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裝劇中對錢財的數字顯得那麼不合理?Raymond5892018-03-10 19:38:44

這些一方面可以理解為劇組的不信心,另一方面因為古裝劇的編劇很容易把現代人的日常思維模式帶入到劇本中,而這些小方面都是大家習以為常的東西,所以不仔細很難發現不合理。

為什麼古裝劇中對錢財的數字顯得那麼不合理?張小山352018-03-12 14:26:05

因為確實極大部分就是不合理啊。

並且,中國任何時代的人寫過去的物價,寫的不合理是大機率的,寫的合理是小機率的。

你別說現代古裝劇了,你拉出清人寫的明代背景小說,裡面的物價基本也不太能看,更往前的就更扯淡了,比如封神演義裡的物價能看嗎?動不動一個寶貝價值“百金”,然後隨身帶著可以“充當路費”??雖說是神話題材,不用太深究這個“物價”,但用“百金”寶貝當“路費”,屬於放在那個時代背景下連基本邏輯都說不通的。兵荒馬亂的,商品貿易又極不發達,一路上你以為都開著當鋪哪?你一個“寶貝”隨處好換糧換住宿的?

還有一個誤區就是,大家好像覺得最起碼一個“朝代”內,物價相對會比較統一和固定,其實並不是,以西漢為例,幾任皇帝任期內就發行(換)過幾次錢幣。常見商品如米麵這些的物價,二十年內相差從錢幣數目看,差個十倍甚至更多都是有的。

然後,因為古代幾乎不存在什麼統一市場的概念,各個地方的物價差異比現在可是大的太多了。以宋為例,卞京的物價跟著名的清河縣物價差的也不是一點半點,房價更是差了一條銀河。

最後,古代天災頻繁,物流不便,市場的作用遠沒有如今有效。哪怕在中心城市,有錢買不到想要的東西也是常態,更別說一個縣一個鄉了。就說古裝劇裡最常見的布匹吧,怎麼你以為隨便一個縣城裡的“布莊”就有那麼多品種顏色的“綾羅綢緞”可供挑選嗎?最繁榮最近代的大清都做不到這樣,更別說更早的時候了。在這種情況下,你寫一匹“綢緞”值一百金還是十個銅錢都一樣不合理:因為這種東西就不是哪都有的賣。

綜上,一個時代一個地區(尤其古代)的物價水平,是屬於現在的學者也不容易很確定的,很多時候就只能給出一個大概範圍,這個大概範圍非常非常的“大概”,很難細化。古裝故事中物價不合理是常態,就不必過分深究了吧,因為畢竟絕大部分觀眾心中的“合理水平”也不是真的“合理水平”,不過是另外一種“想象”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