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成門歷史背景?viliyanli2021-05-13 15:56:21

阜成門始建於元代,是元大都城西垣的南門,當時稱平則門。明正統四年(1439)修建內城,改稱阜成門,含“物阜民安”之義。清代沿用此稱,但民間仍習慣稱其為平則門。

古代城門是城市交通的樞紐,通向城門內外的道路是人員、物資的重要通道,周圍區域還形成了極具特色的居住、商業空間佈局和民情風俗。

阜成門位於內城西牆中部,正對西山,是京西古道的起點,西山煤炭多取道此處運入城內;郊外泉水眾多,西峰秀色,前往釣魚臺的遊人、攀登妙峰山的香客,也大多出阜成門;關廂區域菜園遍佈,對來自城內的糞水需求量大,糞廠應運而生;廣濟寺、白塔寺等諸多寺廟不僅是寄託信仰的清淨之地,其廟會也是城鄉物資交流的集散地。

元、明以來,京西門頭溝所產煤炭往北京城運送時,作為內城西垣中門的阜成門就是必經之地,因此阜成門又稱“煤門”。煤車、煤馱常出入此門,為求吉利,煤棧客商便捐資在甕城門洞內雕刻梅花一束。

“梅”與“煤”諧音,每當冬季來臨,黑色的煤炭像迎冬綻放的梅花一樣,總是給人帶來溫暖和希望,正所謂“阜成梅花報暖春”。

除了煤炭,阜成門外區域還是內城重要的蔬菜供應地。

據民國初年統計,北京城外共有菜園子八百餘家,每日在各菜市發售菜蔬。這些菜市集中發售地點分佈在各城門之外,例如朝陽門外東郊市場、東直門外關廂、安定門外窩橋北等菜市,阜成門外月壇菜市就是其中之一。經營菜園的菜農將菜蔬運到市上,由園主與菜行經紀規定菜價,或自己進城銷售,或批發給肩挑背扛的小攤販售賣。

1965年被拆除

老北京城門之一的阜成門曾經見證了元大都以來北京的歷史發展,目睹了數百年間出入城門者的喜怒哀樂。

如今,城門形象已經遠去,阜成門只是偌大京城的一個地名,但歷史上以它為空間節點而塑造的城市格局和文脈遺留依然深深烙印在北京這座現代化大都市中。

阜成門歷史背景?使用者20486999770202021-05-13 15:56:13

元至正二十九年(1369)元順帝又令修築包括平則門在內的各城門甕城及護城河吊橋。明代在大都城基礎上營建北京城,改11門為9門,其西城垣除北端縮短2。5公里並取消肅清門,南端展拓1公里外,其餘基本未動,平則門亦沿襲舊稱。明正統元年(1436)詔修內城9門城樓,至正統四年完工,平則門改城阜城門,修築城樓、城門、箭樓、甕城、甕城門各一,其規制較元大都城門為高。城樓為三重簷歇式重樓建築,臺座呈梯形狀,連同城樓通高35。1米。臺座頂面鋪設城磚,並與城垣頂面甬道相連,其餘箭樓、甕城及甕城門城樓的規劃均類似西直門。城內道路亦改稱阜城門街,街南側有巡捕廳等機構。城外官道為通往西山的重要道路。清代北京城垣規制多沿襲明代。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曾對城門、箭樓等進行較大規模的維修。阜城門是明、清兩代自門頭溝運煤進城的重要通道,故有“煤門”之稱。70年代修建環城地下鐵路,城樓及附近城牆皆被拆除,將護城河填平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