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波里舞曲創作背景?使用者92073711421982021-05-14 14:39:01

拿波里(Napoli),建於公元前七世紀,希臘人稱她為“新的城市”。由於氣候溫和,古羅馬帝國的奧古斯都大帝、提貝留斯大帝,以及尼祿大帝都曾來此地避寒。

拿波里是義大利最美麗的港口城市,義大利人曾說:“朝至拿波里,夕死可矣”。聖卡羅歌劇院、聖馬丁諾國立博物館、散塔露西亞港和建於十七世紀的王宮,是拿波里最著名的景點。

《拿波里舞曲》選自俄國作曲家柴科夫斯基作曲的著名舞劇《天鵝湖》第三幕。樂曲前一半為小號獨奏,但音色處理細膩、柔和、音色富於舞蹈性,但單純而輕快。後一半樂隊其它樂器的加入,是越來越熱烈的群舞。樂曲開始於一個短小的引子,好像演員上場,舞曲有兩個主要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小號獨奏,兩個樂隊,每一段均為四小句,旋律逐句向下模進,反覆一遍,D大調,四二拍子。

第二部分:主體的旋律型和節奏型都有較大變化,單結構仍為四小句,主題反覆時其它樂器加入,越短重之後,進入結束段。

結束段主題為樂隊全奏,節奏為強拍起,反覆一遍,速度越來越快,越器越加越多,氣氛越來越熱烈,在樂隊的全奏中結束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