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東北哈爾濱能見到很多在地下室經營的鋪面,而在瀋陽和長春很少見到?wifithe哈斯本2017-12-09 09:06:02

怎麼沒有,長春人防商場很火!

為什麼在東北哈爾濱能見到很多在地下室經營的鋪面,而在瀋陽和長春很少見到?吉林新鮮事2017-12-12 12:46:36

其實我第一次去到哈爾濱這座城市的時候也是跟你產生了一樣的疑問的,因為平時在吉林省省內很少也可以說是幾乎沒有見過這種地下式經營的店鋪。因為我是在哈爾濱上的學,也對這些自己以前沒有了解過的東西感到好奇,所以就問了很多家在哈爾濱的同學這份方面的問題,不能說方方面面都瞭解的很透徹吧但是多多少少也算是知道了點啥的。哈爾濱這種地下式經營的鋪面據說最早是根據平戰結合、人防建設還有城市建設相結合的原則而修建的。說的直白點就是在有危機情況發生的時候能夠把這裡當成防空洞作為人們的緊急避難場所,而在非戰時防禦的時候能夠把它們作為市民休閒娛樂的場所。所以地下式經營就是以這個為最初想法建設的,後來隨著時間的久遠就漸漸的全部轉換為商業所用,越來越多的商業街也就因此而出現。同時也是增加了經濟的創收。以上,希望我的回答會對你有所幫助。

為什麼在東北哈爾濱能見到很多在地下室經營的鋪面,而在瀋陽和長春很少見到?Di五味雜陳2018-09-05 21:52:12

哈爾濱屬於丘陵地帶,起伏不大,但也是有起伏的。這邊進去是一樓,走到另一側就是2樓了。瀋陽是大平原,真是平,很難找到自然的坡,所以蓋房子都是平地起,哈爾濱為了保證一邊是齊地的,另一側就得是地下或者半地下

為什麼在東北哈爾濱能見到很多在地下室經營的鋪面,而在瀋陽和長春很少見到?馨德aH2017-12-09 21:44:01

這其實是由50年代開始的城市規劃的設計理念和建設思路(主要是指人防工程方面)決定的。簡單說就是長春瀋陽的人防工程建設主要依託其各自兩條當時人口稠密區域作為核心建設節點的縱貫線道路進行規劃建設—例如長春斯大林大街的火車站廣場至人民廣場段(現人民大街)。而哈市由於是遠東最近的城市,人口數量更大又分散,主要是離SL現els近,考慮到60年代與其急轉直下的關係,當時認為與其發生遭遇戰乃至H戰的威脅是非常大的,所以在此基礎上直至80年代末,哈市建設的房屋依然拓深了一定的地下面積,作為人防工事的延伸之需。直到後來發展到今天,工事自然是沒有意義了,但環境又不適應居住,加上產權制度決定了其多為公有資產,所以轉為經營活動使用了。這只是簡單說一下主要原因,具體想了解更多可以私信我

為什麼在東北哈爾濱能見到很多在地下室經營的鋪面,而在瀋陽和長春很少見到?景華665164552017-12-09 09:30:53

1969年珍寶島事件後,全黨全國在“要準備打仗”的思想指導下,把人民防空擺到了城市防禦體系的重要位置。從1970年到1980年,哈市人防工程建設主要是發動群眾,集中力量構築永久、半永久性的人員掩蔽工事、機動疏散幹道和集團工事。10年新建地道376631平方米(不含報廢地道工事),基本形成了“地上千家萬戶,地下萬戶千家”的地道網。

1973年,考慮到哈市是國家一類人防重點城市的重要戰略地位和原來修建的小幹道幅員小、質量差,適應不了人員機動疏散和作戰需要的情況,決定修建一條貫穿全市,連通山區和“五能”(能防、能打、能機動、能生活、能生產)大型機動幹道工程,並於1973年8月1日經省委批准,取名“7381”工程。經過6年連續施工建設,完成工程埋深21米、高6米、寬7。3米,鋼筋混凝土結構幹道工程111800平方米,幹道全長9。5公里。

一般我看到的哈爾濱的半地下倉買和旅店多為老房子。不知是否是因為這批建的比較早的樓房是因人防需要建造地下室和半地下室。貌似後建的新房很少有半地下結構了。

因此,由於老房子的地下室不易人居,也賣不出去,所以大多用來當作廉價旅店和倉買,反正閒著也是閒著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