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樸盛手作2020-04-30 09:24:59

心外無物是說,心與物同體,物不能離開心而存在,心也不能離開物存在。離卻靈明的心,便沒有天地鬼神萬物。

離卻天地鬼神萬物,也沒有靈明的心。從一方面說,靈明的心是天地萬物的主宰;從另一方面說,心無體,以天地萬物感應之是非為體。

客觀的事物沒有被心知覺,就處於虛寂的狀態。如深山中的花,未被人看見,則與心同歸於寂;既被人看見,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無有淺談2020-04-30 17:39:05

心外無物怎麼理解?

王陽明繼承了陸九淵的思想即“吾心即宇宙 ,宇宙即吾心的觀點”

一.心念起生萬物

習傳錄中有句:“心外無物,如吾心發一念孝親,即孝親便是物”

這句話的意思是,心之外沒有事物,如果我心中產生一個孝順父母的念頭,那麼孝順父母便是一件事物。所以心念一起事物便生起

二.心隨境轉

王陽明習傳錄中有個著名的典故就是

一次王陽明與朋友同遊南鎮,友人指著巖中花樹問道:“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王陽明回答說:“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此花顏色一時明白過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你不看花時,你心中並無花的模樣,你看到花時這花的顏色如此明媚,那麼這花就是你想要看到它的樣子,所以這朵花怎麼會是心外之物?

你所見的一切都是你想看到的的,你的心覺得它美它便是美的,你心裡覺得它醜它便是醜的了,所以萬物唯心造。你所見的一切都是你內心的投影。

雙縫實驗

這就像著名的雙縫實驗,雙縫實驗是量子力學裡一種演示光子或電子等等微觀物體的波動性與粒子性的實驗。簡單來說這是一個客觀的物理實驗,你觀察和不觀察得到的結果是兩種結果。你不觀察,它結果就是第一種,然而你不管什麼時候介入觀察,它結果都是第二種。所以一件事物的呈現可不可以說就是由我們內心創造出來的呢?

三.外求無盡,唯有內觀

所有的實物如果你尋找客觀因素就無窮無盡,那麼回到本質上來,不要向外去探尋,從自己內心尋找答案,我們每個人都是本自具足的,不需要向外去求,一切障礙你的都是你的認知,你認知一轉變,問題就消失了。當你認為這個人不好的時候就心生各種疑慮,他做什麼你都不順眼的,但當你覺得一個人好,他就做什麼都是對的一樣。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王陽明說“心外無物”了

你眼中的世界就是你認為的樣子罷了。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百般千尋2020-04-29 09:49:25

王陽明乃唯心主義人物,句中的“心外無物”,書中原句如下:一友指巖中花樹問曰:“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

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

文中的對話,王陽明的意思是,只有當人看見了花,用自己的心去指向、觀照、喚醒花時,花才作為一種有顏色的存在呈現出來。

與之相類似的還有:“離卻我的靈敏,便沒有天地、鬼神、萬物。”

“虛靈不昧,眾理具而萬事出,心外無理,心外無事。”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乃唯心主義的觀點。唯心主義的傑出代表,中國禪宗第六代祖師一一惠能大師詩云:“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兩者都是唯心論。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胡老師說道2020-04-27 08:55:36

我認為所謂心外無物,不是說心之外沒有物,而是心之外的物雖然存在,但與我之心沒有關係,存在不存在與我的生命與我的心沒有關係。感知不到沒有關係的物,和沒有有何區別?它強調的是個人的主觀感受,重要的不在於它存在與否,在於是否與我有關聯。

真是不可說,一說不是偏就是錯,或既偏且錯。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劍鋒園子2020-04-27 10:57:35

謝謝題主。

王陽明是繼孔孟之後心學儒學集大成者,如何理解他的“心無外物“命題呢?

1。什麼是“心”?

王陽明的心,是指人的感觀的主宰,即《傳習錄》所說的:“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眼、耳、鼻以及面板等,均在心的周圍,接受心的指使,沒有心的感應,世上便不存在事物。而心屬於人,人是宇宙間的最高主宰。心的本體是什麼?是性。儒家認為天下萬物都有上天所賦予的性,性是萬物的本質所在,“天是性之源,性是心之體,”“盡心即是儘性”,天下一切道理和本質都在這個性之中,而性的主宰就在於人心。

2。什麼是“物”?

“心外無物”在中國哲學中易被誤讀。王陽明的“物”,不是指的客觀存在的物質、物體,王陽明對物的闡釋是:“意之所在”便是物,就是說你意識能夠抵達的就是物;物,就是人的意識的觀照。王陽明認為,物即謂是事,“道即事”。道與事一致,道便存之自然,沒有心之動,也就沒有道之現。“如孝就是孝親孝父母一事”,“中無孝之念,也就是無孝之事,”即所謂的心外無物。亦如王陽明所說,南山中有一棵開花的樹,你沒有看見時,這花樹便處於靜謐無知之態:“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既來看此花,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就是說,你沒看那花,花與人兩不相干,花對你來說沒有意義,只有當你看到那花時,花才進入你的心,成為你意識的物件,你心中才有了花,花中世界才有了你。

3。 “心外無物”命題的意義

“心無外物”可見王陽明非常重視內心的體驗以及事的磨練,對待事物首先在於自己內在的探究和意念,否則一切都無從談起,故,人是宇宙主宰,遠離了人與性,一切皆歸於寂靜和虛無。另一方面,“心即理”,“心外無物”,告訴人們一切要從心開始,從自己做起;心與天理同在,從而去主宰世界,讓世界歸於寧靜和諧。

再次感謝題主。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龍門天成2020-04-27 16:55:01

“心外無物”所指“物不掛於心”。

此句的核心要意在諸多經典裡面都有提到。

比如佛家的《心經》說到“心無掛礙”;《金剛經》裡面說到“因無所住而降伏其心”。

再比如道家《常清靜經》裡面說到“遠觀其物,物無其物。內觀其心,心無其心”。等等這些經典都是在講述的一個核心思想,就是萬物不必掛於心。

若常著物於心,必定心生所求,慾望增加。容易使人之行為走偏,若所求不得必定心增煩惱。

看人世間諸多煩惱皆由此出,如“求不得、放不下、斷不掉、舍不去、離不開”等等苦惱,皆由“心中有物”而導致。若能“不著於物”定會心生開明,增加幸福。

明陽先生曾經歷諸多苦惱,龍場悟道頓悟智慧。後一直在“心學”上開啟其人生的智慧大門,其心學的作用在人類的文明發展上亦起到了巨大的貢獻,受到廣泛的認可。被運用於政治、軍事、經濟、教育、商業等諸多領域。

“心外無物”是明陽心學的門戶,也是明陽先生提出的核心思想。時常以此句提醒自己必定能收穫不一樣的人生價值。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shuaiLing122020-04-27 10:27:47

所謂心外無物,應該是一種高度關注自我體驗,進而做到不在意外界事物的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重視內心的感覺,不為外物所牽絆。當然,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心外無物是非常難的。作為一個與外界有著千絲萬縷聯絡的社會人,我們不可能不在意外界對我們的評價,也很難阻止外物對我們的影響。但我們卻可以努力開闊自己的眼界和心胸,不斷深化對人對物的認識,端正自己的三觀,辯證對待外界的影響,努力使自己活的更加陽光,自信!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中華鬼谷子智囊團2020-09-01 22:05:37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來了解下儒家從孔子時代就遺留下來的矛盾:尊德性和道問學。

實際上,孔子去世後,他的弟子們馬上分裂為八派,各派之間教義有別,有時還會在教義上相互攻擊,比如《論語》之中,我們就看到子張和子夏的不容。

究其原因,是弟子們在書述道時遇到一個問題,到底是德性重要,還是問學重要。

尊德性,在孟子的解釋下就是遵從人心本善的道德品性,注意這個細節,我們一會還會講到。

什麼是道問學?

頗有點我們理解的“不懂就要問”,比如儒生們喜歡“述經”,也就是解讀孔孟思想以及四書五經、經史子集的學問。

這一點,在古代的科舉制度展現的淋漓盡致,如果你能把儒家經典研究透了,中個舉人還是沒啥大問題的。

但隨即問題出現了,道問學和尊德性到底哪個更重要?

南宋的兩個人發生了爭執,朱熹認為道問學重要,陸九淵認為尊德性重要。需要說明的是,心學往往被稱為是陸王心學,這個陸就是陸九淵,他是最早提出的“我心即是宇宙”的命題的。也就是說,宇宙萬物皆在我心中。

但是,朱熹代表的理學才是彼時的顯學,從南宋到明朝中前期都是如此。至於明朝的原因,朱元璋曾經想追認朱熹當祖先,這是外話。

一直到王陽明橫空出世,心學才扳回一城。王陽明進一步的論述和完善了陸九淵的思想,並提出“心外無物”的命題。

這個心是什麼心?

王陽明耍了個滑頭,他說道 “道問學即所以尊德性也”,很顯然他是把二者統一了,但實際上,王陽明還是屬於“尊德性”一派的。

這個德性,大致就是孟子說的良知,我們可以理解是人與生俱來的善念,這便是孟子“性本善”底層邏輯。

所以,如何追求這個善念,也就是“致良知”呢?’王陽明為什麼說“心外無物”?

實際上,是為了區別理學的“理一分殊”,王陽明認為理在心中,吾性自足,不加外求。良知就在每個人的心中,並不在外物之中。所以,理到底在哪裡?

王陽明說:心即理也。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張鐵軍1582020-04-27 08:39:20

人對世界的認識,可分為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

唯物主義認為“客觀決定意識”,唯物主義的“意識”是指“人類意識”,在人類發展的程序中,人類對自然的認識逐步深刻而進步,“人類意識”逐步接近終極真理,儘管永遠不能達到。

唯心主義認為“意識決定客觀”,唯心主義的“意識”是指“自我意識”,就具體人而言,的確是“自我意識”決定其客觀存在,即人生歸宿,或稱之為命運。“自我意識”的主觀性,決定了其不必以客觀存在為依據。正如列寧所論斷“主觀與客觀的偏離,必然產生謬誤”,而這個“謬誤”是實實在在的“客觀存在”,比如“錯覺、幻覺、臆斷、妄想”等。事實上,絕大部分人都是生活在自己的、與客觀偏離的“主觀世界中”。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就是使人安於自己的主觀感受或主觀世界,而不管、不計較客觀世界,則其幸福感、滿足感即可油然而生,其來自於自我的接納,而客觀上達成與世無爭。這與惠能的“我心即佛”相當,求佛者若付出善良的行動,即可收穫善良的心境,此即是佛。

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看世界:

其一以哲學的角度看,分為唯物主義者和唯心主義者;

其二,從社會角色角度看世界,可分為善良的、遵守社會規範的,和惡的、反社會的。

事實上,善良的人,可能是唯心主義者,也可能是唯物主義者;而許多惡人也的的確確是唯物論者。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跛腳貓讀書2020-05-07 12:32:26

我是跛腳貓。一直以來人們對王陽明的“心外無物”的理解有爭議,什麼才是“心外無物呢?”

被外放到貴州的王陽明一天帶領學生們去遊玩,一個學生看到一棵開滿了鮮花的樹,就忍不住問王陽明,如果他們沒有看到那棵樹,沒看到樹上的豔麗的花,難道那棵開花的樹就沒有價值,就不會開花嗎。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

王陽明先生就說了下面這段特別有爭議的話“”汝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汝來看此花時,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汝心之外”。

這段話的意思是你來看到這棵開花的樹,還覺得漂亮好看,是因為你心裡有這棵樹,你沒看到這棵樹,你就不知道它的存在它的漂亮,它沒進入你心裡,它也就沒有價值。這就是說王陽明的“心外無物”講的是一種價值存在,世界關觀的價值存在。

獲得這種價值存在以後,人生有了價值存在以後,人生才有了支援點,才有了輸出價值的出發點。“心外無物”是陽明心學的一個核心理念。

第一‘’心外無物‘’是人生成功的捷徑。

王陽明認為人的內心世界是充滿力量的,這種力量能夠改變單純的善和惡,讓人達到一個奇妙的境界。

陸原靜曾經給王陽明寫了一封信,信上說:“嘗試於心,喜怒憂懼之感發也,雖動氣之極,而吾心良知一覺,即惘然消阻,或遏於初,或制於中,或悔於後。”

王陽明回答說:“知此則知未發之中,寂然不動之體,而有發而中節之和,感而遂通之妙矣。 ”

在這裡,其實就是講了陸原靜體驗過的一種心境:一個人喜怒憂懼的感受發生了,雖然他的情緒波動到極點,但是隻要那個人心中的良知覺醒了,種種不良情緒就能立即渙然消失,有的在萌生惡意之前就被遏制,有的在發生的過程中受到制止,有的在過後才及時悔改。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

從陸原靜和王陽明的書信來往中,我們能夠看出王陽明重視人的內心的力量,他覺得一個人的內心力量很強大,這種力量甚至能夠控制一個人的喜怒哀樂,讓一個人的心性保持純潔,達到一種王陽明關於內心力量的言論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尤其是在當今社會,人們的內心越來越浮躁、不安,人人都被各種各樣的外界因素困擾,甚至還有損害他人的行為。

比如2006年,原本已經要退役的齊達內世界盃再次復出,在他的帶領下,法國隊挺進了世界盃的決賽。可是,在世界盃的決賽上,面對對手馬特拉奇一句挑釁的話,齊達內將頭猛烈撞在馬特拉奇的胸膛上!這個舉動讓裁判罰下了這位法國隊的核心隊員。隨後,阿根廷隊以微弱的優勢戰勝了法國隊,與其說法國隊敗給了阿根廷隊,不如說是敗給了齊達內的內心衝動。

第二‘心內無物’的社會價值。世界如此險惡,怎樣才能內心強大?現實如此浮躁,如何走出心靈迷茫?

王陽明,是中國歷史上唯一沒有爭議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聖人,是曾國藩、梁啟超、伊藤博文、稻盛和夫等中外名人共同的心靈導師,王陽明創立了解決一切心靈問題的利器——“陽明心學”,這是集儒、釋、道三家之大成,是500年來中國人最精妙的神奇智慧。

稻盛和夫將陽明心學應用於現代企業管理,締造了兩家“世界500強”企業,成為日本“經營之聖”,很多時候,人力量的大小不在於軀體強弱,而是在於內心的強大。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

一個人只有內心強大了,他才會勇敢地面對困境,才能不懼怕失敗,才能在挫折面前挺直腰桿,堅強地走下去, 心主宰你的生命活動心是思想的主宰,人的一切行為都來源於心的指揮。

第三從佛教哲學的角度理解‘’心內無物‘’。

王陽明認為,人心的本體原來是明白清楚的,可由於氣量的拘束和物慾的矇蔽,逐漸變得昏暗模糊了。如果人們只是想要窮盡天下萬事萬物的道理,卻不向自己的內心探求,捨棄了自我的良知,本心被矇蔽,自然就看不清善惡的原因,體察不到真假的異同。

有一位虔誠的信徒,每天都從自家的花園裡,採擷鮮花到寺院供佛。 一天,當她送花到佛殿時,碰巧遇到無德禪師從法堂出來,無德禪師非常欣喜地說道:“你每天都這麼虔誠地以香花供佛,來世當得莊嚴相貌的福報。”

信徒非常歡喜地回答道:“這是應該的,我每天來寺禮佛時,自覺心靈就像洗滌過似的清涼,但回到家中,心就煩亂了。我這樣一個家庭主婦,如何在喧囂的城市中保持一顆清淨的心呢?”

無德禪師反問道:“你以鮮花獻佛,相信你對花草總有一些常識,我現在問你,你如何保持花朵的新鮮呢?”信徒答道:“保持花朵新鮮的方法,莫過於每天換水,並且在換水時把花梗剪去一截;因為花梗的一端在水裡容易腐爛,腐爛之後,水分就不易吸收,容易凋謝!”無德禪師道:“保持一顆清淨的心,其道理也是一樣。我們生活的環境像瓶裡的水,我們就是花,惟有不停淨化我們的身心,變化我們的氣質,並且不斷地懺悔、檢討、改進陋習、缺點,才能不斷吸收到大自然的精華。”是啊,熱鬧場中亦可作道場;只要自己丟下妄緣,拋開雜念,哪裡不可寧靜呢?如果妄念不除,即使住在深山古寺,一樣無法修行。

王陽明用一生的經驗總結出一句話:“心”左右一切。做好事來源於內心,做壞事也來源於內心。心中所想會影響我們的行為,王陽明認為,人心的本體原來是明白清楚的,可由於氣量的拘束和物慾的矇蔽,逐漸變得湖南模糊了,這就是‘心內無物’的本質。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

所以說如果人們只是想要窮盡天下萬事萬物的道理,卻不向自己的內心探求,捨棄了自我的良知,本心被矇蔽,自然就看不清善惡的原因,體察不到真假的異同。

我是愛讀書的跛腳的貓,感恩優秀的你評論區留言交流不同見解。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派顯財經2020-04-29 17:32:04

天地一切存在,於心性角度視之,皆為心性之創造,皆為心性之伸展,皆為心性之具體化。

故心性為天地之大本,為天地之超越的本體,為天地一切之源頭與歸宿。從心性角度看來,一切存在都是主體存在,都是生命存在,都是真善美(或其中之一)的全體顯化。

首先來說一下心外無物,這個心指的是什麼?這個心不是指的肉團心,這個心指的可不是你身體中的心。心指的是覺,你的肉體也是在心當中的,明白嗎?

天人、鬼、畜、牛鬼蛇神、三千大千世界都是在心當中,心外無物就是覺外無物。心就是覺,覺就是心,就是本體,覺也不是你的覺。也不是你的覺,而是你是覺,這個要搞清楚,所以心外無物這個心指的不是你怦怦跳的心臟,或者在你身體當中的心。它指的是什麼?指的是那個本體那個道,好吧。所以這個必須搞明白,這個不搞明白這個問題就很大了,就很難理解了。這個搞明白之後,平行宇宙都在心當中,平行宇宙都在心當中,平行宇宙都在覺當中。

陽明說的此花我看它就存在,我不看它就不存在,那意思就好比說換臺是一樣的,好比說調臺是一樣的,就是現在我沒看這個花,我是看著草,所以花呢就與我的心同歸於寂。就好像說我把它換到了草的頻道不看花,但是當我調臺我去盯著這個花看的時候,好比說我從草的頻道調到了花的頻道,這個花顏色就一時明白起來,這個草就與我的心同歸於寂了,就好比說我調完臺那個臺我看不到了,這是一樣的。

看草和看花,這個比喻能理解吧?所以它是一樣的,只是您可能對心外無物的這個心沒怎麼懂,所以可能還有困惑。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子知愚說2020-05-02 17:00:29

一、首先釐清一下概念。“心外無物”指的是一種心境,此心極廣極大,包羅萬物,宇宙時空,也極微極小,包含與宏觀世界截然不同的微觀世界,所以我們五感,眼,耳,舌,鼻,身,在現在這一個時間節點從外界獲得的資訊透過我們的“心”在心內呈現出與外界完整對稱的映象世界,但該世界卻只是被我們的“心”刪改過的世界。

二、怎麼理解此刻我們的“心”的概念呢?我想畫一張圖說明心此刻的位置和功勞。特別像小孔成像實驗中的“小孔”的作用,小孔外的一端是整個世界,小孔內的另一端是完整對稱的整個世界,只是在某種維度上有所不同。

我們感受到的這個世界完全是透過“心”這個小孔像映象一樣將外界世界投射到心裡,而且在呈現的過程中,我們會根據我們的成長,環境,種族,文化等因素會調整在心內事物的大小,明暗,顏色,所以心內的萬物是你在當下創造出來的,我們真正與之共存的是這個經過“心”篡改過的世界,而不是那個未經過你的心處理的外部世界,所以說“心外無物”。現代科學證明,我們所感知到的世界都是有刪減的,比如我們的眼睛,只能看很窄的一段波長的可見光波段,我們的聽覺也只能聽見很窄的一段頻率段的聲音,大象能聽見我們聽不見的低頻聲波,貓頭鷹的視覺能看到人類看不到的可見光之外的波段。

三、王陽明說,客觀的事物沒有被心知覺,就處於虛寂的狀態。如深山中的花,未被人看見,則與心同歸於寂;既被人看見,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我之前怎麼也不能理解,我沒看見深山中的花,難道它就不存在嗎?按上面的解釋,我們永遠感知的是經過“心”這個小孔或鏡子映射出的世界萬物。

未被我看見時,這花的顏色和明暗等完整資訊並未對映在我心中的世界之內,所以是黑白的,虛寂的。

四、心外的世界在微觀上由數億億的基本粒子構成,在每一時刻,數億億的基本粒子同時泯滅,又有數億億的基本粒子同時在虛空中誕生,在未被我們的“心”感知到時,這是個沒有顏色,沒有溫度,虛寂的世界。宏觀上顯示出的形狀,顏色,位置的特徵都是在我們觀察它時在心裡呈現出來的,都是經過修正的。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靈隱道2020-04-28 02:48:57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

王陽明是明代大儒,是儒家學派心學的集大成者。王陽明本名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號陽明。是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軍事家及書法家,被尊稱為兩個半聖人之一。他的心學承繼了儒學的中庸思想,發展了理學觀念,借鑑道家自然無為思想,融合了佛家空的認知,使三教融合。一生多次平叛成功,成為立德立 功立言一代名儒。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

(一)陽明心學的興起

心學是在理學的基礎上發展而來,而理學的興起是儒家發展和不斷完善的需要。眾所周知儒家學說做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朝廷正統學說,雖為統治者推崇。但對宇宙本源論述語焉不詳。常為詬病。這一點上道家高屋建瓴提出道為宇宙本體和本質規律這一哲學觀點,以及道法自然,清淨無為的哲學思想為百家所推崇。佛家也有自己緣起性空的觀點。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

隨著三教的融合發展,宋時周敦頤借鑑道家陳摶先天圖推出《太極圖說》,249字接示宇宙無極、太極,動靜,陰陽,兩儀,五行,四時以及乾坤男女之道等演化規律。其實是道家思想的儒家化來完備儒家宇宙觀。成為理學的實際開山人。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

隨著理學的發展到程朱提出了天理(理)為本源,即是自然萬物自然法則。物人之理來源天理。要格物致知。並提出了“存天理滅人倫“的人天分立主張。這與道德經主張的“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也”的觀點背道而馳。後來發展至陸王心學興起陸九淵提出吾心即宇宙,即:心即理的主張。並化用孟子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來對人天分立提出批評。而王陽明繼續發展形成了自己的心本論主張“心外無物,心外無理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

陽明自幼不凡。其母懷孕14個月始生陽明,其時夢到天神抱嬰兒從天而降。祖父因取名“雲”。長至5歲,陽明尚不能言。一次一高僧路過其家,為陽明摸頭開智後能開口說話。祖父據《論語。衛靈公》,為其改名守仁。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

弘志元年(1488),17歲陽明在自己大婚當天閒逛。見一道士打坐,遂上前請教養生之理。與道士對坐而忘記歸家,放了新娘鴿子。第二天才被其岳父找回。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

次年陽明得聞“格物致知”之學。為了實踐此學,於是對竹子“格”了七天七夜,結果不但沒有發現,自己還病到了。於是對“格物致知”產生懷疑。這就是陽明格竹典故。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

正德三年(1508),37歲被貶的王陽明在貴州修文縣龍場大悟聖賢之理。“聖人之道,吾性自足”。認識到萬事萬物之理皆備於心,不假外求。此時提出了心本論。宇宙即吾心,心即理。又以天人合一之理提出: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在解答疑問時,有弟子問道:南山花樹開落,與吾心何干?陽明答:“爾未觀此花,則花與爾心同寂,爾來觀此花,則此花鮮明起來。便知此花,不在爾心外”。從此陽明心學橫空出世。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

晚年有代表其思想的四句教流傳即: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可以說陽明心學是對理學的繼承和揚棄,使心學大興,使儒學完備。使三教融合。後有《傳習錄》等傳世。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

(二)佛道本源論對心學的印證。

儘管儒家先賢多以儒學正統自居,避免和佛道扯上關係,但心學理論是融合借鑑了三家理論不可避免的有佛道兩家的烙印。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

佛家主張緣起性空,萬法皆空。佛性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永恆不變的。禪宗有六祖慧能的“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偈語。揭示出本來空無一物,本心無塵之性。禪宗主張自性具足,見性成佛。因此主張皆向心求,久必知心,知心即佛。總結為空=法=心=佛=本源。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

道家主張:無,名天地之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總結為道=無=自然=本源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

陽明主張:宇宙本吾心,心即理,心外無理,心外無物。總結為宇宙=心=理=本源。由此可見陽明心學之心是對宇宙本原的一種揭示。由於是本源,所以萬物都在本源內,不存在本源外的概念。所以心外無物。心外無理,理即心則人心即天理,則天人合一。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

下面我們來了解王陽明的其它主張 至良知 :良知是心的本然 狀態其具有無善無惡的屬性和知善知惡的智慧。 知行合一: 即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即知和行不是分開的。知行合一的本體是良知。最後祝大家領悟心學妙理,早日成聖。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姬司晨2020-04-26 23:49:39

我們都知道哲學分為兩大陣營:唯物主義、唯心主義。

唯心主義又分為:主觀唯心主義、客觀唯心主義。

主觀唯心主義,把主體的主觀精神,如感知、意念等看作是意識世界一切事物存在的根源與基礎,而外部世界則是這些主管精神派生的,是主觀精神的顯現。主觀唯心主義過分誇大主觀意識的作用,認為客觀事物以至整個世界,都依賴於人的主觀精神。

其代表理論有:陸九淵心學的“吾心即是宇宙”;康德(德國)的“人的理性為自然界立法”;王陽明心學的 “心外無物”、“心外無理”; 英國經驗主義哲學家喬治貝克萊(George Berkeley,愛爾蘭人)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等。

客觀唯心主義,把客觀精神,如上帝、理念等看作是世界的本源和基礎。這種客觀精神在其發展過程中,產生了物質世界。客觀唯心主義認為在物質世界和人類產生之前就獨立存在著一種客觀精神,現實的物質世界只是這些客觀精神的外化和表現。

其代表理論有:朱熹的“理在事先”;程頤的“有理而後有象,有象而後有數”;柏拉圖說的“美的東西是美使它美的”;基督教的“上帝創造萬物”;伊斯蘭教的“真主是萬物的主宰”等。

所以說,王陽明的“心外無物”就是典型的主觀唯心主義。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莊千頃2020-04-30 11:13:52

我心明瞭,夫復何求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敖雪寒梅2020-04-28 08:56:19

“心外無物”是王陽明心學的一核心理念,也是最令人困惑和受人詬病之處。

其意講的,是心體外無客觀存之物,一切事物都是心體之呈現,因而一切事物,都是心體之存在,只是缺乏理解。

王陽明對心即理的進一步論證,透過此論證,可以得出“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心外無義”的結論。為心學接下來所提出的道德學說作準備。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貪吃的詩胖胖2020-04-29 09:18:46

我個人認為心無外物是在表達專心專注的意思

人多多少少做某些事的時候會受到外界的影響從而影響了想做之事的預期結果

所以心無外物是要做到做事專心專注能夠抵禦外界侵擾堅持本心做好自己要做該做的事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方圓故事2020-04-26 22:51:43

我們知道陽明先生的心學體系由三個遞進理論支撐: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而想要入門“王學”,必須要懂得“心即理”這個基礎觀點。

心即理等同於“心外無物”,為了給學生解釋“心外無物”的觀點,陽明先生舉了個著名的案例——巖中花樹,這個例子記載在《王文成公全書》裡。

先生遊南鎮,一友指巖中花樹,問曰:“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關?”先生回答說:“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但這個例子引起了諸多爭議,後世有不少人認為王陽明是主觀唯心主義。

其實是他們誤解了陽明先生,誤解了心外無物中“物”的涵義。我原來也誤解了其本意,對啊,沒有人心,沒有人類,客觀事物照樣存在啊。唯物主義告訴我們客觀物體不依賴人的主觀性而存在。於是我們反駁陽明先生的“心外無物”,實則大謬。

從例子中可以明確,陽明先生所謂的物,是客觀事物存在的狀態,而非客觀事物本身。

“寂”不是“無”,寂是一種狀態。

《周易·繫辭上》有言:“《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這裡的“寂然不動”意思是停息了心中各種各樣的念頭。但並不是你的思想就不存在了,只是它暫時停息了。

以此類推到巖中花開,由於心的存在,花的存在狀態才由寂變成特定顏色的花開狀態。

我比較贊同浙江大學董平教授的觀點,他認為:心即理的“理”是指事理,而不是物理。心外無物並不是說心外沒有客觀事物,而是說客觀事物的狀態由於心的觀察才得以確定。

所以,王陽明說的“心外無物”是指事物的狀態決定於人的內心,而不是說事物的本身決定於人的內心。兩者有本質區別,前者與人的主體性有關,後者不依賴人的主體而存在。

那些說陽明先生是主觀唯心主義的人應該仔細研讀經典,而不要望文生義。

準確理解了“心外無物(心即理)”後,再去體會“知行合一”與“致良知”就會容易許多。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不念彌陀2020-05-06 22:11:59

心外無物——-心就是理,天下沒有心外之物、也沒有心外之理。

例如:眼睛看到美女無非生出愛慕、喜歡等心理反應或者生理反應,看到醜女對應生出不同的心理反應。當和她們相處就會出現由於個人喜愛偏好帶來的行為傾斜。如果你是個法官就會產生冤假錯案、如果你是領導提拔任用不能公正、如果你是朋友將失去真誠。

並不是案情複雜、工作能力高低不能判定、友情不夠真誠,我們內心肯定是知道明瞭的,如果不明瞭不知道只能說我們摻雜了私心,導致心不正、意不誠自欺欺人罷了。

世間好多事情出發點都是好的,中途或者遇到利益得失、趨利避害等讓方向產生偏差,偏差後面又產生累計偏差,最後呈現的結果已經面目全非了。

心外無物不是說心之外沒有事物,也不是什麼唯心主義這麼狹隘,其實就是一把尺子、一面鏡子。我們面對事物分辨其好壞、善惡時用尺子去量一下、用鏡子照一下,不要光憑眼睛看她是否美麗、順眼。耳朵去聽她是否甜言蜜語。只有這樣錯誤才能少發生、行路才能少走彎路。

經歷風雨才能見彩虹,沒有人能平平凡凡成功。這句話本身就是錯誤的,我們之所以不是英雄是因為我們不願意平凡。英雄是把平凡的事情做的不平凡,而不是去做不平凡的事情,那樣只能遍體鱗傷、一無所獲。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從黔說事2020-04-27 01:17:21

集中、入定。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未來美學研究2020-04-28 10:54:09

王陽明提出的心外無物這一概念,主要蘊含以下道理:

一、事是人做的 ,而做事必須要用心 。如果你動心 ,事就在你心裡 ;如果你不動心 ,事就根本不存在 。一切煩惱愁苦 ,都因你動心 ,而且動了不該動的心 。一切和平寧靜 ,只是因為你沒有動心 。所以請記住 ,在你的心外 ,什麼事都沒有 。

二、靜下心來,才能坐而悟道

王陽明在龍場養成了一個很不錯的習慣:靜坐。只要有時間,王陽明就會端正坐下,閉目養神,澄心靜慮。在今人心中,中國的靜坐應該來源於佛家的“禪坐”與道家的“坐忘”,這是佛道二家門徒的必修課。不過,心學上的“靜坐”可能與此無關,即使照抄了兩家的靜坐方式,但儒家門徒卻振振有詞地說,靜坐其實是儒家的專利,孔子的弟子顏回就經常靜坐,這種修行方式還獲得過孔子本人的讚賞。的確,宋明兩代的儒家知識分子都好靜坐,而且在這方面用功力度極大,朱熹就告誡他的學生,半日用來讀書,半日用來靜坐。南宋時期,有位中級京官居然在靜坐中突然死亡,臉上泛著追求真理得成正果的喜悅之光。道家的靜坐可讓人驚駭不已,宋徽宗信賴的道士林靈素髮起威來,能靜坐一月不吃不喝,靜坐結束後,雖然骨瘦如柴,卻精神矍鑠。當然,這只是極端的案例,在人類靜坐歷史的長河中,很多善於靜坐的人都透過這種方式獲得了使他們興奮的精神財富。比王陽明成名早的理學大師陳白沙就是憑藉靜坐悟透了朱熹的課本,得到了真理。大儒婁諒當年就教育王陽明獲得開悟的前提是靜坐。

我們無從得知王陽明是否能從科學的角度來闡釋靜坐的妙不可言之處。不過在今天,身心靈脩煉的大師級人物印度裔美籍物理學家瑪哈里希,對靜坐的妙處給出了答案:“人學會進入超覺意識狀態,內心會變得平靜,思想會變得富有成效,並能對環境發出輕快與協調的波。”西方的許多科學家對此方法也進行過實驗研究,結果發現,人在按正確方法靜坐時,全身肌肉放鬆,心率、呼吸及大腦電波緩慢,高度有序,耗氧量減少,基本代謝率降低,免疫功能增強,全身小血管舒張,血中腎上腺素與其他緊張激素下降,大腦皮層處於保護性抑制狀態,皮層功能同步化增強,神經功能協調統一等一系列生物生理變化,對強身健體、防治疾病及延緩衰老均相當有利。

王陽明在靜坐中,一定獲得了很多他自以為有用的知識和感悟。有一天,王陽明突然從睡夢中叫了起來,聲音尖利,像被踩了尾巴的貓。當他的跟班被他驚醒,準備拿身邊的棒子抵禦禽獸時,王陽明已經跳躍著出了山洞,轉了幾圈後,就靜坐下來,喃喃自語道:是了!是了!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從前枝枝節節地去推求事物真是大誤。殊不知“格”就是“正”的意思。正其不正,便歸於正。心以外沒有“物”(物就是事),心上發一念,孝親便是“物”。淺近說來,人能“為善去惡”就是格物功夫。“物格”而後“致知”,“知”是心的本體,心自然會“知”,見父知孝,見兄知弟,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便是“良知”。不假外求,倘若“良知”勃發,更沒有私意障礙,就可以充足他的惻隱之心,惻隱之心充足到極點就是“仁”了。在常人不能夠沒有私意障礙,所以要用“致知格物”一段功夫。去掉私慾恢復天理的“良知”,沒有障礙能夠充塞流行,便是“致知”,“致知”就意誠了。把心這樣推上去,可以直到“治國”“平天下”。這就是心學史上近乎神蹟的“龍場悟道”。

關於“心外無理”,《傳習錄》上有段文字,極為精彩。王陽明的學生徐愛問他:“朱熹說,道理都在事物中,所以需要去事物上尋找真理,這對嗎?”王老師說:“對個屁!在萬事萬物上去尋找真理,那就是把道義看成是心外的了。真理是心的本體,只要‘明明德’達到至精、至一的程度就是真理境界。”打個比方,我們的“心”本身就是真理,或者說,它本身就有真理的成分。有些人傻乎乎地居然跑到外面去尋找真理,所以是很不對的。不過,王陽明仍然認為:“真理從來不會脫離具體事物,真理就在具體事物中。”乍一看,這又跑到朱熹那裡了,其實,王老師的意思是:“真理只有落到具體事物上才叫真理,否則,它雖然也是真理,但沒有任何意義。”

徐愛說:“我覺得這事不靠譜。比如說吧,我對待父親要孝順吧,該怎麼去孝順,必須要有一套規矩吧,那這個東西,我就應該在心之外學習,比如參加個孝順父母補習班。”王陽明大驚小怪道:“哎喲,這就是問題所在。你想啊,你孝順老爹,難道是從老爹那裡求得‘孝’的道理和規則嗎?你難道去問老爹,我該怎麼孝順你嗎?那這就不是孝了。‘孝’本來就存在於我們心中,自己的心要是沒有被私慾矇蔽,就是天理,沒必要從外面再增添一絲一毫。憑著自己純潔的天理之心,流露到對待父親上就是孝。”也就是說,我們內心裡有“孝”這個東西,當它沒有被遮蔽的時候,我們流露到父親身上就是孝,而我們流露到朋友身上就是義。

徐愛又問:“您這麼一說吧,我這心裡敞亮多了,可還是有點小烏雲。比如說,我的心真的流露到父親身上了,成了孝。可是,有些禮儀,比如老爹要喝酒,我去買酒,老爹要撒尿,我扶著去撒尿。老爹晚上睡覺,我要請安,這些禮節還是應該學習一下的吧。”

王陽明說:“當然要講究啊。可是,你如果真有心,看到老爹喝多了要吐,肯定就跑過去給端盆子。看見老爹睡覺時踹了被子,肯定就會上去把被子蓋好。這講究的只是自己的心。如果自己的心順應純然天理,那這些事情自然而然就會去做。這是心流露出來而形成的條目。必須要有這樣的心,才能有這些條目產生。比如樹木,忠誠的孝心就是根,給老爹端茶送水的就是枝葉,必須先有根,才有枝葉,並非是先抓了枝葉才去種根。”

我們都見過發條玩具,玩具蹦跳翻跟頭這些是條目,起作用的是裡面的發條,發條就是內心。徐愛說:“我覺得如果學習了那些條目,也可以達到孝啊。畢竟我做出來了。”王陽明說:“這不是扯淡嗎,正如那群戲子演戲一樣,演得再好,卻不是出自內心,那不還是假的嗎?”

王陽明又提到“心外無物”說:“物就是事。心外無物就是心外無事。我們的身體受心的指使,心發出一道光,這道光就是意,意的本質是知,意所射到之處就是事。比如你想孝敬老爹,那意就發出一道光,這道光所射之地就是孝敬老爹,你想去給皇帝打工,打工就是一件事。你想看美女,聽小曲,那看美女、聽小曲就是事。所以說,世界上根本就沒有心外之物(事)。因為如果你的意不射出,那就根本沒有那些事。”

龍場悟道實際上是王陽明正處於靈感狀態下的“心靈失常”。它的源泉是除去了私慾雜念的澄心靜慮,從而使“心”獲得了無掛無礙的自由。心的自由自在,就如一葉無人駕駛的扁舟,隨波漂流,也正如神仙駕雲而行。但是,如王陽明“龍場悟道”這樣的神蹟,平常如我們是很難完成的。因為這需要太多的思慮,太多的心靈苦難,才能積累到一定階段,當在精神放鬆(靜坐)的狀態中,才能突破平常經驗狀態而達到“意料之外”的開悟。

我們用現代身心靈學說的語境來解釋王陽明的悟道。我們每個人腦海深處都有一種或幾種聲音,你在大街上遇到的瘋癲人士,他們口中喃喃自語,其實跟正常人的區別不大。只是你沒有說出來罷了。那個在我們腦海中的聲音總是不停地評論、推測、批判、比較和抱怨。這種聲音可能跟你當下所在的情況有關,它也可能是關於過去的或未來的一些事,它可能是在回憶,或是在幻想。它經常想象一些事情會出差錯,或產生不利的後果,這就是杞人憂天。它還經常給你看不見的甜頭,讓你沾沾自喜,這就是異想天開。我們腦海裡的這些聲音總是在打亂我們的理性思考和理性行為,內心脆弱的人往往被他們捆綁一生,凌辱一生。這就是所謂的不自主的思考過程,但很少有人意識到你有阻止獨白或對話的力量。力量之一就是靜坐。因為靜坐時,你才能真切地聽到那些聲音,然後辨別出精華的聲音和糟粕的聲音。這是一個持久的過程,當你靜坐足夠的時間後,就有能力把糟粕的聲音去掉,聽到的就是精華。王陽明聽到的聲音就是他內心深處(腦海深處)最精華的聲音,這聲音告訴了他心學大綱(心即“理、心外無物”)。

王陽明心學的重大意義在於:不是去格物而是來格心。我們今天的科學是從物件上找理,而心學則是從心上找理。王陽明後來說,所謂格物致知並非是朱熹所說的用鏡子去照竹子,而是下功夫擦亮心鏡。心鏡明亮,則無物不照。

多年以後,王陽明的學生不知學習該從何處開始,王陽明就指出,初學者心猿意馬,往往喜歡從人慾開始琢磨,所以必須要讓他靜坐,靜坐功夫漸進後,才可談下一步。為什麼要靜坐,很簡單,清除腦海中的雜質聲音,找到清澈的聲音。對於靜坐,王陽明曾有這樣的說法:“要諸位靜坐,並不是要你們去學習‘坐禪入定’狀態,主要是因為我們這些讀書人,平日被龐雜的事物牽制拉扯,很難知道為自己生命去存養自性的辦法,因此拿靜坐來補強,權做一段簡單的工夫,希藉此可以收攝心靈與放開心靈。程顥說:‘才剛開始學習,就需要知道認真著手的起點。既然已在學習,就需要知道認真把握的要點。’各位學習時,都應該首先在靜坐這件事情上入手與把握,不要茫然無措,這樣學問才能有進展,來日才會使精神真實受益。”

很多心靈學家都把靜坐當做目的,但王陽明卻把靜坐當成身心靈脩行的手段。靜坐的目的不是讓人心如死灰,形如枯槁地坐在那裡。心學“靜坐”的重點在涵養本心,當人在靜坐時念念不忘本心(王陽明所謂的良知),自然就會美不勝收。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Leslie732020-10-20 13:49:41

“心外無物”之“心”非指胸內肉團,亦非腦內意識,而是造作萬有之心體。亦即《周易》之“太極”、老子“道生一”之“道”、《心經》之“心”。

若認此心為一己之心,則彼物明明存於外,此心明明思於內,而欲消滅彼物令之無於此心之外,豈非掩耳盜鈴哉。

然則王陽明所言之心非視聽之所測,超凡情之所思。“隨之弗得其蹤,迎之罔眺其首”。“眇漭惚恍,若存若往”。

此心外非但無物,亦且無我。

我、物、心,三者未嘗有異,同出而異名。

我、物,相也。

心,性也。

我、物,事也。

心,理也。

性相不二,理事一如。

非性外另有一相。

故曰,“心外無物”。

非事外別存一理。

故曰,“物外無心”。

證此心性、徹顯其德,則為佛為聖。迷此心性,起物、我妄見,含貪、嗔之毒,造善、惡諸業,則翻滾於六道輪迴,生生死死,無有止歇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葭明通半瓶歷史2020-10-20 20:37:37

王陽明這句話很高明,葭明通深以為然。

網略上流行一句話說:

除了生病之外,你所有的痛苦都是你的價值觀帶來的。

我們在這裡把王陽明口中的

“心”

約等於我們現代人口中的“

價值觀”

,不算過分吧?

舉一個例子。

比如一個人的親人過世了,大機率這個人會很“傷心”。

但如果這個人的價值觀視親人若仇寇呢?他大機率不會傷心,高興也說不定。悲觀一點說,這個世界上這種人不算少。

但如果這個人是一個“高人”呢?他的價值觀裡,生老病死是人之必須,不值得傷心,好比莊子逢了妻子死亡,鼓盆而歌,他的“心”也不會傷心。

親人過世這件事好像不是“物”。

那再舉一個例子,說買樓買車這件事吧!

現在社會的風氣,如果一個人混不到有樓有車,簡直不是人。

一個賣早點的小販,每天兩點起床工作,全年無休,一個包子賺一塊錢,一塊一塊的累加,辛苦多少年賺到了幾十萬,去交個首付,然後欠銀行一大筆錢,再繼續去辛苦賣包子,也許一生就要賣包子還賬了。

但是,他很高興,因為他感覺到他買了樓買了車很有面子。

他痛苦嗎?

他肯定痛苦,每天痛苦。

誰每天需要兩天起床也要痛苦。

活該,誰讓他是“拜樓教”呢!

很多忍受了996工作制,忍受了老闆臭脾氣的人其實和賣早點的也是一樣境遇,為了買樓買車。

這個世界上也有一群人,儘管不多,這些人不買樓不買車,只享受生活。他們的痛苦就會少那麼一點。

“心外無物”就在這裡。

樓在那裡,車在那裡,你的心也在,你不去關注樓和車,不去起佔有它們的心,就沒有樓和車這兩個物件。

這又叫做“物不掛於心。”

沒有樓和車,你能不能活著呢?

能!

也許活的更好也說不定。

話又說回來,沒車還行,誰能不需要個房子呢?不然住哪裡?

這就是我們普通人不能成為王陽明聖人的原因了。

我們真的需要一座房子遮風擋雨。

再補充一點,其實每個人的生病也是價值觀帶來的。

病從口入。

誰愛大吃大喝,誰暴飲暴食,誰不好好吃飯,誰就會生病,生病就痛苦。

列位,怎麼吃飯也是價值觀之一種哦。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安國寧家2020-04-27 09:55:07

王陽明是誰?王陽明有多厲害?最近幾年的“陽明熱”已經說得很多了。紛繁複雜的現代社會,令太多太多的人感到無奈、疲憊甚至痛苦,認為人生不順人意和充滿苦楚。如何化解,王陽明心學中早有答案:“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王陽明的意思是,世間的所有問題,都只是心的問題,心若通達敞亮,就沒有過不去的事。從王陽明心學中,或許,我們現代人能為自己漂泊的心靈找到一個歸宿,能給人生找尋到一個全新的意義。

我們怎樣來理解王陽明的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呢?這還要從他的弟子也是明朝中後期的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錢德洪對老師王陽明的評價中來領悟一點蛛絲馬跡。錢德洪在成書之緣中是這樣評價老師王陽明的。先生終生兢兢業業地追求與天地萬物融為一體的境界。王陽明為什麼能做到高瞻遠矚,對事物瞭解掌握的精準到位,這就是他的與天地萬物融為一體的精神境界所起的心念作用。之所以王陽明的心學博大精深就在於此,王陽明的心胸能磅礴萬物,也就是吾心即宇宙,萬事萬物皆在我心中。要了解陽明先生的心外無物,心外無理我們首先要了解他的良知說。在陽明先生看,良知本來能知,本來就知,而實際上陽明心學中的良知即是心知。他的心能知萬事萬物,因為他把自己和天地萬物融為一體了。其次是陽明先生認為格物致知不是根本的功夫,根本的功夫在於顛倒過來,即是先致知而後在格物。這就充分體現陽明先生心知的功夫。心能認識世間的一切事物,心能認識宇宙萬物發展變化的規律。

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心能知萬事萬物後,就是要在時間上說事,在空間上做事。王陽明在平定寧王之亂時採用的就是在時間上說事,在空間上做事的方法。王陽明的心外無物心外無理思想的具體應用正是陽明心學的強大之處!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育蘭文化2020-04-27 22:45:37

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喜子原創2020-04-27 11:20:03

心之虛無大而容萬物乎!空洞意遠容納千山萬水,似如無物無窮之…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臘肉哥2020-04-27 13:15:51

王陽明老師的“心外無物”,指的是除了自己的內心,其他外界的東西,都可以視而不見,這也是王陽明老師“此心不動”的學說。

這裡還有一個故事,是關於王陽明老師與他的學生之間的對話。

王陽明老師:勝負之決,只在此心動與不動。

有一顆強大的內心,便能無往而不勝。

故事背景:

有弟子問王陽明,用兵是不是有特定的技巧?

王陽明老師回答:哪裡有什麼技巧,只是努力做學問,養的此心不動;如果非要說有技巧,那此心不動就是唯一的技巧。大家的智慧都相差無幾,勝負之決只在此心動與不動。

王陽明老師舉例子說,當時和朱宸濠對戰時,我們處於劣勢,我向身邊的人釋出準備火攻的命令,那人無動於衷,我說了四次,他才從茫然中回過神來。這種人就是平時學問不到家,一臨事,就慌亂失措。那些急中生智的人的智慧可不是天外飛來的,而是平時學問純篤的功勞。

為什麼“此心不動”是唯一的技巧呢?因為心不動才能冷靜,冷靜才能沉著,沉著才能在危機面前正常甚至超常發揮。

所謂急中生智,如陽明先生所說,這不是天外飛來的。

事事講技巧,似乎看著聰明,其實都是投機者的小聰明。只有真正的智者,才會從大本大源上找依靠,老老實實做功夫。這就是老子所說的“大巧若拙”。

講技巧和方法之前,學技巧和方法之前,一定要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去學,學了要如何用,自己最終的目的是什麼,自己的初心是什麼。

如何做功夫呢?

王陽明老師在這裡指出了另一條路——努力做學問。

諸葛亮說“非學無以廣才”,對於才能和修養,讀書學習就算不是唯一的路,也一定是必不可少的一條路。

外界環境無論發生多大的變化,只要保持“心不動”,保持鎮定,就一定可以處理好睏難。

而且現在很多世人追捧的“儒釋道”,最根本的還是“心不動”,正如范仲淹老師所說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當我們能夠安心了,我們就能安天下!

而且王陽明老師的心學,他的核心思想,第一點就是:

心即理。

也正如他自己經常所說的一樣:

所以為聖者,在純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雖凡人,而肯為學,使此心純乎天理,則亦可為聖人。

這就是我所理解,王陽明老師“心外無物”的理解。

@頭條號

@今日頭條文化頻道

@王陽明心學智慧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每天瞭解一個人2020-04-27 22:04:35

佛教說的“心外無物”就是指不存在真實的器情世界。所有的能被感知的世界,都是心造的,也就是佛教說的“一切唯心造”。這是釋迦牟尼佛三時說法,於方廣諸經中一再提到的觀點。這個初聽起來有點像“主觀唯心”主義的觀點,因為,既然外境、外物具由心造的話,那麼,那個能造的“ 問心”(狹義的說這個心單指“阿賴耶識”)就應該是真實的,這不是主觀唯心主義的“唯我論”論嗎?其實不然, 答佛教的意思是:有為法裡凡夫的分別心是顯現器情世界的原因,而駐於無住涅槃境界的佛和大菩薩,是沒有我所和我執的,只有隨眾生願力顯現的願力身(報身和化身),而沒有凡夫那樣我執習氣嚴重的業報身,所以, 回《金剛經》說:凡夫之人以為有我。所以,釋迦牟尼佛是告訴眾生,所有你覺得真實的世界,其實都是被業力染著的 答阿賴耶識隨緣顯現的外境。

為什麼說是“心外無物”而不是“心外有物”?

“心外無物”來是說,心與物同體,物不能離開心而存在,心也不能離開物而存在。離自卻靈明的心,便沒有天地鬼神萬物,離開天地鬼神萬物,也沒有靈明的心。心無體,以天地萬物感應之是非為體,事雖萬殊,理具百於心。心度外之物為外物,心中本無物,心外物常在。

中國明代哲學家陸九淵提出“心即理也”,以及“宇宙問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王陽明發展了陸九淵的這些思想,提出了“心外無答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半個南山人2020-04-27 20:29:32

王陽明是誰?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

王陽明的名字叫王守仁,陽明是他的別號,浙江餘姚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書法家兼軍事家、教育家。

“心外無物”是一種怎樣的觀點?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

這句話的全句是“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心外無事”。心外無物,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心與物同為一體,物不能離開心而存在,心那也不能離開物存在。一旦離開靈明的心,便就沒有了天地萬物,而如果離開了天地萬物,也就沒有了靈明的心。

“心外無物”怎樣理解?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

心外無物,並不是說人的主觀意識決定著客觀物質的存在,而是指外界事事物的存在離開了人的主觀體驗就沒有了意義,就如深山裡的花,若沒有被人發現,就不能展示它的色彩,而若被人看見了,此花的顏色就會立刻就明亮起來。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叨叨賤賤2020-10-24 11:00:11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

王守仁,字伯安,號陽明,明代時期心學的集大成者,我國古代唯心主義的代表人物,儒家學說的繼承和發揚者。王陽明和陸九淵的理論,被後世稱之為“陸王心學”。

要理解王陽明的心學,我們首先來了解下儒學的發展歷程。儒學誕生於春秋戰國時期,由孔子創立。春去戰國是一個大動盪、大轉型、大分裂的時期,那國家到底何去何從呢?針對這個問題,不同的學派給出了不同的答案,孔子的儒學主張克己復禮,以《周禮》治理天下,批判諸侯們相互征戰,踐踏禮制。等到漢朝時,漢武帝採取了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董仲舒還提出了“三綱五常”的中國古代傳統倫理,儒學開始為皇帝服務。魏晉南北朝時期,道家和佛教興盛,開始衝擊儒學的官方正統地位,到了宋朝,韓愈等人主張復興儒學,並在董仲舒儒學思想之上加入了新的成分,我們稱之為理學。提到宋明理學,繞不開一個大儒---朱熹。朱熹認為,世界萬物起源於理,那什麼是理呢?所謂理,就是三綱五常,也就是說,三綱五常是造物的規則,是萬物之源。那作為個人如何去探尋理呢,朱熹提出了自己的實踐觀,就是格物致知和存天理滅人慾。一個人想要達到三綱五常的高度,必須去研究世間的萬萬物物,並且要壓抑自己的慾望。到了明朝,王陽明認為人一生的精力是有限的,而世間萬物無窮無盡,這對矛盾永恆存在。所以將程朱理學加以改造,也就是陸王心學了。他認為心是萬物本源,人無須探究一切,只需要探究自己的本心就可以上升的天理的高度了。其實,儒學由朱熹的客觀唯心主義發展到了王陽明的主觀唯心主義了。

那怎麼理解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呢?這個世界的一切物質和大道的終極盡頭---理都存在於自己的內心,想要做一個明道理的人、做一個聖人就好好發掘自己的內心,所以王陽明提出了致良知的說法,每天都想反省一下自己,發明本心,方得始終。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一個冒牌的讀書人2020-04-27 09:36:15

“心外無物”是王陽明的心學思想,是在宋代哲學家陸九淵提出“心即理”的基礎上,發展了陸九淵的思想,提出了“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

心外無物”

只是“心”說的其中一句,王陽明的“心”的意思是天理,是知行合一的“一”,是致良知的“良知”,是儒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道家所謂的道,是佛家的如來,是宇宙的本體,可以解釋萬物。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

只是

“心外無物”這一句話,心即宇宙,宇宙是無窮大的,無窮大已經包括了無窮大,所以說“心外無物”

,這句話確實符合“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意境。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雲帆心語2020-04-27 09:21:45

薛侃除草和王陽明探討學問,先生說:“心是這樣,物也是這樣。後世儒者不明白這一點,放棄了本心,去追逐外物,把格物的學說理解錯了,整日只知道向外探求,只是偶爾符合道義,一輩子對自己的行為和學習都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

這是王陽明對心外無物的解釋。他主張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是它不同於朱熹理學的關鍵。他們都主張遵從天理,只是研究的方法不同。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

無論研究天理,還是事理都要從心出發。心外無物。否則方向錯了,肯定會南轅北轍。

心即理,心的本體即是天理,只是被我們的私慾所遮蔽。我們要看清自己的私慾,批鬥監視它,勿要迷失本心。不因為私慾去喜好、厭惡,只是說喜好厭惡都要遵循天理。不然就和沒有喜好或厭惡一樣了。具體要看你心裡是個什麼想法。

比如在花園修剪花枝時,看見雜草就要除掉。但是你在修理一個草坪時,這時草你就不能拔掉了。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

心外無物。就是這個東西在你的心中沒有概念,你就不會有什麼具體的形象。比如山中的一朵花開了,你知道那花開的是什麼顏色什麼氣味什麼形狀?只有它觸動了你的心,你才能有所瞭解。

而觸動你的心,你也就理解。也就是知行合一。只有你實際的見到了這朵花,你才對它能有更多的認知。

若你當時正遭遇了一件壞事,心情很差,周圍的事都沒有感覺。即使你觸碰到了看見了一些事情,也會和沒看見一樣。因為你的心不在那裡。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

心外無物,一切要從本心出發。唐代高僧神秀的偈語,雖然對佛教來說不是最理想的回答,但是在此可作為我們哲學上的一個理解:

身是菩提樹,心似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染塵埃。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內雙2020-04-26 22:52:47

跟掩耳盜鈴的意思一樣。理解了沒?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永遠悟出來2020-04-27 22:47:42

心外無物

因為身外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心外無物有所當然……

心分人心和道心,人心是有慾望,也是無物才有欲;道心就是靈魂,也是讓人有靈性,有覺悟!

心外無物,一身正氣,一身輕鬆

心中有物,思緒萬千,難以入睡……

導致身心疲憊不堪……

心外無物,自然而然,自由自在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太陽上的流水2020-04-27 14:22:43

對陽明先生有好感,但回答關於他的問題還是第一次。個人看法,談哲學問題,那個把思路說清晰的說話方式很關鍵。

如果我說心外無心,每個人都會覺得很清楚明白,心外當然沒有心啦。那問題已經解決,心外當然沒有物啦。

物是心裡的物,自然不在心外。

陽明先生有另外一句很經典同時也是很美的話是這樣說的: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你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這句話還可說得更短,那就是“心外無花。” “花”在這裡就是“物”。

我在哲學生活中的真實感受是,我們要努力嘗試把現代漢語的場變成源頭活水,用來養古代哲學的魚。

我們要建設現代漢語的哲學話語,而不是照搬西方哲學話語,我們這麼多年把西方哲學話語這塊大石頭搬來搬去,累得夠嗆,也沒有派上實質的用場。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開啟覺悟之旅2020-04-27 22:48:33

心外無物思想屬於陽明心學,是主觀的唯心主義。王陽明是在格竹失敗後提出的心外無物的。當王陽明說心外無物的時候,他的意思是心和物是完全相通的,二者並不是對立的,而是統一的。其次,人為宇宙之中心,而心又為人之中心,人的一切行動都聽心的指揮,當你用心在一件事的時候,你的世界裡就只剩下這一件事了,別的任何事對你來說都是不存在的。然後,王陽明提出心無外物,是為了提出心無外理,心無外事。這就是他所謂的心學。陽明心學多少借鑑了佛家的“心外無法,法外無心”的心法思想,但他們的內涵卻很不一樣。陽明心學重在調己調心以適應外界之變化。王陽明的思想從根本上來說,有明顯錯誤之處,僻如“君未看花時,復花與君同寂;君來看花日,花色一時明。”這個解釋起來比較複雜,暫不多述。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溫潤心學2020-04-26 22:52:50

陸九淵提出“心即理也。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王陽明發展了陸的這些思想,提出了“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

那麼,怎麼理解心外無物呢?

王陽明所說的“心”,是指最高的本體,如說“心即道,道即天”;也指個人的道德意識,如說“心一而已,以其全體惻怛而言謂之仁,以其得宜而言謂之義,以其條理而言謂之理”。這比陸九淵所說的個人本心意義廣泛。

心即理,心外無物,是王陽明心學的立論基礎。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憂國憂民士大夫2020-04-28 15:38:51

王陽明先生是我最敬仰的中國先賢之一,不僅是因為王陽明先生的主張與我的大學校訓知行合一,致知於行相符,也是因為王陽明先生獨特的人格魅力。他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書法家兼軍事家、教育家。

王守仁是明代心學集大成者,明代心學發展的基本歷程,可以歸結為:陳獻章開啟,湛若水完善,王陽明集大成。王守仁的學說思想王學(陽明學)的直接源頭是陳獻章與湛若水的“陳湛心學”,陽明心學和與陳獻章的學說堪相一致,已是學界的共識。

王陽明先生的“心無外物”,先從陽明先生遊南鎮的故事說起。一友指巖中花樹問曰:“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王陽明得出“心外無物”的觀點,是經過反覆思量出來的。他說的“物”,不是我們現在流行見解中的客觀物,而應是指心的一切物件,都是物。

舉個例子來說吧,我桌子上有一本書,我們看到它了,根據常識就知道,這本書是一個物體。而我知道有這樣一本書存在,首先是因為我的心存在,要不然,我的心沒了,即使書存在,我也無法知道或想象它存在。再舉一個抽象點的例子。鬼神是個很神秘的東西吧,但它們對我的心來說,卻是一個物。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

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怎麼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