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腦思考時的意識影像,與靜坐時腦子裡冒出來的影象是什麼關係?心智玩家2018-01-25 15:49:25

一、什麼是內腦思考的「意識影像」?

網友問題:內腦思考時的意識影像,與靜坐時腦子裡冒出來的影象是什麼關係?

在學習「心智系統轉換」初期,初學者經常會對這個問題產生疑惑。

「內腦思考」並不是肉體大腦的思考,而是在經過「心智系統轉換」的練習以後,在「第二套心智系統」中思考,為了便於便於大家的理解,我們把在「第二套心智系統」中的思考,稱之為「內腦思考」。在「內腦思考」的時候,外在肉體大腦處在一種極其放鬆的狀態。

我們還是來看一下下面這張圖。

內腦思考時的意識影像,與靜坐時腦子裡冒出來的影象是什麼關係?

初學者一般都只會用上圖左邊這個顯性人體上的肉體大腦進行思考。肉體大腦的思考過程主要是語言性思考,平時普通人在思考的時候體驗到的都是語言。

初學者在閉上眼睛靜坐的時候,感受到腦子裡不停在飛的念頭都是語言的,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懂得剋制念頭中的語言以後,會體驗到在語言的後面是各種各樣莫名其妙冒出來的影象、畫面……

這些都是肉體大腦中的畫面,從廣義的角度來說,這也屬於是意識的影像。這種體驗對於之前只能體驗到意識中唯有語言的人來說,是一種進步,至少知道在語言背後有影像了。

但是,這些影像,並不是「內腦思考」裡的「意識影像」,因為這個時候你的意識還只是在「往裡收

」的過程中,意識要繼續往裡收,在進入「第二套心智系統」的時候,所感受到的影像,才是真正的「意識影像」。

內腦思考時的意識影像,與靜坐時腦子裡冒出來的影象是什麼關係?

二、如何在內腦思考中感受「意識影像」?

在第二套心智系統中感受「意識影像」的情景,其實就是呂祖呂洞賓在《百字碑》中所描繪的「真常須應物,應物要不迷」。

「真常」的意思是,把進入第二套心智系統當做常態,「應物」的意思就是,在內腦思考中感受「意識影像」。

這個「應物」的「物」,並不是世界萬物的物,而是與你人生相關的,隨著某些「時機」出現的人、事、物。

也就是說,即使是在內腦思考中,也不是你想「應」什麼物,就「應」什麼物。這個「物」是有特定條件的,所以,後面一句特別提醒了一句「應物要不迷」。

你想「應」什麼物就「應」什麼物,你就「迷」了。

這種「迷」的後果,如果你熟悉《楞嚴經》,那麼,《楞嚴經》最後說描述的五十種不好的情況,都與這種「迷」有關。

所以,在第二套心智系統中,不要沒事找事隨便亂思考,要真正認識第二套心智系統的價值,要像珍惜價值連城的寶貝一樣的守護第二套心智系統,到了該思考的時候用一下,那樣才會有好的效果。

所以,《呂祖百字碑

在剛才那兩句出現之前,特別說了「動靜知宗祖,無事更尋誰

」,大家好好體會一下這兩句話的內涵,在第二套心智系統中思考的時候,要明白「動靜知宗祖,無事更尋誰」,不要沒事惹事亂思考,與自己工作、生活沒有相關的事,想都不要想。

平時要讓自己處在「養氣忘言守,降心為不為」的狀態中。

也許有人會擔心,生活、工作中事情那麼多,不去思考,遇到事情了怎麼辦呢?

放心好了,你真的進入第二套心智系統以後,第二套心智系統具有極高智慧,該讓你知道什麼,你都會知道,這就是王陽明體驗到的「此心不動隨機而動,隨感而應無物不照」。

所以,你需要做的就是「慎獨」,把衝出去的意識收回來,並牢牢的守住!

在這個意識往回收的過程中,任何東西都不要看,也不要有好奇心,牢牢守住自己!

內腦思考時的意識影像,與靜坐時腦子裡冒出來的影象是什麼關係?

更多關於「心智系統

轉換的內容,請閱讀心智玩家頭條號文章

歡迎關注心智玩家:揭秘重疊結構世界,還原中華源頭文化、體驗心智系統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