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的歷史?使用者14766172265872019-10-17 04:26:06

明代皇帝北征及謁陵巡狩駐蹕之所。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昌平區沙河鎮內。明永樂十九年(1421)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後隨即在此建起一座行宮,作為皇帝巡狩和後代子孫謁陵停留之處。正統元年(1436)行宮被水沖毀。嘉靖十六年(1537)世宗駐沙河,禮部尚書嚴嵩奏請建城及修建行宮,駐兵防衛。嘉靖十七年動工修建,十九年完工,御賜名“鞏華城”。城呈方形,佔地面積約1平方千米,城高10米,每隔16。7米建一垛。城以行宮為中心,南北、東西各長1 000米,闢四門:南名“扶京”,北名“展思”,東名“鎮遼”,西名“威漠”。各開3門洞,制如京師午門。城外有圍城浚池,寬6。7米,深3。3米,並於四門浚池處設吊橋,上建城樓。扶京、展思兩門各設千斤閘3座,鎮遼、威漠2門各設千斤閘1座。各門匾額均為漢白玉製成,除南門置在甕城外,其餘均置在主門正門上,“鞏華城”額匾設在南門主門上,各城門字均為嚴嵩手書。行宮建在城內正中偏南,為防水患,地基高於內外城池。行宮佔地面積24 012平方米,南北寬150米,東西長160米。行宮南牆迎扶京門闢3座門,漢白玉石甬路直鋪城下,東、西、北三面各闢1門。宮牆內正中建殿堂1座,制如長陵祾恩殿,為帝后靈柩停放之所。左右殿堂為帝后寢宮,周圍群房為文武大臣、太監歇宿之處。自重建行宮並築城後,開始以勳臣所守。嘉靖二十八年設副總兵守禦,後改設守備。明朝皇帝多次御駕親征都曾駐蹕於此。隆慶六年(1572)穆宗調軍士疏通鞏華城外安濟橋到通州渡口的溫榆河長達75千米的水道,並在鞏華城北門內建“奠靖倉”,於城外東南處修復元代時期的臨水泊岸,供運送御用物資。清代一直派兵戍守,稱“鞏華城營”。康熙十六年(1677)行宮設為“擀氈局”。乾隆八年(1743)北路廳捕盜同知衙署即在鞏華城,舊址在城內南門裡西側城隍廟東。清朝末年,鞏華城逐漸破敗。光緒二十六年(1900)鞏華城遭八國聯軍搶掠焚燒。1939年大部分城牆毀於洪水,存城門洞4個、甕城及部分城牆。2004年被公佈為劃定保護範圍及建設控制地帶。保護範圍為所存東、西、南、北四個甕城城牆外側牆皮各向外延伸20米的範圍(包括甕城內部所圍合的面積);城東南角及城東側古城殘留部分牆體外皮範圍內。昌平區沙河鎮位於燕山山脈山前平原區,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鎮,因溫榆河上游支流南沙河、北沙河在此交匯而得名。明永樂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遷都北京,隨即在此修建行宮。嘉靖十七年重建,並築城圍之,御名鞏華城,是明清帝王謁陵和北巡駐驊之地。現全鎮鎮域面積56。65平方公里,轄22個行政村、5個居委會,人口6萬。沙河鎮地理位置優越,南距德勝門19公里,北距昌平衛星城3公里,京包鐵路和北京至八達嶺的高速公路穿鎮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