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百合的視界2018-10-31 15:39:00

謝邀。

明朝從1368年朱元璋稱帝,到1644年崇禎上吊自盡,歷經16個皇帝。

除了開國皇帝朱元璋葬於南京孝陵、第二任皇帝建文帝失蹤、明景帝因為得位的特殊原因葬在西山。其餘的十三個皇帝都葬在了北京昌平也就是今天的十三陵。

明十三陵始建於永樂帝正式遷都北京後,即開始選的陵址。從永樂7年修建長陵後,到清初順治初年完成思陵止,歷經200多年,以北京昌平長壽山為主峰,左右環列,是個體系完整、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的皇家陵寢建築群,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地下宮殿。

先上一張全家福~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想講清楚慶陵的故事,就得先說說陵墓的主人。

慶陵葬的是明光宗朱常洛,是明代第14位皇帝。歷史上悲催的皇帝很多,但是像朱常洛這樣的可能是少之又少了。20年的太子生涯只換來30天的皇帝體驗。準確地講總共29天。

但他卻是明代傳奇色彩最濃的一位皇帝,明宮三大疑案都與他有關。

朱常洛~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他爹是明神宗,就是萬曆皇帝。後宮佳麗無數,但是老天就是捉弄他,一直沒有人給他生出個兒子來,這讓皇宮上下群臣百姓都很驚慌,明神宗自己也很鬱悶,但當時的不孕不育技術極度不發達,也沒什麼神醫敢給皇帝開一個“必生兒子”的方子,就這樣過了很多年。 一直到一次很偶然的機會,明神宗去參拜自己母后的時候突然看上了母后後宮裡的一個宮女,在一番威逼利誘和霸王硬上弓後,明神宗就冷靜了下來,他對這個宮女失去了興趣。

不過,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這位姓王的宮女懷孕了!在經歷多次風險後,宮女把孩子生了下來,而且還是個男孩!這本應該是一件讓人興奮的事情,但明神宗一臉的懵逼,不願意承認是自己的。然而,急著抱孫子的太后才不管明神宗的鬱悶,況且給皇帝生兒子的是自己身邊的宮女,信得過,因此一聲令下就承認了這個孩子的地位,並且還把宮女封為妃子。這就是朱常洛他媽王恭妃。這個可憐的孩子就是朱常洛。

不知道為什麼明神宗對這對母子異常討厭,加上明神宗當時最寵愛的是鄭貴妃,而且就在朱常洛出生不久,鄭貴妃也生了兩個兒子,這讓明神宗對朱常洛更是冷落有加,對這位大兒子的教育、生活方面的事情更是從來都不聞不問,以至於到了成年的時候,朱常洛還是文盲一個,斗大的字都不認識。

看過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的人都知道,明神宗和臣子博弈的主要一件事就是立太子的爭論。文武百官們秉持老祖宗的訓誡,認為太子一定要長子來做;明神宗卻想立鄭貴妃的大兒子來做太子,因為中國古代歷來“太子者,國之根本”之說,為此,百官與皇帝爭執不已,最後開啟了長達10多年的“爭國本事件”。 在這十幾年裡,明神宗不上朝,躲開文武百官,而文武百官想盡辦法騷擾明神宗,雙方鬥智鬥勇10幾年,最終在太后的干預下,明神宗只好同意立當時虛歲20歲的朱常洛為太子,而這卻成為朱常洛的悲劇初始。

來,讓我們認識一下他爹一一渣渣神宗萬曆帝朱翊鈞~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繼續講,因為朱常洛並不是萬曆皇帝心儀的太子人選,所以他的位置一直岌岌可危。

萬曆對朱常洛實在是喜歡不上來,對他心中充滿了鄙視,無論朱常洛做什麼,做事做的如何盡心盡力,就是得不到他爹的肯定,時不時還要被痛罵一頓。

而沒有成為太子母親的鄭貴妃對朱常洛更是恨到骨髓,不僅時常在明神宗面前煽風點火,更經常派人騷擾朱常洛,最過分的一次,鄭貴妃派人直接潛入朱常洛的寢宮,用木棍襲擊朱常洛的頭部,意圖讓朱常洛死於非命好讓自己的兒子上位,這就是著名的明宮三大案之一的梃擊案。

好在朱常洛命大,居然在這種“父親不愛、後母虐待”的生存環境裡,煎熬了20多年,可能都快熬不住的時候,明神宗終於駕崩了,40多歲的朱常洛終於得到了夢寐以求的皇帝寶座。

上一張鄭貴妃的照片,這也是個傳奇人物:明朝有過兩個皇貴妃,憲宗朱見深的萬貴妃和萬曆的鄭貴妃,都是深受皇帝恩寵的女人,且和皇上相愛不渝。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也許是因為平時受氣太多,突然一下子可以放飛自我了,朱常洛在舉行登基大典後僅10天,就一病不起。第二天的萬壽節,也取消了慶典。

可能是為了討好也可能是某種陰謀,朱常洛剛一當上皇帝,鄭貴妃就給他進獻了美女八人,朱常洛生病與美色是否存在聯絡,令人懷疑。

皇帝病倒後趕緊召見太醫診視,他服下太醫崔父升開的一劑藥後腹瀉不止。隨後,鴻臚寺丞李可灼進獻兩粒紅丸丹,服後病情稍緩,於是下午又服下一丸。結果一覺未醒,第二天就一命嗚呼。

這個悲情的皇帝太苦命了,誰也沒想到他能短命如此。陵止還沒選好就掛了。

埋哪兒呢?大家一籌莫展。突然想起有個建好空置100多年的空位置。就是明代宗景泰帝生前建造的陵,因為他哥英宗發動了“奪門之變”而沒有讓他入祖墳,而是按親王的規格葬在了西山。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這個空穴位救了駕,只稍微修飾了一下,就將朱常洛安葬了進去,這就是慶陵。

不想用"鳩佔鵲巢”這個詞來形容他。因為他太悲情了。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慶陵分為兩個院落,前面的院落為享殿建築群,後面的院落為明樓與寶城。兩個院落之間有神道和橋相連線。

沒錯,院落間有橋連線。因為兩個院落間有一條專門排水的小河。

這就是陵園中間的小橋~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慶陵的祾恩殿院落,大門已經沒了,大殿也只剩下殘牆了。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存在與消逝的,創造與毀滅的,物換星移中,所有的物質都會在時間裡變化、輪轉,而呈現在你我的面前。這,就是歷史的痕跡吧……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平沙趣說歷史2019-02-11 19:16:09

鳩佔鵲巢一詞來源於《詩經》:“

維鵲有巢,維鳩居之

”,說的是

紅腳隼經常強佔喜鵲的巢,

比喻強佔別人的住屋或佔據別人的位置。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從這一點出發,用“鳩佔鵲巢”來形容慶陵並不恰當,因為慶陵並不是被強佔的,它成為明光宗朱常洛的陵寢實屬無奈。

慶陵跟好幾位明朝皇帝都有關係,第一位就是明代宗朱祁鈺。

朱祁鈺是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鎮的異母弟,本來是沒有機會登上皇位,奈何明英宗作死,給了朱祁鈺這個機會。

明英宗的作死就是在瓦剌入侵的時候率軍親征,結果一頓操作蠢如豬,釀成了土木之變,不僅自己被俘,還搭上了幾十萬明軍和一群文臣武將,明朝文武中樞為之一空,京師守軍空虛,完全暴露在瓦剌面前。

危難之際,于謙否決了朝臣的遷都之議,請求太后讓皇帝唯一的弟弟郕王朱祁鈺監國,隨後為了避免瓦剌皇帝要挾,動搖人心,于謙等人又勸太后立朱祁鈺為帝,太后以明英宗之子朱見深為太子的條件同意了,朱祁鈺於是成為明朝第七位皇帝。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朱祁鈺心裡是不大想上位的,人家當皇帝都是歡歡喜喜的,憑什麼我一上臺就面臨亡國之危,北京城一破,大明半壁江山沒了,我的性命也難保。

但明英宗只有朱祁鈺一個弟弟,趕鴨子上架也得他上,朱祁鈺硬著頭皮上了,在於謙等人的輔佐下穩住朝局,積極籌備抵禦瓦剌入侵,最終守住了北京城。

擊退了瓦剌,朱祁鈺終於有機會享受皇帝的極權了,可不久他又擔心哥哥回來跟他搶,所以他內心的想法是不讓明英宗回來,但底下的大臣不這麼想,尤其是楊善,他趁著探查的機會把明英宗接回來了,大出朱祁鈺意外。

剛剛體驗極權的朱祁鈺自然不會放手,放手他可能也會死得很慘,與其讓自己慘,不如讓哥哥慘,所以他把明英宗軟禁在南宮,附近樹砍光、大門上鎖灌鉛、錦衣衛嚴密看管,吃穿不足供,明英宗甚至要老婆做女紅補貼家用。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千防萬防,朱祁鈺還是沒有防住哥哥。他千辛萬苦廢掉了太子朱見深,改立自己的獨子為太子,可沒幾年獨子死了,受此打擊的朱祁鈺很快就生了大病,這給了那些有異心的人機會。

景泰八年(1457年),朱祁鈺得了一場大病,已經不能上朝,武清侯石亨等人趁機發動奪門之變,將朱祁鈺軟禁在西內,迎立明英宗為帝。

說了這麼多,朱祁鈺跟慶陵有什麼關係呢?因為我國君主一向有生前修皇陵的傳統,繼位後不久就開始選址修建,因為沒定名號,所以都叫壽陵,慶陵的前身就是朱祁鈺的壽陵,那是他給自己選的風水寶地。

可明英宗登位後一番清洗,又廢朱祁鈺為郕王,不承認他的帝位。不久,朱祁鈺病死,既然都不是皇帝了,自然不能葬在皇陵,明英宗將朱祁鈺按照親王的

規格葬在了北京西山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明英宗又看不上朱祁鈺在

天壽山修建的

壽陵,所以這個還未完工的工程就廢棄了,廢棄還不算,明英宗還派人毀了這個壽陵。

在朱祁鈺去世前,其皇后

杭氏已

景泰七年(1456年)去世,就被

葬進了壽陵。

明英宗復位後,派

襄王朱瞻墡

去天壽山祭拜長陵、獻陵和景陵(明成祖、明仁宗和明宣宗的陵寢)。

這傢伙回來後報告說杭氏的陵墓

明樓高聳,與長陵、獻陵一樣,比景陵更高,是逾越禮制,應該“

夷其墳垣,毀其樓寢,則禮法昭明,天下幸甚

明英宗求之不得,早覺得這個弟妹不是皇后(被明英宗廢除皇后稱號),沒資格住皇陵,立刻下令毀掉壽陵,於是曾經的皇陵就成了一片窪地,人稱

“景帝窪”。

萬萬沒想到,一百多年後,這個窪地竟然派上用場了,原因就是明光宗朱常洛死得太急了。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朱常洛當了幾十年的皇長子,一直沒被立為太子,因為他的父親萬曆皇帝不喜歡他,戰戰兢兢幾十年,一朝繼位,朱常洛放縱了,結果一月駕崩,人稱“一月天子”。

朱常洛崩得太快了,他老爹萬曆帝都還沒下葬呢,新上位的天啟帝需要同時料理爺爺和父親的喪事,尤其是父親根本來不及給自己選皇陵,所以救急用了朱祁鈺的選址。

一百多年過去,“景帝窪”上重新建起皇陵,即慶陵。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澹奕2020-09-15 18:00:21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乃是光宗朱常洛的陵寢,不過最初打算長眠於此的,乃是景泰帝朱祁鈺,只不過朱祁鈺雖早早給自己選好了萬年福地,但他終究沒福氣葬入其中。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光宗太短壽,根本沒空建陵

在常人看來,人尚在世就提前修墳是件很晦氣是事情,但古代的帝王往往提前修建陵墓,帝王陵寢不同於普通人,往往規模巨大,工程建設非常複雜且工程量巨大,而且帝陵修建需要大量的資金,只能循序漸進。

也因皇陵建設不容易,所以古代號稱“萬歲”的皇帝們,往往都是提前在自己在位的時候就開始進行陵寢建設,一般都是提前幾年乃至一二十年。

朱常洛,明朝第14位皇帝,乃是神宗朱翊鈞的長子,其生母卑微,不過是個宮女,雖然身為長子,但朱常洛從小就不得神宗寵愛,成長曆程非常坎坷。

萬曆四十八年七月,神宗駕崩,經歷國本之爭的朱常洛即位為皇帝,然而非常可憐的是,朱常洛登基後第十天就一病不起,九月二十六日,實際上才做了29天皇帝的朱常洛就駕崩了,成為了明朝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關於朱常洛的死因,也眾說紛紜,畢竟當時發生了紅丸案,但這都是後話,而最頭疼的問題是光宗在位時間太短,根本就沒來得及給其修建陵寢。雖說都是提前給皇帝修陵墓以防萬一,可是誰也想不到光宗這麼萬一,龍椅都還沒坐熱人就沒了。

更尷尬的是,別說光宗,當時連光宗的父親神宗都還沒來得及正式葬入定陵,還在停靈,而朱常洛所定下的新年號“泰昌”其實也還沒正式啟用,也因此,史書只好將萬曆四十八年劈出了三分之一,將當年的八月到十二月底定為泰昌元年。

繼位的朱由校一時之間焦頭爛額,當時的明朝風雨飄搖內外交困,別說根本沒什麼心思去給明光宗修建陵寢,就算有空,也缺少足夠的花費。

朝臣們一眾嚷嚷爭吵後,想到了景泰皇帝當年給自己選中的壽陵舊址。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被廢棄的明朝帝陵景泰窪

明朝有兩個比較特別的皇帝,一個是建文帝朱允炆,一個是景泰帝朱祁鈺,二人都做過正兒八經的皇帝,但卻最終都失去了皇位,一度被抹去了帝王身份。

正統十四年,英宗朱祁鎮被瓦剌所俘,史稱土木堡之變,危急之下,英宗的弟弟郕王朱祁鈺被孫太后與群臣成為監國,後直接繼位為皇帝,隨著時間的推移,朱祁鈺逐漸迷戀上的做皇帝的感覺,不再願意放手,英宗回朝之後,不僅不肯歸還皇位,還將英宗幽禁。

原本,若是英宗被朱祁鈺好好安奉在南宮,讓其衣食無憂,自己穩居帝位,百年之後仍舊將皇位正統傳回英宗一脈,那麼一切都很和諧。

但朱祁鈺所想,乃是“父有天下必傳於子”,其帝位鞏固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想要打破平衡,尤其是長子朱見濟出生後,朱祁鈺幽禁苛待英宗,不顧群臣反對廢掉朱見深的儲君之位,改立自己的兒子,而且即便朱見濟夭折後,他依舊不肯復立朱見深,最終為自己種下苦果。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而朱祁鈺做皇帝的時候,也已開始營造皇陵。

景泰七年二月,孝肅皇后杭氏崩逝,景泰帝下旨在昌平營造壽陵,又為壽陵設五十守陵戶,並改武成中衛為壽陵衛,六月,杭氏葬入壽陵。

雖然還沒有完全建成,但初初建好的壽陵建築雄偉,明樓高聳,足夠與長陵和獻陵媲美。

然而景泰八年奪門之變後,朱祁鈺離開人世,而重新奪回皇位的英宗,於天順元年五月,派工部尚書趙榮率領長陵等三衛官兵五千人,將壽陵搗毀,僅剩下空蕩蕩的玄宮。

至於當年的孝肅皇后杭氏,其名分也被英宗廢去,而壽陵被搗毀之後,先行葬入壽陵地宮的杭氏的靈柩,也不知所終。

至於朱祁鈺本身,則被以親王禮草草葬入了金山陵園,其名分地位悉數被廢去,直到明憲宗朱見深成化十一年,才重新下詔恢復景泰帝的皇帝身份,按照皇帝陵寢規格修飾陵寢,但仍舊遠遠低於真正的帝陵規格。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重新翻新的廢陵,作光宗長眠之地

光宗崩得實在太突然,以至於根本沒工夫尋找吉壤福地建設帝陵,無奈之下,明熹宗朱由校與群臣商議,將廢棄了160多年的景泰帝壽陵舊址重新翻修,作為朱常洛的帝陵。

不過,慶陵也並不完全就是朱祁鈺當年的陵寢。

《欽定日下舊聞考》引《芹城小志》:光宗貞皇帝陵曰慶陵,在裕陵西南,俗傳位景泰窪是也,先是景泰中建為壽宮,英宗復辟,景皇帝葬西山之麓,陵基遂虛,光宗上賓既速,倉促不能擇地,乃用此為陵。

從陵址位置來看,慶陵也不是有意選定的,其東側是仁宗的獻陵,西側是英宗裕陵,而光宗朱常洛距離兩位先祖輩分非常遠,從位置上來說,並不符合昭穆之制。

而另有一種說法是,慶陵的位置雖然是景泰帝壽陵原址,但卻經過慎重選擇後才真正確定了慶陵建築格局分佈的。

《明熹宗實錄》記載:光宗九月初一駕崩後,十月十日,熹宗遣使前往天壽山卜選陵地,反覆檢視後,選定皇山二嶺,認為這兩個地方至尊至貴,熹宗非常滿意。

天啟元年正月十九日,慶陵正式破土動工,玄宮自天啟元年三月營建,七月二十九日合龍門,歷時四個月,九月光宗入葬慶陵。天啟六年,慶陵地面建築完工。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慶陵的建設,其實也頗具特色:

第一,全部石材,一帝三

和以往的陵墓玄宮建築材料都採用磚石混用相比,慶陵玄宮完全使用石材建成,且棺床尺寸超過一帝二後規模,是一帝三後,工程建設十分精細。

從營建到玄宮的正式落成,共同花去白銀150萬兩,慶陵建設的規制建設,比照著朱常洛的祖父朱載坖的昭陵,還有仁宗的獻陵,其規模相當巨大。

第二,兩進院落,重門相隔

慶陵是明十三陵中唯一有相互分開的前後兩進院落的陵寢,第一進院落的祾恩門殿與第二進院落的三座門、明樓寶城之間彼此相互都不連線,被一條排水的小河與一座高十米的小山坡相隔開,各殿之間重門相隔。

在二進院落之間,有神道相連,並於第一進的院落後,建單孔的石橋三座。

第三,暗渠涵洞,排水獨特

請領導排水堪稱一絕,對於寶城兩側山壑之間的流水,其他陵寢都是用明渠進行排水,從陵寢前方排出,而慶陵的排水則使用暗渠,在明樓前修建一個平面“T”形地下排水涵洞。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不能完全說慶陵是鳩佔鵲巢

其實,光宗帝陵的所在地雖然當年曾是景泰帝壽陵的舊址範圍,但也不全是。

《詩經·召南·鵲巢》:維鵲有巢,維鳩居之。

當年景泰帝的壽陵興建於景泰七年,最初葬入的只不過是朱祁鈺的繼後杭氏,規格並不算多麼大,而壽陵的主體壓根也沒建設完成,僅有玄宮的部分比較完整,之後,壽陵整體被英宗派人搗毀,幾乎蕩然無存。

慶陵開始興建比較倉促,最終選中了壽陵的所在地,而慶陵的範圍並不僅僅在壽陵的舊址,只不過是包括了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絕大多數的慶陵建築,都是之後重新建設而成的,說是說鳩佔鵲巢,但實際上,慶陵佔的只不過是壽陵舊址的所在地。

再者,當年壽陵所在只有個大致方位,並不確切,所以慶陵到底是不是真的鳩佔鵲巢也實在不好說絕對。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農民工說古道今2021-01-14 14:50:43

所謂明慶陵是“鳩佔鵲巢”,指的是明光宗朱常洛的慶陵使用了景泰帝朱祁鈺給自己準備的“帝陵”。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皇帝怎麼還住“二手房”?朱祁鈺的陵寢不是“景泰陵”嗎?跟明慶陵又有什麼關係?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景泰陵”最初並不是帝陵

眾所周知,明朝有三座帝陵不在十三陵範圍之內。一個是位於南京的明孝陵、一個是位於湖北鍾祥的明顯陵,還有一個就是景泰帝朱祁鈺的景泰陵。景泰陵其實並不是朱祁鈺在位期間給自己修建的陵寢,而且最初它根本就不是帝陵!景泰陵與位於鍾祥的明顯陵比較像,是由親王墓園改建而來。只不過,明顯陵的主人朱祐杬的陵寢是親兒子擴建的,所以極盡奢華之能事!而朱祁鈺的陵寢是侄子擴建的,說白了就是“意思意思”,有個大概形制就得了……所以,相對於明朝的其他帝陵,景泰陵絕對可謂寒磣至極!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朱祁鈺在位期間曾經給自己修建過陵寢,也就是後來的明慶陵。奈何,朱祁鈺還沒死就碰上了“奪門之變”,他哥哥明英宗朱祁鎮復辟了。在第二次當上皇帝之後不久,朱祁鎮便廢除了朱祁鈺的皇帝尊號,將他降為了原先的郕王。不久之後,朱祁鈺病故,一說是被朱祁鎮秘密處決。朱祁鈺既然已經不是皇帝了,原來他給自己修建的那座帝陵自然是不能用了,不僅不能用,朱祁鎮還命人將地面建築全部夷為了平地!地宮也遭到了嚴重破壞。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可朱祁鈺在不受他哥朱祁鎮待見,畢竟是當過皇帝的人、而且死的時候還是親王身份,總不能曝屍荒野吧?所以,朱祁鎮命人在其他地方給朱祁鈺重新修建了一座親王規制的墓。說是親王規制,其實也就那麼回事了,形制是親王的標準,材質恐怕連普通土豪的墓都不如……這就是後來那座景泰陵的雛形。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明英宗朱祁鎮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景泰帝朱祁鈺

成化年間,明憲宗朱見深出於政治考量,恢復了朱祁鈺的皇帝身份。既然又成了皇帝,朱祁鈺的墓就應該升格為帝陵,不是嗎?於是,朱見深命人在原郕王墓的基礎上,將地面建築重新按帝陵的規制“裝修”了一番,地宮反正沒人看得見,也就懶得弄了。說是帝陵規制,無非就是添幾間房,然後把琉璃瓦換成黃色、牆刷成硃紅罷了……明憲宗要的是名,至於景泰陵是不是“豆腐渣工程”,他並沒有那麼在意。所以,景泰陵“光榮”地成為了明朝最寒磣的帝陵!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明英宗朱見深

明光宗朱常洛為何要住“二手房”

作為皇帝,明光宗為何要使用景泰帝朱祁鈺當年給自己修建的陵寢、住別人的“二手房”呢?其實,不是朱常洛捨不得花錢給自己修建新陵寢,而是根本沒時間!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明光宗朱常洛

帝陵必須是皇帝才有資格修建,皇太子也不行!所以,皇帝通常在即位之後才開始給自己修建陵寢。萬曆四十八年七月,明神宗朱翊鈞駕崩,苦熬了許多年的皇太子朱常洛終於“轉正”,可好景不長,身體本就不好的朱常洛又迷上了“滾床單”,結果可想而知,直接病倒了。病了好好治嘛,可朱常洛卻信了身邊人的邪,吃起了丹藥,最後讓一顆小小的紅丸要了小命!掐指算來,從即位到駕崩,只有一個月時間……別說是修建帝陵了,帝陵的設計圖能在一個月內搞出來恐怕都不可能!甚至連改元朱常洛都沒來得及,最後明朝的大臣們不得不商議著將萬曆四十八年一分為二,前七個月是萬曆四十八年、後五個月是泰昌元年。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明神宗朱翊鈞

明朝對於帝王駕崩後停靈和下葬的時間都是有相關規定的,如果重新修建陵寢,肯定是來不及了。最後,景泰帝朱祁鈺廢棄在十三陵陵區的陵寢進入了眾人的視野。雖然被明英宗朱祁鎮給毀了,但地宮、地基等等都是現成的,清理清理、重新裝修下地宮、再增加點兒地面建築還是來得及的。於是,朱常洛就這樣被塞入了朱祁鈺給自己修建的陵寢地宮之中,朱祁鈺留下的這套“二手房”就這樣搖身一變成了後來的明慶陵!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明慶陵地面建築

綜上所述,景泰帝朱祁鈺給自己修建的陵寢最終成了明慶陵,說白了就是:朱祁鈺給自己修建了陵寢卻沒命去住,朱常洛掛得太突然、根本來不及修建陵寢,所以就把朱祁鈺的那套“二手房”重新“裝修”了一下住了進入,整件事就這麼簡單。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尋根拜祖2021-11-02 11:19:17

明朝有14位皇帝死在北京,為何卻只有13陵?因為景泰帝修建的陵寢被泰昌帝搶了。泰昌帝為何搶別人的豪宅?景泰帝又到哪裡棲身去了呢?兩段故事為您揭開大明帝國令人唏噓的往事。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之一

景泰帝叫朱祁鈺

,明英宗

朱祁鎮

的異母弟弟。另一個主人

公泰昌帝叫朱常洛

,是明英宗的六世孫。

朱祁鈺之所以能當上皇帝,全賴朱祁鎮太能作。正統十四年,在太監王振的慫恿下,小夥朱祁鎮體溫上升到99度,熱血差點沸騰,他不顧反對非要親征蒙古瓦剌部。

在王振的騷操作下,22歲的朱祁鎮創下了一個恥辱的記錄——他被蒙古人請去喝奶茶了!這就是震驚歷史的“土木堡事變”。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大明皇帝成了蒙古人的肉票,被槍桿子頂在腰上跟大明朝勒索贖金。為了拯救危難,以于謙為首,將朱祁鈺推上了皇位,讓蒙古人的肉票變成了廉價的“豬肉”。

蒙古人哭了:“還帶這麼玩的?你們太陰了,我還得花錢養著他。那啥,咱商量一下唄,折個價咋樣?”就這樣,朱祁鎮又“榮歸故里”,只是身份從皇帝變成了太上皇。

朱祁鈺才幹出點皇帝的滋味,哥哥就回來,心裡很不舒服,總覺得自己這個皇帝早晚要變“黃”帝。於是他靈機一動,把朱祁鎮軟禁在南宮,與世隔絕。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朱祁鈺以為把哥哥放在保險箱,炸彈就不會引爆了,哪知心懷叵測的石亨、徐有貞、曹吉祥等人砸碎了保險箱,朱祁鎮又復位了,史稱“奪門之變”。

朱祁鎮復位不久,朱祁鈺就很識趣地“崩了”。

皇帝駕崩就該移居“新宅”。在前一年,朱祁鈺的杭皇后去世,朝廷奉命已經在昌平為朱祁鈺營建帝陵(即慶陵),且杭皇后已經提前入住。如今只需要吹吹打打,把朱祁鈺送進去就齊活了。

朱祁鎮不同意:哪有這麼便宜的事?我在南宮跟螞蟻、蟋蟀作伴五六年就這麼算了?朕要清算!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於是可憐的朱祁鈺被剝奪了皇帝的稱號,廢為郕王,還給他加了個惡諡“戾”。豪宅也不能住,那是帝陵規格,去西山跟他兒子住一起吧。原來四年前朱祁鈺唯一的兒子朱見濟死了,就被葬在了西山。

那昌平的壽陵怎麼處理?朱祁鎮惡狠狠地下旨:“砸了!”唉,慘吶,杭皇后的棺木被毀,屍首都不知所終!

這就是明朝十四位皇帝死在北京,卻只有十三陵的原因。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那麼,泰昌帝朱常洛為何不自己修建帝陵,非要去霸佔一座被砸爛的慶陵呢?難道那時候北京地價就高到離譜?答案當然不是,這就要說到朱常洛這個苦逼皇帝的往事。

朱常洛是萬曆皇帝朱翊鈞的庶長子,生母是一個王姓宮女。那時候萬曆皇帝正是荷爾蒙勃發的年紀,有一天他去太后宮中請安,太后沒見到,卻被王宮女吸引。萬曆帝沒憋住,播下了種子。

可萬曆帝一點不喜歡王宮女,他寵幸鄭貴妃,更喜歡鄭貴妃的兒子朱常洵。這位鄭貴妃太囂張,李太后、王皇后,以及朝中的大臣都不喜歡她。於是大明帝國為誰當太子,展開了近二十年的爭鬥,最終萬曆帝低下了高貴的頭顱,被迫立朱常洛為太子。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萬曆四十八年七月,萬曆皇帝駕崩了,八月初一,朱常洛黃袍加身。可誰也沒想到,八月二十九那天,朱常洛也駕崩了!

朱常洛之死就是明宮三大疑案之一——紅丸案。這件事的經過大概是這樣的:

萬曆一死,鄭貴妃就立刻變臉,她討好地給新皇帝送過去八名美女。朱常洛居然收下,並及時享用了。

從這件事可見,這傢伙也不是“好餅”,居喪期間就接近女色,道德水準極低。鄭貴妃的禮物他竟然也敢收,說明這夥計腦袋瓜子也不靈光。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讓人無語的是,朱常洛居然被八個美女玩脫了,八月初十就一病不起。接下來的操作更神奇,給朱常洛醫治的不是太醫,而是一個叫崔文升的秉筆太監。崔文升就是鄭貴妃的跟班,不知道朱常洛哪來的膽子,居然敢吃崔文升開出來的藥方。

事後證明,正是他的藥方加劇了朱常洛的病情。接著鴻臚寺丞李可灼上場:眼下情況只能服用紅丸試一試了。朱常洛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態度服下了紅丸,第一天情況好轉,於是第二天他一次性吃下兩粒,結果崩了。

臨死前朱常洛吃力地問大臣:帝陵修了嗎?大臣們以為問的定陵:按計劃修好了。朱常洛苦笑:“我說的是我的陵寢。”大臣們面面相覷!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朱常洛不負責任地走了,卻留下一個難題:帝陵怎麼辦?

此時萬曆皇帝的靈柩還停在大殿裡,他的定陵還需要等著收尾工作。定陵的修建花掉了八百萬兩白銀,朝廷才緩過氣來,哪來這麼多錢再修一座帝陵?此時的大明連官員的工資都發不起了。

就算能擠出點銀子,時間也來不及。帝陵修建不是刨個坑,沒有數十年時間根本建不起來,讓皇帝這麼長時間不入土也不合禮儀啊,怎麼辦?

這時候有人想起已經廢棄了160年的慶陵:那地方雖然破敗不堪了,但地宮還在,稍加修葺就能讓皇帝先將就住進去,至於地面建築可以慢慢搞嘛。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於是慶陵被廢物利用,成了朱常洛的陵寢。

補充交代一下朱祁鈺的西山景泰陵狀況。景泰陵一開始按王陵規制修建,很簡陋。明憲宗即位後大臣們提出為景泰帝平反,迫於壓力,明憲宗同意恢復朱祁鈺的皇帝身份。

不過打了折扣,憲宗給朱祁鈺的諡號不是明朝標準的17個字,而是5個字,且沒有廟號。同時,景泰陵雖然有所增建,但基本規格還是王陵。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直到嘉靖在位時,才給景泰陵的綠瓦換成了帝陵的黃瓦,陵碑移到神道的正當中。至此,從規格上景泰陵符合了帝陵標準,只是規模相對寒酸了些。

值得慶幸的是,慶陵真的發揮了大作用,倘若沒有它發揮餘熱,真要給朱常洛修建新帝陵就麻煩了,因為七年後他的兒子朱由校又崩了!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伯虎422021-01-13 22:51:26

在今天的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南麓,有一片佔地面積大約一百多平方公里的皇家陵寢建築群,這就是著名的“明十三陵”,明朝十六代皇帝中,除了太祖、惠帝、代宗三人之外,其餘十三位皇帝都埋葬於此地。太祖皇帝是在南京應天府建立大明王朝並一統天下的,駕崩後就安葬在京師(南京)附近的孝陵;惠帝是因為“削藩”失敗,被四叔燕王朱棣(即後來的成祖皇帝)發動“靖難”趕下臺,失蹤在燕軍攻克京師(南京)的大亂中,所以沒有具體的陵墓可查。而代宗皇帝朱祁鈺,就是我們接下來要講的故事主角之一,他和他的六世族孫、光宗皇帝朱常洛之間,因為天壽山皇陵中的一處陵寢,產生了超越近兩百年的交集,而這也是我們要詳細為大家敘述的歷史故事。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大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二月,因為長期以來在“朝貢”、“互市”中產生的齟齬,導致大明和蒙古瓦剌部之間對立情緒越來越嚴重,並最終導致瓦剌首領也先率大軍入寇宣府、大同等邊鎮。當年才二十二歲的英宗皇帝朱祁鎮在親信宦官王振的鼓動唆使下,熱血上頭,想效法曾祖父太宗(成祖)皇帝當年五徵漠北的赫赫武功,以證明自己的天縱之才,於是在沒有做好充足準備的前提下就匆忙宣佈御駕親征,討伐瓦剌。

正統十四年七月十六,英宗宣佈立兩歲的長子朱見深為皇太子,並以皇弟、郕王朱祁鈺為監國輔佐朝政,自己則親率英國公張輔、成國公朱勇、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內閣大學士曹鼐、張益等文武官員,並京營諸衛軍隊二十萬,號稱五十萬大軍,自京師(北京)出征,進擊瓦剌。

進軍途中,英宗無比依賴王振,一切大權均由其掌握。但是王振志大才疏,又毫無軍政經驗,依仗英宗的寵幸在軍中大發淫威,隨意發號施令,導致大軍無所適從,行動混亂。軍民伕役也不能忍受苛待,在半道紛紛逃離,因病餓重役而死去的軍民屍骸鋪滿道路路,明軍剛剛出徵不久就軍心嚴重不穩。

此後,英宗抵達大同,才發現敵情嚴重,瓦剌來勢洶洶,明軍已連遭敗績,邊關告急。所以毫無實際軍事經驗的英宗和王振張皇失措、不敢再提出塞作戰之事,急忙命令回軍。後撤途中,英宗在王振的教唆下準備繞道王振老家蔚縣、後來又改道宣府,白白浪費時間,所以被瓦剌追兵趕上。八月十四,明軍後衛朱勇所部抵擋不住瓦剌猛攻而全軍覆沒,行動緩慢的英宗和王振被圍困於宣府鎮懷來縣土木堡。

英宗被困後輕信瓦剌的議和詭計,下令出和談,導致明軍放鬆警惕,出營取水,瓦剌發動突襲,明軍大營頓時陷入混亂而無法組織抵抗,紛紛潰散,部分明軍投降,其餘四散奔逃。隨軍的勳貴大臣:英國公張輔、駙馬都尉井源、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侍郎丁銘、王永和內閣大學士曹鼎、張益等,共計五十餘人戰死沙場,英宗本人被俘。罪魁王振在亂軍之中被憤恨的護衛將軍樊能錘殺。這就是改變了日後大明歷史的“土木堡之役”,大明社稷因此陷入傾覆境地。

正統十四年(1449年)八月二十九,在情勢危急之下,以留守京師的兵部侍郎于謙為首,朝臣們聯名上奏孫太后,恭請太后降下懿旨,立監國郕王朱祁鈺為新皇帝,以凝聚大明軍民計程車氣,同時挫敗瓦剌以英宗來要挾大明的陰謀。孫太后同意了大臣們的請求,下旨立郕王為帝,同時依舊以英宗所立的太子朱見深為皇儲。

正統十四年(1449年)九月初一,郕王正式即位稱帝,改明年為景泰元年,他就是大明第七代皇帝——明代宗(景泰帝)。登基後,代宗奉“北獮”的兄長英宗為太上皇。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在代宗和于謙等主戰派大臣的齊心協力之下,從正統十四年(1449年)十月初一到十月二十,明軍和南侵的瓦剌軍隊激烈交戰並守住了京師,打敗了瓦剌的入寇,君臣同心、士氣高漲,迫使瓦剌軍隊放棄入寇,裹挾著被俘的英宗撤返回塞外,大明終於度過了這場立國以來最嚴峻的危機時刻。

瓦剌撤軍以後,不甘心沒從大明撈取更多利益,於是在景泰元年(1450年)六月間又挾持英宗南侵,直抵大同鎮邊牆外,謊稱把英宗送歸大明,讓人拿著英宗被迫寫下的書信要大同總兵郭登開城迎接。郭登知是瓦剌詭計,拒不開門,並策劃出兵強行奪回英宗。

瓦剌首領也先無奈之下,只得放棄訛詐大明,帶著英宗返回漠北,並派出使者向大明請和,聲稱可以送回英宗,請大明朝廷厚加金帛財物賞賜,以作為雙方交換條件。

景泰元年(1450年)六月,代宗派出使者:禮部侍郎李實、大理寺少卿羅綺、指揮使馬政等人,攜帶親筆詔書,前往瓦剌商議議和及迎回太上皇英宗事宜。

其實,出於皇權的排他性,代宗內心不願意兄長英宗返回,那樣的話自己的皇位將受到莫大威脅。所以在派出李實和羅綺等人出使瓦剌時,代宗只囑咐商談議和之事,沒有過多提及迎太上皇南返的要求,也沒有提厚贈瓦剌賜物以交換太上皇英宗。

因為大明使者前來談判時,只帶了少量賞賜給也先個人的金帛財物,沒有攜帶瓦剌上下以為地交換英宗的“厚賜”,使得瓦剌想要狠狠敲大明一筆的念頭落空,也先大失所望,對大明使者態度也轉為冷漠,英宗南返之事幾乎落空。

第一次和談沒有達成後,為了避免落天下人的口實,代宗在景泰元年(1450年)七月再派右都御史、鴻臚寺卿楊善出使瓦剌,繼續商議議和。但代宗沒有授予楊善詔書、也沒有下撥金銀財物作為贖回太上皇的贖金,僅僅以這一姿態敷衍群臣、略盡人事而已。

但讓代宗沒想到的是,年過六十的楊善在沒有獲取朝廷錢財、也沒有皇帝御賜詔書的情況下,出於回報英宗恩德、同時藉此時機一搏日後命運的的心思,居然變賣了自己的私人家產和田地,籌備了若干過得去的金銀財帛,抵達瓦剌之後輾轉騰挪,又發揮自身無與倫比的雄辯之才,在和也先的會面中一再辯解當年雙方產生齟齬的原因,把責任都推給王振和瓦剌一方的低階入貢使者,使得也先和瓦剌其他上層貴族消除了心中芥蒂,決心和大明重開互市,以交各自必須之物。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同時,楊善裝作不經意間奉承也先,稱讚他和其他瓦剌貴族善待被俘的英宗是仁厚之心、順應上天好生之德,自己歸國後要把也先等人優待英宗的事情告訴大明史官、寫入史書中、代代傳頌他們的仁德。又繼續吹捧也先等人是頂天立地、雄壯威武的塞外英雄,中原內地沒有人能與之相比。瓦剌諸首領在楊善的肉麻吹捧和精心忽悠下,飄飄然如成仙一般,樂不可支、自尊心得到大大的滿足。再加上楊善又準備了還算過得去的金帛財物,於是稀裡糊塗之下,也先就答應了楊善將英宗送還大明、雙方達成和議互市的請求。

景泰元年(1450年)八月初二,“北獮”達一年之久的英宗終於獲得了自由,被也先放歸,踏上了返回大明之路。楊善侍候著太上皇一路披星趕月、日夜兼程加緊南返,終於在景泰元年(1450年)八月十五中秋節、土木堡之變週年之日抵達京師,英宗從安定門入城,返回了闊別多日的京師。

代宗原本以為自己虛應故事之下,太上皇是接不回來了,誰知道弄巧成拙,楊善這個不領會君心的老頭子居然真的把太上皇迎回了京師,心中的膈應和不滿就別提了,但在表面上代宗卻不能表現出嫌隙和厭煩,於是只能捏著鼻子強忍下來,並親自出皇宮東安門,迎接兄長“北迤”迴歸。兩兄弟見面時,根據《明史紀事本末》記載,情景很是感人,兄弟之間熱淚盈眶,相互噓寒問暖,兄友弟恭的場面讓人感動。但實際上雙方內心裡是怎麼樣的感受,那外人不會知道,自己領會一下意境得了。

英宗返京之後,被代宗安置於南城的南宮之中,明面上尊為“太上皇”,實際上就是個高階囚徒而已,毫無人身自由,被軟禁在這小小的天地裡,生活窘迫艱難。而代宗在疑心作祟之下,對兄長居住的南宮加派諸多守衛、時刻提防、處處限制,生怕兄長會捲土重來,奪走自己的皇位。英宗就在這種被人猜忌、惶恐不安的情況下,度過了六年多的軟禁生活。

對歸來的兄長嚴加防範、以免皇權旁落之後,代宗還有一塊心病沒有了結,那就是儲位之事。原本代宗就是趕鴨子上架,在土木之變後緊急登基的,登上皇位後立即面臨瓦剌入寇的危急局勢,當務之急是要守住京師,打退瓦剌來犯之敵,所以孫太后立代宗為帝的懿旨中,要以英宗出征時所立的皇太子朱見深繼續為皇儲的意見,代宗其實是沒有什麼異議的,京師還不知道守不守得住,自己的皇帝能當幾天都不知道,這些細枝末葉的事情就不要糾纏了,集中精力打贏京師保衛戰再說。

幸得天佑大明,在代宗和于謙等人的不懈努力之下,明軍得以擊退瓦剌,取得了京師保衛戰的勝利,穩定了朝野,保住了社稷,代宗的皇位也得以穩固。於是,位置安定了的代宗開始考慮起皇位的傳承、儲位的更替等自身切實利益了。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代宗還是郕王的時候,就有了親生兒子朱見濟,等火線登基後,因為局勢緊急,所以依舊以英宗的皇太子朱見深為儲君。等到打退瓦剌、大明江山轉危為安時,代宗就漸漸不能容忍儲君不是自己的親子、帝系傳承轉不到自己一系這個鬧心事了。尤其是景泰元年(1450年)太上皇南返並被自己軟禁於南宮後,代宗更加堅定了儘快更換皇太子的決心,如果儲君不改易,那麼自己這個皇帝就是無根之主,無論當初為社稷、為朱氏宗族建立多少功業、做出多少貢獻,統統只是一世煙雲而已。如今的皇太子不是自己的兒子,多年後自己薨逝了,大明皇位又將再次轉回兄長一系。而皇太子登基後必然尊崇生父英宗,自己不過是新君的叔父,在新君心中,只是代替他們家暫時掌管大明江山若干年,一個過客而已。

尤其是代宗自己是如何對待南宮中的太上皇,那態度和待遇是人盡皆知,皇太子心裡怎麼會沒有怨言,假如以後自己駕崩,皇太子登基了,那自己身後的待遇和史書中的評價可想而知。為了避免辛苦得到的皇位最後竹籃打水一場空,代宗絕不能放任大明的皇太子、自己的繼承人依舊是太上皇的兒子這種情況出現。

景泰二年(1451年)七月初一,代宗在上朝接見群臣、處理完政務之後,退朝之時貌似不經意地隨口說:“明日是東宮的生日。”正準備恭送皇帝返回後宮的朝臣們盡皆愕然,莫名其妙,其中首輔陳循下意識地回答:“東宮生日,不是十一月初二麼?”代宗聽見後滿臉不高興,拂袖起身,一言不發地回宮,留下一群面面相覷的輔臣。

這沒頭沒腦的一問一答,其實就是代宗準備易儲前對輔臣們的試探:七月初二是代宗獨子朱見濟生日,而十一月初二則是現任皇太子、太上皇長子朱見深的生日。代宗以此作為投石,來試探輔臣們的態度,以便做出進一步行動。

為了達到更換皇儲的目的,代宗此後多次在朝會中或明或暗的示意諸臣,要他們上表奏請更換儲君,同時為了取得輔臣們的支援,代宗還做出了皇帝給大臣們行賄的千古奇聞:給全體內閣成員送錢,其中首輔陳循賜黃金五十兩,其餘輔臣賜白銀一百兩,然後再派心腹太監私下到輔臣們的府中徵求易儲意見,要求他們即使不主動上疏請求易儲,也不要在其他人上疏易儲時出言反對。

至此,代宗易儲之心被天下人所知,但是圉於儒家宗法制度和忠君報國思想,諸臣們還是不願意附和代宗的易儲心思,朝中支持者寥寥。另外,代宗的皇后汪氏,也堅決反對丈夫的易儲行動,多次苦勸代宗不要改立皇太子,以免遭人詬病,留下身後惡名。因此代宗對汪皇后厭惡疏遠,在準備更立皇儲的同時也逐漸有了廢立皇后之心。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景泰三年(1452年)四月,廣西思明州土守備黃厷因為想竊取族弟的土知府之位,謀殺了族弟一家,被人告發而下獄。黃某人為了活命,於是迎合代宗的易儲之心,上疏提出永固國本事,請求皇帝改易皇儲,以固大明國本。代宗得到黃厷的奏疏後激動萬分,拍著椅子扶手感嘆說:“不想萬里之外,乃有此忠臣!”立即赦免了他的罪名,並把奏疏下發內閣讓諸臣討論。

閣臣們接到代宗轉批的黃厷奏章後,“眾皆驚愕”,不知所措,但當初又接受了皇帝的“重賄”,不好直接封駁,於是把奏疏轉交禮部,由禮部尚書胡濙、左侍郎侍郎薩琦、右侍郎鄒幹負責召集六部九卿、在京勳臣等,集中討論黃厷的易儲提議。廷議中,諸臣都覺得易儲不可行,但是為了不出頭得罪皇帝,所以沒有人敢於第一個發言反對,大家都在遲疑不決。

這個時候,被代宗派來“列席”廷議、探查諸臣態度的心腹宦官、司禮監太監興安拍案而起,大聲說:“東宮易儲、勢在必行,贊同者畫押即可,不同意者可免畫押,何以猶豫不決也!”其中威脅含義顯露無疑。

這種情況下,誰敢出言反對易儲,於是廷議結果是諸臣都同意易儲,並在當天由禮部尚書胡濙、魏國公徐承宗、寧陽侯陳懋等人領銜,共計文武大臣九十一人聯名上疏,向代宗奏請更立皇太子:“父有天下,必傳於子,此三代所以享國長久也。惟陛下膺天明命,中興邦家,統緒之傳,宜歸聖子。今黃厷所奏宜允所言。”

景泰三年(1452年)五月初二,在得到了朝臣們的奏疏支援後,欣喜無比的代宗召開大朝會,公開發布易儲詔:“父有天下傳之子,斯固本於萬年。”,正式立皇子朱見濟為皇太子,改封前皇太子朱見深為沂王,出居沂王府。同時,以“無子失德”的理由廢皇后汪氏為庶人,改立皇太子生母杭氏為皇后。這樣,經過兩年的努力,代宗皇帝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夙願,將大明儲君改為自己的親兒子朱見濟。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代宗煞費苦心地使盡了手段,終於把親兒子扶上了儲君之位,原本以為大明江山將會在自己這一系代代傳承、父子相繼、千秋萬世,沒成想樂極生悲,朱見濟不過才當了一年半的皇太子,就在景泰四年(1453年)十一月患病不治,年幼夭折了,諡號“懷獻太子”。而代宗只有懷獻太子這一個獨子,當初自己費盡心機、殫精竭慮,才達成目的立他當了皇太子,沒想到兒子福薄,早早就病夭,這簡直是如晴天霹靂,將代宗身心擊垮。而失去了愛子的杭皇后也深受打擊,一病不起,纏綿病榻多年之後於景泰七年(1456年)二月薨逝於京師。

按照皇室傳統,大明皇帝的身後陵寢要在昌平天壽山南麓皇陵區選址,之前太宗(成祖)的長陵、仁宗的獻陵、宣宗的景陵都修造於此。如果沒有土木之變,英宗的陵墓也會在此選址建造,但一是當年的英宗還年輕、沒有急於修造陵墓,二是英宗皇后也在世,不需要建陵,所以直到正統十四年(1449年)英宗出征被俘時,也沒有修造皇陵。

代宗登基後,和兄長英宗當年的情況一樣,不需要匆忙修建陵墓,所以他的皇陵一直沒有動工。但到了景泰七年(1456年)二月,杭皇后薨逝後,就必須修造陵墓安葬皇后,並作為自己百年後的安身之所,所以代宗在這一年下詔命欽天監在天壽山下挑選吉壤,作為自己和杭皇后的百年後陵寢。

按照陵寢“昭穆制度”,後世子孫陵墓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都要以始祖之陵為中心,以“左昭右穆”、“左子右孫”的儀制有序建造,一一相對。大明皇室的始祖是太祖皇帝,但是他的陵墓孝陵在南京,而大明京師已經搬到了北京,後代皇帝駕崩後,如果歸葬南京,時間、財力、人力、物力都承受不起,所以自太宗(成祖)開始,大明皇帝都是就近安葬在京師(北京)附近的昌平天壽山南麓。自太宗(成祖)始建長陵開始,仁宗和宣宗的陵寢都嚴格依照“昭穆制度”,一左一右修造在長陵兩側,其中仁宗的獻陵在左,宣宗的景陵在右,完全符合“左昭右穆、左子右孫”的儀制。

作為仁宗的孫子,宣宗的兒子,代宗的陵墓自然也需要依照“昭穆制度”,在仁宗獻陵之左擇吉地修造,所以在得到代宗的詔命後,欽天監就馬上行動,在天壽山南麓、仁宗獻陵左側找尋吉地,作為代宗和杭皇后的身後陵寢。最終,在獻陵左側大約一里處,欽天監找到了一處上好吉地,作為初選地址上報給代宗。代宗看過地勢和風水草圖後同意了欽天監的意見,命工部會同天壽山守陵護軍立即開工,為自己和薨逝的杭皇后修造合葬陵。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經過四個月的修造,至景泰七年(1456年)六月陵寢完工,當月杭皇后被安葬進地宮,此時代宗尚未駕崩,所以陵墓沒有取名,以“壽陵”為代稱。據史料記載,代宗的壽陵“建築雄偉,明樓高聳,可與長陵、獻陵相擬,猶勝景陵。”就是說代宗壽陵修造得很高大、氣派,和太宗(成祖)的長陵、仁宗的獻陵差不多,比宣宗的景陵更宏偉(而這座宏偉陵墓,原本是應該屬於英宗的,如果他沒有土木之敗的話。)

此時的代宗,由於皇太子和皇后先後去世,自身又沒有繼承人,導致心理開始變得扭曲,經常不分青紅皂白就嚴厲打擊處置那些建議他重新立儲的臣子,以壓制朝野中越來越多的“復立沂王”之議。這使得代宗逐漸失去了那些注重儒家禮法制度的臣子們的信任。

從景泰五年到景泰七年(1454-1456年),代宗一直在為了生出兒子而不懈努力,但就是遲遲生不出兒子,這始終是代宗的最大心病。越急越生不出,越生不出越急,在這種惡性迴圈之下,代宗終於在景泰七年(1456年)十二月“御體違和”,而且病情逐漸沉痾,最後竟發展到“不能起榻”的嚴重地步。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十一,輔臣們入宮向皇帝問安,見代宗一副病入膏肓的狀態,不知道什麼時候就龍馭上賓了,唏噓之下不得不向代宗再次諫言立儲,但是代宗沒有回覆。

在皇帝即將駕崩、而社稷國本未定的莫測情況下,以武清侯石亨、左副都御史徐有貞、太常寺卿許彬、前軍都督府右都督張軏、司設監太監曹吉祥等人為首,一幫別有用心的內外文武大臣為謀取大功決定鋌而走險,發動政變,迎太上皇朱祁鎮復位,從而奪取“擁立之功”。

景泰八年正月十六夜,石亨、徐有貞、張軏等率各傢俬兵合計千餘人,直驅南宮,奉在此已經等待了六年多的太上皇登輦,由眾人簇擁著疾馳往皇宮而去。在曹吉祥的內應之下,太上皇順利進入皇宮,於正月十七清晨登奉天殿,親口向入宮參與大朝的文武百官宣佈復位,就此重回闊別七年多的皇位,這即是大明歷史上的“奪門之變”。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此時,代宗躺在深宮中的病榻上,已經氣息奄奄,聽聞英宗復位後,只是木然地說了:“好,好!”兩聲,便不再開口說話了。

英宗在復位後,改景泰八年為天順元年,並以皇太后的名義下詔廢代宗為郕王,遷居西苑。在石亨、徐有貞等人的唆使下,英宗殺害了當年保衛京師的功臣于謙等代宗的重臣,把代宗的首輔陳循革職充軍,其餘閣臣削職為民,代宗的心腹興安等內廷太監也一一處死。

而當年歷經千辛萬苦、憑一己之力把自己從瓦剌迎回大明的功臣楊善,英宗自然沒有忘記,將其從左都御史直升為禮部尚書,並額外加授奉天翊衛推誠守正文臣、特進光祿大夫、柱國、興濟伯,歲祿一千二百石,賜丹書世券。

天順元年(1457年)二月十九,復位一個月零兩天的英宗在猶豫許久後,終於下定決心,密令親信、內官監太監蔣安夜赴西苑,把廢為郕王的代宗用錦帛活活勒死在寢宮,以消除隱患,代宗去世時,年二十九歲。他死後,英宗賜了個“戾”字惡諡,稱其郕戾王,沒有葬入半年前剛剛修好的昌平壽陵內,而是勉強以親王之禮安葬在西山。

而天壽山南麓代宗自己的壽陵,被英宗在天順元年(1457年)五月十一下詔命工部尚書趙榮率長陵、獻陵、景陵護衛陵軍五千餘人加以拆除,其地面建築全部摧毀,夷為平地,地下的玄宮和安葬其中的杭皇后屍骨如何處置,史料中沒有記載,不過按照英宗詔令中“盡毀之”的命令,估計也是一併毀去了。從此,天壽山下這座原本雄偉宏大的皇家陵寢瓦礫滿地,草木叢生,一片荒蕪淒涼景象,天壽山的皇陵護軍稱這裡為“景泰窪”。

天順八年(1464年)正月,英宗駕崩,臨終前遺命皇太子朱見深(即後來的憲宗)為自己在天壽山皇陵內選擇吉地,並特別囑咐不得使用被毀的郕王壽陵原址。憲宗登基後為父皇挑選萬年吉地,最後在離“景泰窪”大約一里半的地方修造陵墓,作為父皇的陵寢,即英宗的“裕陵”。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此後,隨著歷史長河的不斷流淌,天壽山皇陵內先後修造了憲宗的茂陵、孝宗的泰陵、武宗的康陵、世宗的永陵、穆宗的昭陵。歷代皇帝在建陵時,均下意識地避開了“景泰窪”這個原本是上佳吉壤、最終卻一片淒涼的不詳之地,紛紛在天壽山其他各處修建陵寢,甚至違反了“昭穆制度”也在所不惜(憲宗、孝宗、武宗等陵都是位於長陵左側昭位,穆宗的陵寢甚至位於神道左側,沒有在天壽山南麓建陵。)

代宗薨逝一百二十七年後,萬曆十二年(1584年),是大明第十三代皇帝——神宗朱翊鈞在位期間。這一年,二十二歲的神宗為自己開建百年後的陵寢,他沒有選址已經擁擠不堪的天壽山南麓,而是在皇陵神道左側、緊貼著父親穆宗的昭陵附近擇地建陵。六年後,萬曆十八年(1590年),陵寢完工。

萬曆十年(1582年),神宗的長子朱常洛出生,這個兒子是在意外的情況下到來的,神宗其實不大喜歡這個長子。而萬曆十四年(1586年)神宗所寵愛的妃子鄭氏生下了神宗的第三子朱常洵後,愛屋及烏之下,神宗對他鐘愛異常,關懷親近之情比對長子朱常洛的態度強過萬倍。朱常洵稍長後,神宗就和鄭貴妃偷偷到大高玄殿盟誓,約定立朱常洵為儲君,並將御書誓冊禱告上天之後存在玉匣內,交給鄭貴妃保管。

但廢長立幼,不符合大明祖制“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規定,也公然違背了儒家宗法倫理的原則,這使得受傳統儒家禮法薰陶多年的文臣們堅決反對神宗的這一舉動。文臣們出於維護儒家道統、督促皇帝敬天法祖的目的,不斷上疏規勸神宗,以使其改變主意,遵循儒家法度,順應祖制、早定國本。

而神宗以皇帝之尊、社稷之主的身份,怎麼可能輕易就被文臣們所約束和限制,明面上雙方是糾纏於立儲之事,其實是文臣們想要和皇帝爭奪話語權,作為皇帝的神宗對於臣子們的冒犯惱怒不已,堅決不同意冊立皇長子為皇太子。從萬曆十四年(1586年),首輔申時行上疏,請神宗冊立皇長子為皇太子、“早定國本”開始,皇帝和文臣們之間圍繞著“冊立皇太子”之事,相互對峙、激烈交鋒,歷時達十五年之久,這即是後世所說的“國本之爭”。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為了維護儒家“忠義道統”,十五年間大明的文臣們鍥而不捨窮追此事,前赴後繼,和神宗展開了長期的對抗,即使被貶官遠竄、削職為民、乃至遭受廷杖都在所不惜,搞得神宗一次次怒氣迸發、龍顏大怒,又一次次無可奈何,只得用敷衍拖延之策來應對文臣們的諫言和規勸,十分狼狽。

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與文臣們拉鋸交鋒了十幾年的神宗,終於心力交瘁,也領教了祖制、宗法的威力,自己隨心所欲更立儲君的願望看來是辦不到了。於是,氣餒的神宗只得勉強答應了文臣,在這一年冊立皇長子朱常洛為皇太子。文臣們終於獲得了最後的勝利,歷時十五年的國本之爭,也就此落下帷幕。

朱常洛雖然被立為皇太子,但是在之前那十多年的“國本之爭”中,他因為不得父皇喜愛,和有意的冷淡疏遠,導致長期抑鬱惶恐、性格敏感、行為謹慎,對外時時保持低調、懦弱、謙卑的心態,導致未老先衰,不到三十歲時就顯現出身體過度衰老,性格膽小怕事、遇事自我封閉的不健康狀態。

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二十一,五十八歲的神宗因病駕崩,皇太子朱常洛經過二十年漫長等待,歷經了多少驚濤駭浪、跌宕起伏的險惡歲月,終於熬過暗淡的儲君生涯,擺脫了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時刻擔憂、朝不保夕的生活,於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八月初一繼位為帝,這即是大明第十四代皇帝——明光宗。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即位之初,光宗頗有一番振作舉動,神宗在位時期的礦稅、榷稅等弊政都被光宗下詔罷除,內閣、六部、諸司各處因神宗怠政而缺額未補的職位全部增補到位,大明中樞得以正常運轉,遼東、西北各邊鎮積年所欠餉銀也都由內帑補足,以利邊防鞏固。從這些舉措可以看出,新登基的光宗確實是想扭轉萬曆中葉以來因神宗怠政而而千瘡百孔的大明危局,振作頹廢的大明朝政的。

但光宗自青年時期開始就心情壓抑、性情敏感,並由此導致身體羸弱、容易被外病侵蝕,已經未老先衰,幾乎離不開藥石治療了。再加上神宗駕崩後光宗以嗣君身份舉哀致祭,必須親自主持繁瑣的葬禮和祭奠禮儀,過程繁縟冗長,十分辛苦。而且典禮之中不便隨時用藥,所以光宗身體更加虛弱不堪。

根據《光宗實錄》記載,光宗即位後,就曾經親口說過:“朕感寒症、經年調理尤未愈;值此皇考、皇妣相繼大喪(光宗嫡母、神宗皇后王氏也薨逝於萬曆四十八年),典禮繁縟,悲傷勞苦,朕不進藥已兩月餘,身體大損也。”這說明了光宗在繼位前就身體虛弱,需要藥物長期養護,即位前後又因為連續參與主持嫡母王皇后和父親神宗的葬禮,導致無法正常服用藥物治療疾病,身體損害極深的事實。

與此同時,在光宗繼位之後,當年因“奪嫡”之事和光宗積怨頗深的神宗寵妃鄭貴妃(已經升級為皇太妃)心中十分擔憂和害怕,唯恐光宗成為皇帝后會報復自己,為了向皇帝示好和示弱,鄭氏給剛剛登基的光宗送去了自己宮裡的八個美女,以服侍其日常,並表示敬畏拜伏之意。

光宗翻身做主其實還沒幾天,之前為皇太子時的低調、懦弱、謙卑的心態還來不及調整,在突如其來的美色引誘下,自然把持不住,於是乎毫無節制地“夜夜笙歌”,本來就虛弱不堪、千瘡百孔的身體迅速透支,登基後不過十來天,就病勢沉痾,臥床不起了。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重病中的光宗為了保命,病急亂投醫,不加檢視效果就誤服了內臣崔文升所進瀉藥,以及鴻臚寺丞李可灼奉上的“仙丹紅丸”,使得病情更加雪上加霜、無可挽回。至萬曆四十八年(泰昌元年、1620年)八月三十,即位不過二十九天的明光宗朱常洛,還沒有來得及真正享受權柄在握的滋味、天下至尊的威嚴,就在油盡燈枯的無奈之中溘然長逝了,年僅三十九歲。臨終前,光宗強撐病體,把皇長子朱由校託付給奉詔進宮的英國公張惟賢、內閣首輔方從哲等重臣,命諸臣輔佐皇長子登基,承繼大統。九月初六,皇長子朱由校在輔臣們的擁戴下於奉天門繼位,即大明第十五代皇帝——明熹宗。

光宗僅僅在位二十九天就駕崩了,生前也沒有為自己卜吉壤、修建壽陵。而此時,一個多月前駕崩的神宗還沒有入葬早就修建好了的陵寢——定陵,靈柩還擺放在乾清宮,以待移葬天壽山。本來皇帝駕崩後的國葬典儀就繁瑣無比、過程冗長浩大,耗費錢糧不可計數。現在神宗的葬禮還沒結束,光宗又突然駕崩,需要安排葬禮典儀,這讓大明朝廷上下頭疼不已,本就捉襟見肘的國家財政更加告急,戶部三庫即將見底。而給皇帝挑選合適吉地也是一個細緻嚴肅的過程,不能隨隨便便就胡亂指定,這讓新登基的熹宗著實憂慮不已。

泰昌元年(1620年,這一年八月前稱萬曆四十八年,八月後稱泰昌元年)十月,熹宗主持儀式,將皇祖神宗皇帝、嫡祖母孝端皇后(神宗皇后)、祖母孝靖皇后(光宗生母)合葬於定陵。之後,熹宗下詔命欽天監儘快在天壽山皇陵區為父皇光宗和早逝的嫡母孝元皇后、生母孝和皇后挑選吉壤,修造合葬陵寢。而當時天壽山皇陵區內上佳吉壤已經不多(此時陵區內已經先後葬入了十位皇帝,擁擠得很),欽天監短時間內無法尋找到上好之地用於安葬光宗,為了不使大行皇帝久久不得入土為安,禮部、欽天監、工部諸司在商議後,向熹宗上疏,請求將一百六十三年前被毀去的原代宗皇帝壽陵所在處“景泰窪”作為光宗的萬年吉地,加以平整清理後,修建陵寢,安葬光宗和兩位皇后。

為了說服熹宗,欽天監和禮部還特別向熹宗進言,說此地位於天壽山南麓下,緊鄰仁宗的獻陵和英宗的裕陵,距離成祖的長陵也不遠,確實是風水寶地,地勢極好,當年陵寢被毀,實在是代宗無福消受,並不是風水氣運問題。而熹宗聽完奏疏、並御覽了預定地址的草圖後也很滿意,同意把“景泰窪”清理改建後,作為父皇光宗的陵寢加以修建,還賜陵名為“慶陵”,並從內帑中撥付一百五十萬兩作為修造費用。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天啟元年(1621年)正月十九,慶陵正式動工,三月,地下玄宮開建,至七月二十九完工。九月,熹宗主持儀式,把父皇光宗皇帝、嫡母孝元皇后、生母孝和皇后安葬進慶陵地宮中。之後,慶陵的地面建築繼續修造,至天啟六年(1626年)才最終完成,其形制採用了穆宗的昭陵和仁宗的獻陵儀制,所以十分精美宏大,在天壽山下的歷代大明皇帝陵寢中屬於上等規制。荒廢了一百多年的“景泰窪”,也因為光宗皇帝慶陵的“鵲巢鳩佔”,變得肅穆森然、光潔齊整,松柏參天,恢復了它“上佳吉壤、風水寶地”的原來面目,成為後世昌平“明十三陵”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這些,是長眠於慶陵地宮內的光宗,和安臥在西山景泰陵內的代宗,所不能知曉的了。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張生全精彩歷史2020-09-18 10:24:34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明朝第14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及皇后郭氏、王氏和劉氏的合葬陵寢。但是有人說,朱常洛這是鳩佔鵲巢,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朱常洛畫像)

在明朝歷史上,朱常洛堪稱最悲情太子。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他以其詭譎多變的命運,生生把真龍天子活成了高危行業。

朱常洛是明神宗朱翊鈞的長子。

本來,朱常洛是王恭妃所生,並非嫡子。但由於孝端顯皇后只生育一女,因此按“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繼承製度,朱常洛就應該被立為太子。

但朱常洛對明神宗來說,簡直就是對他衝動的懲罰。

原來,朱常洛的生母王恭妃並非選秀入宮,而是李太后身邊的小宮女。

萬曆九年的一天,明神宗給李太后請安,一時荷爾蒙上頭,私幸了還是小宮女的王恭妃。誰知這一衝動,就有了朱常洛。

簡單地說,朱常洛是個不合禮法的私生子。

因此明神宗死活不願承認,好在當時王皇后和劉昭妃都遲遲無子,抱孫心切的李太后透過查起居注等,最終迫使明神宗承認了朱常洛的身份。於是王恭妃終於母以子貴,被封為妃子。

也就是朱常洛出生這年,明神宗下詔選美,擴充後宮。

於是,姿色出眾的鄭氏得以入侍宮中。

鄭氏不僅花容月貌,能歌善舞,聰明機敏,且風情萬種。由於得到了明神宗的專寵,她僅用了4年時間,便成了僅次於皇后的皇貴妃。

鄭氏還特別能生育。9年中,她先後生下三子三女,成了明神宗後宮中的生育冠軍。

由於鄭氏所生的皇二子朱常漵早夭,皇三子朱常洵便成了明神宗最為寵愛的皇子。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明神宗畫像)

本來,立太子是國本大事,但明神宗由於不喜歡朱常洛,因此一直以“皇長子年幼”為由,搪塞推脫,遲遲不肯立太子。

有一次,明神宗為了哄鄭氏高興,曾許諾以後要立朱常洵為太子。

鄭氏知道空口無憑,她讓明神宗寫下手諭,並將其藏在錦匣中藏在了宮樑上,以便日後作為憑證。

不過,對於明朝大臣來說,立太子這事,不能算皇帝的家事。

早在鄭氏懷孕受封的時候,朝臣們便擔心她會覬覦太子之位,所以一再聯名上疏,希望明神宗能早日立朱常洛為太子。

等鄭氏生下朱常洵,又被立為皇貴妃後,大家更是看清明神宗是想“廢長立幼”。

明朝的官員有很深的“忠君愛國”情結,自然不能看著明神宗壞了祖宗家法,更不能讓後人戳著他們的脊樑骨,說皇帝被一個女人給勾引壞了,而罵他們做臣子的不忠不孝。

所以,一場曠日持久的國本之爭就此拉開了帷幕。

就在明神宗和朝臣們陷入僵局的時候,李太后再次站了出來。

李太后表示,朱常洛已經19歲了,這個年紀早就該出閣讀書了。

在明朝的祖宗家法中,“出閣”意味著兩層意思,一個是皇子該離開京城就藩了,還一個就是太子留在京城讀書。

李太后的態度很明確,那就是得立朱常洛為太子。

這樣一來,不僅朝臣們支援朱常洛,李太后也支援朱常洛,顯然明神宗雖然是皇帝,但他確實不敢違背祖宗家法。再加上他能與朝臣為敵,卻不敢對李太后不孝。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李太后畫像)

其實讓明神宗最終下定決定立朱常洛為太子的,還有一件事。

那就是鄭氏當年藏在錦匣中的手諭,居然被蠹蟲咬得殘破不堪,特別是“朱常洵”三個字更是被咬得無法辨認。

明神宗見此,認為朱常洛確實是真龍天子,所以他不顧鄭氏的哭求,終於封朱常洛為太子,結束了漫長的國本之爭。

朱常洛雖然在李太后和朝臣的幫助下,得到了太子之位,但是他的日子依然忐忑難安。

一方面,說“明神宗要換太子”的謠言是一波接一波;另一方面大家都在傳“鄭貴妃和福王(朱常洵)要加害太子”。

因此,朱常洛每天都過得心驚膽戰,既怕被廢黜,又怕被加害,過得愈發謹慎小心。

萬曆四十三年,有一個叫張差的男子揮舞著棗木大棒闖進了朱常洛居住的慈寧宮。被抓捕後,張差交待他是受太監劉成、龐保所託,來謀害太子。

劉成、龐保都是鄭貴妃的心腹,無疑這正好坐實了鄭氏要加害太子的說法。

最後,鄭氏聽從了明神宗的建議,取得了朱常洛的原諒,這才平息了風波。

萬曆四十八年,57歲的明神宗終於駕鶴西去,朱常洛也終於登上了帝位。

但是誰也沒想到,朱常洛僅做了29天的皇帝,就撒手人寰了。

原來,朱常洛繼位後,鄭氏害怕朱常洛報復她,便向朱常洛敬獻了8個美人。

誰知僅過了10日,朱常洛竟一病不起。

眼看著太醫開的藥不能讓身體有半點起色,求醫心切的朱常洛全服用了術士李可灼煉製的紅丸,結果一命嗚呼。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慶陵的琉璃門)

由於朱常洛去世的太過突然,他的陵寢別說修建了,就連選址都還沒有開始。

這樣一來,朱常洛就給大臣們留了個大難題,該把他埋在哪裡才合適?

於是有人就想到了之前被明英宗朱祁鎮廢棄的陵寢。

朱祁鎮廢棄的陵寢是弟弟朱祁鈺為他自己修建的陵寢。

本來,朱祁鈺是做不了皇帝的,但土木堡之變,讓御駕親征的朱祁鎮成了瓦剌的俘虜。

國不可一日無君,在於謙等人的擁立下,代為監國的朱祁鈺就在半推半就中做了皇帝,而成了俘虜的朱祁鎮則被遙尊為太上皇。

朱祁鎮被送回後,朱祁鈺一直把他幽居在南宮。

景泰八年,朱祁鈺病重。

宦官曹吉祥等人發動奪門之變,朱祁鎮得以復辟。病中的朱祁鈺則被廢為郕王,不久便在憂憤中離世了。

本來,在朱祁鈺生前,已經為自己在祖陵中修建了一處陵寢,但朱祁鎮並沒有把他葬於祖陵,而是另在北京西山擇了一處地方安葬了他。

沒想到,過了一百多年,這處被廢棄的陵寢居然又派上了用場。

於是朝廷又花了150萬兩白銀,將已經廢棄多年的陵寢經過修繕擴建後,朱常洛便被安葬在了那裡。

憋屈了一輩子的朱常洛,死後也依然是憋屈的,他這個“真龍天子”,的確稱得上是“明朝第一悲情皇帝”啊!

(參考史料:《明史》等)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鄭國柱2019-01-01 23:50:01

斑鳩不會搭窩,強佔喜鵲的窠,用“鵲巢鳩佔”來形容明光宗朱常洛的慶陵就是原屬景泰帝的陵,看起來很有意思,裡面一定有什麼故事。

其實說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故事有,但這個題錯了,容易使人產生誤會,因為明光宗沒有強佔景泰帝的窩。

景泰帝死於哪年?1457年。

明光宗死於哪年?1620年。二者相距160多年。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明光宗

這種“鵲巢鳩佔”的說法古已有之。《欽定日下舊聞考》引《芹城小志》載:

光宗貞皇帝陵曰慶陵,在裕陵西南,俗稱為景泰窪是也。先是景泰中建為壽宮,英宗復辟,景皇帝葬西山之麓,陵基遂虛。光宗上賓既速,倉卒不能擇地,乃用此為陵。

從這段話可以看出,明光宗因即位不久駕崩,來不及選擇陵址,就用了景泰帝的壽宮。

慶陵俗稱景泰窪,但慶陵不是原來景泰帝修的陵,那座陵早已被明英宗毀了。

天順元年(1457)明英宗復辟後,景泰帝被廢為郕王,不久死去,以王禮葬京西金山,到明憲宗時,又將這座王墳改建為陵,即“景泰帝陵”。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景泰陵

為何說天壽山陵域內的景泰帝壽陵,被英宗搗毀了呢?起因在於襄王朱瞻墡的奏章。英宗復辟後,因為襄王的忠誠,曾派他去天壽山祭拜長陵、獻陵和景陵,襄王受此殊榮,自然要有所回報。回京後上了一道奏章,大意是說郕王的杭氏(原為皇后)的墓,明樓高聳,與長陵、獻陵一樣,更何況景陵還沒用建明樓,逾越了禮制,所以,應該“夷其墳垣,毀其樓寢,則禮法昭明,天下幸甚。”

這道奏章說到了英宗的心坎裡,於是命工部尚書趙榮,帶領陵衛官軍5000餘人,把景泰帝壽陵拆毀了,寫到這兒,就說明景泰帝壽陵已不存在了,留下的是個“窪”。當年景泰帝的壽陵成了“景泰窪”。

郕王的杭氏的屍骨怎麼處理的,是遷葬金山了,還是隨便埋哪兒了,這個就說不清了。

明朝人邊貢有《壽宮故址》詩云:

玉體今何在?遺墟夕靄凝。

寶衣銷夜磷,碧瓦蔓溝藤。

成戾崩年諡,恭仁葬後稱。

千秋同一毀,不獨漢唐陵。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慶陵

他在題注中有這樣一句話:“景帝臨馭時自建,尋毀之。”他看到荒廢的陵園,首先想到的是杭氏的玉體哪兒去了呢?

《明熹宗實錄》中記載了明光宗慶陵的卜選陵地和營建經過,天啟元年(1621)正月十九日,慶陵啟土動工,三月定穴營建,七月二十九日玄宮合龍門,九月四日葬光宗及孝元、孝和二皇后。從營建到玄官落成,共耗銀150萬兩。

天啟六年六月,慶陵地上建築完工,到天啟三年正月,地面工程用銀70萬兩,但整個工程用銀數量,文獻未見記載。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南言舊事2020-12-19 19:14:19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慶陵是明光宗朱常洛的陵寢,的確有著“鵲巢鳩佔”的說法,因為有人認為慶陵原本是明景泰帝朱祁鈺為他自己修的陵寢,但由於他死後被明英宗朱祁鎮廢掉了皇帝身份,最終他修建的陵寢也沒有用成,後來明光宗朱常洛由於去世的倉促,就使用了原來已經修好的慶陵。對此,也有著不同的說法,有人說,明光宗的慶陵是在朱祁鈺修建的陵寢靠前的位置新建的,具體情況,因為時過境遷,已經難以說清了。我們先說說慶陵涉及的兩個皇帝吧。

慶陵“鵲巢鳩佔”的“鵲”和“鳩”

這裡所說的

“鵲”

就是明代宗朱祁鈺,朱祁鈺也是多個悲劇人物,雖然他做了八年的皇帝,但死後卻被廢除了皇帝身份,以親王的身份葬在了北京的西山。他是明英宗朱祁鎮的弟弟,正統十四年(1449年),朱祁鈺的皇帝哥哥明英宗朱祁鎮御駕親征瓦剌,留他為監國,誰知道朱祁鎮這一去,竟然被瓦剌給俘虜了。“國不可一日無君”,太子朱見深當時只有兩歲,正統十四年(1449年)九月,朱祁鈺在大臣于謙、王直等人的擁護下繼承了帝位,改元景泰,尊明英宗朱祁鎮為太上皇。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朱祁鈺在位期間也是有過一番的作為,他在於謙等人的輔佐之下,成功打贏了“北京保衛戰”,擊退了來犯的瓦剌。景泰元年(1450年)八月,太上皇朱祁鎮被大臣楊善從瓦剌迎回,“天無二日,國無二君”,朱祁鈺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將哥哥朱祁鎮囚禁在南宮。由於朱祁鈺沒有子嗣,大臣一直希望朱祁鈺能夠立原來的太子朱見深為太子,但朱祁鈺始終沒有同意,他寄希望於自己會有子嗣。

到了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朱祁鈺因為急於生下子嗣,長期沉湎與後宮,導致身體被掏空,以致臥床不起。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十七日凌晨,石亨、徐有貞等人奉迎明英宗復登了大位,也就是有名的“奪門之變”。明英宗朱祁鎮復位後,按照朱祁鈺對待他的辦法,將弟弟朱祁鈺囚禁在永安宮,不久朱祁鈺就在囚禁中去世,而且死的不明不白,有人說是明英宗讓人將他勒死的。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朱祁鈺死後,明英宗朱祁鎮下詔指斥朱祁鈺

“不孝、不悌、不仁、不義,穢德彰聞,神人共憤”

。並廢其帝號,賜諡號為“戾”,稱“郕戾王”,按親王禮葬在北京西山。這樣一來,朱祁鈺為他自己修建的帝王陵寢也沒有用上,朱祁鈺也成為明朝遷都北京之後,唯一的一個沒有葬入帝王陵寢的皇帝。

再說說這裡的

“鳩”

,這裡指的是明光宗朱常洛,他是明朝的第十四位皇帝,是明神宗也就是萬曆皇帝的兒子。這個朱常洛也是個悲催的皇帝,他僅僅只做了一個月的皇帝就死了,他的死因曾引發了明朝比較著名的“紅丸案”。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萬曆皇帝駕崩。八月,皇太子朱常洛即皇帝位,大赦天下,宣佈改元泰昌,他就是明光宗。但是在登基大典剛剛過去不到十天,明光宗就臥床不起了,多方醫治無效後,泰昌元年(1620年)九月,明光宗服用了鴻臚寺丞李可灼進獻的“紅丸”,服用後確有好轉,隨後又服用了一粒,誰知道到了夜裡明光宗就駕崩了。

在明光宗死後,由“紅丸”案引發一系列的朝臣之爭,有人說是明神宗的鄭貴氏和明光宗的李妃等陰謀奪權,謀害了明光宗;也有人說是朝中首輔方從哲指使人下的毒。在隨後展開的追查元兇的過程中,黨爭與私仇夾雜其中,導致牽連其中坐罪致死者眾多,由此案挑起的黨爭,直到明朝徹底滅亡,才算結束。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慶陵到底是怎麼回事

景泰帝朱祁鈺在繼位以後就開始準備按照慣例為他自己修建陵寢,但一直沒有定下來,直到景泰七年(1456年)二月,景泰帝的皇后杭氏因病去世,朱祁鈺就命太監曹吉祥、保定侯梁瑤、工部右侍郎趙榮負責督工,在天壽山選擇合適的地方修建陵寢。三月,景泰帝的陵寢就在黃寺嶺下正式開工,到了六月十七日,玄宮先期建成,就先將杭氏安葬於陵內,而地面建築還沒有修好。就在陵寢地面的修建過程中,“奪門之變”發生,明英宗復位成功,這樣一來,景泰陵的修建工程就徹底停工。

明英宗復位僅一個月,景泰帝朱祁鈺就死了,而此時,明英宗將朱祁鈺的皇帝身份廢掉,以親王的標準將他葬在京西的玉泉山,朱祁鈺為他自己修建的陵寢也就沒有用了。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泰昌元年(1620年)九月,明光宗因為服用“紅丸”突然去世,他的去世據其父親萬曆皇帝去世僅僅只有一個月,也就是說明朝政府在一個月內要為兩個皇帝舉辦喪禮,而且因為明光宗繼位時間太短,還沒有開始為他自己修建陵寢。所以有人說,由於時間緊張,來不及為明光宗選擇陵地,就將景泰帝朱祁鈺當年在“景泰窪”修建的陵寢維修後,將明光宗葬了進去。

但事實情況是怎麼樣的呢?有人對上述說法提出了異議,認為明光宗的慶陵所在地叫“景泰窪”,的確是因為景泰帝以前在這裡修建過陵寢,但明光宗的慶陵卻並不是景泰帝原來修建的陵寢,而是重新修建的,而當年景泰帝修建的陵寢,早已經被明英宗給毀掉了。據相關史料記載,明英宗的叔叔襄王朱瞻墡曾上書明英宗:

王葬杭氏,明樓高聳,超出規定範圍,樓高几乎與長陵、獻陵相等。已經超出禮儀,我不勝憤恨,王祁鈺承皇上寄託大權,卻趁危篡權,改易太子,背恩亂倫,臣希望能夷平墳墓的圍牆,譭棄明樓寢宮,使得禮法昭明,天下幸甚。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也就是說襄王朱瞻墡勸明英宗毀掉景泰帝修建的陵寢。明英宗對弟弟朱祁鈺恨之入骨,聽到有人這樣建議,當然非常高興,就順水推舟,下令工部尚書趙榮,帶五千官兵將景泰陵毀掉了,而對於已經葬入玄宮的杭氏遺骨是怎麼安排的,史書沒有記載,也有人說將其移到了西山的朱祁鈺墓地安葬了,具體怎麼回事,已經無人知曉了。有個叫邊貢的寫過一首詩,其中有

“玉體今何在?遺墟夕靄凝。”

也印證了景泰帝陵寢的確被毀了。

既然景泰帝的陵寢已經被毀了,那麼明光宗的慶陵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據《明熹宗實錄》記載,明光宗病死後,在十月十日,繼位的明熹宗派官員到天壽山為明光宗選陵地,經過反覆察看,官員們上奏明熹宗

“皇山二嶺最吉”

,並且附上了一張圖形,明熹宗看後,覺得比較滿意,就在天啟元年(1621年)正月十九日,正式動工修建慶陵。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在開挖的過程中,發現地下有堅硬的大石頭,御史傅宗龍認為這個墓穴不能使用,就召集禮部的官員一起到現場檢視,最後經過負責風水的官員建議,將墓穴往前移,再次下挖。慶陵是仿照隆慶帝的昭陵修建的,其中也有模仿獻陵的地方。到天啟元年(1621年)七月二十九日,慶陵的玄宮建成,據史料記載,慶陵的修建一共耗資一百五十萬兩白銀。

因為,明光宗的孝元和孝和兩位皇后已經去世,在設計慶陵的棺床時是按一帝兩後的規格修建的,但是在修建過程中,具體負責的官員又增加了一些尺寸。在九月四日,明光宗的兒子明熹宗朱由校,將其父親明光宗和其母孝和皇后,以及孝元皇后的棺木葬入慶陵玄宮。到後來崇禎帝朱由檢繼位後,他又追封他的親生母親劉氏為孝純皇太后,並且將早已葬在西金山的劉氏也遷葬入慶陵,由於當初修建慶陵棺床時,另外增加了尺寸,當孝純皇太后的棺木放進去後,原本設計的一帝兩後的棺床,恰好可以容納一帝三後。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透過上邊的分析,慶陵是由明光宗的兒子明熹宗朱由校為他的父母所修建的陵墓,而且後來崇禎帝朱由檢也將其母親移葬慶陵。帝后的陵寢,對於皇家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絕對不會草率,雖然到明熹宗和崇禎時期,明朝已經進入極度衰敗的時期,但畢竟據明朝滅亡還有幾十年的時間,按照皇家對帝王陵寢的重視程度,明熹宗絕對不會讓其父親使用原來廢棄的陵墓的,如果慶陵是景泰帝廢陵,崇禎也不會將他的母親移葬慶陵。所以,我認為,慶陵可能與原來景泰帝的陵寢所處的位置極為接近,屬於同一區域,也就是“景泰窪”,但慶陵應該是明熹宗為其父親新建的陵寢。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穿越再現彼岸2019-06-16 18:25:45

萬曆皇帝的嫡長子

明光宗朱常洛

(明熹宗、崇禎皇帝的父親)在即位剛剛29天就因為服食“紅丸”(仙丹)去世了,此時萬曆皇帝還沒有下葬。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朱常洛為何要鳩佔鵲巢?

按照明朝慣例,皇帝在生前要尋找自己的萬年吉壌,也就是墓地位置,並營建自己的墓地,一般都會在即位後官方尋找墓地位置,選擇時間營建墓地。譬如萬曆皇帝是在即位不久後尋找了墓葬位置,萬曆十二年開始建造,歷時六年完成,建成後30年萬曆皇帝才用到自己修建的墓葬。

明光宗朱常洛在位僅僅29天,連墓葬的位置都沒有找,更談不上營建,這個事比較麻煩。

此時,明朝國力空虛,不可能再因為明光宗的下葬問題動用太多的國家財政,為了儘快下葬明光宗,一切都從簡處理。明朝內閣和皇室經過商討,決定佔用明景泰帝曾經為自己選擇營建的墓地為明光宗的墓地,可謂是“鳩佔鵲巢”了,原主人景泰帝營建陵寢,被明英宗趕走,英宗後人明光宗佔據。一般民間都忌諱佔用別人曾經選擇營建的墓地,何況是皇帝,明朝大臣們也不忌諱這些了!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明景泰帝的陵寢位置(慶陵)在北京昌平天壽山,“土木堡之變”中明英宗宗朱祁鎮被瓦剌被俘,于謙等人擁立明英宗的弟弟朱祁鈺為帝,被稱為“景泰帝”。朱祁鈺在位八年,他為自己選擇了墓地,並開始修建陵寢,不過沒有完成。1457年發生“奪門之變”,景泰帝被廢,不久去世,皇帝這個頭銜也被剝奪了,自然他選擇營建的陵寢也不能用了,地下地面建築都被拆除,另選位置下葬,因此就空置了。景泰帝在北京西郊以親王的規格下葬——

景泰陵

,明英宗及其大臣有意羞辱死去的景泰帝。

景泰帝成為唯一一個在遷都北京後沒有下葬在明皇陵的皇帝。

明光宗的陵寢慶陵佔地面積較小,規格也低,1621年開始修建,1626年完工,消耗白銀150萬兩,相對萬曆皇帝的800萬兩建設陵寢費用真是小巫見大巫了。(鳩佔鵲巢圖)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何謂鳩佔鵲巢?

自然界中杜鵑或者紅腳隼很少自己營建巢,很多強佔喜鵲修建的巢穴,我們一般稱為“鳩佔鵲巢”,現在大都引申為強佔別人的住屋或佔據別人的位置。

景泰帝的皇帝陵寢被明英宗剝奪,明英宗後人明光宗強佔,同死去的人搶東西,是謂不智,這裡不僅僅是為了省錢的原因,24年後明朝滅亡。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歷史有妖氣2018-11-03 13:19:42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明光宗的陵寢。慶陵原為景泰帝所建,景泰帝為英宗所貶,這座陵墓就荒廢了。那麼,明光宗身為一代帝王,為何到最後沒有自己的陵墓,而是鳩佔鵲巢。

原來,明光宗朱常洛生於明萬曆十年(1582年),生母恭妃王氏原為慈聖皇太后的宮女。由於他是明神宗偶然臨幸宮女而生,所以父親明神宗一直對他不感冒。

父親卻寵愛鄭貴妃,將鄭貴妃的兒子福王朱常洵視若掌上明珠,因此有了廢長立幼的想法。他先是違反古制冊封鄭氏為貴妃,而沒有冊封長子的母親;不久又提出了三王並封的主意,將眾皇子都封為王,以降低長子的地位這件事。幸而為朝臣所阻,沒有成功。在朱常洛和朱常洵兩人中擇一而立的問題上,雙方爭奪激烈,拖延了十餘年。直至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在朝臣的極力諫爭和慈聖皇太后的支援下,朱常洛才被冊立為皇太子。

說起來,朱常洛也怪倒黴,在當太子的時候,就發生一件梃擊案。一天中午,一個壯漢手持棗木棍闖入太子宮,準備行刺。他被值班太監當場抓住,朱常洛才算躲過一劫。試想,一個農民如何能闖進戒備森嚴的皇宮?又如何能輕易找到太子居住的宮殿?後來,官員們經過反覆審理,追查到了鄭貴妃,因為主使者是鄭貴妃,所以大臣們沒有進一步追查,讓兩個太監做了替死鬼。此案成了明宮三大案之一。

萬曆四十八年,歷盡千辛萬苦的朱常洛總算登上了皇位,成了君臨天下的帝王。在他即位的前十幾天,朱常洛進行了一系列革除弊政的改革措施。正當群臣和百姓望治之時,明光宗突然病倒了。他得的本來不是什麼大病,只需吃幾服補藥,靜心調養一段時間就可以復原,但是掌管御藥房的太監崔文升向皇帝進了一濟瀉藥,明光宗當天晚上腹瀉三四十次,身體一下就垮了下來,再也起不了床,而且病情日趨惡化。就在這時,鴻臚寺丞李可灼進獻兩粒紅丸。用了第二粒後昏昏睡去,於第二天清晨駕崩。此案最後不了了之,成為了明宮又一大案。

明光宗就這樣不明不白地走了。由於明光宗死得突然,加上國力空虛,沒來得及為他建陵,只好把明光宗安葬在慶陵之中。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樓哥看歷史2021-08-04 08:34:21

在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麓,一塊地處東、西、北三面環山、總面積達一百二十餘平方公里的盆地內,坐落著十三座明代皇陵。其中之一的慶陵,其主人是明光宗朱常洛。然而慶陵數百年來一直被稱為

“鳩佔鵲巢”

,意思就是這座陵寢原本屬於另一位皇帝。

那麼慶陵的所在地,原來是為哪位皇帝準備的?明光宗為何要選擇這塊地作為自己的陵寢呢,這其中又有什麼有趣的故事呢?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明光宗慶陵

景泰窪的由來

景泰七年(公元1456年)二月二十一日,當朝皇后杭氏崩。按照大明王朝的慣例,皇帝和皇后死後是要合葬的,哪個先死,哪個先葬入帝陵。話雖如此,你得有一座帝陵不是?當朝皇帝朱祁鈺雖已在位七年,但以他29歲的年齡,此前尚未將帝陵的修建提上議事日程。現在杭皇后去世,帝陵的修建已經刻不容緩。

有一點我們要注意,朱祁鈺是先帝宣宗章皇帝朱瞻基的次子,原封郕王,並非皇太子。宣宗長子即鼎鼎有名的“大明戰神”英宗朱祁鎮。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英宗御駕親征瓦剌,不幸在土木堡兵敗被俘。宣宗皇后、現皇太后孫氏在多方考慮之後,尊朱祁鎮為太上皇帝,讓原本監國的郕王朱祁鈺為新皇帝。

朱祁鈺登基之後任用於謙、石亨等文武大臣,取得了北京保衛戰的勝利。故而當太上皇帝朱祁鎮在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八月回到京師之後,只能灰溜溜地住進位於紫禁城外的南宮,開始其軟禁生涯。

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朱祁鈺成功地把皇太子由太上皇帝之子朱見深,換成了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然而朱見濟命小福薄,擔不起太子的重擔,一年之後便不幸早夭。由於朱見濟是朱祁鈺獨子,此後朝臣為了讓朱見深重新被冊立為太子,對當朝皇帝發動了一輪又一輪的輿論攻勢。對於朱祁鈺來說,一旦自己無嗣駕崩,身後之事會如何操辦,身後之名又會如何處理,讓他極為的焦慮。帝陵的修建,正是測試在朝文武大臣反應的好機會。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杭皇后劇照

於是朱祁鈺一面下旨

“喪禮從儉約”

,一面讓太監吉祥,保定侯梁珤,工部右侍郎趙榮督工營建陵寢。由於時間緊,任務重,本次修建陵寢共動用官軍四萬人。到了五月份,陵寢竣工,賜名壽陵。朱祁鈺先是撥順天府昌平縣民五十戶看守壽陵,免其雜役。又改武成中衛為壽陵衛,專門用來保衛陵寢。六月十七日,杭皇后梓宮正式發引,二十二日在壽陵落葬。杭皇后的諡號是肅孝,按慣例等朱祁鈺駕崩會給她再上一個完整的諡號,然後其神主牌位才會祔享太廟。然而為身後之名操碎了心的皇帝陛下卻做出了一件瘋狂的事情,在他自己還沒駕崩之時,就把皇后的神主牌位放進了太廟,這應該就是所謂的“先上車後買票”。

癸亥,肅孝皇后神主祔於太廟,遣寧陽侯陳懋祭告行禮。—《明英宗實錄卷二百六十七·廢帝郕戾王附錄第八十五》

但是很可惜,朱祁鈺最終還沒有解決好接班人問題,就在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正月被他哥哥太上皇帝朱祁鎮給發動政變趕下了皇位。為了試探朝臣的反應,英宗先拿太廟中的肅孝皇后神主出來說事。一來這件事情確實不合祖制,二來朱祁鈺無嗣,所有人都知道他沒有可能再東山再起了。於是朝臣們意見一致,神主應該遷走。

丁亥,禮部等衙門尚書等官胡濙等奏:“皇上正位改元,以肅孝皇后神主祔廟之禮未安,命臣等議擬以聞。臣等會同總兵官石亨等議得禮莫大於分,分莫大於名,名分不可不謹。肅孝以皇上弟婦,倨然列於太廟。四時祭享,難以行禮。當遷別室以正名分,庶於禮為宜。”從之。—《明英宗實錄卷二百七十四》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朱祁鈺劇照

二月十九日,退位之後被軟禁在皇宮西內的朱祁鈺去世(或被去世)。英宗恨透了這個弟弟,不但給了他一個“戾”的惡諡,還僅僅以親王禮將其安葬於北京西山。現在問題來了,連正主都沒能入住,天壽山的這座壽陵該怎麼處理呢?身為皇帝,讓朱祁鎮親口說出把壽陵毀掉這樣的話,實在是太跌份。天順元年(即景泰八年)四月,英宗的親叔父襄王朱瞻墡奉旨入京見駕。朱祁鎮微微一笑,背鍋的來了。

襄王是宣宗的親弟弟,素來被稱為“賢王”,此前就曾經多次和皇位產生聯絡。此次來京,主要是為了消除自己在皇帝侄子心中的疑心。而襄王在謁祭自己祖父朱棣的長陵、父親朱高熾的獻陵以及長兄朱瞻基的景陵之後,給大侄子遞了一個枕頭。他表示自己從天壽山回來,發現宣宗皇帝景陵明樓尚未修建,而壽陵的明樓規制竟然與長陵、獻陵相等,實在是僭越之至。陛下可以忍,臣不能忍,請陛下務必將其毀去。

其郕王祁鈺承皇上寄託之權,而乃乘危篡位。改易儲君,背恩亂倫。荒淫無度,幾危社稷,豈特昌邑之比乎?幸遇皇上豁達大度,寬仁厚德。友愛之篤,待之如初。又存其所葬杭氏僣擬之跡而不廢。雖聖德之可容,奈禮律之難恕。伏望夷其墳垣,毀其樓寢。則禮法昭明,天下幸甚。—《明英宗實錄卷二百七十八》

這本就是叔侄二人自導自演的一場好戲,朱祁鎮對叔父的上奏立刻做出反應,讓壽陵的實際包工頭趙榮(已由工部右侍郎升任工部尚書)率領五千官兵再去將自己的作品親手毀掉。至於已經葬入壽陵的杭皇后梓宮及屍骨如何處置,史書未載,至少肯定不會運到西山與朱祁鈺合葬。而遭損毀之後的壽陵就此荒蕪,此後一直被稱為

“景泰窪”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長陵明樓

慶陵就是景泰窪?

明光宗朱常洛,明神宗朱翊鈞庶長子。和他那位胖胖的祖先明仁宗朱高熾一樣,朱常洛也戰戰兢兢地做了二十年太子。可是仁宗好歹還在位十個月,光宗卻是歷史上著名的“一月天子”。換句話說,短短一個多月時間裡面,大明王朝連著失去了神宗和光宗兩位皇帝。

神宗皇帝的陵寢不用擔心,因為早在三十年前便已修建完畢。從萬曆十二年(公元1584年)至萬曆十八年(公元1590年),中間耗時六年,自然是規模宏大,盡善盡美。可是光宗皇帝的陵寢怎麼辦?明代皇太子去世,一般都是葬在北京西山,不會在天壽山為他修一座陵寢,因此光宗在位期間肯定還沒來得及為自己找一塊吉地。

因為要連續操辦兩場國喪,光宗的陵寢還要在一定的時間裡面選好吉地,修好玄宮,對於明廷來說困難重重。因此在乾隆朝編修的《欽定日下舊聞考》一書中就認為光宗陵寢就是在“景泰窪”的基礎上,略作修葺而成。本書是清朝官方所修,收集了大量北京城內各種古蹟建置、沿革及現狀的原始資料,具有較高的權威性。

光宗貞皇帝陵曰慶陵,在裕陵西南,俗傳為景泰窪是也。先是景泰中建為壽宮,英宗復辟,景皇帝葬西山之麓,陵基遂虛。光宗上賓既速,倉促不能擇地,乃用此為陵。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明光宗畫像

但是問題來了,透過上文梳理我們知道英宗和襄王兩人演了一場戲之後,壽陵就被徹底毀去,其明樓等地面建築及玄宮都已不存,如何能作為光宗皇帝的陵寢呢?光宗駕崩後,由其庶長子朱由校即位,即明熹宗。先帝陵寢問題是重中之重,因此熹宗即位不久,就讓大學士劉一燝和禮部尚書孫如遊等人一起去天壽山

“卜地”

。劉一燝、孫如游到天壽山轉了一圈,回來彙報說發現了一塊“百靈呵護”的吉地。明熹宗想既然你們那麼有把握,那就趕緊開工吧。

癸丑,大學士劉一燝同禮部尚書孫如遊等詣天壽山卜地,言:“皇山二嶺最吉,癸山丁向,至貴至尊。所有潭峪、祥子諸嶺,俱不能及,蓋百靈呵護。眾議僉同,謹具圖說以進。”得旨:“吉壤確有定議,朕心忻慰。卿周覽詳慎,忠勤可嘉。” 如遊亦隨具奏。命即修建陵寢,擇日興工。—《明熹宗實錄卷二》

天啟元年(公元1621年)正月十九日,光宗陵寢正式開工。但是,我們要說一句但是,這塊所謂的

“吉壤”

,開挖過程中挖到了堅硬的石頭,挖不下去了。山東道御史傅宗龍言辭激烈,認為這塊地絕不可用。禮部官員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都不出頭髮表意見。最終還是通政使王舜鼎出來建議把玄宮的位置右移或者前移。有人出來背鍋,官員們立刻來了精神。在一通

“視星巒形勢”

的鬼話之後,禮部建議將墓穴前移,同時再用五色土來養一養。明明是工作不到位,一番操作之後竟然又變成了“大小內外諸臣欣欣相賀”的局面。明熹宗無可奈何,只能表示別扯犢子了,抓緊開工吧。

上曰:“慶陵獲吉,慰朕孝思。營造規制已定,著即上緊興工。”—《明熹宗實錄卷八》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慶陵外景

按照原來的計劃,慶陵的規制是仿照明穆宗(即明熹宗曾祖父)昭陵而建。但是此前出醜露乖的大學士劉一燝視察慶陵施工現場回來之後,提出陵寢內有一座小山,應該像仁宗獻陵那樣把它儲存下來,

“不可剝削尺寸”

。禮部侍郎周道登對劉大學士的說法表示支援,並且重新繪製了圖紙請皇帝聖裁。明熹宗還能說什麼呢?他的唯一要求就是趕快竣工。

在皇帝的百般催促之下,當年七月二十九日,慶陵玄宮落成。當年九月初一日,是明光宗小祥的日子(即去世一週年)。當天,光宗貞皇帝、孝和皇太后和孝元貞皇后的梓宮都被運抵慶陵。孝元貞皇后是光宗還是皇太子之時的正妃,萬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去世。孝和皇太后是明熹宗生母,萬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去世。九月初四日,一帝二後的梓宮正式入葬慶陵。

這裡還有一件趣聞,慶陵的玄宮是仿照明神宗玄宮一帝二後規制進行設計。等到明熹宗駕崩,因其無嗣,由弟弟信王朱由檢即位,即崇禎帝。崇禎帝和明熹宗並非同母,他在登基後追尊自己生母劉氏為孝純皇太后,並且將她也遷葬慶陵。朱由檢本來還擔心玄宮內地方不夠,沒想到開啟一看棺床恰好可以容納一帝三後的棺槨,可見冥冥中自有天意。

結語:

透過對於已知史料的梳理,我們首先可以確定位於“景泰窪”之中的朱祁鈺壽陵所有地面建築以及玄宮都已被毀,可供明光宗利用之處幾乎為零。其次由於大學士劉一燝和禮部尚書孫如遊的失誤,慶陵玄宮位置選址不準,看來是對大明朝的風水產生了影響。

當然之所以會有鳩佔鵲巢這種說法,最大的可能性就是慶陵玄宮的最終位置還是位於景泰窪範圍之內,只是其一切建築都是重新修建而已。從規制上說,慶陵是十三陵中唯一一個有兩進院落的陵寢,無論如何都不像是倉促施工之後的產物。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歷史縱橫帝2021-01-15 17:10:49

導讀:明朝十六位帝王有十三位帝王埋在大明皇家陵園中,而在明十三陵當中要數慶陵和思陵最為特殊。當然明思宗朱由檢作為末代帝王陵墓的特殊性可以理解,但是慶陵涉及到的兩位帝王均為悲劇人物。建造慶陵的明代宗臨危受命登基為帝取得京城保衛戰的勝利,延續了大明王朝國祚;然而幾年後曾經因土木堡之變被俘虜後又被放回的哥哥明英宗發動了奪門之變重新掌權,明代宗朱祁鈺死後也沒能安葬到建好的皇家陵園慶陵當中。而一百年多年後因一月天子聞名的明代宗朱常洛,在繼位一個月後服用紅丸暴斃而亡被稱為一月天子。來不及修建陵墓的明代宗被葬入慶陵,就這樣明代宗朱祁鈺與明光宗朱常洛相隔百年時空因慶陵有了交集。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其實現在看到的慶陵主要是明光宗兒子天啟皇帝朱由校在位時修建的,距離明代宗朱祁鈺在天壽山修建起初的慶陵已經過去一百六十多年。所以從吉壤天壽山來說來不及修建陵墓的明光宗確實有鳩佔鵲巢的嫌疑,但是包括地宮在內的慶陵絕大部分建築都是由朱常洛的兒子天啟皇帝修建也算不上鳩佔鵲巢吧。無論如何與慶陵沾邊的兩位帝王都屬於人生的茶几上擺滿了杯具(悲劇),下面我們詳細說說與慶陵相關的兩位帝王。

土木堡之變後英宗被俘,監國的弟弟朱祁鈺被擁立為皇帝主持了京城保衛戰;然而包藏禍心的瓦剌釋放了英宗,最終導致奪門之變手足相殘。代宗朱祁鈺死後連僅僅以親王身份葬在了皇家陵園外,慶陵這塊吉壤留給了後人

朱祁鎮個朱祁鈺在土木堡之變以前關係還是不錯的,否則也不會在親征瓦剌時讓弟弟朱祁鈺監國。由於明宣宗朱瞻基盛年駕崩朱祁鎮繼位時還是少年,所以對於兄弟並沒有太大的打壓。對於朱祁鈺這個異母弟弟更是疼愛有加,錢財土地的賞賜無數。朱祁鈺的母妃地位很低,如果不是父親朱瞻基駕崩時留有遺命估計朱祁鈺連封王都成問題。因為地位低所以也沒有就藩的資格,留在京城的朱祁鈺才有了監國以及被擁立稱帝的機會。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結果哥倆好的局面一直持續到土木堡之變,皇權的誘惑讓曾經手足之情再也回不到從前。英宗被瓦剌俘虜,監國的朱祁鈺被大臣擁立為帝打贏了京城保衛戰。不久明英宗被釋放回京城被立為太上皇,品嚐到皇權滋味的弟弟朱祁鈺把哥哥囚禁起來。這種不友好也為將來奪門之變埋下了伏筆。長話短說幾年之後“太上皇”英宗朱祁鎮發動奪門之變重新拿回了皇位,而朱祁鈺則淪為了階下囚。同時朱祁鈺在位時在萬壽山上修建的慶陵也被明英宗毀掉,朱祁鈺死後僅僅以親王制安葬在明朝皇家陵園外。

出生都是意外的朱常洛並不為父親明神宗所喜,好不容易繼位稱帝不足一個月就因大名鼎鼎的紅丸案駕鶴西遊;因此明光宗還有一個一月天子的綽號

朱常洛是古今機會最悲催的非末代帝王,出身低微如果不是在文官勢力強大的明朝估計根本沒繼位的可能。父親明神宗長壽皇后無所出,母親是一位宮女連累朱常洛不被神宗喜歡。而後明神宗寵愛的鄭貴妃生下了福王朱常洵,神宗與鄭貴妃私下約定要立福王為太子。這讓堅持祖宗家法的大臣們大為不滿,從而引發了堅持祖制的國本之爭。在這場慘烈的國本之爭中,牽連包括內閣首輔在內的官員多達百餘位。好容易朱常洛在大臣的堅持下當了太子,但是由於神宗的長壽讓朱常洛的太子生涯延續了20年。當然這個時間比《雍正王朝》中太子胤扔的時間短點,胤扔做了40年的太子還沒有繼位。

等朱常洛38歲好容易熬成了皇帝就開始放飛自我了,總之不到一個月就病倒了。這裡我們不討論朱常洛這樣的結局是否與神宗那位寵愛的鄭貴妃有關係,總之朱常洛因為服用紅丸暴斃在位僅僅29天。這就是明朝大名鼎鼎的紅丸案,還享受夠“醒掌天下權、醉臥美人膝”的明光宗朱常洛因此被稱為一月天子。反覆拉鋸才登上太子之位,20年的太子生涯才換來一月天子的時光可謂悲催莫名。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在朱祁鈺選擇的吉壤天壽山由於代宗的悲劇,後代帝王選擇吉壤時避之唯恐不及;不足一月宣告駕崩的朱常洛沒得選擇,大臣只能把天壽山當做了陵寢

由於朱祁鈺作為一代帝王被政變奪權且死後沒能以帝王禮儀安葬在大明皇家陵園,因此朱祁鈺在位時選取的吉壤慶陵就成了後來帝王爭相躲避的物件。雖然慶陵的風水格局都是上上之選,但是在封建社會依然被迷信的帝王避之不及。因此這塊在萬壽山的吉壤閒置了一百六十多年,如果不是一月天子明光宗因為紅丸案駕崩太過緊急來不及準備陵墓,慶陵也不會被大臣們啟用。好在明光宗朱常洛的兒子天啟皇帝沒讓這位一月皇帝太過寒酸,耗費百餘萬亮白銀從地宮到地上建築重修了一遍。這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慶陵,墓碑歷經數百年依舊保留了精美的雕塑。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一家之言,歡迎評論

我是歷史縱橫帝,歡迎您的關注;如有瑕疵,勞煩斧正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長矛劍甲2019-08-18 23:22:06

明十三陵乃是明朝皇帝的墓葬群,說起十三陵來,我們都知道,很多人都去參觀遊玩過。但是這裡面的故事卻是血雨腥風。

想一下,皇家的故事哪一個不是這樣的?

至於朱棣奪了侄子朱允炆的天下,就不再去講啦。不管怎樣,都是老朱家自己的家事。天下還在朱家的手裡。

自從朱棣遷都北京以後,朱棣這個馬上皇帝打了一生的仗,死後陵址選定了十三陵。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而他的兒子朱高幟苦苦等了幾十年,只當了一年不到的皇帝就嗝兒屁了。

沒曾想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了他的後代的身上。萬曆皇帝整整做了48年的皇帝,差一點點就熬死了他的兒子,而他的兒子登基以後只僅僅在為29天。

只當了29天的明光宗朱常洛便去追尋他的父皇了。至於他怎麼死的,我們就不在細說了。

要知道這個時候萬曆皇帝還沒有下葬,新皇帝也加崩了。這下可愁壞了大眾大臣,怎麼辦呢?新皇帝還沒有選陵址呀。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皇帝一般來說登記後的頭一件大事就是普選萬年吉地。

就拿清朝的宣統皇帝溥儀來說,三歲登基,但是卻也在清西陵選定了陵址。

這個光宗朱由洛確實是沒有來得及選,這也是確實是一件難事。

後來有人想起了“景泰窪”那個地方,不是有現成的陵址嗎?

說起“景泰窪”這裡面還有故事可講。

當年“土木堡之變”,英宗被俘,國不可一日無君。

後來在大臣的擁立下,英宗的弟弟朱祁鈺登基稱帝,是為景泰帝。尊英宗為太上皇。

後來,英宗復辟,廢了朱祁鈺的皇帝稱號,搗毀了其皇陵內建的陵址,最後以親王的身份藏入北京西山。

這才有了現在所說的“景泰窪”。這個地方也就是當年景泰皇帝的陵之所在。

雖然地上建築全部被毀,但是地宮卻是完好的。

非常時期用非常之法,這個時候有人想起了這裡,這不是現成的陵址嗎?光宗就這樣被葬入了“景泰窪”。

經過重新修繕以及地上建築的擴建之外,此地被命名為“慶陵”。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慶陵)

這就是十三陵當中“鳩佔鵲巢”的故事。

其實確切的來說只是被佔了一個陵址,而並不是完整的陵寢。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尚宮女史2021-01-17 23:53:54

明朝有一對父子皇帝比較有意思,他們就是明神宗朱翊鈞和明光宗朱常洛。朱翊鈞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而他的兒子朱常洛則在位僅僅一個月,是明朝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

這與秦國曆史上的秦昭襄王和其子秦孝文王倒是同樣的情況。不過,朱常洛比秦孝文王要慘很多,朱常洛剛出生就不受朱翊鈞待見,他的生母原本只是一個宮女,是朱翊鈞在李太后的慈寧宮中偶然遇到兵寵幸了的一個宮女,說來也不知道這個宮女是幸運還是不行,她居然懷孕了。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原本朱翊鈞只是寵幸了這個宮女,壓根就沒有打算給她位分,但有了孩子就不一樣,他不想承認但架不住李太后盼孫心切,於是就有了庶長子朱常洛。

朱翊鈞沒有嫡子,而朱常洛佔了一個“長”,按照立嫡立長的繼承製,他是最有資格做太子的,但偏偏朱翊鈞不喜歡他,而喜歡鄭貴妃所生的朱常洵,他自己想立朱常洵,當然也有鄭貴妃的攛掇,總之,朱翊鈞心中最合適的太子人選是朱常洵,並且他也確實付諸行動。

但他的這一行為卻遭到了群臣的強烈反對,群臣心中,朱常洛才是最佳太子人選,於是就有了曠日持久的“國本之爭”。

這爭論持續了十餘年,誰也不肯讓步,最終還是朱翊鈞讓了步,於1601年將庶長子朱常洛立為太子。而朱翊鈞也厭倦了與內閣的鬥爭,再加上身體的原因,朱翊鈞近三十年沒有上朝,即便不上朝,但朱常洛的太子之位坐得並不穩當,期間有幾次差點被廢,好在有驚無險。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朱常洛終於等到了朱翊鈞的去世,1620年8月18日,朱翊鈞去世,8月28日,朱常洛舉行登基大典。登基大典進行得很順利,朱常洛並沒有什麼異常,

“玉履安和”、“衝粹無病容”。

然而

“及登極,貴妃進美女侍帝。未十日,帝患病。”

又過了四天依然是病情很重了,還找了鄭貴妃的親信太監崔文升為其治病,但病情並沒有緩解,到了9月26日就去世了,在位時間竟不滿一個月。

朱常洛這一死,著實讓群臣感覺透不過氣來,因為明神宗朱翊鈞還沒有下葬,而朱常洛又死了,一下子要操持兩個皇帝的葬禮,而朱常洛去世之後,其16歲的長子朱由校繼位,即明熹宗。

朱由校年齡小,很多事情也是做不了主,也不會做主,群臣就更難了。明神宗在去世之前早就為自己建好了陵墓,即定陵,所以死後葬禮的操辦相對來說都有既定的章程,只要按著章程走就行,朱翊鈞去世不到三個月,就安葬進了已經在三十年前就建好的定陵了。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但朱常洛下葬就不是那回事了,要知道朱常洛在位僅僅一個月,連父親朱翊鈞都還沒有來得及安葬,更不用說修建他自己的陵墓了。

帝陵的修建是很麻煩的,首先要占卜、選址,在皇陵區選出一個合適的地方來修建帝陵,然後撥款修建,基本來說,地宮修建好了就可以將皇帝下葬了,地面上的建築可以慢慢修建,倒不必太過著急。

而朱常洛的問題就在於,群臣要先考慮將朱翊鈞安葬,然後才能為朱常洛建帝陵,時間上和財力上都很緊張。

要知道當時已經是明朝晚期,國庫緊張,將朱翊鈞下葬之後就沒剩多少來建朱常洛的陵墓了。所以只能儘快並且節約,於是就有臣子提醒可以用廢棄的景泰窪。什麼是景泰窪呢?其實就是明代宗朱祁鈺為自己建的壽陵。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朱祁鈺在明朝歷史上也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皇帝,他原本是無緣皇位的,當初繼承皇位的是他的兄長朱祁鎮,但朱祁鎮這個皇帝能力實在不咋地,後來被忽悠御駕親征,於是有了著名的土木堡之變。

結果就是朱祁鎮被瓦剌扣留,而國不可一日無主,雖然孫太后已經下令將還不到兩週歲的朱祁鎮長子朱見深立為太子,但這麼小的一個太子如果繼位,必然是主少國疑,對大明朝是很不利的,所以很多大臣建議讓監國的朱祁鈺繼位為皇帝。

朱祁鈺原本並不想做皇帝,但為了明朝的未來不得不擔起這個擔子,而人一旦沾染了權力,是很難全身而退的,朱祁鈺也不例外,他做了皇帝之後就想讓皇位由自己這一支延續下去。在打敗了瓦剌之後,面對瓦剌將朱祁鎮送回的求和表現,他已經不願意讓兄長回國了。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只不過他不願意,但有人想要讓朱祁鎮回來,所以朱祁鎮被俘一年後又回到北京。朱祁鎮也是悲催,當初離開北京的時候是皇帝,回來的時候卻已經是太上皇。兄弟倆見面,自然是相對哭泣,感情頗深的樣子。

但轉眼,朱祁鈺將將朱祁鎮軟禁在南宮,南宮的大門被上鎖灌鉛,唯一與外界聯絡的就是讓食物可以透過的大門上的一個小洞,自此之後,朱祁鈺繼續做皇帝,而錢皇后陪著朱祁鎮在南宮被軟禁中。

時間很快到了1457年的正月,朱祁鈺突然生了一場大病,而且是很重的病,眼看著朱祁鈺不行了,而他又沒有兒子(唯一的兒子朱見濟已經夭折了),所以石亨、徐有貞等人與孫太后謀劃迎接明英宗復辟。

然後朱祁鎮就復位,將朱祁鈺廢為郕王,而僅僅一個月之後,朱祁鈺就死了。他死後,在建的壽陵也就被迫停止,不僅如此,朱祁鎮和朱祁鈺的叔父、襄王朱瞻墦

“伏望夷其墳垣,毀其樓寢,則禮法昭明,天下幸甚。”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於是五月,明英宗下令將壽陵拆毀,而朱祁鈺死後不能葬入明皇陵區,而是以王禮葬在了金山口。

時間一長,朱祁鈺原本為自己建的壽陵已經是草木叢生、瓦礫遍地,成了景泰窪,而到了一百五十多年之後,朱常洛去世,群臣就想到了景泰窪。

景泰窪的建築雖然已經被毀,但其地址確實是一個風水寶地,畢竟也是朱祁鈺為自己選擇的安寢之地,而且縱然建築被毀,但實際上很多建築的材料還在,而且在原址上營建新陵也容易得多,於是為了趕時間、省財力,朱常洛的皇陵(慶陵)就建在了原本的景泰壽陵之上,這也算是某種程度上的鵲巢鳩佔了。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當時的明朝實在是已經沒有多少錢了,等到朱由校去世之後,朱由檢只能拿出50萬兩為兄長建陵下葬,而至少200萬兩才符合規制,其餘的也只能群臣捐款了。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逆流的魚L2020-09-17 13:09:54

慶陵是明十三陵之一,這裡是明朝第十四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和他的三位皇后的陵寢。其實慶陵並不算鵲巢鳩佔。因為鵲根本就沒用過巢,鳩只是無奈接手怎麼能算佔據。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其實這座陵墓一開始並不是為朱常洛準備的,它屬於朱常洛之前的一位皇帝,也就是著名的兒子景泰皇帝朱祁鈺。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眾所周知朱祁鈺是明宣宗的次子,本來沒有希望當皇帝。可是沒想到他的哥哥明英宗朱祁鎮聽信宦官王振的意見,堅持出征瓦剌,結果兵敗被俘。一時間明朝大亂,為了穩定人心,當時的監國朱祁鈺被推舉為了皇帝。在打敗瓦剌後,朱祁鈺坐穩了皇位,因此內心中並不想將皇位傳給侄子,並且十分害怕回來的哥哥和自己爭奪皇位。因此他和哥哥徹底撕破了臉,廢掉侄子囚禁哥哥。

皇帝雖然號稱萬歲恨不得長生不老,其實每個皇帝看到都很清,知道這不可能,於是一登基就開始營建自己的陵墓,以防備自己哪天死了沒地方埋。朱祁鈺也是如此,此時他才二十出頭,但是也下旨選擇自己的萬年吉地營建陵墓。

按照祖制他必須和自己的祖先埋在一個陵區。他的太爺朱棣早就選好了就在昌平的天壽山下,他的爺爺爸爸都埋在了這裡,因此他也必須選擇這裡。

經過風水大師和無數官員反覆考察,在他首肯後,他的陵墓選擇在長陵和獻陵西北黃山寺二嶺南麓,隨後開始動土施工。

可是這個精心挑選的風水寶地並沒有等來朱祁鈺長眠。原來在景泰八年正月,石亨等人發動奪門之變,被囚禁的明英宗朱祁鎮復位,病重的朱祁鈺隨後被廢死去。

朱祁鎮十分痛恨自己的弟弟,他不能容忍自己的弟弟和自己埋在一起受後人祭祀。於是馬上派人將天壽山正在營建的陵墓毀掉,將弟弟改葬到埋葬夭折皇子的西山。至此天壽山的陵墓成為一片廢墟,時人稱為景泰窪,如果不出意外這裡將永遠是廢墟,沒想到,一百多年後這裡居然被重新營建起來,當然“住”進來的不是朱祁鈺,而是朱祁鎮的後人。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朱常洛是明朝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僅僅在位一個月,而且這一個月還是在病床上度過的,很多事情很不來不及作,更別提給自己修陵墓。可是皇帝死了必須有地方埋,但是給皇帝修陵墓不是簡單的事。要選擇風水寶地,要設計施工方案等等,一時半會完不了,可是朱常洛已經死了,總不能停個幾年再下葬吧。

就在大家一籌莫展的時候,有人提出了景泰窪。那裡是景泰帝當年營建的陵墓,絕對是風水寶地,而且當年只是毀掉了地面建築,地宮等已經完工,沒有破壞,短時間修整完全沒問題,而且這個地方沒有用過也不算朱常洛佔了人家的地。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大家聽了也覺得目前只有這個辦法了,趕快讓朱常洛下葬才是真的。於是荒廢已久的景泰窪在短時間修整後變成了朱常洛的慶陵,這樣才避免朱常洛死於葬身之地的窘境。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里爾12042019-04-22 08:36:44

想要回答這個問題還要從萬曆四十八年說起。萬曆四十八年是明朝歷史上較為奇特的一年,也是所有中國古代大一統王朝裡政權和平更替最多的一年。在大明的276年裡,唯獨這一年有三位皇帝前後執掌朝堂,而這一切都源於長眠於慶陵裡的泰昌帝朱常洛。歷史上每每有皇帝即位,均是第二年改元使用自己的年號,朱常洛的父親萬曆皇帝朱翊鈞於萬曆48年7月駕崩,剛即位29天,朱常洛便與世長辭,太子朱由校登基。對於年號問題,朝臣一時手足無措,經過集思廣益,決定當年前七個月為萬曆四十八年,後五個月為泰昌元年,巧妙的解決了這個棘手問題。

朱常洛死時年僅39歲,在明朝十六個皇帝(洪武,建文,永樂,洪熙,宣德,正統,景泰,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隆慶,萬曆,泰昌,天啟,崇禎)壽命排行裡並不算太靠後,無奈自己老爹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在老爹的漫漫統治期間,他被消磨掉了太多銳氣,加上平日裡鍊汞飲丹,登基後又沉迷女色,不久便樂極生悲,也是情有可原,下面我們便詳細介紹一下他的一生。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萬曆九年,朱翊鈞在慈寧宮拜望其母李太后時偶遇宮女王氏,一時興起臨幸了王氏,後來王氏有孕,朱翊鈞便冊封宮女王氏為恭妃。萬曆十年八月,恭妃生朱翊鈞長子,取名常洛。雖為長子,但生母身份低微,他並不受父親待見,他甚至沒有接受過正常的皇子教育。按照嫡長子繼承製,朱常洛應被冊封為太子,但父親更喜愛鄭貴妃所生的弟弟朱常洵,想立弟弟為太子。朱翊鈞因立太子之事和朝廷重臣互不相讓,以消極怠政為抗議,最後還是李太后力排眾議,訓斥萬曆道:你嫌棄自己兒子是宮女所生,不立他為太子,你可曾想過自己也是宮女所生的?萬曆迫於壓力立朱常洛為太子,這便是萬曆朝有名的國本之爭。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即便朱常洛成為了太子,但父親和鄭貴妃並不打算放棄廢掉他,此時朱常洵已被封為福王,按道理早應該到封地就藩,但他卻一直被父親留在京城。甚至在萬曆四十三年五月初四,一名叫張差的男子竟手持木棍,闖入宮緊,如若無人,徑直闖入朱常洛居住的慈慶宮,逢人便打,傷及官員數人。被捕後,張差供認鄭貴妃手下太監指使他刺殺太子,鄭貴妃為洗脫罪名,便向朱翊鈞哭訴,朱翊鈞不願深究愛妃,太子也不願撕破臉皮,便選擇息事寧人,這就是明末三大案中的梃擊案。 萬曆四十八年七月,萬曆皇帝駕崩,八月朱常洛即皇帝位,大赦天下。朱常洛即位以後,鄭貴妃為了自己不被報復,便向朱常洛進貢了數名美女,這麼多年的委曲求全,朱常洛絲毫不敢在父親眼皮底下出任何差池,沒有了父親的限制,朱常洛終於可以放縱起來,傳說他夜御八女,結果因為身板不好,經此便一病不起。鄭貴妃趁機指使太監崔文升向朱常洛進“通利藥”,即瀉藥治療身體,哪知道朱常洛一夜連瀉三四十次,致使身體更加虛弱,病情雪上加霜。後來鴻臚寺丞李可灼向朱常洛進奉丹藥,想力挽狂瀾,朱常洛自知命不久矣,便放手一搏,服用了李可灼製作的紅丸,病情竟有所好轉,傍晚朱常洛命李可灼再進一粒紅丸,朱常洛食用後感覺安適如前,沒有什麼不良反應, 誰知轉天五更朱常洛便駕崩於寢宮,一命嗚呼追隨先帝去了,這便是明末三大案中的紅丸案,朱常洛也走完了自己憋屈的一生。

由於朱常洛突如其來的駕崩,根本沒有時間為其建造陵寢,這可愁壞了繼承的天啟皇帝。天無絕人之路,諸大臣不約而同的想起了廢棄一百多年的景泰慶陵,經過三年的地上營建,朱常洛終於入土為安。既然泰昌帝能長眠於此,說明它的質量並沒有問題。既然在明皇陵區域內,說明它的風水也沒有問題。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什麼會有這樣一個閒置的陵寢存在呢?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慶陵是一百多年前為明代宗朱祁鈺建造的陵寢,為什麼朱祁鈺沒有長眠於此,其中還有一段傳奇。朱祁鈺長兄朱祁鎮是大明朝第六位皇帝,正統十四年,朱祁鎮受太監王振蠱惑,御駕親征瓦剌,於土木堡兵敗身俘,瓦剌大汗也先兵臨北京城下,為了避免瓦剌以朱祁鎮為籌碼牽制大明,大明被瓦剌佔領,也為了避免主少國疑,諸王趁機改朝承製,兵部尚書于謙挺身而出,說服孫太后,立郕王朱祁鈺為皇帝,遙尊朱祁鎮為太上皇,于謙組織首都軍民英勇抵抗瓦剌,保住了大明國袏,于謙也因北京保衛戰,名垂青史。次年朱祁鈺改元景泰,國家正常運轉,使得搖搖欲墜的大明王朝轉危為安。說來也是造化弄人,前皇上朱祁鎮由於自身魅力,折服了俘虜他的瓦剌諸部,北狩一年後,竟然被放回了大明,這也是開天闢地頭一回。大明還是當年的大明,可皇上卻成了自己最愛的弟弟,畢竟皇家不講手足親情,朱祁鎮被弟弟安置在南宮,朱祁鈺打心底不希望朱祁鎮回來,所以他安排人監視朱祁鎮的一舉一動,防止哥哥和舊臣勾結復位,朱祁鈺甚至還將南宮的樹木全部砍掉,以防有人爬樹越過高牆,朱祁鎮就這樣在一間小小的院子裡體會世態炎涼。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景泰八年正月,朱祁鈺突然重病,在景泰朝鬱郁不得志的徐有貞,曹吉祥,石亨想要鹹魚翻身,欲擁戴朱祁鎮復辟,從而進入權利中樞,執掌朝廷。是夜,三人發動奪門之變,朱祁鎮自東華門入宮,升承天殿,並擊鼓昭告朝臣。朱祁鈺在病榻之上得知哥哥復位,不僅沒有因此而憤怒,卻一連說了幾個好,或許病危之時,他內心中最脆弱的親情部分被喚醒,囚禁哥哥的重負也放了下來,一切都釋然了。朱祁鎮復辟,改景泰八年為天順元年,廢景泰帝為郕王,過了幾日,朱祁鈺便在西苑病逝,埋葬於玉泉山,由於死時朱祁鈺已廢為郕王,再埋入十三陵中不符合理法,所以他在位時營建的慶陵便一直空著,這就是為什麼一百多年後,來不及營建自己陵寢的泰昌帝能埋葬慶陵的由來,或許這就是造化弄人吧!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歡迎大家關注並閱讀小編其他文章,臨表涕零,感激不盡!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歷史畫中人2021-01-17 09:16:04

鳩佔鵲巢一詞來源於《詩經》:“維鵲有巢,維鳩居之”,說的是紅腳隼經常強佔喜鵲的巢,比喻強佔別人的住屋或佔據別人的位置。

從這一點出發,用“鳩佔鵲巢”來形容慶陵並不恰當,因為慶陵並不是被強佔的,它成為明光宗朱常洛的陵寢實屬無奈。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慶陵

慶陵,位於十三陵中的長陵西北1。5公里,獻陵西北約0。5公里,北京昌平天壽山陵內黃山寺二嶺南麓,是明朝第十四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和皇后郭氏、王氏、劉氏的合葬陵寢。

慶陵的地宮自天啟元年(1621年)三月定穴營建,七月二十九日合龍門,歷時四個月,耗白銀150萬兩。工程質量精細,除玄宮全部用石料外,其他均為木質樑架結構,其“後、中、前殿”,有“重門相隔”。天啟六年(1626年)地面建築完工。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慶陵是明光宗朱常洛與皇后郭氏、王氏、劉氏的合葬墓。

明光宗朱常洛

是明神宗長子,萬曆十年(1582年)八月十一日生,二十九年十月十五日立為皇太子,四十八年八月初一即位。九月一日駕崩於乾清宮,諡號為“崇天契道英睿恭純憲文景武淵仁懿孝貞皇帝”,享年39歲。天啟元年(1621年)九月四日葬慶陵。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朱常洛在位僅29天,是明代在位時間最短的一個皇帝。由於他的生母是宮女,明神宗自然不喜歡他。經過長達15年的“立本之爭”才被立為太子。明神宗也不重視他的入學問題,致使朱常洛13歲才入學,再加上鄭貴妃也不擇手段的謀害。使其統治時期大案迭出,明宮三大案中的“挺擊案”“紅丸案”都發生在這一時期。後來朱常洛服用了鄭貴妃的紅色丸藥後撒手塵寰。傳說朱常洛死後雙目始終不肯閉上,想繼續尋找仇人,從此他九泉有靈,每到雨天就讓雨水使石碑透明,看是否會有人來害他。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皇后郭氏

,順天府人,博平伯郭維城之女。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冊立為皇太子妃,四十一年去世。停屍宮中兩年後在天壽山泰陵後的長嶺之前建墳葬之。明熹宗即位後,尊諡“孝元昭懿哲惠莊仁合天弼聖貞皇后”,遷葬慶陵。

皇后王氏

,明熹宗生母,順天府人,新城伯王鉞之女。初為選侍,因生明熹宗,封為才人。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去世。明熹宗即位,尊諡“孝和恭獻溫穆徽慈諧天鞠聖皇太后”,附葬慶陵。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皇后劉氏

,崇禎帝生母,宛平人,瀛國公劉應元之女。初為淑女,後被打入冷宮,病逝後葬京西金山。明毅宗即位後,尊諡“孝純恭懿淑穆莊靜毗天毓聖皇太后”,遷葬慶陵。

何謂鳩佔鵲巢?

自然界中杜鵑或者紅腳隼很少自己營建巢,很多強佔喜鵲修建的巢穴,我們一般稱為“鳩佔鵲巢”,現在大都引申為強佔別人的住屋或佔據別人的位置。

景泰帝的皇帝陵寢被明英宗剝奪,明英宗後人明光宗強佔,同死去的人搶東西,是謂不智,這裡不僅僅是為了省錢的原因,24年後明朝滅亡。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明光宗的陵寢。慶陵原為景泰帝所建,景泰帝為英宗所貶,這座陵墓就荒廢了。那麼,明光宗身為一代帝王,為何到最後沒有自己的陵墓,而是鳩佔鵲巢。

原來,明光宗朱常洛生於明萬曆十年(1582年),生母恭妃王氏原為慈聖皇太后的宮女。由於他是明神宗偶然臨幸宮女而生,所以父親明神宗一直對他不感冒。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父親卻寵愛鄭貴妃,將鄭貴妃的兒子福王朱常洵視若掌上明珠,因此有了廢長立幼的想法。他先是違反古制冊封鄭氏為貴妃,而沒有冊封長子的母親;不久又提出了三王並封的主意,將眾皇子都封為王,以降低長子的地位這件事。幸而為朝臣所阻,沒有成功。在朱常洛和朱常洵兩人中擇一而立的問題上,雙方爭奪激烈,拖延了十餘年。直至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在朝臣的極力諫爭和慈聖皇太后的支援下,朱常洛才被冊立為皇太子。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說起來,朱常洛也怪倒黴,在當太子的時候,就發生一件梃擊案。一天中午,一個壯漢手持棗木棍闖入太子宮,準備行刺。他被值班太監當場抓住,朱常洛才算躲過一劫。試想,一個農民如何能闖進戒備森嚴的皇宮?又如何能輕易找到太子居住的宮殿?後來,官員們經過反覆審理,追查到了鄭貴妃,因為主使者是鄭貴妃,所以大臣們沒有進一步追查,讓兩個太監做了替死鬼。此案成了明宮三大案之一。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萬曆四十八年,歷盡千辛萬苦的朱常洛總算登上了皇位,成了君臨天下的帝王。在他即位的前十幾天,朱常洛進行了一系列革除弊政的改革措施。正當群臣和百姓望治之時,明光宗突然病倒了。他得的本來不是什麼大病,只需吃幾服補藥,靜心調養一段時間就可以復原,但是掌管御藥房的太監崔文升向皇帝進了一濟瀉藥,明光宗當天晚上腹瀉三四十次,身體一下就垮了下來,再也起不了床,而且病情日趨惡化。就在這時,鴻臚寺丞李可灼進獻兩粒紅丸。用了第二粒後昏昏睡去,於第二天清晨駕崩。此案最後不了了之,成為了明宮又一大案。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明光宗就這樣不明不白地走了。由於明光宗死得突然,加上國力空虛,沒來得及為他建陵,只好把明光宗安葬在慶陵之中。

結語:

景泰八年正月,朱祁鈺突然重病,在景泰朝鬱郁不得志的徐有貞,曹吉祥,石亨想要鹹魚翻身,欲擁戴朱祁鎮復辟,從而進入權利中樞,執掌朝廷。是夜,三人發動奪門之變,朱祁鎮自東華門入宮,升承天殿,並擊鼓昭告朝臣。朱祁鈺在病榻之上得知哥哥復位,不僅沒有因此而憤怒,卻一連說了幾個好,或許病危之時,他內心中最脆弱的親情部分被喚醒,囚禁哥哥的重負也放了下來,一切都釋然了。朱祁鎮復辟,改景泰八年為天順元年,廢景泰帝為郕王,過了幾日,朱祁鈺便在西苑病逝,埋葬於玉泉山,由於死時朱祁鈺已廢為郕王,再埋入十三陵中不符合理法,所以他在位時營建的慶陵便一直空著,這就是為什麼一百多年後,來不及營建自己陵寢的泰昌帝能埋葬慶陵的由來,或許這就是造化弄人吧!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垚垚的火器營2021-01-20 13:44:51

明十三陵慶陵為明朝第14位皇帝,大明光宗貞皇帝;朱常洛,計劃年號泰昌,在位僅僅29天就駕崩了,這短短一個月還都是在其父朱翊鈞萬曆四十八年,史稱一月天子,其子朱由校登基次年改元天啟。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泰昌皇帝朱常洛

他的陵寢位於北京昌平區的明十三陵慶陵,至於為什麼說他的慶陵鳩佔鵲巢,這就要說起他的祖宗明英宗朱祁鎮了,正統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鎮御駕親征蒙古瓦剌部,後被俘虜成為俘虜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明英宗正統/天順皇帝朱祁鎮

也先汗趁勢南下順天府京師地區危在旦夕,其母孫太后鑑於皇太子太小無法擔以大任,這皇太子就是後來的明憲宗成化皇帝朱見深,孫太后當時力排眾議,輔明英宗異母弟朱祁鈺登基稱帝,改元景泰,尊其兄為太上皇,重用於謙等人打贏了北京保衛戰,後來明英宗還朝被景泰帝軟禁南宮七年,這期間景泰帝立了其子朱見濟為太子,廢掉了侄子朱見深改為沂王,並在明十三陵修建了自己的萬年極地,但好景不長朱見濟封為太子的第二年就夭折了,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景泰帝病危,後明英宗心腹石亨與徐有貞等人,發動了奪門之變明英宗成功復辟,景泰八年正月十七(1457年)改元天順,一個月後景泰帝薨於西苑封地,在其死後給其弟弟朱祁鈺賜惡諡“戾”並搗毀了其在十三陵建造的地宮陵寢,南明時期為朱祁鈺追加廟號代宗追加諡號;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顯德崇孝景皇帝

明十三陵中的慶陵是被鵲巢鳩佔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

明代宗景泰皇帝朱祁鈺畫像 清人繪

而朱祁鈺的陵寢被朱祁鎮損毀之後,過了160多年後,卻成為了明光宗朱常洛的陵寢所在地這裡面主要是有以下幾點;1。明光宗在位時間過於短暫登基十天就病倒最終死於紅丸中毒,還沒有來得及選址建陵就駕崩了2。為了早日讓其父入土為安明熹宗天啟皇帝朱由校只得將一百多年前景泰帝朱祁鈺沒有用的上的陵址處理後使用3。經過萬曆一朝折騰,壬辰倭亂入朝的開銷、播州土司叛亂鎮壓以及寧夏之役,還有遼東女真崛起薩爾滸之戰失利,遼東戰事開銷,掏空了明朝國庫實在沒有錢在為其父新選一地重頭建造陵寢。

綜合來看慶陵是迫於財政壓力,加上景泰帝陵寢沒有使用是一空穴,減少了建陵所需要的開支財政不得已而為之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