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喜歡古代誰寫的散文?一隻鍾珍珍2019-05-21 20:14:57

前言

對古代的散文涉獵不算多,談不上說喜歡某個作家寫的散文。就目前而言,

最喜歡的有兩篇,一是范仲淹的《岳陽樓記》,一是歸有光的《項脊軒志》。這兩篇散文傳達了兩種不同的人生態度及不同的人生體會,一是有志,一是有情,故而喜歡。

孟子嘗言:“

誦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

據此論斷,在分析文章前應對作者其人其事有所瞭解。

關於“《岳陽樓記》”

范仲淹(公元989年——-1025年),北宋初年有名的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幼年喪父,母親改嫁,但他幼年即有大志,勤苦用功地讀書,

《宋名臣言行錄》有記載:“晝夜苦學,五年未嘗解衣就寢,或夜昏怠,輒以水沃面,往往擅粥不充,日昃始食。”

可見,范仲淹是個嚴於律己的人,從他後來的政治成就也可驗證,他確實是具有傑出才能的政治家。

你最喜歡古代誰寫的散文?

《岳陽樓記》這篇散文寄予了范仲淹“憂”的心情,他並非為自己仕途不順感到憂慮,而是為天下人而憂,他自認自己有能力為天下百姓盡心力,然而現實卻將他阻攔,故而憂。

他由洞庭湖的美景寫起,想象自己,甚或前代文人站在這樣的情境下觀看這樣的景象會有怎樣的心情。然後說明“淫雨霏霏”與“春和景明”對遷客騷人之心情造成的影響,這是古往今來確實存在的,所謂“自古逢秋悲寂寥”,平常的秋都會使人悲,那麼“淫雨霏霏”對於被貶謫的政客來說,便是雪上加霜了。反之,美好的景物便能除錯人的心情,這是絕大多數的人都具備的一種感性思維,古今皆然。

但是范仲淹卻跳出感性思維,因為他具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情懷,他並不是故意吹捧自己,而是將“天下之樂”視為除“淫雨霏霏”“春和景明”等景象外能影響人心情的第三種現象,是順其自然所發,表達他心繫天下,知己難求的情志,不管他身在何方,這種心情都會伴隨著他,這是一種“大我”的體現。

你最喜歡古代誰寫的散文?

關於“《項脊軒志》”

歸有光(公元1507——-1571年),字熙甫,又字開甫,別號震川,又號項脊生。他的散文風格樸實,情感真摯。尊崇唐宋之風,是明朝散文流派唐宋派的代表人物,被譽為

“明文第一“

。歸有光雖早慧有才,但卻一生仕途不順。到花甲之年才考上三甲進士。

你最喜歡古代誰寫的散文?

與《岳陽樓記》不同,《項脊軒志》記載的是日常生活的瑣事,回憶過去生活中的經典片段,來傳達一種真摯的情,而非言志。作者借“項脊軒”這個閣子來回憶自己與老嫗、大母、妻子的瑣事,語言質樸,不以華麗的辭藻修飾。

如:

“嫗每謂餘曰:‘某所,而母立於茲。’”“嫗又曰:‘汝姊在吾懷,呱呱而泣。’

“大母過餘曰:‘吾兒,久不見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

“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都是以平實的語言描寫細節場面,字裡行間中自然而然地體現了自己對親人的懷念,娓娓道來,令人動容。

試想,從前自己學習時,家人的關懷、問候、善意的取笑不都是生活中常見又感人的片段嗎?歸有光自小就有考取功名,為家族爭光的志向,他暮年才考中,一生都活在內疚自責當中,因而他的散文虛言少,實話多。傳達人人心中皆有之情。

(圖片皆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這裡是好說文學,以上乃一家之言,如所言有失當處,歡迎大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