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原油期貨”上線,是石油之爭還是貨幣之爭?國是直通車2018-04-01 23:01:19

今天上午,上海期貨交易所子公司——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下稱“交易中心”)內出現了中國證監會的“豪華組合”。證監會主席劉士餘、副主席姜洋、副主席方星海均來到現場,只為中國原油期貨正式在交易中心掛牌上市。

分管證監會國際業務的方星海親自當起了上市儀式的主持人,而劉士餘則在致辭中說:

“中國原油期貨從醞釀到今天正式上線,歷經17年。我們將銘記17年來社會各界持續的關心和期望。”

17年的籌備與等待,17年的付出與努力,中國原油期貨到底有多重要?

孫睿攝 來源:中新網

中國原油期貨的“前世今生”

早在1992年,原南京石油交易所就開展過石油期貨交易。

一年後,當時的上海石油交易所也推出了原油、成品油等多個期貨合約,成交量曾經佔到國內石油期貨交易的70%以上,在國際上也僅次於美國紐約商品交易所和英國倫敦洲際交易所。

但由於缺乏統一監管,導致缺陷明顯,風險敞口較大。1994年上海證券交易所發生“3•27國債期貨”事件後,有關方面加強了對於各類期貨交易的監管,基於實際情況,在當年年中關閉了金融期貨和絕大多數商品期貨交易,中國的原油期貨也就在此時被畫上了一個休止符。

“回頭來看,那時這樣做也許是迫不得已,但人們的普遍觀點是,原油期貨作為國際上最大的商品期貨品種,對於經濟活動有著極大的影響,將它長期關閉弊大於利。” 申萬證券研究所市場研究總監桂浩明說。

隨著建立國內統一的原油期貨交易市場,推出具有中國市場特點的合約及交易規則逐漸成為市場各界的共識,在有關部門的反覆認證、不斷修改、多輪測試後,現如今,資本市場又重新迎來了原油期貨。

桂浩明表示,推出原油期貨,特別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原油期貨,不僅僅是期貨行業的發展問題,也關係到整個國民經濟的持續平穩發展,其必要性、重要性不言而喻。

孫睿攝 來源:中新網

重啟原油期貨的意義在哪?

“原油期貨上市,無論對於中國期貨市場還是石油業來說,都意義重大,影響深遠,是里程碑式的事件。”姜洋此前在一篇署名文章中這樣寫道,並表示“我的原油、他的定價”亟待改變。

姜洋指出, 全球原油貿易定價主要按照期貨市場價格作為基準。目前,國際上有10多家期貨交易所都推出了各自的原油期貨,其中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團旗下的紐約商品交易所、倫敦洲際交易所是世界兩大原油期貨交易中心,它們的西德克薩斯中質(WTI)原油期貨、布倫特(Brent)原油期貨分別扮演著北美和歐洲基準原油合約的角色。

儘管亞太地區的原油消費量和進口量大,但在該區域內還沒有一個成熟的期貨市場為原油貿易提供定價基準和規避風險的工具。日本、新加坡、印度等國都在建立原油期貨市場方面開展了探索和嘗試,但影響力都不大,沒有形成原油貿易定價的基準。

由於沒有一個充分反映亞太地區原油實際供求情況的定價基準,因此亞太國家只能被動接受新加坡普氏報價、迪拜商品交易所的阿曼原油期貨價格等作為原油貿易的定價基準。但是這些價格並沒有反映中國及亞太地區其他主要原油進口國的真實情況。

姜洋稱,目前,包括中國在內的亞太國家從中東地區進口原油的價格,比歐美國家在同一地區購買同品質原油要高,這對於亞太國家是一件很吃虧的事情。

其言下之意正是要以中國原油期貨改變“吃虧”的現狀。

同時,姜洋表示,原油期貨上市的意義有四個方面。一是,方便中國廣大企業利用本土原油期貨市場套期保值管理風險,同時把寶貴的投資者資源留在國內。

二是,彌補現有國際原油定價體系的缺口,建立反映中國及亞太市場供求關係的原油定價基準。這不僅對中國,對亞太地區乃至全球都是一件好事。

三是,隨著人民幣計價和結算的原油期貨市場逐步成熟、吸引力的增加,將促進人民幣在國際上的使用,有利於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程序。

四是,做商品期貨對外開放的探路者。商品的同質性、現貨市場的自由貿易和大宗商品貿易適用“一價定律”,決定了商品期貨市場具有國際化、全球化的天然屬性,因而對外開放更加緊迫。原油期貨在開放路徑、稅收管理、外匯管理、保稅交割及跨境監管合作等方面積累的經驗可逐步拓展到鐵礦石、有色金屬等其他成熟的商品期貨品種,進而推動中國商品期貨市場全面開放。

鍾欣攝 來源:中新網

原油期貨的中國特色

經濟學家宋清輝告訴中新社國是直通車,中國原油期貨有自己的鮮明特點,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三化”,即交易國際化、交割國際化和結算環節國際化,更加方便境內外交易者高效參與;二是不含“兩稅”,即計價為不含關稅、增值稅的淨價,此舉最大程度避免了稅收政策變化對交易價格的影響;三是“人民幣計價”,同時也接受美元等外匯資金作為保證金使用。

此外,依託保稅油庫、進行實物交割的“保稅交割”方式,也有利於國際原油現貨、期貨交易者參與交易和交割。總體而言,與國際上的原油期貨比較,中國原油期貨差異主要體現在交割方式、每日結算價、交易時間以及保證金要求等方面。

在桂浩明看來,中國原油期貨其最大特點可概括為17個字:國際平臺、淨價交易、保稅交割、人民幣計價。“這也是中國版原油期貨的重大突破。”

桂浩明表示,上述交易中心設立在上海自貿區,自貿區是對外資開放的,這樣就為外資方便地參與中國的原油期貨交易打下了基礎,中國版原油期貨的國際化也就有了可靠的保證。

同時,此次原油期貨實行淨價交易就解決了稅費成本及其所帶來的比價較為麻煩的問題,有助於使得交易變得較為簡潔、流暢,從而提高其流動性,吸引各類投資者積極參與。

保稅交割則體現在由於交易場所是設在自由貿易區內,那裡兼具保稅區的各項功能,這樣就能夠實現保稅交割,這同樣也能夠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參與者的資金使用效率,從而在與海外其他原油期貨市場的競爭中具備一定的優勢。

而原油期貨交易具有全球性,會有來自世界各國的參與者,因此透過人民幣計價,推動本幣的國際化,擴大本幣在原油定價中的影響力,應該說有利於國際原油期貨交易更加公平地進行,對各國來說都將是一個多贏的結果。

“國際平臺”。由於中國每年需要進口大量原油,因此原油期貨必須向國際投資者開放,因為交易如果不能國際化,將很難獲得話語權,其市場意義也就大打折扣。而按照現行規定,中國資本市場還沒有完全對外開放,外資參與上海期貨交易所的交易是受到限制的。於是就有了讓上海期貨交易所在上海自由貿易區設立子公司——國際能源交易中心的設想,自貿區是對外資開放的,這樣就為外資方便地參與中國的原油期貨交易打下了基礎,中國版原油期貨的國際化也就有了可靠的保證。

“淨價交易”。此次原油期貨實行淨價交易就解決了稅費成本及其所帶來的比價較為麻煩的問題,有助於使得交易變得較為簡潔、流暢,從而提高其流動性,吸引各類投資者積極參與。

“保稅交割”。由於交易場所是設在自由貿易區內,那裡兼具保稅區的各項功能,這樣就能夠實現保稅交割,這同樣也能夠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參與者的資金使用效率,從而在與海外其他原油期貨市場的競爭中具備一定的優勢。需要關注的是,國內此次推出的原油期貨,是以中質含硫原油為標的的,這與美國以及英國市場以輕質含硫原油為標的不同。

客觀上,包括中國在內的亞太地區,加工的大都是中質含硫原油,而歐美市場加工的大都是輕質含硫原油,這樣中國版的原油期貨就更加貼近亞太地區的實際需要,在交易中也就具有了某種獨特的優勢。另外,國際能源交易中心在時區上處於“東八區”,恰好在倫敦與紐約所處時區的中間,客觀上能夠填補原先倫敦與紐約原油期貨交易在時間上的空白。原油價格的波動受事件影響很大,而無論是地緣政治事件還是自然災害事件等,其發生是全時段的,這也使得國際上也一直有全天候交易原油期貨的需要,現在中國版原油期貨的推出,為滿足這種需要提供了可能性。

“人民幣計價”。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民幣也已經進入國際儲備體系,因而有條件在一定範圍內推行人民幣的國際化,現在國際貿易中人民幣結算已經有了一定的規模,在國際性的原油期貨交易中,實行人民幣計價,更是一項有重大意義的實踐。

中國作為原油生產與消費大國,立足於本國需求的原油期貨,以本國貨幣計價,本身就是天經地義的;而由於原油期貨交易具有全球性,會有來自世界各國的參與者,因此透過人民幣計價,推動本幣的國際化,擴大本幣在原油定價中的影響力,應該說有利於國際原油期貨交易更加公平地進行,對各國來說都將是一個多贏的結果;此外,更是對現行失衡的國際金融、經濟秩序的必要的補充與完善。當然,實行“人民幣計價”,在操作上並不難,但要獲得國際投資者的廣泛認同,可能會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那種認為中國上市了以人民幣計價的原油期貨交易,就將從根本上改變國際原油期貨交易的格局、動搖美元在商品期貨計價中的壟斷地位的觀點,實則言過其實了。應該清醒地看到,“人民幣計價”要真正在市場上發揮出作用,還需要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在原油期貨領域,其效果究竟如何,更應該讓實踐來檢驗。

來自:國是直通車(WednesdayNews)

“中國原油期貨”上線,是石油之爭還是貨幣之爭?智谷視角2018-03-27 16:15:36

我國首個國際化期貨品種——原油期貨26日正式在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掛牌交易。這是我國原油和期貨市場具有深遠意義的一件大事。

什麼是原油期貨?

一句話總結就是它是用石油作為標的的期貨,比如A打算一個月從伊拉克買入1桶原油,但那時的局勢很不穩定,哪天“伊斯蘭國”極端組織出來攪和一下,價格很快會大漲,A很頭疼,又想買低價原油,怎麼辦?

如果國內原油期貨上市,A可以在期貨市場買入一份期貨合約,約定30天后以X元固定的價格買入1桶原油,這樣無論30天內伊拉克是發生了恐襲,還是天塌下來了,A仍然能享受X元的價格買入石油,達到套期保值的目的。

反之,如果B認為未來石油價格會下跌,他可以提前賣出這個原油期貨合約,當價格下跌了,再用少量的資金買回來,買賣的資金差就是B賺取的差價,即期貨作空。

原油期貨合約,我們過去是有的,早在1992年,原南京石油交易所就推出了石油期貨合作,第二年,原來的上海石油交易所進行了石油期貨交易,在輝煌時期,日均交易量達到世界第3。但是後來由於期貨市場野蠻生長,風險暴露,1993年國家叫停了石油期貨交易。

所以不久後石油期貨可能的上市交易,將是二十多年後國家再一次推出石油期貨,意義重大。

眾所周知,中國是石油第一大進口國,對原油的依存度已超過65%,按理說商品價格由供求雙方決定,買的量足夠大應該會對價格產生影響,但頭疼的是中國在國際定價機制中連0.1%的權重都不到。

原因主要有兩方面,

一是原油價格以美元標價,你去買石油必須用美元;二是中國沒有自己的原油期貨市場。

原油市場分為兩大塊,一塊是現貨市場,也就是現買現賣,形成價格;一塊是期貨市場,也就是上面說的約定某一價格,未來買入。隨著資產證券化時代的到來,期貨市場在原油定價中佔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現在國際間的石油交易主要形成兩種基準價格:美國紐約商品交易所輕質低硫原油價格、英國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北海布倫特原油價格。

有訊息顯示,

國家將要推出的原油期貨選定的標的是中質含硫原油

,不同於國際其他市場上的輕質含硫原油。主要考慮是中質含硫原油競爭力比較小,有利於開啟國際市場。

當然原油期貨並不意味著馬上取得成功,這還取決於國際投資者參與率,說白了就是,你發明了一款產品,最後沒人買你的實際上意義不大。

關於這一點中國有一定的優勢,一是國內對石油的需求量大,大部分依靠進口,這樣一來企業就有了套期保值(上面的例子)的需求。二是投機者數量,簡單地說就是類似於我們普通散戶在股市上追漲殺跌一樣,投機者數量對成交量的貢獻有不少的幫助,90年代上海石油交易所日均交易量達到世界第3,就可以看出一般。

影響

1、人民幣:

因為推出的這款原油期貨是以人民幣計價的,對於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有重要的意義。

比如伊朗、俄羅斯等石油出口大國,由於受到美國製裁,使用美元受到很大的限制,如果中國有了原油期貨產品,他們可以在中國期貨市場上賣出石油,獲得人民幣,將人民幣作為本國的儲備資產。

其二、將來國內的原油期貨影響力足夠大,沙特等中東石油大國不排除會推出以人民幣計價的石油產品,這樣就避開了美元交易,對美元霸權是一大打擊。

2、石油價格:

原油期貨的推出有助於提高中國在石油定價的話語權,抗衡歐美對石油價格的影響,你們美國不是搞了個原油期貨市場嗎?我們中國也搞一個。其次,有助於形成良好的價格機制,現在國內油價還沒形成市場化機制,國際上跌的時候我們漲,漲的時候我們也漲,反應很遲鈍,原油期貨的推出連通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當然有助於解決這些問題。

“中國原油期貨”上線,是石油之爭還是貨幣之爭?愉見財經2018-04-13 15:05:58

題主您好,我是愉見財經的小編,對於我國推出“中國原油期貨”,我們認為其中最大的目的是透過期貨市場掌握原油的定價權。

中國原油期貨的上線是為了維護國家安全和人民利益的石油之爭,更是大國崛起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人民幣國際地位之爭。

我們從原油定價權背景、現狀以及我國的情況來解釋為何我國要爭奪原油期貨的定價權。

背景

二戰之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全面發展的時期,歐美的石油公司透過長期合同控制著原油貿易,1960年,OPEC成立,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石油價格仍由歐美的石油公司操縱。

後來,全球原油需求量大幅增長,而對應產量的增加大多來自於OPEC成員國,這為OPEC影響原油價格提供了籌碼。隨後,在1973年和1979年兩次石油危機中,OPEC透過降低原油產量並提升銷售價格,成功地影響了原油市場,實現了OPEC對原油定價的主導。

20世紀80年代,世界經濟衰退,石油需求量降低,與此同時,俄羅斯等非OPEC原油生產國提升產量,極大地衝擊了OPEC的定價體系,自此,石油定價權轉移到了市場。這個市場是相當複雜的,包括現貨、遠期、期貨、期權和其他衍生品等,並且這些交易品種間有著錯綜複雜的關係。

原油期貨是以原油為標的物的,在未來某個時間交易的標準化合約,期貨與現貨的最大不同是交易時間的不同。

價格發現是期貨的重要作用,經研究,原油期貨的價格對原油現貨的價格起著主要的引導作用。

現狀

目前,NYMEX的WTI原油合約和ICE的布倫特原油合約扮演者歐美原油價格基準的角色,決定著石油的價格,但這些期貨合約更多的是反應歐美、俄羅斯、中東等地的原油供需情況,而不能準確地反應出亞太地區的原油供需情況,這為我國企業進行套期保值造成了困難,為了維護國家的原油安全及我國企業的利益,開展石油期貨交易是有重大意義的,以前條件不成熟,但現在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原油進口國,我國也正處在深化改革的歷史程序之中,金融領域的多年發展已經積累了充足的經驗,

掛牌原油期貨是符合時代趨勢

的。

評論

中國的原油的進口數量和消費數量都相當大。41957萬噸,這個數字是我國在2017年的原油進口量,當年我國的原油產量為19151萬噸,我國的原油進口依存度達到68。66%。保持原油價格穩定,更進一步地說,增強我國原油定價話語權對於保障我國原油安全的意義是不言而喻的。

當前我國正在著力推動人民幣國際化,自然不能放棄“

原油期貨採用人民幣報價

”這個重要的助推器。這是大國自信的體現,也是國家利益之所在。我們知道,美國之所以繁盛,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透過美元向全球收取“鑄幣稅”,而以美元計價的石油定價機制又是維護美元地位的重要力量。採用人民幣報價,無疑是對美元地位的一次削弱,當然,目前為止這還是無法改變美元的地位的。

到目前為至,我國的原油期貨開局表現不錯,這歸功於目前人民幣匯率的基本穩定和產品定位——國內煉油廠較多使用的,與歐美不同品質的原油合約。隨著石油石化領域改革的深化,以及人民幣國際化程序的推進,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我國原油期貨的發展前景應該是不錯的。

“中國原油期貨”上線,是石油之爭還是貨幣之爭?史晨昱2018-03-27 16:23:58

中國原油期貨橫空出世,意在重塑國際貨幣定價權,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程序。

中國原油期貨的最大亮點是,以人民幣計價、可轉換成黃金。等於變相把人民幣掛鉤黃金。這將對美元在國際原油貿易結算中所處的主導地位構成衝擊。

現在中國進口企業油價主要參考WTI和布倫特,日後石油進出口企業有望將中國原油期貨作為定價參考。

“中國原油期貨”上線,是石油之爭還是貨幣之爭?

一國貨幣國際化,要實現貿易計價-金融計價-金融定價的遞進三部曲,即從淺層次的貿易結算工具,遞進到國際金融工具和金融投資的計價,再到國際金融商品的定價。擁有某種商品或資產國際價格的話語權是貨幣國際化的最終落腳點。

中國經濟在國際貿易領域中的影響力與日俱增,按照市場匯率計算,中國經濟總體規模已位列世界第二。

“中國原油期貨”上線,是石油之爭還是貨幣之爭?

但與貿易程序相比,金融程序顯然滯後。中國商品期貨市場的整體規模明顯偏小,結構失衡問題仍較為突出,品種結構簡單,品種創新相對不足。中國長期缺失商品期貨定價的話語權,也就失去了對基礎原材料資源的控制權。

中國企業對進口原材料的依存度逐年提高,被人牽著鼻子走,已招致巨大的經濟損失。

“中國買什麼,國際市場就漲什麼;中國賣什麼,國際市場就跌什麼”成為近年來國際大宗商品市場特殊的晴雨表和風景線。

此次推出中國原油期貨,不僅將創造亞洲重要的原油價格基準,提高中國的原油定價權,而且透過繞開美元計價的標準用人民幣進行交易,將有力提升人民幣在國際原油貿易中使用率,增強國際金融市場對人民幣持有意願,加速推進人民幣成為國際能源結算與計價貨幣。

“中國原油期貨”上線,是石油之爭還是貨幣之爭?

為支援原油等貨物期貨市場對外開放,財政部、稅務總局、證監會已於3月13 日下發通知對境外投資者提供稅收減免。從首日交易的情況來看,上海期貨交易所原油期貨(SC原油期貨)的交投非常活躍,流動性表現良好。上市首日參與集合競價的客戶共413家,包括石油公司、貿易商、境外中介機構等境內外機構參與積極。

………………………………………

關注我,換個姿勢聊財經。

“中國原油期貨”上線,是石油之爭還是貨幣之爭?7分鐘理財2018-03-30 17:56:29

你好,這裡是7分鐘理財。

我們知道中國的原油期貨已經在2018年3月26日在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掛牌交易了,這個專案可以說歷經了多年的籌備,終於夢圓,而原油期貨也是我國首個境外投資者可以參與的期貨品種。

原油期貨就是用石油作為標的的期貨,中國是石油第一大進口國,對原油的依存度已超過65%,按理說商品價格由供求雙方決定,買的量足夠大應該會對價格產生影響。

題主所提的“兩爭”,從推出的時機和意圖來看應該都有所涉及。

首先,因為亞太地區長期缺乏比較權威的石油期貨市場,亞太各個地區現貨市場割裂嚴重、參與主體較少、成交量小、價格容易被操控,形成了所謂的“亞洲溢價”。我國的原油期貨以中質含硫原油作為交割品種,能真實反映我國的原油供需 。今後隨著我國原油進口市場的不斷放開,參與者數量的提升也可以進一步刺激交投的不斷活躍,而價格方面能更加公開、透明、及時更新,也可以更好地實現價格發現的功能,提升亞太地區的原油定價權。

其次,如果未來中國的原油期貨能夠成功運作並且推廣,吸引各國投資者、生產商的廣泛參與,從而建立一個有效的原油期貨市場。而有效市場的建立又可以吸引全球的原油生產商在中國的市場出售符合交割標準的原油,推動人民幣在亞太地區原油貿易的廣泛使用,從而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程序。

歡迎和我們交流不同意見,本條內容我們在悟空問答的原創內容,未經許可,不予轉載,會追究哦~

“中國原油期貨”上線,是石油之爭還是貨幣之爭?金鼎股戰場2018-03-27 17:33:24

“中國原油期貨”上線,是石油之爭還是貨幣之爭?

從2001年上海期貨交易所開始研究論證開展石油期貨交易算起,我國原油期貨的籌備已歷時17年,如今終於開花結果。不得不說,雖然是所有期貨,但是這還是人民幣國際化與美元霸權的一次大的碰撞!

3。26日原油期貨正式在上海期貨交易所子公司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原油期貨是中國第一個國際化的期貨品種,將直接引入境外投資者參與,探索期貨市場全面國際化的市場運作和監管經驗。其上市對我國而言意義重大!

1、為石油石化企業提供保值避險工具,特別是一些民營企業在產業鏈中沒有定價權,需要在原油期貨上進行套期保值,抵禦市場價格風險。

2、保障原油價格安全,目前我國原油對外依存度接近70%,是僅次於美國的原油消耗大國,但一直缺乏原油定價話語權,建立原油期貨可以加強亞太地區的原油定價權,參與國際油價定價機制。

3、隨著人民幣計價和結算的原油期貨市場逐步成熟、吸引力的增加,將促進人民幣在國際上的使用,有利於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程序。

4、做商品期貨對外開放的探路者。

“中國原油期貨”上線,是石油之爭還是貨幣之爭?

而國際油價定價權的本質,是美元定價權及其主導的期貨定價機制,這種失衡的國際戰略分工,讓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迫切認識到應建立相對獨立的石油定價體系。尤其對中國而言,當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石油進口國,如果石油定價權長期被他國牢牢把持,將會對我國石油交易產生諸多不確定性。

在石油領域,出現的“亞洲溢價”現象許多企業苦不堪言,亞洲國家進口的石油要比歐美國家支付的價格高。但是近年由於油價下降,各產油國更願意將石油出口收入用於國內投資。部分產油國也要求買家用美元以外的貨幣結算,“石油歐元”“石油日元”陸續登場,國際石油定價和交易貨幣多樣化趨勢開始形成,“石油人民幣”體系可以說是市場期盼已久。

“中國原油期貨”上線,是石油之爭還是貨幣之爭?

當然現在來談打破石油美元霸權還言之過早,石油人民幣暫時還不會是石油結算的主要貨幣。

因此單單一個原油期貨就能打破石油美元這麼多年的霸權,還是有點過於樂觀。但是起碼這也是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據此入市,風險自擔!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金鼎股戰場歡迎您的點評!

“中國原油期貨”上線,是石油之爭還是貨幣之爭?厚金說2018-03-27 22:11:40

既是石油之爭也是貨幣之爭,而在這場無硝煙的戰場中,我國會以絕對優勢完勝。

舉例說明吧,這樣也容易懂:

80年代、90年代甚至包括21世紀初,很多城市的貿易場地十分集中,進入市場那是人山人海、車來車往,人擠人的盛狀。可是進入到21世紀20年代,這種情況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時之間的市場人流量不再那麼擁擠,客流量下降了。

原因有很多,但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市場的多元化發展。原來一座城市可能就只有這一個較為成規模的市場,新商家擠破腦袋也想掙得一個鋪面,因為搶到既是掙到,也沒有別的去處,唯有這裡。

可是現在呢?

一座城市甚至出現10餘類別的市場存在,十分豐富,店鋪也不像原來那麼搶手。當然,客流量也是被大大的分流。

而市場的多樣化、多元化式的發展,比起原來僅僅只有一個市場的時候,利處太多了。可能對於原來的商家並沒有過多的利處,因為生意變得難做了。可是對於後來的商家、客戶等有著太多太多的利處。

原來進入市場十分的擁擠,每每詢價,商家就是:“要不要,不要後面的來。”這種情況太司空見慣了。然而貨品比較老舊,很多新鮮玩意根本沒有辦法插進市場內,因為在“裡面”的商家才是老大。經常被忽悠。並且一遇到風險受到的牽連很大。如果商家沒辦法執行,受害的可能是整座城市。

而現在呢?直接可以開車進去選貨,態度十分友善,新鮮事物也多,並且就算老市場倒閉不幹,那麼也有新市場撐腰。

不管從服務、管理、安全係數、市場更新度等情況來講,均是優於單一老市場。

從這樣的角度來想,把老市場比作為美國原來的模式,而我國比作新市場。新市場打破了美國“壟斷”地位,豐富了計價模式人民幣+原油+黃金。

毫不誇張的講這是造福全世界的壯舉,提升了世界經濟的安全級別,更讓我國的戰略發展更為安全。

順手點贊,聚寶盆滿!

加個關注,大事不誤!

“中國原油期貨”上線,是石油之爭還是貨幣之爭?特睿斯2018-03-28 06:46:42

個人認為是人民幣走向國際化的重要一步!

中國原油期貨是使用人民幣進行結算的,並且鼓勵國外機構進行投資,這也就意味著人民幣已和石油價格掛鉤,機構可以透過石油來實現人民幣匯率調整~

“中國原油期貨”上線,是石油之爭還是貨幣之爭?

所以中國石油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一步!

“中國原油期貨”上線,是石油之爭還是貨幣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