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文化旅遊現狀?5860哈哈2019-06-20 13:47:29

21世紀將是中國旅遊業發展更加輝煌的時期,旅遊文化對於旅遊業的巨大推動作用已經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和探討。在21世紀之初,對旅遊文化進行全面地、系統地梳理就顯得尤為重要。總的來說,我國關於旅遊文化的研究大致分為理論性的概括(即對旅遊文化概念的界定,對旅遊文化特徵、作用的描述)和應用性研究(即旅遊文化在資源開發和城市建設中的應用)兩大類。

從1978年到1984年,是我國旅遊文化研究的萌芽時期。這一時期,討論旅遊文化的著作寥若晨星,有代表性的是林洪岱的《論旅遊業的文化特徵》(《旅遊學刊》1983年第四期)一文和《中國大百科全書•人文地理卷》(1984年版)的部分論述。前者在肯定“中國旅遊業是一項經濟事業,是外事工作的一個方面”的同時,著重指出它“又是一項文化事業,它具有鮮明的文化特徵”,並預見“文化比重及其價值在整體中的擴大,是一種必然的積極的歷史趨勢”。

後者在我國第一次提出“旅遊文化”這一概念,指出旅遊與文化密不可分,“旅遊本身就是一種大規模的文化交流”。這一時期的研究只是先覺者孤獨的呼喊,沒有引起旅遊業內人士的足夠重視,但是在旅遊學術界激起了浪花,此後,進人旅遊文化研究的發展時期。20世紀80年代後期,旅遊文化研究大體朝兩個方面努力。

一方面,對古建築、古園林等景觀文化的研究比較活躍;另一方面,對旅遊文化研究的必要性,對旅遊文化的概念界定、旅遊文化的特徵描述、中國旅遊文化傳統的梳理和中國旅遊文化建設向社會主義方向的討論等基本理論研究,筆力集中。數年間,湧現出一批具備一定專業水平的旅遊文化學者,產生一批有創見的學術成果。

不足的是,對旅遊文化與旅遊資源開發關係、旅遊文化與旅遊景點景區建設關係的研究較少,因而旅遊文化研究不能更好地發揮對旅遊業發展的指導作用。進人90年代,我國的旅遊文化研究出現了質的突破,中國旅遊文化學會的成立和“首屆中國旅遊文化學術研討會”的召開,昭示了我國第一次出現全國性的權威性的旅遊文化學術機構和交流會議,標誌著我國旅遊文化研究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旅遊學界對旅遊文化的重要作用以及學科地位達成了共識,明晰了中國旅遊業的發展方向,為旅遊文化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奠定了較為厚實的基礎。隨著旅遊文化研究熱的出現,進人90年代後期還出現了專門討論“旅遊文化學”學科地位的論文。在1995年《旅遊科學》第二期發表的東南大學毛桃青的《旅遊文化應有自己的學科地位》,明確提出了建立旅遊文化學科的必要性。

作者認為:(1)旅遊業健康發展迫切需要設立旅遊文化學科;(2)近10年來研究旅遊文化的理論文章日漸增多,從學科分類的角度上也應設立旅遊文化學科以適應理論研究的新趨勢;(3)沿用多年的旅遊專業招生目錄存在不少欠規範的地方,從這個意義上,也應設立旅遊文化學科。

近年來,我國的旅遊文化學研究不斷進步,受到了更多學者和業內人士的關注,出現大量專門研究旅遊文化的團體、機構,全國性的或地方性的旅遊文化研討會不斷召開,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不論在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遠遠超過以前的時期,旅遊文化成為我國旅遊研究中最為活躍的領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