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練字(硬筆),臨《蘭亭序》合適嗎?無處存放2019-09-15 21:01:39

個人覺得寫毛筆初學者,臨蘭亭序是沒有必要的,不僅蘭亭序,其他的書法樣板也是沒有必要的,初學者首先最重要的是拿筆的方式,尋找手上的運筆感覺才是最重要的,應該找到適合自己的如執筆方式。

什麼才叫適合自己的執筆方式呢?就是自己寫起來有感覺,運筆自如,自己能夠去掌控,靈活方便,能把自己的意念流露於筆端,這個是非常重要的。一般現在真正在使用的有兩種,一種是五指執筆法,一種是三指執筆法,用的最多的是五指執筆法,但就我個人而言更喜歡三指執筆法,三指執筆法一般也是古法,著名書法家也是書協副主席孫曉雲也是三指執筆法,宋代書法家之首蘇東坡也是三指法,提出執筆怎樣舒服怎樣來,到現在哪種執筆法是最正確的也無定論。但個人覺得要寫出好字要有歪扭感,在歪扭中去平衡字型的端正,靈活機動,不呆板不機械,有骨有肉,有破有立才能形成藝術感,而三指執筆法比較符合這種隨心所欲又萬變不離其中的表達,像米芾說的八面出鋒的感覺。

說的有點遠了,就初學者是否一定要臨摹《蘭亭序》,個人覺得是沒有必要的,如果連運筆的方式和感覺都沒找到,臨摹任何別人的書法都只會更迷茫,更找不到感覺,找不到書法的意境,初學者首先應找到適合自己的執筆方法,尋找自己的意境,王羲之說字未寫意先行,不斷的去加強“意”的感受,才能把字寫靈寫活,從一點一橫,一撇一捺最基礎中去訓練,去感受,所以初學者要從楷書練起,多練基本功,形成自己的“意”,“意”加強了才能博他人之長,把別人的東西吸收,並形成自己的東西,如果沒有這個意識,盲目的去臨摹別人的字型,就一輩子只是學別人的東西,很難形成自己的風格,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感慨王羲之“毒害”很多書法愛好者,因為這麼多年大家都只是一窩蜂的盲目的臨摹他的字型,終難成大家。還有這裡需要補充一下,臨摹也絕不是讓你一筆一劃都寫的和臨摹物件一個樣,臨摹主要是要意象,萬變不離其中,“意”是書法最中心的東西,這是臨摹最主要的內容,當然,臨摹也可以學到字的不同寫法,書法畢竟是一代代前人演化而來的,於是就形成了書法字形的一些標準,這些還是很有必要知道的,否則會容易寫成錯別字,比如草書以及一些繁體字,也要照著古人的樣式去寫,不能就自己亂寫一通,那誰認可你呀。

學習書法其實沒有多複雜,沒有什麼這方法那方法,都是世人把書法的方法誇大了,愚弄於人故作神秘而已,如果真的有什麼可以有跡可循的方法,那書法家的兒子豈不是人人都可以成為書法家,書法靠的是踏實的苦練,靠的是個人的感悟,對美的體會和掌控,是文化的一種沉澱,是內心的一種外在真實反應,是意識流於筆端的外在表現形式,如果說非要有什麼方法,那前期的執筆和尋找手感算是一個方法了,學會了這個後面的就幾乎都得靠自己了。

總之,第一,不建議初學者去臨摹《蘭亭序》,容易被同化,也體驗不到字的意境,難以吸收,開始時還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尋找感覺,多從楷書基礎練起,一筆一筆的練,主要是注重意境,把這種意境加長加濃,甚至不要太在乎字的好看與否,先把字的“骨”寫出來。

第二,等熟練的可以控筆以後,對“意”把握熟練,產生自己的書法感知,再去練字形,這個時候可以去臨摹一些字型,主要是臨其“意”,神似就可以,沒必要一筆一劃的去比較。

第三,“意”“形”相結合,可以拿一些各種字的不同寫法的字帖進行臨摹,楷行草練習,拓展自己對字寫法的選擇面。

智者見智,仁者見仁,書法主要是靠自己多練,多悟,切莫掉進臨摹其形的陷阱裡,書法主要在於其有意境,有“意”字自然就好看,字就有靈魂,有靈魂的東西又何愁打動不了別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