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提到宋代傑出人物,必然想到蘇軾,因為他不僅是一位詩人,書法家還是散文家,更是在政治和軍事方面有著卓越的才華和遠見,應該說蘇軾是中國歷史上一位罕見的奇才。

就書法界而言,蘇軾最為人熟知的恐怕還是他的書法家身份,他的《黃州寒食詩帖》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頗有讚譽亦夾毀謗,學習書法或瞭解書法的人都能瞭解一二。

在宋代書法四大家中,蘇軾的書法並非最好,為何卻居四大家之首?

在宋代書法四大家中,蘇軾的書法並非最好,為何卻居四大家之首?

在宋代書法四大家中,蘇軾的書法並非最好,為何卻居四大家之首?

[蘇軾行書代表作品,“天下第三行書《黃州寒食詩帖》”]

在宋代有“宋四家”蘇黃米蔡,若論書法的高妙和韻味乃至於對後世的影響,有人認為蘇軾並非是最好的,但他為什麼能位居宋四家之首呢?這其中必有緣故,我認為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蘇軾書法中豐富的“法”

雖然蘇軾一直強調自己的書法為

“我書意造本無法,點畫信手煩推求”

的典範,而且蘇軾似乎在各方面一直是“無法”的代表人物,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蘇軾的書法以行草書見長,翻開他的書法,就知道他的書法造詣極深,從中可以領略到屬於蘇軾繼承和開創的法。

其實蘇軾的書法廣泛吸取前人營養,蘇軾書法得顏魯公之豐雄,李邕的毫縱,楊凝式的任意,柳公權的清勁瀟灑,又以“二王”的風姿嫵媚為基礎,兼融漢碑之寬厚,魏碑之剛健,再加上蘇軾本身廣博的才情和學識,綜合各家之所長,全部化為自己書法的營養,為中國書法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宋代書法四大家中,蘇軾的書法並非最好,為何卻居四大家之首?

[蘇軾行書《中山松醪賦》]

在宋四家中,其他三位的書法雖各具特色,但如蘇軾這般雜糅豐富的卻沒有,宋四家中的黃庭堅則對蘇軾推崇備註,黃庭堅曾是“蘇門四學子”之一,早年與蘇軾僅書信神往,深得蘇軾書法的奧妙,他曾評價蘇軾的書法道:

“東坡書隨大小真行,皆有嫵媚可喜處,今俗子真譏評東坡,彼蓋用翰林侍書之繩墨尺度,是豈知法之意哉。”

這是黃庭堅在批評那些用陳舊的法度準則來評判蘇軾書法的人,認為蘇軾的書法在繼承前人法度後已得天成,不是一般的凡夫俗子能看懂的。

同時,黃庭堅把蘇軾書法推為當朝第一,並且評價到:

“本朝善書,自當為第一。”

而對自己的書法極為自信的蘇軾卻說米芾是當朝第一,蘇軾的這種說法一方面反映出了他的謙虛,另外一方面也可能是敷衍之詞,因為他本就對米芾書法評價很隨意。

總而言之,蘇軾在書法的博涉多能,又能融為一體方面,確實是宋四家之首!

蘇軾的書法創新精神

常有書論說,

“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人尚態”

,姑且不論這些論調是否符合實際或者是否被世人所接受,然而不可忽視的是,蘇軾正是“宋人尚意”的代表人物。

蘇軾曾雲:

“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

蘇軾表明了自己的書法追求是“師古而不泥古”,並不落入前人法度的窠臼之中。

觀蘇軾行書《新歲展慶帖》即可窺見端倪。

在宋代書法四大家中,蘇軾的書法並非最好,為何卻居四大家之首?

[蘇軾行書《新歲展慶帖》]

東坡此帖,恰在出新寄妙,此帖乃東坡與陳季常書信,才氣風流,純以韻勝,踐其所言,不困陳腐,不落窠臼,真遺世之佳品,集神妙之墨寶。

蘇軾與黃庭堅雖並稱為宋代尚意書風的代表人物,但黃庭堅乃後學,比之東坡猶謂未及。

宋代書法整體向文人書法邁進,一改唐代書法的規則法度,而向表達自我風格過渡,這大概也是宋代書法家少有真書,而多行草書的緣故,這其中的代表人物,自然首推蘇軾。

蘇軾為“詩書畫三絕”典型人物

書法史上,能稱得上“詩書畫三絕”人物並不多見,元有趙孟頫,明有董其昌,清有鄭板橋,當代有啟功,這些人都堪稱書法宗師級人物,而宋代也只有一個蘇軾。

現代畫家範曾先生曾說書法要“以詩為魂,以畫為骨”,這是實際且獨到的見解,而在蘇軾身上則表現得淋漓盡致。

蘇軾作為宋代尚意書風的代表人物,不僅在書法方面造詣頗深,在遣詞作文方面又橫跨豪放與婉約兩派,這使得他的書法具有“端莊而流麗,剛健含婀娜”的內在氣韻。

不僅文采風流足以流芳千古,蘇軾在繪畫上的理論主張和實踐也引領和開啟了宋代文人畫的先河,蘇軾的《枯木怪石圖》的畫風和造型似乎也印證著他在書法方面的主張,這樣的理論相通雖被黃庭堅譏笑為“石壓蛤蟆體”,但是蘇軾畫中的那種不拘一格,因勢就形,宛若天成的姿態確能在他的書法中找到與之對應的痕跡。

在宋代書法四大家中,蘇軾的書法並非最好,為何卻居四大家之首?

[蘇軾畫作《枯木怪石圖》]

蘇軾雖是詩書之餘作畫,亦見其高妙,可見詩書畫一體不為虛言。

詩與文與畫三位一體,在蘇軾這裡,今人所謂的詩畫為字外功的言論不攻自破,一個超然絕俗的書家,必然把文采和丹青化為書法的血肉和內在的氣韻。

蘇軾曾說:

“書必有神、氣、骨、肉、血,五者闕一,不為成書也。”

蘇軾在自己書法的一筆一畫中踐行著自己的理念。

“作字之法,識淺、見狹、學不足三者,終不能盡妙。”

這又是蘇軾在兼收幷蓄中總結出的學書至理。

在宋代書法四大家中,蘇軾的書法並非最好,為何卻居四大家之首?

[黃庭堅評蘇軾詩作和書法]

而蘇軾的書法妙處得到了同時代人的肯定,不踐古人的黃山谷評價蘇軾的書法時說到:

“餘謂東坡書,學問文章之氣,鬱郁芊芊,發於筆墨之間,此所以他人終莫能及爾。”

所以,蘇軾的書法或許並不高在技法,而是蘇軾獨有的文人氣質和學問才情以及他自身在江湖浮沉所感悟到的內心情境。

一言以蔽之,蘇軾為宋代“詩書畫三絕”之典型人物,書法之新,文章之妙,繪畫之絕終是他人莫及之處,因此,蘇軾宋四家首推蘇軾第一。

絕妙書論

蘇軾在文章方面存世頗多,書論也堪稱絕妙。

在學書的順序上,蘇軾總結為:

“真生行,行生草,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未有未能行立,而能走者也。”

這段論述一直被引用至今,是學好楷書,打好基本功的理論依據。

在書法的章法佈局乃至氣韻形質方面,蘇軾強調“無意於佳乃佳”,這句話寓意深刻,看似無意,實則是強調“貴在天真,妙在自然”的天真爛漫,蘇軾以文人獨有的含蓄與委婉闡明瞭書法表達的真諦,其中奧妙也只有深諳書法之理的人才能感同身受。

在不同書體,字體表現形式的安排上,蘇軾有獨到的見解:

“凡世之所貴,必貴其難。真書難於飄揚,草書難於嚴重,大字難於結構而無間,小字難於寬綽而有餘。”

在學書過程中,你大可無視蘇軾的結論,但是毫無疑問你會碰到這些問題,當你在遇到這些頑疾而無法解脫之時,你會明白蘇軾的絕妙書論並非空穴來風。

總體來說,蘇軾能在北宋從唐人的法度中走出來,倡導尚意的書風,這本就是一個創舉,所以蘇軾的書法,書論從頭至尾都體現出一個“新”字,綜合各方面的造詣和影響,蘇軾當之無愧是宋四家之首!

在宋代書法四大家中,蘇軾的書法並非最好,為何卻居四大家之首?

[蘇軾行書《洞庭春色賦》]

值得一提的是,蘇軾身在江湖,隨夢沉浮的人生遭際又為世人看待和評價他的書法打開了另外一扇天窗。

公元1101年,蘇軾遇赦,北歸途中,卒於常州,終年六十又六,諡號文忠,彌留口占《自題金山畫像》一首: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繫之舟。

問汝平生功業,

黃州惠州儋州。

感謝關注存希齋書法,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