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達木盆地是什麼地貌?簡單生活的儀式感2021-03-16 13:46:37

柴達木盆地是青藏高原北部的“低地”,盆地呈不等邊三角形,海拔2,600—3,000米,盆地內氣候極乾旱,特殊的外力作用對盆地內地貌的形成有很大的影響。柴達木盆地四周為山地所環繞,它在第三紀中期(距今4,000萬年前)以前,是個大湖,以後,湖面逐漸收縮、變幹,使大量鹽類、石膏得以積累。

柴達木盆地西部,是新構造運動中和緩隆升地區,水系呈向心狀,所有河流一出山口就潛沒,形成潛流匯入湖盆。湖積平原廣佈,有大片鹽沼澤和鹽土。從湖盆向外圍延伸,為地勢平坦的沖積洪積平原,山麓邊緣地帶和西部丘陵間,廣泛發育著微傾斜的山前洪積平原可寬達10—20公里,主要是由第四紀洪積礫石夾沙層組成。柴達木盆地西北部的第三紀地層主要是疏鬆的泥岩和砂岩等,構造走向與優勢風向一致,在強烈的風蝕作用下,形成同主風向大致平行排列的壟崗狀風蝕丘和風蝕劣地,前者比高多10—20米,也有達40—50米的,長度為10—100米不等,是我國雅丹地形最發育的地區之一。柴達木盆地北部有一系列與祁連山平行的山地,相對高差500米左右,山地之間為小型的山間盆地,如大柴旦、小柴旦等,各以一個或幾個湖泊為中心,發育有湖濱、湖積平原和沖積、洪積傾斜平原。而在山地,沖溝特別發育,有些山段已被分割成離散的島狀山丘,山坡下有很厚的岩屑堆積。柴達木盆地東南部,是長期的地殼沉降區,地面平坦,水源彙集,湖泊面積較大,沼澤地廣佈、沖積、洪積平原上多為礫石和砂丘,地表多參差起伏的鹽土硬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