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知道廈門的歷史嗎?唯能助手菌2017-11-17 22:17:49

廈門有一個古老而美麗的傳說:很早以前,這裡寸草 不生,荒無人煙,一群白鷺南歸飛到這裡,停在岸邊歇息, 領頭的大白鷺,發現水裡魚蝦成群,有充足的食物,而且 既沒有毒蛇猛獸的威脅,也不見獵人弓箭的騷擾,於是它 鼓上了這個小島,便率領這群白鷺定居下來。白鷺們也隨 之著手打扮自己的家園。一些白鷺用嘴啄利爪挖,費了九 牛二虎之力開鑿了許多泉眼,清澈的泉水嘩嘩地流淌下來; 另一些白鷺,則從大陸上銜來各種花籽、草籽,播撒在島 上,島上便百花齊放,綠草蔥蔥。山明水秀,花團錦簇引 來許多鳥兒築巢;蜜蜂、蝴蝶也來採集花粉,頓時小島變 得熱鬧非凡,五彩繽紛。

你們知道廈門的歷史嗎?

歷史上的廈門,行政級別很低,它隸屬同安縣,“同安縣十一里之一里耳”,而同安縣隸屬泉州府。據最新唐墓考古發掘資料表明,唐時廈門,稱嘉禾嶼,又名嘉禾裡。宋時延續此名,稱其“產嘉禾,一莖數穗,故名”。不過,在24巻簡明《中國大百科全書》裡,尚查不到“嘉禾嶼”詞條,可見其默默無聞。明洪武二十年,江夏侯授命興築廈門城,城建成於洪武二十七年,始有廈門之名。清初,鄭成功據廈門,以廈門為反清復臺基地,設思明州,旋廢。民國元年,改設思明縣。1933年先改為思明市,後改為廈門市。連同鼓浪嶼,廈門市面積總共不過約為130平方公里,可謂彈丸之地、蕞爾小島。現在廈門面積1516平方公里,那是新中國成立後行政區劃島外的擴充套件。由於填海造地,目前實際面積已達1645平方公里。這個數字不大,但已經是本島面積的十多倍。

你們知道廈門的歷史嗎?

廈門地理位置,於東經118°04′04〃,北緯24°26′46〃,《民國廈門志》說它“實遮蔽澎、臺,控制浙、粵”,《臺灣府志》雲:“臺郡、廈島,鳥之兩翼”。明設中左所,清駐水師提督、海防廳、臺廈兵備道、興泉永道。由於其地理位置的重要,“十閩之保障,海疆之要區也。故武則命水師提督五營弁兵守之,文則移興泉永道、泉防同知駐焉。”(《道光廈門志》)也就是說,廈門本身的行政級別低,但在廈門設定的軍事機構與行政機構級別很高,臺廈兵備道連臺灣都管了,興泉永道署管興化、泉州二府及永春州。

你們知道廈門的歷史嗎?

如果把廈門看作一個人,他出身貧寒,沒有顯赫的家族背景,是靠海吃海的漁夫,是灌園織布的村姑。如果把廈門視為一本書,它開篇平平,沒有大起大落,但平淡中有伏筆,有哲理,越來越引人入勝,創造過輝煌的篇章。 廈門歷史地位的彰顯,始於明末清初。明永樂以後,中國閉關自守。鄭成功為籌集軍餉,在廈門設立五商、十行,以廈門港為中心,積極開展海外及沿海地區的貿易。

你們知道廈門的歷史嗎?

眾所周知,南宋時刺桐港是世界最大港口之一,泉州的繁榮帶動了它管轄而離它不遠的廈門的發展。後刺桐港沒落,漳州月港崛起,月港沒落時,興起的是廈門港。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閩海關在廈門設立。近代的廈門,成為帝國主義列強覬覦之地。鴉片戰爭後簽訂的《南京條約》中,廈門與廣州、上海、寧波、福州一起,被迫成為對外通商的口岸,也成為中國最早對外開放的城市之一。這是廈門的恥辱,但也是廈門抗辱奮爭、發展的契機。

新中國建立後,臺灣海峽兩岸關於“一箇中國”的“對話”,使廈門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那“對話”的形式很特殊,是軍事對峙,是“萬炮震金門”。改革開放以後,廈門成為經濟特區、副省級單列市,越來越為全國乃至世界所關注。著名經濟學家錢偉長預言,廈門的未來將成為東方紐約港。儘管這只是一種方式的表述,但的的確確,廈門更輝煌的篇章,有待未來寫出。 相比起中原歷史文化名城,廈門歷史不長,建城至今600多年。但古之同安包含廈門,今之廈門包含同安,同安有文字記載的歷史1700多年(從它第一次建縣,即西晉太康三年,公元282年算起)。至於廈門的人類文明史就更長了,20世紀30年代,人類學家、考古學家就多次在本島西南部採集到石錛、石斧,50年代文物普查,曾發現12處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存。最近的翔安考古調查,採集到新石器時代的石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