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與李唐爭天下,頗受武皇恩寵的武三思為何最終錯失了太子位?毛驢兒談歷史2019-08-17 18:11:57

武三思不是錯失了機會,而是從一開始就沒他啥事兒。不過這件事既然被後人猜測了上千年,那就說明裡面肯定是有一些原因的。

欲與李唐爭天下,頗受武皇恩寵的武三思為何最終錯失了太子位?

武則天只是給武三思畫了一張餅

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則天稱帝。為了儘快建立自己的文武班底用以打壓李姓宗族,所以她大封武姓宗族,武三思也是在這個時候被封為“梁王”的。

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武則天重用孃家人也屬正常,可是她利用

武氏一族

打壓

李氏宗族

就有點兒不太正常了。

武則天是姓武,可她卻是李家人。武氏一族現在幫她打擊李氏宗族,可是將來武則天去世了該怎麼辦?“疏不間親”的道理,武氏一族中不會沒人懂吧。

既然明白這個道理,那麼武家人肯定不會盡心盡力去幫助武則天。

欲與李唐爭天下,頗受武皇恩寵的武三思為何最終錯失了太子位?

武則天當然也能看出孃家人的小心思,為了使他們放心大膽的為自己做事,就在話裡話外透露出想要立武家人為太子的想法,

尤其是最能出壞主意的侄子武三思最得聖心。

這樣一來,武家人再也沒了後顧之憂,竭盡所能幫助武則天。

可是令他們萬萬想不到的是,他們心中的“女神”只是給他們畫了一張很大的餅。最終她還是把皇位交給了的兒子,自己陪著丈夫長眠於地下去了。

欲與李唐爭天下,頗受武皇恩寵的武三思為何最終錯失了太子位?

欲與李唐爭天下,頗受武皇恩寵的武三思為何最終錯失了太子位?瓣雨花2019-08-17 11:57:53

武則天,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皇帝。但是最後她把皇權又還給了唐。

武則天的夢想

武則天能當上皇帝,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

武則天首先自己是很有學問和見地的女人,精幹利索敏銳聰穎。

皇帝李治體弱多病,給了武則天看奏摺批奏摺的機會,慢慢學會了理政,慢慢建立了在官員中的威信,慢慢掌控了官僚系統。

後宮你死我活的鬥爭,激起了她的雄心,不掌握大權,隨時就有消失的可能。

武則天非常忌諱說女人不行。武則天要為女人打個翻身仗。

武則天一開始沒有當皇帝的夢想。

武則天沒有路可走

武則天為了親情,為了統治,喜歡武三思,但並不表明要立他為太子。朝中沒有武則天自己的人是不行的,她自己的人就是孃家人。因此,必須把有才華的孃家人安排在朝堂重要位置,來穩固自己的皇帝地位。

但是,如果立武三思為太子,第一,武則天可能不得善終。女人出嫁了,就不是武家人了,而是李武氏,連武家宗廟都進不去。李家也不會接受,她就會成為孤魂野鬼。

如果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武則天死後肯定會得善終,去李家祠堂,住李家陵墓。

如果立武三思為太子,肯定會要到李唐後人和追隨者的瘋狂反撲,她在老年和她去世後的武三思都沒有這個能力阻擋。

如果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雖然武三思等有意見,但是卻隨了李唐心願,天下會太平。

所以武則天沒有選擇武三思。

欲與李唐爭天下,頗受武皇恩寵的武三思為何最終錯失了太子位?

欲與李唐爭天下,頗受武皇恩寵的武三思為何最終錯失了太子位?歷史逸事2019-08-17 13:11:25

恩寵與傳位兩者之間還是有一段距離的。錯失太子位,談不上,或許武則天有過這種想法,但是作為一個英明的政治家,她不會做出任何行動的。

我們可以從三個角度來考量。

一、從感情上考慮,兒子、侄子,親疏有別。

欲與李唐爭天下,頗受武皇恩寵的武三思為何最終錯失了太子位?

自己的兒子是自家人,孃家侄子畢竟不會拿她當親媽對待。於情於理她都不會將江山留給武家人。

武則天作為一個深謀遠慮的政治家,當然也對自己的身後退路早已想好了萬全之策,把江山還給李家才是正道。

欲與李唐爭天下,頗受武皇恩寵的武三思為何最終錯失了太子位?

二、儒家宗族思想的影響

欲與李唐爭天下,頗受武皇恩寵的武三思為何最終錯失了太子位?

歷代皇帝去世都會進入太廟的,皇后也是可以進入的,武則天雖為武周皇帝,同時也是李唐皇后,如果她想進入太廟,一定是以皇后的身份,而不是皇帝的身份。那武則天只會把皇位傳給兒子。

如果武三思即位,姑姑和父母誰更親,答案很明顯。武三思如果如願繼承皇位,那他就是武周的皇帝,要立七廟,自然會祭祀自己的直系男性祖先,武則天是沒有位置的。

那時,武則天就尷尬了。

三、武三思難成大器。

武三思,作為武則天的侄子才受寵的,本人並沒有治國本事,專長結黨營私,打擊異己,先後迫害了張柬之、敬暉等忠直能臣。

其生性乖巧,善揣人意,阿諛奉承。為討武則天喜歡,武三思對姑姑男寵薛懷義“皆執僮僕之禮以事之”,對張易之、張昌宗兄弟,他皆“爭執鞭轡,謂易之為五郎,昌宗為六郎”。對皇帝姑媽的情人低三下四般討好。可見其人品低劣一斑!

而且他穢亂宮廷,還陰謀發動政變。

這樣的侄子,智慧如武則天,能不清楚侄子的人品,只不過在通往皇權的路上還需要這侄子的幫忙,在鞏固皇權上,武三思也是可以有所作用的。

傳位嘛,武三思靠邊站吧,不在考慮之內。

也不會。

欲與李唐爭天下,頗受武皇恩寵的武三思為何最終錯失了太子位?月出皎兮愛讀書2019-08-18 15:04:44

武則天登基後,立即做了這三件事:

1、封自己的侄子武承嗣為魏王,武三思為梁王,其餘武氏子侄皆封郡王,姑姐則為公主,武氏家族轉眼之間成了武周王朝的皇室宗親。

2、將四子唐睿宗李旦改姓為武,立為皇嗣,並將太子成器改為皇孫。

3、以天子禮制建武氏七廟,追西周周文王為始祖文皇帝,以父親武士約為太祖高皇帝,同時將李唐太廟降格為“享德廟”。並將七廟減為三廟。

上述行為可以看出武皇絕不想她的武周王朝一世而亡,既如此,她就必須考慮繼承人的問題。

然而這一問題卻是個解不開的死結,如果傳位於兒子,就意味著武周政權被李唐政權接管,那麼武周王朝必將一世而亡。

如果傳給侄子,武氏天下得以傳承,可是侄子哪有兒子親呢?再說侄子得了天下,兒子還有命活嗎?

總之,傳兒子,武周王朝必亡,傳侄子,兒孫小命難保,保武家天下還是保兒孫之命?

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讓武皇無從取捨,無從抉擇。

所以武周政權從它橫空出世的第一天起,就必然伴隨著一場立儲風波。

李旦的身份很特殊,他從皇帝的位子上被母親廢為皇嗣,這個稱謂有些不倫不類,既不是皇太子,又區別於普通皇子,這一特殊稱謂同時表現出武皇心中的矛盾之情。

此時武氏家族中年紀最大,資望最深的人是武承嗣,他被封為魏王,,又官拜首席宰相,,武周王朝成立後,他成為朝廷裡最炙手可熱的人物,權傾朝野,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只要武周王朝傳承下去,他就是當仁不讓的繼承者。

武承嗣敏銳地看出了武皇的矛盾心思,他決定先下手為強。他暗中授意洛陽人王慶之,搞起了一場幾百人的請願運動,請願隊伍向武皇上表要求廢黜李旦,冊立武承嗣為皇太子。

武皇詢問宰相岑長倩及格輔元的意見,兩位宰相都是李唐舊臣,均堅決反對廢皇嗣。武皇就將此事擱置下來。

武承嗣爭儲受阻,對這些妨礙他的大臣們懷恨在心,利用他首席宰相的身份,指使酷吏來俊臣羅織了謀反的罪名,將以岑、格為首的十幾位大臣治罪全部處斬。小施計量,就解決了一批絆腳石,武承嗣很是得意,他趁熱打鐵,再次指使王慶之率眾請願。武承嗣如此急切地嘴臉讓武皇很是光火,她認為武承嗣在要挾她,於是決定給武承嗣一點顏色看看,就派來鳳閣侍郎李昭德教訓一下王慶之。李昭德是個敢作敢為的人,他原本就痛恨武承嗣這邦驕橫的外戚,便命令手下把王慶之給打死了。

之後李昭德又對武皇進言,魏王武承嗣的權力太大了。姑母和侄子的關係一定比不上父子關係,歷史上兒子為篡奪皇位弒父的事情太多了,又何況是侄子?武皇一聽立即警醒,撤了武承嗣首席宰相的職務。

儘管如此,武承嗣並沒有放棄對太子之位的覬覦,請願不成,他又改成拍馬,前後兩次率大批民眾為武皇進現封號,一次比一次聲勢浩大,一次比一次馬屁拍得足,武皇照單全收,卻對立儲之事隻字不提。其實這時武皇已在眾位李唐舊臣,尤其是她最為倚重的宰相狄仁傑的勸解下,漸漸放棄了立侄子的念頭。

老臣們說:侄子哪有兒子親?哪有侄子做天子後,把姑媽供奉在太廟裡的?

武皇老了,老了的人自然更加地看重兒女親情,也更加看重身後的事情,如果傳位給侄子,自己有可能變成孤魂野鬼,死後無人祭祀。

可不要小看死後這一碗冷豬肉,清乾隆年間宰相張廷玉,一輩子沒做錯事,最後就為死後能進太廟,吃上一碗冷豬肉,硬生生被乾隆皇帝抓住了小辮子,折騰地死去活來的。

武皇若不看重死後這點事,她也不會給武家建太廟,把李唐的太廟給降級了。

總之,親情牌和身後牌徹底讓武皇放棄了立侄子為太子的想法,並在眾位李唐老臣的勸解下,將當年被廢的廬陵王李哲召回了京都。

廬陵王返京後,對皇位毫無興趣的李旦立即上書,要求武皇立李哲為皇太子,於是一直懸而未決的儲君之位終於有了著落。當年,武皇就立李哲為太子,並恢復了他原來的名字李顯。

最痛苦的人莫過於武承嗣了,他這麼多年企盼併為之付出巨大努力的事情終於成了一場泡影,這打擊讓他鬱鬱寡歡,於是就在這一年,隨著他太子夢的結束,他的生命也走到了盡頭。

最後來說說武三思,武承嗣是武三思的堂哥,也是武氏家族中最受武皇寵信的人,是整個武氏家族聲望和地位最高的人,從武周王朝的建立伊始,他就在追逐太子之位,至死也沒能達成夢想,武三思不傻,堂哥在的時候,太子之位沒他什麼事,堂哥走了,太子之位名花有主,就更沒他什麼事了。

欲與李唐爭天下,頗受武皇恩寵的武三思為何最終錯失了太子位?月關略萌2019-08-16 23:10:33

一代女帝武則天,可謂留名青史。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位正統女皇帝,並且出自盛唐時期,極為難得。若是說武則天不想讓武氏繼承自己的帝位,那絕對是假的。武則天甚至曾經想過讓李顯改姓武,然後繼承皇位,雖然最終沒有成功,但這也充分表明了武則天內心對於武氏繼續掌控天下的想法。

武三思作為武則天的親侄子,深受武則天的寵愛,並且武三思內心也有著榮登大寶的野心與慾望。為何最終武三思還是錯失了太子之位呢?

一、侄子再親也親不過兒子

武三思是武則天同父異母哥哥的兒子,是武則天的親侄子。從血緣關係上來說,兩人也是極為親近的。並且武三思這人可以用不學無術來形容,但他獻媚拍馬屁的功夫堪稱一絕,把武則天哄的服服帖帖。武則天在稱帝后,對於武氏家族可謂照顧有加,各種封王加官晉爵。而且武則天也有著將皇位傳給武氏的想法,這讓她對於儲君的人選十分糾結。一方面是自己姓李的親兒子,另一個則是姓武的親侄子。在經過狄仁傑的一番提醒後,武則天最終還是選擇了兒子李顯。原因很簡單,李顯繼位武則天則為皇帝聖母,而武三思繼位必然是武三思的生母被尊為太后,那麼她這位女皇姑姑又該如何自處?從這裡可以明顯看出,侄子再親終究還是親不過兒子的!

二、李唐宗親不允許,影響朝政穩定

武則天自立為帝前先後將唐中宗和唐睿宗廢掉,並且在稱帝后大肆打壓李唐宗親。這樣的做法顯然會使得李唐宗親處在一種惶恐和極度不安中。兔子急了還咬人,更何況是曾經打下江山坐江山的李唐宗親。武則天時期李唐宗親被長期壓制,武氏家族則掌控著朝廷大權,這種局面久了必然讓李唐宗親積蓄了“滿腔憤怒”,對於整個朝政的穩定有著巨大隱患。況且滿朝文武中,支援李唐的人不在少數,如果武則天一意孤行將皇位傳給武氏,那麼這種矛盾必然會爆發開來,造成大混亂。所以說,武則天對於儲君的選擇對於整個國家的前途有著巨大影響。一旦選擇武三思這樣的武氏家族子弟做儲君,那麼就相當於壓垮李唐宗親的最後一根稻草,矛盾爆發將不可阻擋。武則天自然不會放任這樣的“失控”局面出現。

基於以上兩點,武則天不會冒天下之大不韙,置整個江山社稷於不顧,傳位給武三思。而武三思除了嘴上功夫獨樹一幟外,並無其他高人一等之處。不論是從自身原因出發還是從大局利益考慮,武三思註定是坐不上太子之位的,更別提繼承皇位了。

我是月關略萌,專注歷史領域。希望大家可以多多支援關注我,感謝大家閱讀點評。

欲與李唐爭天下,頗受武皇恩寵的武三思為何最終錯失了太子位?

欲與李唐爭天下,頗受武皇恩寵的武三思為何最終錯失了太子位?

欲與李唐爭天下,頗受武皇恩寵的武三思為何最終錯失了太子位?

欲與李唐爭天下,頗受武皇恩寵的武三思為何最終錯失了太子位?

欲與李唐爭天下,頗受武皇恩寵的武三思為何最終錯失了太子位?刮開有獎——2019-08-16 22:10:33

有人對武則天說:太廟只有供奉祖先,哪有供奉姑姑的。還位於自己的兒子,千秋萬代可受李氏香火。

欲與李唐爭天下,頗受武皇恩寵的武三思為何最終錯失了太子位?大道如天行2019-08-16 20:22:58

皇帝姓武,天下姓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