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諸葛亮出使江東孫權時,一直稱劉備為“劉豫州”,這是怎麼回事?蕭武2018-11-26 17:11:02

在諸葛亮出使江東孫權時,一直稱劉備為“劉豫州”,這是怎麼回事?

公元191年,劉備在高唐縣令任上,被盜賊攻破,劉備不敵,逃奔青州,投靠青州刺史田楷。之後先任平原縣令,後任平原國相。在平原國相任上,194年,時為兗州刺史的曹操進攻徐州刺史陶謙,陶謙向田楷求救,田楷和劉備一起救援陶謙。劉備自己這時候自有兵千餘人,路上略饑民數千人。到徐州後,陶謙又撥給劉備四千丹楊兵,駐屯在小沛。

之後,因為呂布從豫州進攻兗州,曹操後方的郡縣在陳宮、張邈的帶領下,多數轉投呂布,曹操只剩下三城,後方形勢危及,曹操自然不得不從徐州撤退,回頭去平定老根據地兗州的叛亂。曹操退兵之後,田楷退回青州,劉備繼續留在徐州。為了拉攏劉備,陶謙就表薦劉備為豫州刺史,這是劉備第一次和豫州發生關係。

陶謙死後,劉備在陳登、孔融等當地世家大族的支援下,就任徐州刺史。因為劉備和曹操是老交情了,現在又轄區相鄰,所以劉備領徐州刺史之後,就派人送信給曹操,希望能和曹操和平相處。當然,劉備的理由也充分。曹操當初進攻陶謙,是以殺父之仇為名,現在陶謙已死,劉備的意思就是,你的殺父仇人已經死了,希望我們和平相處。

曹操此時正忙於和呂布爭奪兗州、豫州的地盤,無暇顧及劉備,加上和劉備又有舊交,而且袁術進攻徐州,被劉備擊退,而曹操和袁術是老對手,所以曹操就接受了劉備的示好,並表薦劉備為鎮東將軍、宜城亭侯。加上劉備自領的徐州刺史,這樣,劉備就既有鎮東將軍的軍號,又封了侯,又有徐州刺史的行政職務,就真正成了一方諸侯,地位就比較高了。這之後,劉備再投靠其他人,都是客人,保留獨立性,並不是完全做下屬了。

在諸葛亮出使江東孫權時,一直稱劉備為“劉豫州”,這是怎麼回事?

曹操擊敗呂布後,呂布走投無路,只好轉向東南。趁著劉備與袁術在前線相持的機會,呂布偷襲徐州得手,俘虜了劉備的妻子兒女。劉備在東海一帶徘徊了一段時間,走投無路,只好主動和呂布和解,暫屯小沛。劉備收集散兵,很快又有了一萬多人,呂布覺得是個潛在的威脅,就派人進攻劉備。劉備主動向曹操求援,曹操派夏侯惇去救,也被呂布擊敗,劉備再次被呂布擊敗,妻子兒女被俘虜,單騎逃奔許都,投靠曹操。

就是在這個時候,曹操表薦劉備為豫州牧,比豫州刺史更高了一級。隨後,曹操帶著劉備進攻徐州,擊破呂布,並生俘呂布,呂布表示願意投降,劉備勸曹操殺了呂布以絕後患。之後,劉備和曹操一起回到許都。這時候是公元198年。回到許都後,曹操又推舉劉備為左將軍,軍號也比之前的鎮東將軍提高了。

從公元194年到198年,劉備從31歲到35歲,這個時期劉備的職務從平原國相一路高升,先是豫州刺史,後面自領徐州刺史,又晉升鎮東將軍、封宜城亭侯,到198年的時候,劉備已經是左將軍、宜城亭侯、豫州牧,級別相當高了。這之後,無論是劉備投奔袁紹,還是投奔劉表,都是以這個身份活動的。在荊州,劉表讓劉備駐屯新野,劉備就還是以這個名義活動,並且招賢納士,開立軍府。

在諸葛亮出使江東孫權時,一直稱劉備為“劉豫州”,這是怎麼回事?

赤壁之戰時,孫權雖然地盤比劉備大得多了,但在朝廷的職務仍然是討虜將軍、領會稽太守,比劉備的宜城亭侯、左將軍、領豫州牧要低得多了。一直到赤壁之戰後的第二年,也就是建安十四年,周瑜已經攻佔南郡之後,劉備才表薦孫權為行車騎將軍、徐州牧,而劉備自己這時候也從孫權手裡借來了公安,作為核心根據地,開始逐步佔領荊州西部四郡,所以劉備自己的職務改為荊州牧,代替了劉表。

也就是說,劉備用豫州牧的名義,活動了十年。但劉備此時的軍府是以左將軍名義開建的,而不是以州牧名義。劉備實際上也並未真正管理過豫州,不過這並不重要,他表薦孫權為徐州牧的時候,徐州實際上也在曹操控制之下,孫權也沒有控制過。這之後,劉備一直到入川,才由劉璋推薦劉備為大司馬、領司隸校尉,而劉備則推劉璋為行鎮西大將軍、益州牧。

這樣,劉備的名義就變成了宜城亭侯、左將軍、大司馬、領司隸校尉、荊州牧。但劉備在佔領荊州、攻取益州和漢中的時候,都是以左將軍府的名義活動,作為主要的軍隊統帥機關。一直到劉備稱漢中王之後,才把在許都時曹操以皇帝名義授予的左將軍、宜城亭侯印綬退還給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