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雛形戲曲形態包括(?小道閒談2021-10-10 23:11:30

魏晉南北朝間的300多年,是在戰亂和分裂中走過來的,戰爭導致的民族大融合,促成了各族文化的大融合。這一時期,歌舞相兼的小戲成為一個突出的品類,從百戲中脫穎而出,它繼承了樂本位的基本特質,與優人之戲——滑稽戲為當時兩個最大的戲曲型別。滑稽戲不斷地吸收借鑑了角抵戲的養分後,角抵戲就逐漸淡出了。

歌舞相間的小戲孕育於百戲(散樂)之中,這一時期的散樂活動可以說繼承了秦漢百戲雜陳的演出風尚,促進了各民族藝術的融合、交匯,再加上佛教與道教盛行,都藉助這種表演藝術來傳教,如此一來,歌舞百戲非常盛行。《隋書·音樂志》記錄了北周歌舞活動情形:“及宣帝即位,而廣召雜伎,增修百戲。魚龍曼衍之伎,常陳殿前,累日繼夜,不知休息。”書中另記載了北齊宮廷演出百戲時,各類節目多達一百多種。《洛陽伽藍記》記載:佛道兩教常“梵樂法音,聒動天地;百戲騰騰,所在駢比”。另外在《三國志》、《周書》、《魏書》、《南齊書》等史書中都有對當時百戲的記載。歌舞百戲存在於人們生活中,在社會上有著一種特殊的地位。頭條萊垍

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雛形戲曲形態包括(?勞爾20182021-10-02 13:42:58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我國戲曲藝術形成過程中重要階段。此時戲劇發展最為突出的特點就是出現了歌舞戲和參軍戲這兩種表演形式。

魏晉南北朝時期,在戲劇方面雖無太大的發展,但有一點是值得注意的。就是少數民族的歌舞和漢族的民間歌舞、角抵結合後,又循著《東海黃公》的路子,產生出“代面”、“踏搖娘”、“撥頭”等等帶故事性、帶表情的歌舞。這些歌舞,幾乎都帶有悲喜劇的風格,而且在形式上也“已介於歌舞和戲曲之間。說是戲曲,還不具備完整的故事情節;說是歌舞,卻又在表演過程中出現了人物”。萊垍頭條

十六國時期後趙石勒因一任參軍的官員貪汙,命一藝人扮成參軍,另一藝人從旁戲弄,由此成為表演形式。被戲弄的稱“參軍”,戲弄他的稱“蒼鶻”,兩個腳色作滑稽對話和表演。晚唐時,發展為多人演出,並有女角色出場。宋代也稱“雜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