辨上下,明貴賤”的情況下,才能合乎於禮。

在前一陣子大火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就著重講述了宋代的婚姻關係,我們可以看到裡面的嫡庶之分有多嚴重,可能一下子顛覆了人的三觀,我們最為推崇的宋朝竟然是這個德性?

真實的宋朝比這個還要完蛋,在宋代妾是沒有任何地位可言的,有的時候宗族為了傳承子嗣,不但可以借,還可以租。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蘇東坡謫官黃州的時候有人為他餞行,在席間看上了蘇東坡的婢女,就說要用馬換這個婢,結果蘇東坡竟然同意了,他竟然同意了,還寫了一首詩“春娘此去太匆匆,不敢啼嘆懊恨中。只為山行多險陰,故將紅粉換追風。”

這個婢也寫了一首詩“為人莫作婦人身,百般苦樂由他人。今時始知人賤畜,此生苟活怨誰嗔。”然後自盡了。

而這還是在女性地位相對較高的宋代,在宋代之後,更加打壓婦女的地位,要女人尊崇三從四德,妾室的地位更是一落千丈。

妾的地位都如此低下,那麼生下的庶子就更別提了,到了明清時期,從統治者的角度來看,皇后雖然還是一個,但是多了皇貴妃,貴妃這樣的身份,而身份低微的妃子生下孩子後依然可以母憑子貴,晉升自己的地位,從這一點來說,相對於之前的朝代還是有一定的進步的。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清朝九子奪嫡中,就是嫡庶之爭最激烈的爆發,皇長子是庶出,皇二子是嫡長子也是太子,其他的皇子也都是庶出,尤其是皇八子的母親地位更低,然而在皇八子與太子的第一個回合中就幹掉了太子,可見在清朝時期,嫡庶雖然是重要的考量,但已經不是唯一,在清朝以嫡長子繼承皇位的,寥寥無幾,只有道光皇帝是以嫡長子的身份繼承的皇位。

可見,大家都拍清宮劇也不是沒有緣由,再往前一點,真的可能過不了審,或者觀眾接受不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裡面的糟粕也是數不勝數。

最後感謝和諧社會讓我這個家裡的次子能夠取得和我哥一樣的家庭地位!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葭明通半瓶歷史2019-09-25 08:24:59

古代的人嫡庶觀念和電視劇比起來,有過之而無不及。

無論廟堂還是民間,宗法制度不是開玩笑的,那是社會安全運轉的穩定器。為了社會的穩定,怎麼強調也不過分。

袁世凱混的夠厲害吧,也“支援”革命黨建立了“新社會”中華民國呢,又做總統又做皇帝的,手下千軍萬馬的。

但是,袁世凱的母親是袁世凱父親袁保中的小妾,按舊禮法來說,不可以和自己的丈夫合葬,也不可以葬入袁家祖墳。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袁世凱和他的母親)

袁家嫡長子袁世敦執行了族規,嚴詞拒絕了袁世凱企圖讓自己母親和父親合葬的企圖

。袁世凱暴跳如雷之外,也沒有辦法,幸虧自己怎麼也算大人物,有的是錢,有的是勢力,只得另外買了墓地單獨葬了母親,後來,袁世凱也沒有歸葬祖墳。

也就他是袁世凱,擱一般人,這個袁世凱母親的墳早就被家族勢力打個稀巴爛了,他的大哥有權力剝奪他的墳地所有權的。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袁林)

這個庶出身份在袁世凱心中是一個心結,有一次他的原配妻子於氏在和他夫妻閨房閒鬥嘴說出了“我有姥姥”這句話。

意思是說,於氏的媽媽有孃家,不像袁世凱的媽媽一樣沒有孃家,因為袁世凱的媽媽是袁家買的奴婢,所以不知道孃家在哪裡,袁世凱也就沒有親姥姥了。

袁世凱勃然大怒,可是他也真沒有親姥姥,他的姥姥其實是他大哥袁世敦的姥姥,

袁世凱也

是遵循舊禮法的人,自然

不敢也不願意和妻子離婚,也沒有寫休書的理由呀。

於是,憤怒中的袁世凱為了報復,一氣娶了九個姨太太,從此再也沒有和於氏同過房,讓於氏守了一輩子活寡,意思擺明了是讓自己的孩子都是庶出。

當然了,這之前袁克定已經出生了,袁世凱還是有一個“嫡長子”,鬧心不鬧心?

以上說的袁世凱家好像嫡庶之戰很嚴酷的樣子?是不是!

其實不是,嫡庶之間的鬥爭,絕對沒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酷,關於嫡庶之間的鬥爭,電視劇基本是在胡說八道。

宗法制度也講究“長兄如父”的,做嫡子的有義務照顧庶出的哥弟的,有繼承權的嫡子照顧庶出的哥哥弟弟是宗法族規規定的義務,除非是非常王八蛋自絕於宗族之外的人才敢獨吞家財,不照顧其他兄弟。

但是,古代社會,誰敢自絕於宗族之外呢?除非又蠢又壞的人,這些人早晚被社會淘汰掉,也就是“早晚遭報應”。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當年,袁世敦以及整個袁家是很照顧袁世凱的,袁世凱這傢伙跟隨叔父在外讀書習武沒少花錢,後來混官場的啟動資金也是袁世敦代表袁家出的呀!袁家的人脈關係也盡袁世凱去使用了。就是對袁世凱的親母親,袁世敦也盡了尊養義務的。

可以說,袁世敦對袁世凱盡了“長兄如父”的義務,一直把袁世凱當親弟弟待來著,不然,袁世敦攔著不讓袁世凱母親進祖墳,袁世凱為啥不敢翻臉呀!人家袁世敦對得起他袁世凱!

他們兄弟之間雖然後來不說話,不來往,感情還是有的,子侄輩還是該照顧就照顧,按舊禮法,照顧子侄輩也是叔叔大爺們的義務,無論這個子侄庶出還是嫡出,必須照顧!

至於很多電視劇演的皇帝家的嫡庶之戰,本質上上是皇權之戰,不是嫡庶之戰。

一般的無論官僚大地主家庭也罷,土財主家庭也罷,尋常百姓家庭也罷,嫡庶觀念固然是存在,但,嚴酷的鬥爭很少發生,只個人有才能,庶出孩子的人生道路並不受影響。

再舉一個大名人例子——范仲淹!

不為良相便為良醫的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文比紅樓,武可定國的范仲淹。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和袁世凱遭遇大同小異,范仲淹是蘇州人,在徐州去世,葬在了河南伊川,為什麼?

因為雖然范家世代為官,也是高門大戶,可是范仲淹的父親早死,其母親帶著范仲淹改嫁了,及范仲淹長大成人,羞愧難當,就認祖歸宗了,古人很在乎這個的。

後來,范家對范仲淹也盡了義務,在他的人生成長路上也是出錢出力。

但是,他的母親死的時候,范家家族依然拒絕了范仲淹試圖讓母親葬入祖墳的企圖。

范仲淹無法,也不敢反抗,只得另外在河南伊川買了墓地葬了母親,自己死後也追隨母親葬在了河南伊川。

但是呢,范仲淹的一生都在回報他們范家整個家族,我們都知道,范仲淹被人稱道的地方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教育“。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薩沙2019-01-29 22:56:52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古代嫡庶觀念還是非常強的。

大家可以看看紅樓夢,嫡出的兒子賈寶玉和庶出的兒子賈環,地位簡直有天壤之別。

賈寶玉基本就是內定的榮國府繼承人,即便他行為怪異,不愛讀書,性格軟弱,留戀女色,不走正道。

相比起來,賈環比較愛學習,也不那麼喜歡女人,但仍然沒有什麼資格繼承家業。

其實,中華文化圈的國家都是如此。

朝鮮古代庶出的孩子,甚至不能稱自己的貴族父親叫做爸爸,只能喊“大人”。

為什麼差別如此之大,原因有2: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第一,妾的地位低下。

在古代,妾基本是生育工具和洩慾工具,並沒有什麼地位。

比如紅樓夢裡面的趙姨娘,為榮國府當家賈政生了2個孩子,不亞於嫡妻王夫人。

然而,趙姨娘的地位很低,連八竿子打不著且輩分很低的王熙鳳,也能將她罵的狗血噴頭。

這種人生的兒子,只有一種情況下才會被比較重視,就是嫡妻沒有生育。

如果嫡妻有孩子,那麼庶出的孩子就沒機會。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第二,妾的關係低下

古代婚姻很多是政治和經濟,因為不是自由戀愛。

這種婚姻強調門當戶對,通常嫡妻的家庭和丈夫差不多。

兩家結合,對雙方都有很大幫助。

不過,妾的社會關係就差了。她們說白了很多就是女僕,家庭也都是僕人或者底層市民。

在重視門第的古代,妾和他的兒子因為這些背景,導致被人瞧不起,也失去了繼承權。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王不解2019-10-18 17:38:35

當然。事實上,古代人真實的嫡庶區別,比電視劇中表現得更加嚴重。比如,電視劇中的有些小妾仗著老爺的寵愛,敢在夫人面前恃寵而驕,這簡直是笑話。小妾不管如何受寵,在正妻夫人面前的地位,連夫人面前的當紅丫鬟都不如。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這一點,曹雪芹的《紅樓夢》寫得比較接近真實。趙姨娘雖然是賈政的心頭肉,而且還生了兒子賈環,可是趙姨娘在賈府的地位,還不如那幾個當紅的丫鬟。而庶子賈環的地位,和嫡子賈寶玉相比更是天壤之別。連一個沒什麼地位的小丫鬟,都敢戲弄、欺負賈環。

按照儒家的道德觀念,古代男子納妾並不是為了享樂,而是為了繁育後代——當然,實際為了什麼,大家心知肚明。但是,這些後代的地位是不同的。正妻所生的兒子,叫做嫡子;其他小妾所生的兒子,一律稱為庶子。

嫡子和庶子在禮法上的地位差距,最終表現在了實際的利益爭奪中。在古代的爵位繼承中,只要有嫡子在,庶子是沒有任何機會的。老爺死後,他最多分得一點家產,然後分家單過。真正繼承老爺爵位府邸,代表這個家族的,只能是嫡子。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庶子的地位低下,小妾的地位更是如此。

我們常說古代實行一夫多妻制。這個說法並不完全正確。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古代實行一夫一妻多妾制。

老爺可以擁有很多女人,但這些女人中,只有一個是需要明媒正娶,八抬大轎抬進正門的。這個女人,叫做妻子。如果老爺的地位很高,這個女人便叫做夫人。當然,如果老爺是王爺,這個女人便是王妃;如果這個老爺是皇帝,那這個女人就是皇后。

說句題外話,現在很多人介紹自己的妻子時,竟然恬不知恥地稱呼其為“夫人”。這簡直是文盲。準確說,夫人也是個爵位。在古代,只有三種人能夠稱為夫人:一是皇帝的妃嬪,比如劉邦的寵妃戚夫人;二是諸侯的正妻;三是某些大臣的正妻,比如某某誥命夫人。

你算哪根蔥啊,就自稱夫人?

扯遠了,回到正題。

娶正妻要門當戶對,至少要門第清白。正妻之外,所有的小妾都沒這個計較。小妾沒有門當戶對的,也無須清白。袁世凱九個姨太太,兩三個都是失足婦女。但他的妻子,卻是正經人家。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小妾也是可以買來的。

小妾的地位有多低呢?

我舉個例子。小妾的父母如果來到女婿家看閨女,是要給老爺——也就是自己的女婿,磕頭的。

吃飯時,是不可能受到女婿招待,在大廳吃飯的,只能在女兒的房間吃飯。

如果是正妻的父母前來,那麼女婿必須大擺宴席,在大廳裡招待。

區別就是這麼大。

所以很多有骨氣的古代女子,寧死也不給人做小妾。為的就是無法忍受這種羞辱。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優己2019-09-24 11:17:25

當然有!因為庶出的身份確實是很尷尬。這一點並不只是不同老婆生下不同孩子的區別,而是這個庶母身份有問題。

我們都一定聽說過通房丫頭這個詞,一般來說通房丫頭會有兩個,一個是男方自己養的,一個是女方陪嫁過來的。這個男方自己養的通房丫頭實際上就是個童養媳,大約在男孩10~12歲左右的時候,家裡就會給他買一個12~14歲的通房丫頭,這個童養媳最早的目的只是單純的侍奉男公子起居,但是呢,所謂是乾柴遇烈火,這男孩子在12 ~13歲時候恰恰進入了青春期,他們會偷看通房丫頭洗澡,伸鹹豬手偷摸通房丫頭,甚至以主人身份上了通房丫頭,這樣的話就很可能會懷孕,也很可能因此生下孩子,這個孩子就是庶出的(長子)。也就是說,庶出長子實際上就是個私生子。

而女方的陪嫁丫鬟也一樣,其最早的目的只是給女方嫁到男方家陪伴解悶的,但是呢,男主的精蟲上腦,見一個愛一個,愛一個上一個,怎麼可能放過陪嫁丫鬟。所以陪嫁丫鬟很大程度上就會落入男主虎口,並因此懷孕生子,這生下來的也是庶出子,從原則上看,這種也是屬於私生子。

在古代,母憑子貴,通房丫頭很陪嫁丫鬟生完孩子以後就會被納為副妻(比妾還高一級),副妻們的孩子本身就已經是被歸入庶出了,那比她們地位還低的妾生子自然也只能歸入庶出。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Mer862019-02-01 17:18:20

在古代肯定是有嫡庶觀念的,否則也不會有嫡子和庶子的概念了。但是,古代的嫡庶觀念其實是包含了兩部分概念:

一是正妻與小妾,二是嫡子與庶子,真正在身分和地位上有巨大懸殊差距的是正妻與小妾

。嫡子和庶子之間的差距其實並沒有那麼嚴重。

尤其是在清朝,嫡子和庶子在待遇上已經沒有什麼區別了

。畢竟庶子也是子,豪門大族會盡可能的給每一個兒子都安排出路。

下面舉兩個具體的案例來說明,先說民國大總統袁世凱和他母親劉氏。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袁世凱就是庶子。他的生父叫袁保中,一生沒當過官,只是靠使銀子,捐過一個正五品的同知。袁世凱在家中排老四,他的母親劉氏是侍妾出身,所以袁世凱和他媽媽就是典型的庶出身。不過,

庶出身並不影響袁世凱在後來的飛黃騰達

。因為在袁世凱還小的時候,他父親就把他過繼給了叔叔袁保慶。而袁家是家大業大的豪門,必然會給每一個晚輩都安排前途。

比如說,袁世凱的嫡子哥哥袁世敦,就是由他父親袁保中出錢,用銀子捐了一個八品的後補官缺。而袁世凱則是由他叔叔袁保恆出錢,為他捐了一個從七品的官缺。兄弟兩人雖然是一嫡一庶,有一些地位差距,但是袁家的叔父輩們,還不至於不把袁世凱當袁氏子孫來看待。

不過,袁世凱還能沾點袁家的光,他媽媽劉氏就沒有那麼好運了。

(袁世凱與其母劉氏)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前面說過,劉氏是侍妾出身。這個身份在古代是很低賤的。雖然史書上沒有記載劉氏年輕時在袁家的遭遇。但是依常理來推斷,劉氏以侍妾之身在袁家生活,必然少不了被各種欺負。

劉氏去世前夕,袁世凱一路高升,當上了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是慈禧太后面前的紅人。於是當劉氏去世後,袁世凱就有了一個想法:讓媽媽進袁家的祖墳,和早已去世的父親袁保中葬在一起。

可是對於讓劉氏進祖墳這件事,袁世凱的嫡兄袁世敦就是不同意。

當時袁世敦不同意,也不是袁家有祖訓,不讓侍妾出身的女人進祖墳。而是袁世敦因為義和團一事,替袁世凱背了黑鍋,官職被擼了,對袁世凱有火氣。

回到老家待職的袁世敦越想越氣,兄弟間的裂痕越來越大。於是,他也就把火氣撒到小媽劉氏身上了。他以劉氏非袁家正妻為由不準其葬在袁氏祖墳。儘管此時的袁世凱已經是叱吒風雲的直隸總督,然而在封建禮教面前,他只能乖乖認慫。

後來袁世凱耐著性子給兄長反覆做工作,甚至是低聲哀求,但袁世敦就是死活不肯讓步,無奈之下,袁世凱只得讓人尋找一處新墳安葬母親。

這件事對袁世凱的刺激非常大,既讓其憤怒痛苦,又充滿屈辱之感,於是他發誓此城永不回項城老家。

歸隱安陽洹上村“垂釣”的袁世凱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再說第二個故事——公孫瓚欺辱袁紹。

這個事情說起來就比較搞笑了。據東晉史學家孫盛在《魏氏春秋》中的記載,

袁紹與公孫瓚在河北互相攻伐的時候,公孫瓚曾經向朝廷上疏,指責袁紹有十大罪狀,其中的第九款罪狀就是指責袁紹的出身

紹母親為婢使

,紹實微賤,不可以為人後,以義不宜,乃據豐隆之重任,忝汙王爵,損辱袁宗,紹罪九也。——《魏氏春秋》

公孫瓚的意思是說:

袁紹的媽媽只不過是個婢女,地位很下賤。現在袁紹勢力大了,他居然讓自己的婢女出身的母親,享受到了與禮法不合的待遇(享受正妻待遇),真是太罪惡了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後世很多人看了這段記載後,都會覺得公孫瓚是不是腦子有病?因為,公孫瓚生母的地位其實也一樣很低賤。

瓚以母賤,遂為郡小吏。——《三國志》

但是,只要研究一下三國的相關史料就可以發現,

公孫瓚確實有實力辱罵袁紹

因為,公孫瓚的母親雖然下賤,但他媽媽屬於小婦和妾室級別,而袁紹他媽的地位,是比妾室還要低下的侍婢。

雖然,他們兩位的母親都不是正妻。但是袁紹媽媽的地位太下賤,而公孫瓚他媽的身份要高一點。

也就是說,在東漢時期,大家都認可的妻妾鄙視鏈是這樣的:

侍婢受妾室鄙視→袁紹受公孫瓚鄙視

妾室受正妻鄙視→公孫瓚和袁紹一起受袁術的鄙視

這個鄙視鏈,表面上是男人之間的鄙視,是嫡子對庶子,是庶子對私生子的鄙視。但是歸根到底,是舊社會對女人的身份鄙視。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總的來說,古代社會確實有嫡庶之分。

但是嫡庶都是兒子,除了某些歷史階段外,嫡子和庶子的區別不算大

。尤其是豪門大族,嫡庶都是家中的合法孩子,都能享受少主人的地位,除了個別禮儀外,得到的物質、教育等待遇,區別並不大。要說有區別,那也僅僅在繼承權上的區別——

嫡子的繼承權要高於庶子,現在不也一樣麼

相比於嫡庶兒子,

古代真正有鴻溝差距的是正妻與小妾

。妻就是妻,妾就是妾,一日為妾,終生為妾。即便丈夫把小妾給扶正為妻了,這個當了正妻的小妾也一樣會被社會給歧視。這才是古代真正可悲的嫡庶之分。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膠東人592021-01-29 13:28:35

在封建社會,尤其是名門望族的大家庭裡,嫡,庶觀念非常嚴重!

可以參考紅樓夢中的人物瞭解一下!

在這就不多說了!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炒米視角2019-09-24 15:27:33

古人的嫡庶觀念不是強不強的問題,而是關乎道統。

商朝時嫡庶分得令人歎為觀止,這裡有個例子: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商朝君主帝乙有三個同父同母的兒子,分別時子啟、中衍、受德。但是由於生前兩個孩子的時候,母親還只是一個妾的身份,還不是正妻。但是生小兒子受德的時候,母親已經被冊封為正妻了。

所以雖然是一母所生,但是因為不同時期,母親以不同身份生的,這三個孩子的身份和命運就截然不同。

最終最小的孩子受德就成為了商紂王帝辛,而子啟就成了諸侯國宋國的國君,子啟死後,其二弟中衍繼承宋國君主的位置。兩個大哥只能給最小的弟弟做臣子。

女的嫡出命運可能還能作為政治聯姻的手段,作為女主嫁給別人,庶出的只能坐陪嫁,做媵妾。這裡也有個例子: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秦國的宣太后,原本就是楚國王室的一個庶出公主,跟著嫡出的公主陪嫁到了秦國,只能做媵妾,所以即便給秦惠文王嬴駟生了3個兒子,也不過就是一個八子。

她的出身決定了她不可能成為王后。但是嬴駟的嫡子嬴蕩雄心太大,結果玩鼎玩現了,把自己砸死了。在羋八子的同母異父的兄弟魏冉的幫助下,最終讓羋八子的兒子嬴稷在皇位爭奪戰中勝出。

最後羋八子母憑子貴,成了歷史上的第一個太后——宣太后,牢牢把持可秦國的權柄幾十年。

實際上嫡長子繼承製度一直到明清,仍然對世俗繼承製度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當年朱元璋之所以一意孤行要傳位給朱允炆,說白了就是基於嫡長子繼承製度的考量。所以朱棣這些人由於實際庶出身份,被排除出了朱元璋皇位繼承人的考量。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而後來朱棣強行把自己算成馬皇后的兒子,實際上就是給自己安排一個嫡出身份。

清朝得唯一一個太子胤礽就是典型的嫡長子。他選本也只是皇后赫舍裡得第二個兒子,但是真正的嫡長子病死了,由於太小都未序齒,所以胤礽就成了嫡長子。

康熙要廢胤礽的時候,之所以皇長子胤禔會利令智昏,要替康熙除去“慶父之憂”。也是跟“嫡長子繼承製度”有關。因為胤礽沒有嫡子,所以他若被廢,就不會往他下一代去順延,只會往同輩順延。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但是康熙嫡子只有胤礽一個,所以按照制度,只能往長子順延。而胤禔雖然庶出,但是他是康熙事實上的長子。

但是自從一夫一妻多妾制度被廢除後,實際上就不存在嫡庶之別了。

但是長子還是存在的,所以長兄如父,長姐如母,體現的都是對家庭的責任。

文/炒米視角

原創首發,歡迎關注或吐槽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河妖與寶塔2019-01-27 09:38:21

在嫡庶之前,想講一下正側之別,就是妻妾的區分。

在很多小說中,傾向於縮小妻妾間的地位差距,這是不符合事實的。

妾儘管會受寵,但是其地位與奴婢相差無幾。

金瓶梅中提到過,妾如不中男主人意,可以隨意令媒人賣掉。

明代法律對民間妻妾之別做了區分,絕不允許,妻妾失序。

像知否中提到的寵妾滅妻的行徑,不能說沒有,但絕不會是主流,可以說是違法行為。

說回嫡庶之分。

北朝以及之前,漢族高門嫡庶區別比較厲害。到了唐宋以及之後,

在身份繼承方面,重嫡輕庶,在遺產繼承方面,嫡庶之別日趨淡化。

嫡庶子女在禮法上都是正妻的兒女。

除了繼承權,嫡子庶子在生活環境,接受教育方面,沒有太大差別。

更大的差別在於嫡子與庶子哪怕得到一樣的家族教育,得到的母族資源是不同的。

對於沒有繼承權的庶女來說,差別更小。

畢竟,古代女兒本就是作為大戶人家的一種資源存在。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和者運昌2019-01-27 11:42:51

中國從什麼時候開始有了嫡庶之分呢?大約在商朝就有了,經過周公定禮之後,成為法規定律,才有了流傳千年的嫡庶之分的階級差異。

首先是怎麼分辨誰是嫡誰是庶?這是根據其母親的出身來判斷的。現在人多認為古代都是三妻四妾,這種觀點是根本性的錯誤,我國自古都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妻只有一位,正妻所生的就是嫡子嫡母,其他女人所生的在根據地位的不同再分等級庶生子,奸生子等等。其中特別說明的一點,就是當原配夫人去世,男人再明媒正娶的夫人,也享有正妻的地位,其所生也為嫡子嫡女。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嫡庶確立之後,他們各自享有的社會地位也是不同的。周公定禮的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嫡長子繼承製,以這條為準繩確立法統理統。我國古代因為這條制度發生過很多的正統之爭,如宋英宗時期的濮禮之爭,大家熟知明朝嘉靖時期的大禮儀之爭,都是圍繞嫡長子繼承製發生的。

在春秋時生育技術低下,男性人口都是寶貴資源。這種情況下嫡庶之分不是不可以逾越的,當時私生子也比較多,要是能力強也可以得到超過嫡子的待遇,著名的有春秋趙國的建立者趙襄子,他就是以庶子的身傷繼承家主,最後建立趙國。

到秦漢之後,嫡庶之分就有了嚴格的界限,嫡子得到最優等的待遇,庶子也就比家中奴婢高一等,要是不受家中長輩喜愛,也與奴婢同等了。庶子還好一點,要是庶女就更慘。在宋朝時不受喜愛的皇家庶女,也經常下嫁給富豪商戶,士、農、工、商四等,連皇家庶女也被下嫁最下等商戶,就可見普通人家的庶女是什麼待遇了。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庶子女的母親多為主家買來,或是奴婢之身受寵後提拔為妾室。妾的身份卑微在家中僅作為取悅男主的工具,蘇軾就曾將懷孕的妾室送於他人,然而不管悲哀與否,合理與否,這便是我國千年以來的社會規則倫理。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楚邾2019-01-29 00:00:36

傳統社會,

從整體來說,嫡庶觀念是被社會普遍認可的

,比如所熟知的嫡長子繼承製,無論先秦時期,還是在明清時期,這一制度始終存在。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多個。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知否》劇照(圖片來自網路,侵權請刪)電視劇《知否》中為什麼只提到盛家長房、四房、五房三房子孫,是因為這三房是嫡支,也即長房、四房、五房最早三兄弟一定是王妃或者繼妃所出,同樣,侯府爵位也只在長房三兄弟之間承襲。

其一,

嫡庶之分是由生母的地位決定的,所以這種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是對正妻的保護

。傳統社會,實行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但是在歷朝歷代,均對妻進行保護,嚴禁妾的地位超越妻,制定嚴格的法律。

再者,

從根本上來說,是因為嫡庶身份上的差別伴隨著的是利益的分配

。傳統社會強調的是多子多福,兒子多了,繼承人的選擇就是很頭疼的問題,如果主觀選擇,勢必會因視角不同產生分歧,比如以賢、仁等作為標準,可能好幾個兒子都符合這個標準,

所以乾脆以先天條件為定,先選妻生的孩子,再選妾生的孩子,有多人時就按照年齡順序。

此外,

從宗族角度來說,嫡庶還是區分宗族大宗、小宗的標誌之一。

也正是因為夾雜在宗族之中,所以

在宗族發展興盛的傳統社會,嫡庶之分也就成為社會的一種普遍觀念。

當然,如果具體來說,肯定有個別事件或者個別朝代並不是那麼重視嫡庶觀念。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元元的天下2019-09-26 11:18:13

古人的嫡庶觀念,可比電視劇裡演的嚴重多了。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比如很多影視劇裡嬪妃小妾恃寵而驕,爭風吃醋不把嫡妻放在眼裡的狀況,真實的情況鮮有發生。

先說嫡妻庶妾,在講究門當戶婚姻準則的歷史上,嫡妻必須明媒正娶,“私奔者為妾”,這就決定了庶妻的出身不如正妻高貴清白。

末代皇帝溥儀大婚,全民的喜事,婉容皇后從正門抬入,而淑妃則悄悄從側門進宮,待遇相差太大。按規矩死後皇后才能有資格與皇帝同墓穴。於是歷史上非嫡子當了皇帝,為顯出身尊貴,往往會追封死去母親為皇后,移陵與皇帝合葬在一起。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紅樓夢》裡王夫人每月二十兩,趙姨娘跟大丫頭一等才二兩銀子。

皇后母儀天下為東宮之主,員然一旦被廢下場也很悽慘,但相比動不動就被亂棍打死或白綾奪命的嬪妃,還是要謹慎得多。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比如漢武帝在太子劉據被殺之後,先派人去東宮處收回皇后玉璽,如果衛子夫沒有自殺,他廢后要昭告天下列數不是,頒佈專門的詔書才行。並且朝中大臣也會搬出朝中禮法,干預立後廢后之事。正常朝代下,皇后一般犯錯也不會被殺。

常言”糟糠之妻不下堂“,停妻再娶是不合禮教的行為,納妾一般要告之妻子,不論年紀,所有妾室要以正妻為長的。只有封建貴族的嫡妻才有封誥的機會叫太太或夫人,續絃和納妾可不是一回事。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電視劇《大宅門》中香秀做了太太,白景琦所有的兒女,都得喊比她們小得多的後孃為媽。

至於民間休妻,也要列出是犯了什麼有違道德之事,否則無故休妻,孃家人會拒收,理直氣壯上門興師問罪:她到底犯了七出之條哪一條?

而且庶妾的地位卑下,不能稱主只能為奴,被當作主人的財物,可賣可贈可棄。蘇軾就曾把懷孕的小妾送人。正妻則萬不能開玩笑,動不動要決鬥,關乎丈夫的尊嚴和體面之事。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在封建社會嫡長子繼承製,有嫡立嫡,無嫡立長,這樣可以省去多子競爭的麻煩。不論嫡妻有無子,按規矩庶妻的孩子要讓嫡妻撫養,而且不能叫庶妻的生母為娘。《紅樓夢》中探春只認王夫人作母親,而不認生母趙姨娘。

母為子貴,子亦為母貴,嫡子和庶子的區別更大了。賈寶玉貴如寶,賈環無人鳥,連薔薇硝都沒得使,寶玉的丫環也敢訓他。

一般貴族嫡子能繼承爵位,比如賈赦就襲了榮國公的爵位為一等將軍,婚配的時候嫡子優先,尤其女孩子,嫡女可高攀,庶女常下嫁。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所以四川民間有句罵人猖狂的話:”你硬是大媽屙(生)的要跩點啊?!“也不奇怪了。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豫北老崔2020-02-07 19:00:24

隨著古裝劇的火熱,讓我們對古人生活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那怕一些以時尚著稱的女孩子也被歷史所吸引。

在一些古裝影視劇中時常我們看到這樣的一個情節,就是大戶人家和皇室之家都有嫡庶之分,嫡子庶子他們的待遇地位都差別很大,讓我們很多人好奇,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裡面演的那麼嚴重嗎?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首先我們要知道古人的婚姻制度,在古代一直是一夫一妻制,當然是允許男子納妾的,可古人又講究門當戶對,一般男子所迎娶的正妻與男子在社會上的地位差不多,所以在一個家庭裡面正妻擁有很大的權利。

反觀妾室在古代反而沒人在乎她們的出身,一些歷史名人所納的妾室很多都是下九流女子,總之妾室在古代基本上是毫無地位的。

一個古代家庭之中一般都是男子主外,正妻主內,作為妾根本不敢與正妻作對,那怕妾室在男子身邊在受寵也無法撼動正妻的地位,甚至一些男子都及其害怕正妻以及正妻身後的孃家勢力。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由於這種地位差距所誕生的嫡庶觀念也裡所當然,古代嫡庶觀念及其嚴重比影視劇裡面所演義的還要誇張。在古代正妻所生之子為嫡子,他們首先擁有繼承一個家庭財產的權利,如果家庭裡面有爵位的話也由嫡子繼承,那怕帝王之家也有有嫡立嫡的傳統。

比如我們熟知的三國演義,袁術和袁紹就有嫡庶之分,兩兄弟聯合完全可以所向匹敵,可嫡子的袁術根本看不起袁紹,那怕袁紹年長,透過袁術和袁紹我們可以很清楚知道在古代的嫡庶觀念。三國亂世爭雄身為雄霸一方的諸侯最起碼要擁有很大的肚量,可是袁術寧可不要一統天下還在看不起袁紹,嫡庶觀念和坐擁天下兩者孰輕孰重我想大家心中都有一杆秤,可是在袁術心中坐擁天下還不及嫡庶之分。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古代嫡庶觀念在普通百姓之家也是如此,一個普通百姓之家如果有嫡庶子,嫡子擁有絕對的財產繼承權,一般庶子只能分一小不分家產分家獨自生活,另外庶子母親去世的話,庶子的母親根本無法進入宗族墓地。

在日常生活之中嫡庶子的待遇也不相同,比如一個家庭有嫡庶子而這個家庭只能讓一個孩子去讀書,庶子必定是被淘汰的一個。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就連日常的衣食住行嫡庶子的待遇也不相同,在一些大戶人家甚至一些下人都瞧不起妾室和庶子,更別提其宗族成員能高看庶子了,總之古代的嫡庶觀念讓我們難以想象。

透過對比顯而易見,古代影視劇中的嫡庶觀念顯然被淡化了很多,即便如此也讓我們感到震驚,現在人人平等很難想象古代的那些尊卑有序的生活。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大國布衣2019-09-18 13:50:28

古代的嫡庶觀念,普遍存在於各大古裝電視劇當中,很多電視劇原型都是根據小說創作的,現如今的小說,雖說也有歷史常識補充,但是為了迎合現代人的審美需求,對於其中的有些禮儀情節,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改編和虛構。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然而,大多數小說中渲染的嫡庶觀念,真的就如同電視劇中演的那般嚴重真切嗎?

嫡庶制度的由來

在那個男權當道的社會,女性的地位普遍不會尊重,由於男子從事勞動,能夠獲取較大的財富,所以享有很高的社會地位,儘管從長遠來看,女性擔任著繁衍傳宗接代的重要任務。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但由於這一過程相對漫長,雖然此前也有母系氏族社會存在,但是數千年來父系氏族更為穩定的社會關係,也逐漸流傳下來。

當然隨著孩子的誕生,將來父親的資產由哪個孩子來繼承的問題,又該如何分配,就成了最大的難題。

對於社會地位極高的男子,一般都會有多位妻子,妻子地位的高低,也就直接決定了將來的資源分配。雖然古代也講究一夫一妻制,但是不妨礙有多個小妾,當然原配妻子享有與丈夫等同的權利,她所生的孩子也就是嫡長子,天生就具有優勢。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當時商紂王就作為嫡長子,繼承了王位,雖然他的兩個哥哥在年齡上比他有優勢,但是商紂王帝辛就是最形象的例子,後來這一制度也在周朝得以完善和繼承,無論是否賢能,無論是否年長,嫡長子就是首選法定繼承人。

嫡庶制度的重大缺陷

我國古代對於生孩子的問題,當然不可能有現在計劃生育的政策,有時候不是說你想不想生的問題,更多情況下要面對生下來能不能養得住的問題,往往生的多,夭折的機率也大。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在這種情況下,不僅要面對同胞精子的競爭,即使生下來,還要面對自然災害的摧殘,以及諸多人為因素的干擾,嫡長子利用先天優勢作為法定繼承人,自然也就成了權力之爭的主要擊殺目標。

但是再加上那個年代戰爭不斷,這對於男性資源又是極大的損耗,嫡長子夭折的,各種原因去世的也不在少數,所以很容易就存在一個問題。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提出制度很不公平,對於有能力繼承的人卻沒有權力,有權利繼承的人反而沒有能力,這種矛盾和衝突如何解決?

也存在著很大的爭議,當然也有庶子逆襲繼承的情況,比如春秋時期趙國的趙襄子,當然,與此同時還會產生很多問題,嫡庶制度對於資源的傾斜是絕對的,身為庶子能享有的優勢少的可憐。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雖然只有同一個父親,但也只能被當做是錯誤的結果來處理,唯一的優點就是極大的保障了權勢貴族的利益,只要你被貼上了庶民的標籤,幾乎很難改變這一事實。

庶子庶女存在的意義

既然庶子庶女的存在,也基本上不會影響到權力鬥爭,難道他們真的就是犯錯的產物嗎?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其實不然,雖然他們不是權力之爭的最終受益者,但是卻很有可能被人利用,只要數量足夠多,還是能夠圍繞著共同的利益共同體旋轉,被甘願頂綠帽子的父親田氏來說,他當時做了一件事,足夠震驚掉所有人的下巴。

作為朝廷重臣的田氏,一次性娶了100多位年輕貌美的女子,莫非他的需求就這麼旺盛?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其實不然,納入他的後庭之後,他可以讓他門下的門客,自由的在後庭玩耍,至於幹什麼,只要不發生人命,什麼不可描述的事情,他都可以接受,這麼做究竟是為了什麼?

直到他70多個高大威猛的庶子現身的那一刻,所以人才明白,他早就想篡位奪主了。

古代的嫡庶制度,本來也沒有什麼特別的,但是隻要將其與權力掛鉤,自然就能發現其中的奧秘,很多人明白其中的規則,自然也是加以巧妙利用。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普通人自然沒有辦法體會,王公貴族可是深知其中的厲利弊。具體有沒有電視劇中演的那麼嚴重,但是我相信,古代人對於權力的渴望,絲毫不低於現代人對於金錢的渴望。嚴不嚴重?

看看今天人們為了金錢,是怎樣突破自己的底線的,你就明白了!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逐夢人Andrea2019-01-27 10:37:43

嫡庶之別,來源於一夫一妻多妾制,這可是古代婚姻制度的核心精神啊。因為妻妾之間地位不平等,所以她們各自生的孩子們地位也不平等,妻的孩子叫嫡子嫡女,妾的孩子叫庶女,就連皇家也把皇后生的男孩(一般是嫡長子),作為重點的下一代繼承人去培養。當然在這裡,就不探討立嫡立賢的問題了,如果看過《知否》,都知道里面在明蘭讀書時期,先生面前,顧廷燁、齊衡等人是辯論過這個問題的,後來明蘭也參與了,並且一段話說的他們讚不絕口。

但注意的是,孩子們雖然身份有差別,他們只有一個母親,那就是父親的正妻。這就是為什麼,電視劇《知否》中,明蘭只能稱呼自己的生身母親為小娘。孩子們的父親畢竟是一家之主,因此通常情況下,他們在家中的身份地位甚至要比自己母親的高。但在對家庭地位和權力的繼承中,嫡子比庶子要佔優勢。可如果家中男主人在傳家之時,更偏重於庶子,外人反對也無用的話,這就另當別論了。再如果家中女孩不論是嫡是庶,都沒有繼承權的話,那麼二者嫡庶之分的區別就更小了。

最後需要說的是,其實嫡庶之分在唐宋以前可能比較明顯,不過在經過元明清等朝代的洗禮,這些正在逐漸被弱化,例如平妻的出現,在宋代以前只有極少數人才被允許;妾被扶正為妻從宋元時,才開始普遍。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四川達州人2019-02-01 18:55:55

嫡庶當然很重要。

商代最為嚴格。比如商紂王。

紂王是一母同胞兩兄弟,他最小卻壓倒哥哥微子啟成為繼承人,因為他出生的時候母親是王后,哥哥出生的時候,母親只是妾。所以商紂王就是唯一的嫡子,哥哥微子哪怕母親同樣是一個人,也是妾出的庶子。

整體上說,漢代之前庶子如同奴隸,不僅分不到財產,年長甚至沒有結婚就要被驅逐。西漢時期,局面略微有所鬆動,庶子開始有受教育的機會也可以分到一些財產,但家族資源顯然是傾向於嫡子的。

明清時期,國家政權以正式條文規定,家庭財產無分嫡出妾出婢出,一體均分。能夠證明身份的私生子半權。但是嫡母作為管家人,有足夠多的辦法分薄公共財產,或者逼迫庶子放棄繼承權。

因為,法律同樣有缺口,家庭財產分配之前要剔除與官、爵、世職相關的土地住宅及族產之後才能平分。嫡母做一件事就可以,比如大肆購買土地當祭田,而族產是嫡子管理。

女兒更慘。

以東晉劃線。

東晉前,庶女不僅沒有受教育權與財產權,也沒有任何機會單獨出嫁。她們要給嫡姐妹、嫡堂姐妹、嫡姑母、嫡堂姑母做媵,也就是成為男方生育工具,以達到控制男方血脈的目的。

東晉時期,世家遭受重創,才開始利用庶女向下聯姻以達到鞏固家族基礎的目的,庶女才得到表面受教育權與微薄的嫁妝。

然而,庶女的婚姻物件、嫁妝的豐薄,肯定比不上嫡女,未來也很難得到孃家資源支援。而庶女出頭最終壓倒嫡女的雖然比較多,可皆是因為丈夫兒子的原因。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太上老君的葫蘆2019-09-24 12:32:58

說那麼多幹嘛,舉一個例子就可以了!

一代梟雄袁世凱,想把他老媽和他老爹合葬,結果他親哥(同父異母)給卡住了,打死也不許!袁世凱把家族長輩,官場上的人全都請到了,結果他哥哥是軟硬不吃: 在朝廷你是老大,皇帝也聽你的。在家裡,我就是老大,你說的我就是不同意,你怎麼地吧?

最終袁世凱也沒能把這事辦成!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李信謙2019-09-24 15:59:30

答案很明確,那是真非常的重視。

同樣是兩個兒子,一個嫡出,一個庶出,不管庶出的這個再優秀,你的身份位置還是低嫡出的一大截,到時候繼承家業庶出也只能是得到一小部分。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我們來舉個例子

康熙的九子奪嫡

康熙晚年,出現了著名的九子奪嫡事件,為什麼呢?因為太子被廢了,都想繼承皇位。

之前清朝都是立賢不立長,後來到了康熙這裡,想要改變一下這個規矩,那就是嫡長子繼位。後來,皇后生下了兒子,便成了皇太子,這個人就是胤䄧。

但是我們要知道,胤䄧可不是康熙的第一個兒子,在他上面成人的兒子裡邊還有一個胤褆。那為什麼胤褆是長子,為什麼不是太子呢?

原因就在於胤褆是庶出,而胤䄧是嫡出。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大阿哥胤褆也知道自己出身不好,誰讓自己的母親不是皇后呢,這個事情是沒有辦法改變的,所以皇太子只能是自己的弟弟胤䄧。

這就是嫡出和庶出最直接的表現,地位相差太過懸殊

現在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也只是皮毛而已,真實的情況只會比這更嚴重。

這是發生在皇家的故事,就算在民間,只要是大戶人家,都是嫡長子繼承家業,庶出的分一些就不錯了,根本沒有機會和嫡長子競爭。

現在社會進步了,沒有所謂的嫡出庶出這一說了,那麼古代這樣真的公平嗎?

當然是不公平的。

但是誰也沒有辦法,古制如此。就連當年權傾朝野的北洋大臣袁世凱都沒有辦法。

當時袁世凱已經是直隸總督了,但是母親去世了,卻沒有辦法進祖墳,為什麼呢?就因為袁世凱的母親是小妾,袁世凱是庶出,所以家族規定,死後不能進祖墳。

袁世凱一氣之下和家族斷絕關係,另選了陵址安葬母親。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很多時候,宗族的勢力,不管你在外邊多麼厲害,回到了宗族裡邊,都得乖乖的聽話。

結語:古代對於宗教禮法相當的重視,可以說是大過一切。所以嫡出和庶出的區別也是相當的大,很多事情都不可同日而語。而庶出的這些人,也只能是認命,別無他法。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融融1182019-09-30 20:23:28

古代人嫡庶觀念比電視劇演的還嚴重。

嫡庶之分,在商朝就有了,商紂王能繼承王位,就是因為他是他媽當王后之後生的。

周朝周公定禮,嫡庶成為定規。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古代施行的是一夫一妻多妾的婚姻制度,在幾個十幾個老婆裡,正妻地位最高。你看《紅樓夢》裡,王夫人吼趙姨娘,趙姨娘聲都不敢做,同樣嫡子賈寶玉比庶子賈環的地位高多了。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嫡長子繼承製是周公定禮最重要的一條,不管是在皇宮,還是在民間,都適用。

皇帝后宮佳麗三千,兒女眾多。皇后為正妻,母儀天下,主後宮事務。皇后生下的第一個兒子為嫡長子,一般會被立為太子。

如唐太宗長孫皇后的長子李承乾是太子,後來他起兵造反失敗,太子之位被廢,被貶為庶民。

康熙仁孝皇后的兒子胤礽做了40年太子,後來做得不耐煩了,想幹掉他老子,結果被廢,禁足於鹹安宮。

在民間, 嫡長子是家族的下一任接班人,與其他兒子的權力地位有著極大的差別,嫡長子往往享有優先繼承爵位和財產的權利。

且嫡長子及他的嫡長子、嫡長孫這一系子孫才叫做家族的正宗。

例如,孔府,是孔子嫡系後裔的府邸,而

孔林,是孔子嫡系後裔及其子孫墓地集於一起的建築群。其他旁支不計在內。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女孩更慘。東晉前,庶女不僅沒有受教育權與財產權,也沒有任何機會單獨出嫁。

她們要給嫡姐妹、嫡堂姐妹、嫡姑母等做媵,也就是成為男方生育工具,以達到控制男方血脈的目的。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譬如說,羋月因母親身份卑微,自己為庶女,不被楚王看重,後作為姐姐羋姝的陪嫁媵侍一起嫁給了秦惠文王,成為其姬妾。而羋殊因是嫡女,理所當然地成為王后。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東晉時期,世家遭受重創,才開始利用庶女向下聯姻以達到鞏固家族地位的目的,庶女才得到表面受教育權與微薄的嫁妝。

唐代傳奇《霍小玉傳》中,霍小玉為庶出,在霍王生前備受寵愛,在小玉及笄時,霍王花了幾十萬錢為她打造了一枝紫釵。可霍王一死,小玉和自己的母親就被趕出王府,無以謀生,流落至青樓。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所以古代的封建宗法社會里,嫡庶的區別挺大的,它往往決定一個人的身份與地位,影響一個人的婚姻與仕途,對個人的前途發展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如果喜歡,請關注我,為我點贊喲!)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爾朱少帥2019-10-17 20:22:25

古代流行一句話很毒的罵人話“小老婆生的”,這句話很大的殺傷力。

老北京有個罵人詞“你丫的”,現在好多人都不知道原本意思了,這話就是“你是丫鬟生的”,簡化為“你丫的”,通房丫鬟不就是小老婆嘛!

皇家的嫡妻那就是皇后,古代富貴人家只有嫡妻正室,才資格叫“妻”,剩下的只能叫“妾”,俗稱小老婆。

嫡妻的子女就是嫡子、嫡女,其他女人生的統統是“庶出”。想一想“小老婆生的”都能成罵人話,可見嫡庶差別相當大。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古代嫡長子繼承,那就是金科玉律。皇家是嫡長子繼承皇位,官員是嫡長子繼承爵位,富貴人家嫡長子繼承家業。

平民百姓呢?就別鬧了,草民一個,螻蟻一般,連三妻四妾的資格都沒有,還分什麼嫡庶。

三國時代的袁術、袁紹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

袁紹雖然是兄長,但是因為他母親是個婢女,作為“庶子”的袁紹在袁家地位很低,甚至直接送給伯父袁成續香火去了。

袁家的勢力範圍汝南、淮南這些地盤,袁術啥也不用幹,躺著就統統就繼承了。而袁紹只能拿著“四世三公”的虎皮,出去搶地盤。即使後來袁紹發達了,袁術仍然看不起他,張口閉口就稱袁紹為“吾家奴”。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東晉著名傻子皇帝司馬衰,就因為是嫡長子,明知道“不堪大統”也能繼承皇位。

袁世凱的生母就是小妾,1901年去世時,袁世凱已經是一品大員直隸總督,而袁母也被賜正一品誥命夫人。可正房嫡室的袁世敦就以“嫡庶之分”,小妾不能葬入祖墳刁難。封疆大吏袁世凱磕頭哀求也沒用,氣的袁世凱再也沒回過項城老家。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這裡說一下,皇家的皇后死了或者下臺了,妃子們還有機會上位。官宦和富貴人們的正房太太沒了,小妾是永遠沒資格扶正的,下一任的正房太太只能另娶“續絃”。

“嫡庶之分”是古代綱常倫理中最嚴格的一部分,影視中的“寵妾滅妻、妻妾爭鬥”,反而把嫡庶觀念淡化了許多。

實際情況是,小妾基本上就是比奴婢的待遇稍高點。正妻不虐待小妾就燒高香了,小妾能夠挑戰正妻的可能性很小。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紅樓夢裡,“嫡庶之分”就體現得很突出。正妻王夫人和小妾趙姨娘,嫡子賈寶玉和庶子賈環,待遇和地位簡直天上地下。王夫人、賈寶玉那就是眾星捧月;趙姨娘和賈環,就連小輩和奴才都能給摔臉子。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古代哲學思考2019-01-30 10:54:51

先立嫡長子;無嫡長子或有罪疾,立嫡長孫;無嫡長孫,以次立嫡長子同母弟;無母弟,立庶子;無庶子,立嫡長孫同母弟;無母弟,立庶孫;曾、玄以下准此。——唐律

以上摘自唐朝的律歷,從中我們可以窺探一絲關於嫡庶的區別,而真正的嫡庶制度,比唐律所規定的這簡單一條複雜的多。

嫡庶制度的產生和發展

嫡庶制度起初是“為天子諸侯繼統法而設”,只實行於大夫以及以上級別,約束的只是天子、諸侯、卿、大夫

。也就是說,嫡庶是貴族產物,嫡庶制度是要有家族的延續性為基礎的。

春秋時期,孔子堅持復古周禮,本質而言就是為了恢復嫡庶制度。後來我們若說的

喪服制、宗法等等,都是由嫡庶發展而來

,可見其影響深遠。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孔子為什麼說完恢復“周禮”,而不是是說恢復殷商之禮?這是因為,殷商之前的君主是以弟為主,子為輔的,也就是說君主退位後,是由其弟弟繼位,如果沒有弟弟才能輪到君主的兒子,這個時期是沒有“嫡庶”之分的。西周時期,統治者看到了因為之前的繼承製度極容易造成內亂,才由此確定了嫡庶制度。正如之前所言,

嫡庶制度本身就是為了維護統治階級秩序的產物。

嫡庶制度真正發展到民間是在戰國時期,這一點我們從儒家的歷史軌跡中就可以看得出來。孔子出生於春秋,創立儒學,孔老夫子一直感喟“禮樂崩”,一生致力於周禮復興。戰國以及後世,以宗法、服制為表,以嫡庶為本質的階級制度日趨完善,深入到各階層各個方面,這其中少不得孔老夫及其後世門生的努力。

有一點我們得說明的,就是嫡庶制度本質是政治手段和策略,儒家只是發展完善而已,且儒家並非是唯一的發展者,這個問題不能單單歸結到儒家一系。歸根結底,還是社會統治的需要。

嫡庶制度的具體表現

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公羊傳》

從《公羊傳》中我們其實就看的出,所謂嫡庶,所謂長幼,其實最終只落在一個字上,就是“貴”。在一個氏族家庭中,什麼是貴?在之前也許很難界定“貴”這個問題,但是總會有人為“貴”劃出標準。這個標準就是嫡庶的具體內容和具體執行。

很顯然,嫡為貴,庶居於下。嫡妻,嫡女,嫡子,相對於“庶”這個階層而言,必然是更高一等的。而在“嫡”的階層,也是有嚴格的階級劃分,這也是嫡庶制度的最重要的內容之一。

一、嫡長子/宗子和庶子

嫡庶制度中有明確的規定,

嫡長子擁有絕對的繼承權和財產的分配權

。也就是說,嫡妻所出的男性後代都是嫡子,但是嫡子中,又以長子為最貴,享有最高的身份和地位,至於其他嫡子,是遜於嫡長子,庶子又遜於所有嫡子。

嫡長子又被稱之為宗子

。“宗之道,兄道也”,嫡長子繼承大統,且統領其他兄弟,其他兄弟無論嫡庶都以嫡長子馬首是瞻。嫡子中,除嫡長子外,其他嫡子稱之為別子。別子只有分封資格,沒有身份地位的繼承權。但是別子分封以後可以自成一系的始祖,身後又是以嫡庶制度來以此類推自己的後代。一個家族開枝散葉,一枝枝有序繁衍,這定然就會產生很多的宗子和別子。在一個大的姓氏家族中,一脈相承下來的就是大宗,其他分支出去而成為宗子的被稱為小宗,這是個相對關係。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舉個例子來說,在皇權中,嫡庶制度最為顯著。就比如皇帝與皇后的嫡長子為太子,以繼承皇位,其他皇子無論是否是皇后的孩子都是封王爺。王爺也會有嫡長子、別子、庶子等,那麼王爺也要按照嫡庶制度,讓嫡長子世襲身份地位,別子再另立家業。那麼在王爺這個體系中,王爺就成為了始祖,他的嫡長子就成為了宗子,以此類推。在皇族中,一直做皇帝的那一位就是大宗,王爺自立門戶以後成為自己家的大宗,相對於皇帝而言王爺還是別子。

二、嫡妻

宗子的妻子稱之為宗婦,婦憑夫貴,位尊。

其實,到了這裡,我們就很容易理解所謂嫡妻的真正含義和意義了。嫡妻,也就是正妻,古人奉行一夫一妻多妾的制度。之前我們說過,嫡庶制度的出現本來就是為了維護統治秩序的,所以在

制度的執行過程中定然有嚴格的標準規範,嫡妻就是最典型的表現形式。

現代社會我們也經常講到門當戶對,這也是傳承於古人的。嫡庶制度給了嫡子絕對的地位和身份,為了鞏固這項特權,在正妻的選擇上定然不能馬虎。

嫡妻只能有一位,且必須是門當戶對,所以在嫡妻的家世、地位方面的稽核是非常嚴格的。在唐朝,如果有違嫡庶制度,若被發現,被強行接觸婚姻關係不算什麼,更嚴厲的懲罰是還要遭受一年的牢獄之災。可見,為了維護統治秩序,也真是盡力了。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明媒正娶,說的就是嫡妻,這是作為宗子

,或者即將開枝散葉的別子的最正式的婚禮,一般情況下,有且僅有有一次。所以,禮節、流程、婚禮規格,定然都是非常講究的。寫到這裡,讓我不僅想起那些極力擁護俞敏洪老師的女人導致國家墮落的說法的男性同胞們,說是要回到古代……其實古今一樣啊,不上進的男人,回到古代估計連衣服都討不上。

古人不可輕易休妻,否則也屬於犯法。

三、姬妾

姬妾一般是沒有正式婚姻形式的女子。姬妾的地位低於正妻,且姬妾一般出身都比較低,甚至又都姬妾是可以相互贈送買賣的。

在一些朝代,正妻亡故以後,可以扶正妾,但是這種情況還是比較少的。

嫡庶制度中的女性

其實在嫡庶之爭中,女性只是個輔助角色,權利中心的人物主要還是家庭中的“兒子”。所有嫡妻庶妻嫡女庶女等等都是依存於“宗子”而言,無論嫡庶,最後的地位還是由男性身份而定的。嫡妻所出女子為嫡女,嫡女的這層身份必然高於庶女,在門當戶對的要求下,嫡女一般還是嫁與同地位氏族的宗子,然後以此……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達摩說2019-10-30 09:55:52

在電視劇裡,我們的庶出子弟在編劇和導演的幫助下,往往能夠得到老爺太太的厚愛,然後歷盡千辛萬苦,最終搞掉嫡長子,繼承龐大家業,抱得美人歸。

但在歷史上,這種事情基本不會發生。

中國古代一直推崇嫡長子繼承製,即以嫡長子來繼承爵位和財產,從普通家庭到皇室貴族概莫能外。而嫡長子繼承製的基礎則是源自於西周的宗法制。

所謂宗法制,就是西周初期為了解決爵位的分封和繼承而建立的一整套以血緣和禮制為基礎的等級制度。具體實施上,則實行嫡長子繼承製,周天子以下,嫡長子繼承天子之位,餘子分封為諸侯,諸侯之嫡長子繼承諸侯之位,餘子分封為卿大夫,以此類推。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自西周以下,歷朝歷代只要進入穩定時期,一般都宣稱,會採用嫡長子繼承製將皇位傳承下去。這種方式有三大好處:

第一,試錯成本低。說實話皇室的教育一般都還不錯,無論嫡子還是庶子,都會很優秀,那麼選嫡子繼位也不會有什麼大問題。

第二,有助於保持政局穩定。一旦確立嫡長子繼承製,就能有效避免皇室內部的骨肉相殘和爭權奪利,有利於皇室的政體利益。

第三,能夠穩定和藉助皇后家族勢力。因為嫡長子之母一般都是皇后,而能夠貴為皇后,往往家境非凡,非富即貴,不同於一般的妃子和妾氏。讓嫡長子繼承皇位,就可以有效維繫皇后家族的勢力。

但實際上,嫡長子繼承製在皇室並不總是被嚴格遵循,反倒是由於歷朝歷代對儒家宗法思想的提倡,開始在中下層生根發芽。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比如達官貴族對爵位、頭銜以及榮譽稱號的繼承,一般就採用嫡長子承襲的原則,普通大戶人家繼承祖業的也往往是嫡長子,而嫡長子就是日後的宗族之主。

而且,嫡庶之間的區別非常之大。

嫡子能夠承襲家業,還能享受最好的撫養和教育,得到眾星捧月的對待,而庶子在家裡雖名為主子,但卻最被他人瞧不起,不僅沒希望承襲家業,有時就連基本的尊重都得不到。

《紅樓夢》裡,賈寶玉得到闔家上下的寵愛和尊重,只因他是王夫人之子,是嫡子,而且是賈政一脈的嫡長子。而賈環,他同樣是賈政的兒子,但就因為他是趙姨娘之子,是庶出,所以在賈府沒人用正眼看他,就連有點身份的大丫環都不怎麼拿他當回事。

而在歷史上,這樣的例子也有不少。比如朱元璋在太子朱標去世後,放著一眾兒子不選,竟然扶立了朱允炆皇太孫,繼承皇位。後來朱棣奪位成功,自己為獲得嫡子身份,說自己是馬皇后的兒子,可見明朝時嫡庶觀念之強。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同樣,清朝康熙時期的九子奪嫡也是很明顯的例子。大阿哥胤禔雖為庶出,但文武全才,履立軍功,於是他自以為可以取代作為嫡長子的皇太子胤礽,遂大膽奪嫡,結果惹惱康熙,將其永久圈禁。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電視劇裡看歷史2019-09-25 22:36:54

這個不得不說一下,雖然現在的電視劇有很多為了藝術效果對歷史進行了一些虛構,但是在古代,嫡庶觀念在人心中的地位可能比影視劇中所表現的那樣還要牢固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何謂嫡庶觀念?其實就是把自己的孩子分為三六九等,地位最高的是嫡長子,也就是正妻所生的第一個兒子,這種規定來自於古代的宗法制,西周前由於繼承權力不固定,手足相殘的事情很多很多,於是周公定法,依據先來後到以及血統論,規定嫡長子具有天然的繼承權力,這樣也能避免很多爭奪權力的惡性事件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但是嫡長子繼承製也有很多弊處,比如立長不立賢,國家和家族就有危險了

舉個例子,在皇位的繼承權上,一般的情況下都是會優先嫡長子而不是庶子的。有時候庶子就算再有才能,可是因為身份不如嫡子都是處處受氣的魏晉南北朝時期,這個問題變得更加尖銳,嫡子生來便是高高在上的,而不是正妻所生的孩子在家裡的位置跟家丁沒有什麼兩樣。因為那個時候多是士族聯姻,正妻也是士族出身,所以位置遠遠高過妾室

,所以晉朝第二個皇帝不是有才能的司馬倫等人,而是傻子司馬衷,一個好好的晉朝就這樣被斷送了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歷史百家爭鳴2019-03-13 07:51:07

嫡庶觀念,是中國的一大傳統,為的是解決眾子之間對於財產的爭奪。而嫡庶觀念的產生與宗法制緊密聯絡在一起,宗法制是古代貴族憑藉血緣關係對族人進行統轄管理的制度,其核心是嫡長子繼承製。它在商朝後期已經存在,到周朝變得更為典型和系統。在百姓家裡便家裡的嫡子繼承家業的,其他庶子只能分得一點,而且嫡子的地位遠高於庶子。我們可以舉個例子來印證嫡庶有別。我們都知道袁術袁紹是兩兄弟,可他們是同父異母的兄弟,袁術就非常瞧不起袁紹,因為袁術是嫡次子,袁紹是庶子,可見嫡庶觀念的影響力有多深。再舉個例子,也是個姓袁的名人,那便是袁世凱,他是個庶子,所以他在袁家的地位就不高,因為好事都是給嫡子。而且袁世凱的母親死後也不能入葬祖墳,因為她只是個小妾,不是正妻。當時袁世凱是名震四方的人,可是他母親還是在家族中沒有地位。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透過這兩個例子,電視劇中的嫡庶觀念不是憑空想象的,而是在社會中實實在在存在的東西,並且社會中的嫡庶觀念是很濃厚的,嫡子地位遠高於庶子。當然這種方法也有好處,可以使兒子之間減少鬥爭,因為東西都規定留給了嫡子,庶子就不必要與嫡子爭奪。無論是古代社會,還是當今社會,嫡庶觀念依舊存在,即老大的地位高於其他兒子,老大比其他兒子有更多的利益。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歷來現實2019-05-22 17:33:56

電視劇是人們娛樂消遣的一部分,女性朋友對古裝劇的熱衷程度不亞於化妝品,有的古裝劇的收視率更是高得嚇人。

《甄嬛傳》就是其中的一部經典之作,一句“臣妾做不到啊”更是深入人心。對於宮鬥劇也感興趣的也有不少,畢竟從古至今正室與小三的較量從來都不缺乏觀眾。而小三的孩子和正室的孩子之間的較量也是人們關注的焦點。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古代女人們之間的鬥爭就更為精彩了,但古代的小三始終都被全程壓制,體現不出她們的受寵之處,總被一個妾室的身份束縛。

現代小三登堂入室的並不在少數,“瀘州的二奶遺贈案”(二奶與正室之間的一個財產糾紛案)也被人們津津樂道,就更不必說古代在嫡庶之間形成的經典故事了。

電視劇裡面也有描述古人對嫡庶制度的態度,但相比較真正古代人對嫡庶觀念的看法而言,其實電視劇都把它美化弱化了。古代的真實情況更加嚴重。

在古代一妻多妾的社會背景之下,在宗法制度的影響下,有一種名為“嫡長子繼承製”的模式。

嫡長子繼承製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項原則,即王位和財產必須由嫡長子繼承。

嫡長子繼承製度起源於商末,定於周初,《春秋公羊傳·隱公元年》裡這樣記載:

“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

王位的繼承必須是正妻所生長子,無論其賢能與否;如妻無子,則不得不立貴妾之子,不管其年齡如何。

在古代小三的地位是極低的,雖然至今都還流傳著:“妻不如妾,妾不如婢,婢不如妓,妓不如偷,偷不如偷不著”這樣的段子,雖是渾話,地位高下立判。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但古代的妾其實和高等丫鬟的地位差不多,有時甚至連高等丫鬟都不如,畢竟有時候正室母家地位很高的話,妾的實際地位甚至不如妻子身邊的高等丫鬟。所以庶子的待遇也不會太好,在西周時期財產和王位都是由嫡長子繼承,就沒庶子什麼事,哪涼快去哪待著吧。

漢代嫡長子繼承製在身份繼承領域方面進一步加強,漢代明確規定嫡長子才能繼承封爵,否者還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但在財產方面還是有所改進,採取諸子均分的方法。

在此之前其實庶子還是很慘的,明明大家拼的是同樣一個爹,但自己什麼也沒有。既不能繼承爵位還沒有錢,只能靠自己去打拼(也不乏有比較傑出的庶子)。

而庶出的女子就更悲慘了,她只能下嫁或為妾,門當戶對什麼的是對嫡女而言的。其實這也很好理解,在古代能當正室的家庭條件一般都要比妾室的好。所以這就決定了嫁妝的多少,也就意味著婆家的態度也取決於此。

其實由嫡長子繼承製度就可以很好的解釋為什麼在明朝朱元璋為什麼一定要把他的皇位傳給長孫朱允炆,而不傳給他的兒子朱棣,因為朱允炆是朱元璋長子朱標的兒子,是他的嫡長孫,而朱棣不是他的長子。所以在朱標死後這才傳位給嫡長孫朱允炆,而不是給不是嫡長子的朱棣。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日本和朝鮮也是採用嫡長子繼承製度,但區別在於,日本上世紀的民法雖然已經改革到位,規定各子女可平均繼承父母遺產,但到了21世紀,仍有不少人採取讓長子繼承父母全部土地的慣例做法。

而朝鮮在古代對嫡庶之分就更嚴格了,朝鮮庶出的子女是不能叫自己的父親為父親的,只能和下人一樣叫大人。並且一般婢女生的也只能是婢女,沒有人會娶她們。

因此她們一般只能從事歌舞伎這樣的職業來養活自己,相比較古代朝鮮而言,中國的嫡庶之分反而要寬容一點。起碼我們沒有他們殘酷,還知道與時俱進地去修改,而不是一味墨守成規。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牛回回2020-03-19 17:22:16

古裝劇中往往有嚴重的嫡庶觀念。這些並非憑空想象,憑空捏造。

中國古代實行一妻多妾制,明媒正娶的為正妻,而

妾,大多是丈夫為了傳宗接代,取一些家境貧寒的女子,或者把侍女提拔為妾,更有甚者,是從人販子那裡買來的。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妻與妾的地位就有明顯的尊卑貴賤之分,那麼妻生的嫡子女,妾生的庶子女,自然會有嚴重的尊卑貴賤之分了。

我覺得古代的嫡庶之分就是權力、地位和錢財之分。

嫡子女,因為母親有地位,他們理所應當的擁有地位。古代繼承財產也不像現在那麼公平,只有嫡子擁有繼承權,而庶子沒有資格。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在商朝就已經有了嫡庶觀念,在

魏晉南北朝時,庶子的地位低到和家中奴僕差不多

。作為庶子確實悲慘。

不過這嫡庶觀念,也有其優勢。嫡庶之分避免了兄弟、妻妾之間爭奪財產。

嚴重的嫡庶觀念到明清才逐漸弱化的。理論上,

古代的嫡庶觀念真的有電視劇所說的那麼嚴重。

我想,這大概這就是所謂的子憑母貴吧

。生在古代的庶子得不到平等的對待,有些庶子不但沒有資格繼承父親的財產,還因為地位過於低下,連父親都不可以叫,要把父親喚為大人。一個孩子,連父親都不可以叫喚,難道還有可能得到很多的父愛嗎?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這種嫡庶之分,對庶子來說,真的太不公平的,但是那又能怎麼樣呢?這就是他們的人生啊。

古代的環境造就古代的嫡庶之分,古代的嫡庶之分在古代正好適用,再加上沒有在那個嫡庶之分嚴重的時空生活過,沒有辦法理解其中的利與弊。我只知道這嫡庶之分對孩子來說太不公平。他們生活在連人生平等都沒有的家庭,應該沒有什麼幸福可言吧。

不過生活在貧困的家庭就不會有太多的嫡庶觀念了吧,畢竟貧困家庭一般為一夫一妻。

你覺得我扯得有沒有道理呢?請在評論告訴我一聲。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張生全精彩歷史2019-07-20 07:34:43

我們從各種電視劇中看到,古人的“嫡庶觀念”是非常強烈,嫡庶在待遇上,差別也是非常大的。那麼,真實歷史中,古人也是這樣的嗎?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影視中的嫡庶兄弟)

是不是這樣的,我們先來看看“嫡庶觀念”是怎麼形成的。

在生產力水平極為低下的原始社會里,顯然是不存在嫡庶觀念的。那時候,有資格擁有更多食物的,是那些身體強健的人。因為只有他們擁有更多的食物,才能維持體力。有了體力,才能打下更多的獵物,獲取更多的食物。所以,那時候,在食物極端貧窮的情況下,不但不會對兒子們區別對待,甚至還有殺嬰這樣的現象。

從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轉變的時候,物質生活豐富一些了,文明逐漸建立起來了。在這樣一種情況下,父母對待兒子們會呈現兩方面的情況:

一是父母對兒子們會一視同仁,這也是父母的天性所在。另一方面,為了家族的發展擴大,父母在情感上會傾向於老么。

這種情況,直接的證明,就是長期流行在中國北方遊牧民族中的“幼子守灶”傳統。家庭裡的財產,不是由嫡長子來繼承,而是由幼子來繼承。為什麼會出現“幼子守灶”這種情況呢?因為北方的遊牧民族,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處在從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過渡的時期,有一定的物質財富,但並不豐富。因此,在安排財產上,都會讓嫡長子去最遠的地方,目的是讓他們到那裡去開拓新的資源,去搶佔更多的地盤,獲得更多的資源。而幼子因為年紀太小,還需要照顧,所以留在父母身邊。不過,幼子留在父母身邊,也並不是享受一切,因此幼子承擔著贍養年老父母的責任。

由於父母需要幼子來贍養,因此,父母與幼子的感情,相對來說更深一些。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遊牧民族的母子,圖取其意)

古代除了北方遊牧民族有“幼子守灶”傳統外,其實在大多數並不富裕的老百姓那裡,也有“幼子守灶”的傳統。雖然普通老百姓不可能讓長子去搶奪更多的地盤,但是,讓他們提前離開家,獨自去創業,也可以減輕家庭的壓力。也因此,有了“百姓愛么兒”這樣的說法。

不過,在另一條線,也就是王公貴族這條線上,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由於在進入奴隸制社會後,王公貴族都佔有了大量的財富,同時佔有了大量的權力。如果不設定一個規矩,那麼後代就會拼命爭奪財富,爭奪權力。

有人可能不理解,普通老百姓家庭裡,並沒有多餘的東西,尚且沒見他們拼命爭奪。為什麼王公貴族財富那麼豐富,反而還要爭奪呢?

這其實就是人類的一種劣根性。在物質財富不豐富的時候,人類想要活下去,就不敢爭奪。而當物質財富極為豐富的時候,因為爭奪並不影響活命,而透過爭奪獲得了更多的財富,獲得了更多的權力,獲得的滿足感和能享受的待遇就很不一樣。所以,無論如何,王公貴族的後代們,都會爭奪。

也正是為了避免爭奪,嫡庶觀念、長幼觀念也就逐漸形成了。憑著“先來先得”的原則,正妻是先來的,她的兒子們就該先得。庶妻是後來的,她的兒子們就應該後得。而在同一類的嫡庶中,長子是先來的,就應該先得;幼子是後來的,就應該後得。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皇帝出巡,圖取其意)

在奴隸制早期,雖然嫡庶的觀念逐漸成型,但最終完全成型,還是在西周時期。那時候,伴隨著分封制的落實,就有了“周禮”的出現。而周禮的一整套制度,都是以“嫡庶”和“長幼”為基礎的。在王公貴族中,無論是獲得的地盤,還是享受的權力,都嚴格以這個為標準。誰要是違背了這個標準,在分配土地、財富和權力的時候,憑著自己的喜好來,都會受到譴責。周天子將在其他諸侯的擁戴下,帶著大軍,前往攻打,維護周禮。

周朝對周禮進行了數百年的維護。雖然春秋戰國時期,已經有很多人在破壞周禮,但也有很多人在維護周禮。周禮就在這種破壞和維護中,繼續往前推進,從而讓“嫡庶觀念”深入人心。

後世進入皇權社會,由於皇權一支獨大,因此,“嫡庶”的問題,顯得尤為突出。而且所有的大臣們都明白,維護了“嫡庶”,就解決了關於權力的全部問題,這也成為大家思考問題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屬。

(參考資料:《史記》《周禮》)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靈石蘊2019-09-24 22:14:09

所謂嫡子,是老婆生的孩子,所謂是庶子,指妾或者外室生的娃,別說古代了,就是今天,嫡庶地位也是有巨大差別的,小三婚姻壓根就不受法律保護……

嫡庶觀念屬於古代倫理一部分,和君臣、父子、夫妻、朋友共同組成古代社會倫常關係

其實用今天的眼光來看,古代嫡庶觀念和重男輕女差不多,不過在當年可不存在什麼嚴重不嚴重,人家那就是風土人情,那就是自然習慣。打個比方,近期人人談之色變的扶弟魔,如果站到姐姐角度,人家是甘之如飴,再比方說今天做父母的在衣食住行方面給予子女的種種付出,那以後會不會莫名驚詫:子女還要父母養,不是靠福利保障嘛?

古代有三綱五常,什麼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嫡庶關係雖然沒有表現在三綱裡,但知道有個詞叫三從四德,女子三從,從父、從夫、從子,再去結合長兄如父、妻妾關係,我們可以得出這麼一個結論

嫡子是一家之主,他有權賣掉庶子他親媽

孩子媽如此,孩子地位又能好的了多少呢?總的來說,以當代觀點來看,嫡庶待遇差距是很大的,不過古代就那樣,他們習慣了,彼此都接受,並不以此為陋習

此為春秋之禮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搞史人2019-10-23 08:06:15

中國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嫡庶之分的呢?其實大約在商朝的時候就有了,經過周公定禮之後,成為法規定律,才有了流傳千年嫡庶之分的階級差異。

嫡庶確立了之後,他們各自享有的社會地位也是不同的。周公定禮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嫡長子繼承製,以這條為準繩,確立法統理統。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我國古代因為這條制度,發生過很多的正統之爭,如:宋英宗時期的濮禮之爭、還有大家熟知明朝嘉靖時期的大禮儀之爭,都是圍繞嫡長子繼承製所發生的。

在春秋時期,生育技術低下,男性人口都是寶貴資源,這種情況下的嫡庶之分就不是不可以逾越的了。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到了秦漢之後,嫡庶之分就有了嚴格的界限:嫡子可以得到最優等的待遇,而庶子呢也就比家中的奴婢高一等,要是不受家中長輩喜愛的話,那也跟奴婢差不多了。

一般在繼承家業的時候,嫡子肯定處於絕對優先的位置。除非這個嫡子非常的差勁,與庶子有極大的差別,否則的話一般情況下是輪不到庶子來繼承家業的。

現代人演的一些電視劇,老是以現代人的眼光去看古代,很多時候淡化了古代的嫡庶之別,似乎嫡庶之間的差別並不大,其實完全歪曲了古代的情況。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其實庶子還好一點,要是庶女那就更慘了,連皇家庶女都會被下嫁最下等的商戶人家。庶子女的母親也大多都是主家買來的,或是奴婢之身,受寵後提拔為妾室。但妾的身份卑微,在家中也僅作為取悅男主的工具罷了。

蘇軾就曾將懷孕的妾室送於他人,然而不管悲哀與否,這便是我國幾千年以來的社會規則倫理。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黑水布衣2019-04-01 20:22:10

我來嘗試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要說古代人的嫡庶觀念可不僅僅是個觀念,嫡長繼承製是古代社會重要的禮法,很多時候是寫進法律裡的,不容侵犯!

我國的夏商時期有父死子繼也有兄終弟及,嫡長繼承製從西周就開始正式的實行,而且父死子繼大於兄終弟及。也就是正妻的長子有絕對的繼承權,正是這一點決定了古代社會的嫡庶觀念。對於老百姓來說,嫡長子可以繼承家產,對於皇親國戚、有世襲官爵的家庭,嫡長子可以繼承爵位和財產,擁有絕對的話語權。古代朝代中,只有元朝(誰勢力大誰當皇帝)和清朝(前期大家商量後來理論選賢)不實行嫡長繼承製。當然也不是說其他的兒子沒機會,如果無嫡長子,那就立庶長子,反正得是歲數最大的。如圖: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這種制度現在看來似乎沒啥科學道理,但在古代,卻是一種有效的解決繼承問題的方法,因為判斷直接:誰是大老婆的長子,誰來繼承。如果按家長的喜好,那豈不是更扯,如果選賢,畢竟賢能這東西短期內不好判斷,如果家長早死,那就是一場爭鬥。

舉幾個例子吧,漢武帝劉徹當太子之前,漢景帝劉啟是先提拔了王氏當皇后,然後在立劉徹當太子,這樣名正言順,同理還有武則天,當時的武昭儀獨寵於唐高宗,但仍要努力爬上皇后寶座,這樣她的孩子才有機會未來登基,明太祖朱元璋在長子死後,立了皇長孫繼位。而歷史上廢長立幼導致悲劇的事兒就更多了,例如,趙武靈王在兩個兒子之間搖擺,隋文帝楊堅立了老二,都造成了嚴重的問題。

有人也說清朝不用嫡長,也享國很久啊。其實。入關前,後金不懂漢人禮法,皇太極是眾人推舉的,可以服眾;而順治福臨是豪格與多爾袞之間妥協的產物,自然也沒問題。入關後,康熙玄燁只能說是上天的選擇了(得了天花都沒死),這樣的機率畢竟太小了,在往後大家都知道的九王爭位,對康熙朝是極大的消耗(其實康熙是喜歡自己的太子的,不然不能兩立兩廢);雍正時,無嫡子,長子二子早夭,三子被廢,位置留給了最年長的弘曆(當然也是最優秀的);乾隆後,清朝的運氣就沒那麼好了,嘉慶顒琰雖是第十五子繼位,主要是當時兄弟們要不不爭氣要不早死(大名鼎鼎的五阿哥永琪20多就死了);道光旻寧是大清國唯一的嫡長子繼位的;咸豐奕詝同樣是活著的最年長皇子;同治載淳是唯一的皇子,沒別的選擇,而之後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因為清朝沒有這種宗法制,同治早死無子,慈禧為了繼續掌權,立了載淳的堂弟載湉,也就是光緒帝。大清帝國最後的半個世紀,都掌握在女人的手裡,問題是這個女人是個出色的權謀家,而不是一個出的的政治家。

當然,有時候不得不信“氣數”這個很玄幻的詞,很多王朝走向衰敗的開始都是由子嗣不旺引發的,就像東漢,漢章帝劉炟後,皇帝都是小孩子,連後嗣都沒有,權利掌握在外戚或宦官手裡,繼位的都是小孩子,惡性迴圈,週而復始,嫡長繼承製也都成了空談了。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正一品貴妃2019-10-21 23:56:15

嫡庶觀念應該從古代的婚姻形式說起。古代並不是一夫多妻制,而是一夫一妻多姬妾制。古代講究的嫡庶尊卑真的如電視劇裡所呈現的那樣嗎?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有過之而無不及。

嫡庶觀念從生母的身份進行區分

封建社會的男子雖然被允許納妾,但卻只能有一個妻子,也就是正室,是一個家庭裡的女主人。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首先,古代男人在迎娶正室的時候都是十分重視的,大多時候都是由父母根據雙方家庭的實力來挑選,由媒人牽線搭橋,也就是所謂的“明媒正娶”。這就決定了古代夫妻雙方並不是簡單的配對關係,而是兩大家族的結合,這就保證了妻子的家庭裡的地位。

正室與偏房所享受到的待遇有何區別?

迎娶流程不同。1922年溥儀迎娶婉容,當時的清廷早已退位,但由於清室受到優待,所以溥儀和婉容的婚禮全部參照清朝皇帝大婚的禮儀進行。大婚當天,婉容乘坐的“鳳輿”抬進紫禁城,走的是東華門。而身為皇妃的文繡雖然溥儀親自認定的,但只能悄悄從側門進入紫禁城,並且在溥儀和婉容大婚當天需要跪迎皇后。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去世後埋葬位置不同。晚清重臣袁世凱在家中排行老四,因為母親是小妾,所以身為庶子的他在家族的地位很低。我們都知道袁世凱發跡於朝鮮,之後仕途順風順水,甚至做到直隸總督的位置。可即便如此,袁世凱在家族中的地位依舊不變,當時袁世凱想讓其母親與父親合葬,但這一要求卻被二哥袁世敦拒絕。在官場叱吒風雲的袁世凱卻奈何不了這位嫡出的哥哥,最後只能作罷。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嫡庶尊卑的根源——宗法制

在周朝時期,天子的兒子中,嫡長子將來會繼承天子職位,而其他的兒子則被分為諸侯。在諸侯的封地裡,嫡長子也同樣會繼承諸侯之位,其他兒子則被封為卿大夫,以此類推。這種宗族制度深深影響後代的封建王朝。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而在一個家族內部,正室地位高於偏房、嫡子和庶子在繼承爵位和財產方面的絕對優先權,這都是宗法制的具體表現。嚴格的嫡庶觀念其實有利於家族的穩定,避免因為爭鬥而造成內部消耗。

總的來說,古代的嫡庶觀念是非常嚴重的,這體現在生活待遇、爵位繼承和財產繼承等方方面面,甚至對於今天的我們來說顯得不可思議。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蜀中梁哥哥2020-02-26 08:26:02

事實上,古代人的嫡庶觀念,遠遠比電視劇裡表現出來的嚴重的多。還是給大家講個故事吧!

聽老年人說,解放的時候,我們那裡鎮壓一個地主。鎮壓那天,他的七個老婆,在現場哭作一團,有一個細節,表明嫡庶等級差別很大。

現場人山人海,相關人員把他的七個老婆安排在階梯上,讓她們遠遠觀看。亂哄哄的場景,小老婆們仍然沒忘記等級差別,她們把大老婆安排在最好的位置。

現在的電視劇,為了劇情,把古代的很多規矩,已經歪曲了。舉個例子《甄嬛傳》皇后和皇帝的幾個妃子,勾心鬥角、明爭暗鬥。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在古代是不合情理的,皇后是後宮之主,在後宮,她有生殺予奪的權利,下面的嬪妃,宮女,巴結她還來不及呢,哪敢不尊重她!

最搞笑是《甄嬛傳》的皇帝,被後宮搞得焦頭爛額,這更不可能,在古代,男尊女卑,在家庭中,男的再懦弱,也是一家之主,更何況是皇帝。

所以說,現在的電視劇,把小朋友帶歪了,很多東西,在古代是不可能的,不要相信,要看就看正劇。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與狼共舞說歷史2019-10-29 21:39:52

“嫡出”和“庶出”的區別,說直白點就是承認與不承認的關係。在中國古代,道德觀念和封建綱常的高度發展,將天下人的生活點滴全部關進了制度和觀念的籠子裡,“嫡庶出”就是其中之一。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嫡長子繼承製

中國數千年封建歷史中,當上一輩向分配財產、爵位權力的時候,使用的方法是“嫡長子繼承製”,也就是說繼承人必須是正妻所生的兒子,如果兒子比較多,那麼就以長子為繼承人。這其中最關鍵的就兩個字:一個是“嫡”,另一個是“長”,不管有有沒其他任何因素,這兩點是最重要的規則。因為這樣才符合道德禮制,名正言順!

“嫡庶出”觀念在小老百姓家倒顯得比較平淡,但是在王室貴族家庭之中,就比較重要了,甚至可以說影響著家族的興旺和發展,這一點,在封建帝王家中尤為重視。在中國古代,皇位繼承人的人選,最重要的一條評定標準不是能力強弱,而是出身問題!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皇位繼承人中的“嫡庶出”制度

一般來說,皇位繼承人的第一人選必須是皇后的親生兒子,其次是皇帝最為寵幸妃子的兒子,如果這兩位都沒有兒子在世,或者兒子早夭,才會去考慮其他妃子所生的孩子,並且以妃子的地位為標準,也就是庶出之子。不然的話,是不符合祖宗禮制,皇帝本人也會被天下人推向風口浪尖之上,甚至影響天下太平。

另外,在古代封建王室中,一旦原配皇后沒有給皇帝生下男孩,那麼就存在地位不保的危險,因為當你沒有為國家生下下一代君主的話,你就是不稱職的皇后,將會遭到皇帝的冷落,天下人的指責和批判。到了這時候,其他生下兒子的妃子就會乘虛而入,明爭暗鬥,希望自己能成為母儀天下的下一任皇后,這也是中國古代宮斗的根源。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

除了皇室之外,其他世襲的王公貴族家中,也同樣秉承著“嫡庶出”制度,希望能以這種方式保持家族的興盛,香火的旺盛,成為中國古代道德制度中至關重要的一環!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漩渦鳴人yy2019-10-19 16:44:07

肯定是更加嚴重,電視劇所表現出來的那已經算得上是給了一點兒面子啊,畢竟要有幾十集的劇情要去湊,所以給了兩個皇子一天到晚爭鬥的機會,要不然古代歷史裡面,根本不給你這樣的機會。

關於嫡長子的問題,其實在歷史上面最早的也是最讓人感覺驚訝的記載就是商紂王,大家都知道商紂王的母親,再生商紂王的之前有兩個兒子,可這兩個兒子生下來的時候,商紂王的母親並不是正氣,等到商紂王的母親成為正七之後,生下來的這個孩子商紂王就比這兩個哥哥成為了嫡子,最後成為了商王朝的王。

嫡長子繼承的制度開始初見自己的端倪和猙獰,對於很多人來講,都這個制度沒有辦法理解,你說正妻的孩子有那麼重要嗎?一定要離正妻的孩子作為自己的繼承人嗎?

其實這一點和女性在社會中的地位以及女性在社會上的作用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女性在那個時候它是有一定的社會作用,也正是因為這種獨特的社會作用,所以造成了當時的女性在家族之中的發言權是有的,尤其是在王室權力的最中心裡面所佔有的發言權是舉足輕重。

女性的地位雖然還是弱於男性,但是女性也有自己的作用,也有自己不可替代的能力,所以我們去看歷史上面,比如說宣太后或者是呂后等等一批女性,都是以強權作為自己的象徵,這些女性的政治手腕以及自己家族勢力的保障,使得自己的丈夫能夠依靠自己的妻子共同治理打理天下,所以對於那個時候的君王來講,正妻是一個很重要的考量,(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一個優秀合格的正七將會保證自己的權利的穩定性。

因此正妻的孩子也就是嫡子,可以無條件的擁有自己母親所有的政治資源,包括自己母親的政治手腕,作為保駕護航,正妻的孩子也更加有可能穩定的掌握住朝局,所以把自己的權利和自己的位子交給自己正妻的孩子,怎麼有任何疑問,如果交給其他妻子的孩子反而有可能引起內亂,或者根本就不可能管住自己的江山,那何必把自己的江山拱手相送的。

對於這件事情在後來就發生了改變,主要是因為在這之後皇權的不斷集中使得皇帝手中的權力無限的增大,這就導致了女性的社會地位和女性的作用也越來越低。

怎麼講呢?就是所有的事情全是皇帝一個人說了算的,女性只是一個附屬品或者根本就是一個擺設,所謂的正妻再也不是看這個妻子背後家族勢力有多麼龐大,這個妻子有怎樣的政治手腕,而是看誰得寵,如果更受皇帝的寵愛,那自然就算你背後沒有任何勢力,你仍然還是可以做到其他人都害怕你都想巴結你的地步,那何必去發展自己的政治手腕的,何必去發展自己的政治勢力呢?生一個孩子下來,自己的這個孩子馬上就是皇位的最有力的繼承者,就算孩子是傻的,人家男主人愛你這個母親,也愛你這個孩子。

所以也才出現了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情況,也就是這個孩子很傻,而且這個母親沒有任何政治手腕,結果這個皇帝臨死的時候還硬著要把這兩個傢伙拉到權力的最中心,執掌權力,最後導致的結果就是君弱臣強,皇帝不能夠掌管自己的事情了,那整個天下簡直就是一團亂。

所以嫡長子繼承製度,這個制度得要看情況,用的好的話,確實可以作為一條至理名言流傳下來,但是用的差的話,那你簡直就是給自己自找麻煩。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老莊說故事2020-02-07 11:37:03

好吧,這個問題挺有意思的。讓我來試著回答一下吧。

先說結論:古代人的嫡庶觀念要比電視劇裡演得更嚴重。

要解釋這個問題,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展開:

1、什麼是嫡庶?

所謂的嫡庶有兩種意思,第一是指嫡子與庶子。《列子·力命》:“ 齊 公族多寵,嫡庶並行。” 張湛注:“ 齊僖公 母弟 夷仲年 生 公孫無知 , 僖公 愛之,令禮秩同於太子也。”《後漢書·百官志三》:“宗正,卿一人,中二千石。本注曰:掌序錄王國嫡庶之次,及諸宗室親屬遠近。”《明史·楊漣傳》:“今海內清晏,內無嫡庶之嫌。”

第二是指正妻與妾。 宋 王明清 《春娘傳》:“我在風塵中常退步,況今日有云泥之隔,嫡庶之異。” 清 李漁《奈何天·鬧封》:“況且我那位主人,又不是會整綱常,能分嫡庶彈壓得婦人倒的。” 清 袁枚 《續新齊諧·李生遇狐》:“況吾家小叔已定婚某室,他日入門,誰為嫡庶?”

實際上嫡庶是中國古代婚姻制度的核心內容。中國古代實行一夫一妻多妾制度,但各個妻子之間的地位不平等,這種差別就是嫡庶之分。嫡是指正妻及其所生子女,庶指姬妾及其所生子女。嫡庶的差別在唐宋以前比較重要,經元明清而逐代減弱。

中國一夫多妻最初只流行於貴族階層,平民多為一夫一妻,稱“匹夫匹婦”。

正常情況下一夫多妻的家庭裡面,一個男子只能有一位正妻,稱為嫡妻,(宋代之前只有賈充等數人因特殊情況得到皇帝許可而有地位相等的左右夫人)。正妻與丈夫地位平等,在服制,車制等禮儀制度方面享受同等待遇,比如皇后的褘衣和皇帝的十二章衣,其裨、紐、約、佩、綬等配件便是完全相同的。在宋元之前多數朝代,無特殊許可而有兩位正妻的行為,會被處以一年以上徒刑和相應的杖刑處分,並被強制離婚,但後世漸趨寬鬆,明清時期有不少男性都有平妻。

正妻是指男子娶的妻子,一般需要娶背景相當的女子,娶親之時,透過婚書寫明雙方家庭門第、嫡庶、年齡等資料。於某些朝代例如唐代,如果弄虛作假,娶到不相稱的女子,無論女方地位高於還是低於男方,這段婚姻通常都會被強制解除,且追究作假一方的法律責任。娶妻的儀式非常隆重,周代周天子娶妻前後歷時一年多,諸侯則超過半年。後世娶妻儀式雖然簡化,但仍包括聘書、禮書、迎書等三樣檔案(三書),經過納采、問名、納吉(又稱過文定)、納徵、請期(又稱乞日)和親迎(或迎親)六個步驟(六禮)。有時男子還須親自射雁以供奠雁儀式之用,有些朝代男子需準備詩歌做催妝詩之用。正妻不能降為妾,通常只在犯七出的情況下才能被休棄,而有些朝代還規定,即使犯七出,但符合以下三個條件的任何一條的,也不能休出(三不去):第一,經歷或主持了公公或者婆婆的喪禮;第二,娶時男方地位不高,後來富貴的,也即是所謂的不去“糟糠之妻”;第三,妻子的家族散亡,假如妻子被休則無家可歸。

庶妻是指除正妻以外的其他配偶就是庶妻,但通常稱作姬妾,按地位從高到低有媵(正妻的同族陪嫁女子)、妾的區別,另外亦會有一些沒有經過正式婚姻儀式的女性,多為婢女或妓女等賤民女子,近似現代的情婦,有時也被稱為妾,或稱侍妾。媵在周代盛行,周代貴族女子出嫁,需要同族姐妹或姑侄陪嫁,稱為媵,後世鮮見。妾一般是男子娶地位低於自己的女子,不經過三書六禮,而以較簡單的儀式納為配偶,稱為納妾,經過正式儀式所納的妾又稱為側室。妾可以買賣,但妻子不行。宋元以前,妾不能為妻,否則男方可能被處以一年半的徒刑。宋元起有男子在正妻去世或休棄之後把妾立為正妻,需要經過一重儀式,稱為扶正。明清時代,嫡庶區分不再森嚴,把妾扶正的情況更普遍,也有男子買賣妻子的情況出現。

當然,還有通房丫頭、婢女等,地位就更低了,比如《紅樓夢》裡面的平兒,是賈璉的通房丫頭,地位低於妾,但高於婢女,而襲人則就是婢女,即使她跟賈寶玉上過床了,也沒有被正式提拔為通房丫頭,更不用說是妾了。

2、嫡庶的觀念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在上古時期,是沒有嫡庶的概念的,人人平等。後來到了夏、商時期,有了高低貴賤之分,但是還沒有產生嫡庶的問題。比如商朝的時候,採用的是兄終弟及制,也就是說,只要是前任國君的兒子,都有機會當國君。但是這樣就會產生一個問題:都是前任國君的兒子,憑什麼你當國君,我不能當。憑什麼你先當,我後當。於是,兄弟之間產生了血腥的廝殺,對於王朝內部來說的話,是非常不穩定的。所以,到了周朝,吸取了前代的經驗教訓,開始發生了改變,建立了嫡長子繼承製,能夠繼承天子位置的,只能是嫡長子,什麼是嫡長子?嫡就是嫡子,必須是正妻的兒子,長就是長子,還得是正妻的大兒子,從血統和出生順序上規定了只有這一個人可以繼承天子的位置,其他人就別想了。那其他的兒子能幹什麼呀?可以分封為諸侯,在諸侯國裡面,他們就是長房,就可以一代代傳下去。以此類推。

3、嫡庶制度的發展。

嫡庶制度的產生有利於王朝內部的統治,但是血腥的廝殺有沒有減少呢?一點都沒有,最著名的,楊勇和楊廣,李建成和李世民,都是標準的嫡子之間的廝殺。但是這種觀念畢竟十分的深入人心,所以在社會上的所有人都有意或者無意地遵守著這個觀念。還要說到《紅樓夢》,裡面賈環是庶出,賈寶玉是正出,他兩之間的地位差距之大,恐怕每個讀過的人都知道吧。另外《家》、《春》、《秋》裡面也有類似的表現,《雷雨》裡面也有,很值得一看。

古代人的嫡庶觀念真有電視劇演的那麼嚴重嗎?蒹霞蒼蒼30702019-12-02 00:25:11

現實比電視劇裡演的可嚴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