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建城史?使用者1168797491192022-02-26 11:40:21

泰州有2100多年的建城史,秦稱海陽,漢稱海陵,州建南唐,文昌北宋,兼融吳楚越之韻,匯聚江淮海之風。泰州區位優越,有“水陸要津,咽喉據郡”、“儒風之盛,夙冠淮南”之譽。

公元前30世紀—公元前15世紀

先民在影山頭(今興化市林湖鄉境內)、蔣莊(今興化市張郭鎮蔣莊村東約500米的泰東河東西兩岸,東岸屬東臺市時堰鎮五星村、雙溪村)、青墩(今海安縣境內)、單塘河(今姜堰鎮橫埭村)、南蕩(今興化市林湖鄉戴家舍村南、天目山(今姜堰鎮北首)生息繁衍。

西晉武帝太康元年(280)

復置海陵縣(仍治今海陵區),依舊屬廣陵郡(時治淮陰縣,今淮陰縣碼頭鎮東一里)。

太康十年(289)

廣陵郡改為王國。海陵縣屬廣陵王國。

惠帝永熙元年(290)

廣陵國復為郡。海陵縣屬廣陵郡。

永康元年(300)

廣陵郡改為公國。海陵縣屬廣陵公國。

東晉安帝義熙七年(411)

晉廷設定海陵郡(治建陵縣),下轄同時所置的寧海縣(治今泰興市古溪鎮一帶)、如皋縣(治今如城鎮)、蒲濤縣(治今如皋市白蒲鎮一帶)、臨江縣(治今如皋市大明鄉一帶)、建陵縣(治今東臺市時堰鎮一帶)。海陵郡屬徐州(治京口,今鎮江市),海陵縣屬廣陵公國。

義熙年間(405-418)

僧人覺禪建立佛寺(今泰州光孝律寺)。

南北朝

宋武帝永初元年(420)

劉裕代晉建宋,建元永初。宋廢廣陵公國為廣陵郡(時已治廣陵縣,今揚州市區西北蜀岡)。海陵縣屬宋廣陵郡,寧海等縣屬宋海陵郡。海陵郡先後屬南徐州、南兗州(南徐州改名而來),州治京口。

永初三年(422)

海陵郡(不含海陵縣)共3626戶,21660人。

文帝元嘉八年(431)

南兗州由京口移治廣陵,廣陵郡、海陵郡屬南兗州。

元嘉二十年(443)

廣陵郡建為王國。海陵縣屬宋廣陵王圓,寧海等縣屬宋海陵郡。

元嘉二十六年(449)

廣陵國復除為郡。海陵縣屬宋廣陵郡,寧海等縣屬宋海陵郡。

孝武帝孝建二年(455)

改海陵郡為海陵王國,封皇弟劉休茂。海陵縣屬宋廣陵郡,寧海等縣屬宋海陵王國。海陵王國屬南兗州。

大明五年(461)

四月,劉休茂起兵,敗死,海陵王國除。海陵縣屬宋廣陵郡,寧海等縣屬宋海陵郡。

明帝泰始七年(471)

分海陵等縣地置江陽縣(治今海安縣內,確址乏考)、海安縣(治今海安縣海安鎮)、隸新平郡(治江陽縣),郡屬南兗州。齊武帝永明五年(487)後,江陽縣及新平郡俱廢,餘海安縣改屬南兗州海陵郡。

泰豫元年(472)

海陵郡增領臨澤縣。

齊明帝建武元年(494)

宋順帝昇明三年(479)四月,蕭道成代宋建齊。是年十月,齊明帝廢前帝蕭昭文為海陵王。十月,海陵王薨,國除。海陵縣屬南齊廣陵郡,寧海等縣先後屬南齊海陵王國、海陵郡。

粱武帝天監元年(502)

齊和帝中興二年四月,蕭衍代齊建梁,改元天監。約是年,海陵縣改隸海陵郡,併成為郡治所在。海陵郡轄海陵、建陵、寧海、如皋、臨江、蒲濤、臨澤等縣,上屬南兗州。此後的海陵郡可視為今地級泰州市最初的前身。

梁元帝承聖元年、北齊文宣帝天保三年(552)

粱末侯景之亂(548-552)後,粱南兗州刺史郭元建降北齊,南充州更名東廣州,海陵、寧海等縣屬北齊海陵郡。

陳宣帝太建四年、北齊後主武平三年(572)

海陵郡領海陵、建陵、如皋、寧海、臨江、蒲濤、海安等縣,屬東廣州。

陳宣帝太建五年、北齊後主武平四年(573)

今泰州市境為陳朝攻取。東廣州複名南兗州。海陵、寧海等縣屬陳南兗州海陵郡。

陳宣帝太建十一年、北周靜帝大象元年(579)

今泰州市境為北周攻取。周廢臨江、蒲濤、海安三縣。海陵縣、寧海縣等屬北周海陵郡。南兗州改稱吳州,海陵郡屬吳州。

古溪鎮一帶)、如皋縣(治今如城鎮)、蒲濤縣(治今如皋市白蒲鎮一帶)、臨江縣(治今如皋市大明鄉一帶)、建陵縣(治今東臺市時堰鎮一帶)。海陵郡屬徐州(治京口,今鎮江市),海陵縣屬廣陵公國。

義熙年間(405-418)

僧人覺禪建立佛寺(今泰州光孝律寺)。

南北朝

宋武帝永初元年(420)

劉裕代晉建宋,建元永初。宋廢廣陵公國為廣陵郡(時已治廣陵縣,今揚州市區西北蜀岡)。海陵縣屬宋廣陵郡,寧海等縣屬宋海陵郡。海陵郡先後屬南徐州、南兗州(南徐州改名而來),州治京口。

永初三年(422)

海陵郡(不含海陵縣)共3626戶,21660人。

文帝元嘉八年(431)

南兗州由京口移治廣陵,廣陵郡、海陵郡屬南兗州。

元嘉二十年(443)

廣陵郡建為王國。海陵縣屬宋廣陵王圓,寧海等縣屬宋海陵郡。

元嘉二十六年(449)

廣陵國復除為郡。海陵縣屬宋廣陵郡,寧海等縣屬宋海陵郡。

孝武帝孝建二年(455)

改海陵郡為海陵王國,封皇弟劉休茂。海陵縣屬宋廣陵郡,寧海等縣屬宋海陵王國。海陵王國屬南兗州。

大明五年(461)

四月,劉休茂起兵,敗死,海陵王國除。海陵縣屬宋廣陵郡,寧海等縣屬宋海陵郡。

明帝泰始七年(471)

分海陵等縣地置江陽縣(治今海安縣內,確址乏考)、海安縣(治今海安縣海安鎮)、隸新平郡(治江陽縣),郡屬南兗州。齊武帝永明五年(487)後,江陽縣及新平郡俱廢,餘海安縣改屬南兗州海陵郡。

泰豫元年(472)

海陵郡增領臨澤縣。

齊明帝建武元年(494)

宋順帝昇明三年(479)四月,蕭道成代宋建齊。是年十月,齊明帝廢前帝蕭昭文為海陵王。十月,海陵王薨,國除。海陵縣屬南齊廣陵郡,寧海等縣先後屬南齊海陵王國、海陵郡。

粱武帝天監元年(502)

齊和帝中興二年四月,蕭衍代齊建梁,改元天監。約是年,海陵縣改隸海陵郡,併成為郡治所在。海陵郡轄海陵、建陵、寧海、如皋、臨江、蒲濤、臨澤等縣,上屬南兗州。此後的海陵郡可視為今地級泰州市最初的前身。

梁元帝承聖元年、北齊文宣帝天保三年(552)

粱末侯景之亂(548-552)後,粱南兗州刺史郭元建降北齊,南充州更名東廣州,海陵、寧海等縣屬北齊海陵郡。

陳宣帝太建四年、北齊後主武平三年(572)

海陵郡領海陵、建陵、如皋、寧海、臨江、蒲濤、海安等縣,屬東廣州。

陳宣帝太建五年、北齊後主武平四年(573)

今泰州市境為陳朝攻取。東廣州複名南兗州。海陵、寧海等縣屬陳南兗州海陵郡。

陳宣帝太建十一年、北周靜帝大象元年(579)

今泰州市境為北周攻取。周廢臨江、蒲濤、海安三縣。海陵縣、寧海縣等屬北周海陵郡。南兗州改稱吳州,海陵郡屬吳州。

泰州建城史?使用者97983641258682021-03-14 16:08:11

據史料記載,泰州城始建於西漢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唐代的海陵縣城已經有了城垣。南唐昇元元年(937),海陵縣升為泰州,管轄範圍擴大後,首任知州褚仁規重新展築了子城,並拓展了羅城。在古代,國家都城和地方上的州城與縣城,往往都建有大小不等的外內二道城。外邊大城又稱“羅城”,內裡的小城又叫“子城”,是治所的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