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五帝跟陝西有什麼聯絡?五旗星燦光爛2019-09-25 19:03:44

羶西人常以姬水、姜水來強調炎黃二帝的正統地,類似的伎倆已屢見不鮮。先是噴子總督擬綱,然後呢一群專業囿養的地域黑噴子便開始〝一犬吠聲,眾犬吠形〞,如茅坑之蛆蠅附膻逐穢(此成語要考喲),令人噁心。那咱們今天就好好論證一番。

《國語·晉語》載:“昔少典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二帝用師以相濟也,異德之故也。”這是我們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記載炎帝、黃帝誕生地的史料。

姜水自不用多談了,九水繞洛陽中九水(黃、伊、洛、廛、澗、谷、甘、姜、儒)中就有貨真價實的姜水,下面就著實講一下姬水。

據皇甫謐《帝王世紀》中的記載推測,“姬水”其實就是“濟水”,是不同時代的不同人的不同寫法,造成的字形上的差異而已,按照古代漢語知識這叫:“假借”。也就是將“姬水”假借為“濟水”,或者是將“濟水”假借為“姬水”了。而二者的語音卻是相同的,是符合於假借的條件的。

那麼問題來了,按照陝西人的通音論斷,究竟是漆(qi)&沮(ju)通〞姬〝還是〞濟〞通〞姬〝可靠呢?答案不言而明。

濟水,發源於河南濟源太乙池。《爾雅》中提到的四瀆:江、河、淮、濟,古代四條獨流入海的河流,“濟”指的就是濟水。而濟水能入四瀆,足以證明它在古代中國人心中的神聖地位。

(黃帝)母曰附寶,見大電光繞北斗樞星,照郊野,感附寶,孕二十五月,生黃帝於有熊,長於姬水,因以為姓。日角龍顏,有聖德,受國於有熊,居軒轅之丘,故因以為名,又以為號。

黃帝生於有熊,長於濟水,所距不遠,這樣的活動範圍方可符合其活動區域。

唐·李頎《與諸公遊濟瀆泛舟》所說:“濟水出王屋,其源來不窮”“皇帝崇祀典,詔書示三公”。

相傳,在遠古時代,黃帝與蚩尤曾在河北作戰,因蚩尤能十里吐霧,黃帝打了敗仗,退到太乙池王屋山的主峰天壇山上。黃帝“清齋三日,登山至頂,於瓊林臺禱上帝破蚩尤。帝遂敕王母降於天壇。”“王母乃召東海青童君,召九天玄女,授破蚩尤之策。黃帝依命殺蚩尤於冀,天下乃無不克,海內安然。”(杜光庭撰《天壇王屋山聖蹟敘》)。從此,每年八月十五黃帝都到天壇上設壇祭天,故名曰天壇山。這也是“黃帝以姬水成”的由來,也就是說黃帝因為祭祀姬水即濟水而成功的由來。因為王屋山太乙池為姬水即濟水之源。

以後歷代皇帝每年也都到天壇山設壇祭天。明清遷都北京後,皇帝祭天嫌路遠,就在地球同一軸線上在北京建起了天壇祭天。可見,濟水的榮耀與驕傲,它曾哺育了千秋萬代的炎黃子孫。由此可以證明:“姬水”就是“濟水”。

濟水流域物華天寶、地傑人靈,賢相名將、文人墨客不乏其人。如司馬懿、李商隱、韓愈、白居易等,都曾遊觀濟水,留詩作證。

故里乃出生地&居住地。

陵乃墳墓。陝西黃帝陵是一座名副其實的衣冠冢,況且是真是非略通曆史的都知,犬戎鬼方根據地,五胡亂華大本營,這樣一個地方怎會是黃帝的陵寢呢?!

為什麼陝西會有一部分人故里與墳會傻傻分不清呢?這其實很好理解,他們是古墓派小龍女的嫡傳弟子,吃喝拉撒,生老病死全在墓裡,所以他們時常詆譭華夏正統地的黃帝故里,豈不知他們是戎狄的後代,想脅迫炎黃子孫拜戎狄。

而真正的黃帝陵有三門峽橋山、甘肅正寧、河北平谷、北京房山,三門峽甚至還有全國最早的祭拜黃帝的碑銘。故里除了新鄭和壽丘一說,總之拜祖和祭祖希望吃瓜群眾能明辨是非,至於去哪裡拜祭都一樣,因為黃帝是凝聚華夏的象徵,但千萬別祭錯墳頭了。

三皇五帝跟陝西有什麼聯絡?齊聲喚賢2019-09-25 15:10:51

“三皇五帝“有四五個版本,說法不一,凡涉及到的,加起來十三四人,一文難盡。敬請您注意我下一步發的系列談,要連續發半年以上。

簡單說起來,只有炎、黃二帝與帝嚳後人與陝西有關係。

三皇五帝跟陝西有什麼聯絡?良人執戟22019-09-25 17:24:38

回答你的正面問題。補充說明的問題就不回答了,因為關係到仰韶文化姜寨遺址(陝西臨潼)的牽扯,過於複雜。

我國古代神話傳說中,所謂的"三皇五帝"其實就是古時氏族社會的部落或者部落聯盟的首領。

關於"三皇五帝",也有多種說法,普遍認為即:"伏羲、女媧、神農"。五帝即"黃帝、顓頊、帝嚳、堯、舜。"

我認為,神農也稱炎帝,《帝王世紀》:"神農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橋(?)氏女,登為少典妃,遊華陽,有神龍首,感生炎帝。

華陽應該在陝西的洋縣。

三皇五帝跟陝西有什麼聯絡?

黃帝集團戰勝蚩尤集團(東夷一支)、炎帝集團,三個部落融為一體,共同的圖騰就是龍。中華兒女都是龍的傳人。

三皇五帝跟陝西有什麼聯絡?

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在其所著《史記.五帝本紀》說:"

黃帝崩,葬橋山。"

《史記.封禪書》中引述了軒轅黃帝的死因和入葬情況:"黃帝採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鬍髯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者七十餘人,龍乃上去。"

三皇五帝跟陝西有什麼聯絡?

後來,漢武帝"北巡朔方,勒兵十餘萬,還,祭黃帝冢橋山"。

後來他曾說:"吾聞皇帝不死,今有冢何也"?或對曰:"黃帝己仙上天,群臣葬其衣冠。"

關於這個問題,史學界一直爭論不休,對黃帝昇仙之說是各說閣。

《劍經》認為是黃帝鑄鼎累出疾病,崩葬橋山。但是,後面又說:五百年以後,山崩,墓內室無屍,只存有黃帝的寶劍和赤靴。

根據中國墓葬發展過程推測,那時的墳墓沒有現在的帝王陵高大,也不會有地面陵園祭殿的建築物,現在多處黃帝陵或者紀念性標誌,都是後人為紀念祖先和心目中英雄而建的。

但是,司馬遷北巡朔方回長安時,曾在黃陵縣城北面的橋山祭祀過黃帝陵,這一點應該是事實。

據此斷定,橋山黃帝陵已有兩千多年曆史。

注:如有不同的看法,以你的為準!

注:正確的"橋"字應該是女旁,但是打不出來,只能用橋代替。

三皇五帝跟陝西有什麼聯絡?換個名字繼續懟2020-07-05 18:55:55

既然豫省網友提問了,我就說說,黃帝、炎帝、大禹就是陝西人,伏羲是甘肅人,堯、舜是山西人,有些地方近幾年新建了個黃帝故里,但是沒有歷史學家認可,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罷了。給自己的口碑找個文化符號做外衣。

三皇五帝跟陝西有什麼聯絡?

三皇五帝跟陝西有什麼聯絡?

三皇五帝跟陝西有什麼聯絡?

三皇五帝跟陝西有什麼聯絡?

三皇五帝跟陝西有什麼聯絡?

三皇五帝跟陝西有什麼聯絡?

三皇五帝跟陝西有什麼聯絡?

三皇五帝跟陝西有什麼聯絡?

三皇五帝跟陝西有什麼聯絡?

三皇五帝跟陝西有什麼聯絡?

三皇五帝跟陝西有什麼聯絡?

三皇五帝跟陝西有什麼聯絡?

三皇五帝跟陝西有什麼聯絡?

三皇五帝跟陝西有什麼聯絡?

三皇五帝跟陝西有什麼聯絡?

三皇五帝跟陝西有什麼聯絡?

三皇五帝跟陝西有什麼聯絡?

三皇五帝跟陝西有什麼聯絡?

三皇五帝跟陝西有什麼聯絡?

三皇五帝跟陝西有什麼聯絡?

三皇五帝跟陝西有什麼聯絡?東峴匠2019-09-27 12:01:40

我不覺得三皇五帝和來自鄂爾多斯大草原的戎族有什麼關係,好了,別問了,這種已經明確確定的事情說太多就沒味了

三皇五帝跟陝西有什麼聯絡?平秦滅楚2019-09-28 09:52:28

陝西人和中國其它地方的人一樣都是炎黃子孫,即都是河南三皇五帝之後!眾所周知,中華文明起源於黃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區,即河南省大部,然後向四周擴張延伸,歷史上三皇五帝都起源於河南,在河南建功立業的!

三皇五帝跟陝西有什麼聯絡?大唐神都2019-10-11 23:49:00

沒有關係!陝西的歷史從周朝開始,問的太過久遠了。最有名的黃帝陵還是個假的,裡面啥都誒呦。主要是為了旅遊賣門票!

試問天下哪一家子孫給自己祖先上墳還得買門票???

三皇五帝跟陝西有什麼聯絡?

三皇五帝跟陝西有什麼聯絡?小麥的story2020-11-18 11:06:13

速讀陝西

自古帝王都

瞭解歷史和旅遊到陝西的朋友們都知道,陝西是個歷史古城,是天然的中華歷史博物館。

簡稱:陝、秦

首先第一位皇帝就是秦始皇,也是我國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的省份,傳說中最早期的像中華始祖就有女媧、炎帝、伏羲、黃帝都曾在陝西活動過,先後有西周、秦、西漢、東漢、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等將近十幾個朝代在陝西境內建都稱帝。

黃帝陵祭祖:黃帝是我們中華民族歷史上第一個完成統一大業和開創文明時代的帝王,被稱為“人文始祖”。數千年來我們海內外炎黃子孫都會來祭陵。

從歷史和歷來朝代定居在陝西境內建朝,可以說明陝西有著三皇五帝之稱。

三皇五帝跟陝西有什麼聯絡?

三皇五帝跟陝西有什麼聯絡?

三皇五帝跟陝西有什麼聯絡?

三皇五帝跟陝西有什麼聯絡?

三皇五帝跟陝西有什麼聯絡?我來讀歷史2019-09-26 00:12:51

三皇五帝跟陝西有什麼聯絡?

像西方一樣,公元前3000年,正是全世界文明燃燒的時代。除了兩河流域、尼羅河的蘇美爾文明和埃及文明,印度河流域(現在的巴基斯坦境內)也產生了非常發達的文明,已進入銅石並用時代,印度河和前面說的尼羅河、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一模一樣,也是北緯30°附近的沙漠河流,當地的達羅毗荼人建立了輝煌的城邦文明。當C、D系的同胞們還在澳大利亞、新幾內亞、日本列島過著土著打獵生活的時候,輝煌的國家文明也要在不久之後產生了。

前2600年,印度已經出現了摩亨佐達羅這樣的盛大城邦。

摩亨佐達羅遺址代表的哈拉帕文化,有著極其成規模的城市架構,由於印度河常年氾濫,在城市中有著非常完善的排水設施、避難設施,甚至還有大型的公共浴場。而整個城市採用了生磚熟磚等材料,熟磚作為放水的地基,生磚作為建築結構,和兩河流域的建築有很相似的工藝,而我們當時的建築,大多還是以夯土堆做地基,植物材料作為建築體而存在。當然了,關於印度河以及印度文明,我們以後再細說。

唯獨我們的文明是個例外,我們把目光轉回東亞。人家在愉快地蓋房子,甚至脩金字塔的時候,我們居住的其實就是茅草屋。

對比還是很強烈的,同樣是原生文明,差距不小啊!當然,我們也有在北緯30°的文明,而且也算是最發達的文明之一,那就是三苗的百越文明,而且這裡一點都不幹燥。但人類很矯情,太乾不行,太溼也不行,所以相對強勢的竟然是西北邊的仰韶文化,但三苗的生產力明顯更高,那麼他們心裡自然也不平衡。同時,北邊黃土高原以及內蒙古一帶的紅山文化也坐不住了,華北平原越來越肥沃,他們也希望能從仰韶分一杯羹,並且還是同族的東羌。

東夷在中間當牆頭草,靜觀其變。也就是說我們這邊全是東西流向、不斷氾濫的溼潤地區,和西方的地理條件完全不同。這樣的地理條件造就了我們很難形成中央集權的小國寡民、鬆散的邦聯,還混雜著遊牧的西羌,但這片土地也即將盛開夏日的繁花。

前3000年,三苗從安徽進入江蘇一帶,開始制約東夷的行動,而東夷這時本來是依附東羌的,東羌開始逐漸和三苗轉為敵對關係。下面的很多故事,基本是透過文化遺址的形成和神話進行的一種推測。

三苗畢竟實力不足,一直也沒和東羌直接進行過正面衝突,所以只能去對付東夷。這時候的東夷已經是一個羌人、C系甚至三苗的混血民族了,東夷屢屢招架不住,轉而向東羌的大頭領、姜姓的炎帝求援,炎帝一看小弟被打,唇亡齒寒啊,於是就打算援助。

在傳說裡,一個新興的部族在黃帝的帶領下和炎帝開戰,按照後來的說法,黃帝是個龍圖騰部落的首領,而那時我們主要在遼寧、內蒙交界的紅山文化發現了大量的玉龍禮器,現在考古上也有關於紅山文化是不是和黃帝有什麼關係的爭論,而在分子人類學對紅山文化的研究裡,發現這群人的血統還很複雜,O3、O2、O1、C全都有,這地方很可能是多民族混合的發達地區。

在中國的傳說中,炎帝作為東羌大頭領的稱號已經過了九代,他們自稱是姜姓神農氏的後裔,一直保持著鬆散部落聯盟的主導者。炎帝的名字叫姜榆罔。此人年輕的時候驍勇善戰,屢次鎮壓不服從的東夷部落,最終讓東夷臣服,所以三苗對東夷的攻擊肯定讓他很不爽。而這時竟然後院起火,北邊的東羌別姓姬開始崛起,姬部落的老大叫軒轅,直接從北方下來,讓老薑腹背受敵,但老薑還是打算先救小弟,他本身就沒怎麼瞧得起自己的窮遠親姬姓部落。

可是他也低估了三苗的勢力,三苗中的“九黎部落”異軍突起,老大蚩尤瞬間就吞併了東夷。如果展開聯想,也不排除有前面發達的良渚文化,然後戰鬥力強悍的蚩尤把老薑打了個底朝天,炎帝退回黃土高原。

這時候軒轅也意識到了問題,如果這樣下去的話,下一個完蛋的肯定是自己。傳說中這個九黎部落首領蚩尤簡直就不是人,銅頭鐵臂,牛頭人身。從這種傳說中可以看出蚩尤的戰鬥力很強,所以老姬和老薑決定聯盟。姬軒轅也就是後來包裝出來的黃帝,而黃帝和炎帝結成了炎黃聯盟。

隨即就是著名的涿鹿之戰,現在一般認為是東羌的聯軍和三苗的蚩尤在華北平原北部展開了大決戰。由於姬姓這群人和西羌聯絡很深,一直也沒有東羌那麼開化(按照學界的大部分看法,認為紅山文化是黃帝的部落之一),所以民風彪悍,再加上這地方算是羌人的大本營,“羌羌聯合”的炎黃部落越發強大,三苗再善戰也無法戰勝這麼大的一個部落聯盟,最後蚩尤被黃帝砍了,三苗殘部退回長江以南,剩下的一部分逃入東北地區,融入通古斯部族。而很大的一部分留在了東夷的地盤上(山東、河北南部一帶)。

但傳說把戰爭描述得太花哨了,又是風伯雨師,又是旱魃的,我們也可以猜測,這場戰爭持續了很久,甚至有可能不僅僅是一代人的事情,最後三苗因為氣候變化和不適應導致了失敗。

就像後來的楚漢戰爭一樣,解決了共同的敵人,實力大增的姬姓羌人開始進入華北平原,打算控制東夷、三苗的殘部,因為三苗實在太誘人,他們良渚的黑陶技術以及玉器、武器製造技術,都要高於同時期的仰韶文化。但姜姓東羌肯定不能妥協,畢竟人家才一直是老大,所以兩方最終在“阪泉之野”(這地方現在學界一般認為是離涿鹿地區不遠的、河北北部的保定、北京延慶一帶,正好是三股勢力的交叉點)展開了最終的戰鬥,炎帝的姜姓集團毫無懸念地失敗了,作為暴發戶的姬姓羌人成為了整個羌人內部的部落首領,原來鬆散的聯盟變得稍好,但本質上還是部落聯盟。

姬姓部落一路向南,控制了最為肥沃的羌人故地——華北平原南部(河南),此地在這一時期變得比較安定,洪災較少,所以東羌的重心從陝西轉移到河南一帶,姬姓部落離東夷更近了。

此時的東夷融入大量的三苗血統,三苗高超的技術進入東夷集團,姬姓開始利用自己的勢力拉攏東夷,東夷歸順姬姓東羌,雖有點貌合神離,但是崇拜蛇的東羌和崇拜鳥的東夷產生了合流,這也就是“龍鳳”傳說的一大淵源。也就是在這時,東羌仰韶文化、東夷大汶口文化結束了,整個華北平原和山東丘陵進入了龍山文化時期。

不同於以陝西、河南交界為中心的仰韶文化,龍山文化的重心偏向了河南、山東交界的位置,這也和傳說非常符合,而龍山文化的最大特點就是黑陶。黑陶文化從長江一帶正式轉入黃河一帶,而長江中游的三苗進入了石家河文化。不過良渚文化卻逐漸衰落了下去,可能這些民族都不知道,這一場劇變即將造成北方的後起之秀,以一個龐然大物般的架勢崛起了。

龍山文化時期,我們姑且認為是傳說中“五帝—夏”的時代。

司馬遷在《史記》裡記載的五帝是黃帝、顓頊、帝嚳、堯、舜,實際上所謂五帝的概念最起碼也是到商代逐漸才有的,我們姑且認為炎黃戰爭是前2600年的時代,而與被我們看作夏朝的二里頭文化(前2000年)中間隔了整整600年的空檔,僅僅五個首領肯定是支撐不了的,所以我們只能把傳說中的這幾個首領看作是龍山文化聯盟的五股勢力。

龍山文化以山東為中心,向河南分佈,可以說東夷在這次歷練中成了一個兼具百家文化的民族,羌人、三苗的骨血更大規模地進入東夷,包括他們的優秀文化。並且東夷將自己原來的經商特性和浪漫主義情懷發揮到極致,一時之間成為整個東亞最發達的文明。

在龍山文化的各個遺址中發現了薄得像紙一樣的蛋殼杯,被稱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緻之製作”。在龍山文化發現的大量酒器和禮器,只有浪漫主義情懷夾雜著高度商業化以及手工藝的民族,才能有東夷龍山文化這樣的高度,並且這種文化已經遠遠高於原來的大汶口和東羌的仰韶文化,不得不說三苗的入侵功不可沒。

在黃帝、顓頊作為姬姓集團控制北方沒多久,東夷以其極度發達的文化和實力走上了歷史舞臺。如果按照傳說,顓頊之後的帝嚳時代,就是東方部族主導的龍山文化控制北方的時代了。

龍山文化迅猛地一統北方,我們在這個時代的中原遺蹟中發現了各式各樣的“光”“花”的圖案。不同於東羌人,東夷這邊有很大的崇拜傾向,可以看出這個時代的人們非常崇拜光明。在藏語(古羌語殘留)和現在苗族的語言中,光明分別為(gu)、(kaj),根據《說文解字》中關於華、花、夏三字同音同意同源的解釋來看,原始羌語裡代表光明的ha或者ka,成為整個東方民族的崇拜根源。

所以,直到後來山西一帶的陶唐氏正式奪權前,整個北方在龍山文化的帶領下迅速發展。可這個時候世界的第一座金字塔已經在埃及建好了,奴隸制的中央集權國家已經在埃及成熟發展了。

三皇五帝跟陝西有什麼聯絡?億人交通大十字2020-11-19 16:00:35

呵呵,看看國家分析。

三皇五帝跟陝西有什麼聯絡?

三皇五帝跟陝西有什麼聯絡?

三皇五帝跟陝西有什麼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