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清末時期中國近代外交制度的建立和發展?笑談教育2020-07-09 23:06:32

中國近代外交體制的建立經歷了一個複雜的過程,從無到有,從簡到繁,反映了中國近代史的變遷。萊垍頭條

清朝前期,外交事務原由禮部和理藩院負責。理藩院原名蒙古衙門,本為處理邊疆民族事務的機構,也處理朝鮮、琉球等藩屬國相關事務。由於清前期與沙俄多次交涉,因此理藩院也處理對外事務。垍頭條萊

第一次鴉片戰爭後,由於《南京條約》開五口通商,故而設立五口通商大臣。第二次鴉片戰爭相繼訂立的《天津條約》《北京條約》再開11口通商,伴隨著通商口岸不斷增多,外交事務頻繁。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外國公使進駐北京,要求清朝設立專門的外交機構,而不是以“藩屬”的地位繼續跟清朝交涉,故而1861年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成立,成為中樞外交機構,是外交機構近代化的起步。頭條萊垍

1867年,清政府開始派遣駐外使節,蒲安臣使團是中國近代第一個外交使團。垍頭條萊

洋務運動期間,清政府相繼設定北洋大臣和南洋大臣,屬於地方外交機構,時北洋大臣實權重於南洋大臣;總理衙門對南、北洋大臣起備顧問、代傳達的作用。萊垍頭條

清末新政時,根據《辛丑條約》的規定,在中央裁撤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設外務部,位居六部之上。外務部為常設的外交機構,職權趨向專一,責任日益明確,是中國建立正規外交機構的轉折點;外務部在政府機構中佔突出地位,逐步成為名副其實的外交中樞。垍頭條萊

在地方,清政府設立地方交涉司,用以削奪地方督撫外交權力,來達到自上而下統一外交行政的結果。與此同時,清廷取消了地方大吏在中央外交機構的兼銜(比如直隸總督不再兼任北洋大臣),明確外務部對地方督撫的指揮權,設立交涉司,作為省級正式對外機構。此舉削弱了地方督撫的權力,也打擊瞭如盛宣懷之類的買辦大臣。萊垍頭條

辛亥革命後,南京臨時政府成立,設立外交部,王寵惠為第一任外交總長。南京臨時政府對外交部的改革奠定民國外交部的根基,有力推動中國外交機構近代化。頭條萊垍

1912年,陸徵祥出任外交總長,擬訂外交部組織法,制定《外交部官制》,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外交人才培養體系。在外交人才的選拔上,廢除前清時期的保舉制,制訂了外交官領事官任用暫行章程,把兼通一國以上外國語言規定為外交官錄用的必要條件,進一步淘汰了清末外交官中的傳統型外交人員。因此,民國初期的外交部人才鼎盛,外交官素質相對較高,顏惠慶、顧維鈞、王正廷等在近代中國外交史上都扮演過重要角色。在駐外使領館方面,陸徵祥收回了駐外使團的人事任免權,規定領事按年度編制預算交外交部稽核,經費按月撥發,理順了駐外使領館與外交部之間的關係。萊垍頭條

在地方,交涉署和交涉分署的設立,都為外交部直屬機構,直接接受外交總長之命,辦理地方外交行政事務。萊垍頭條

從清末到民國的外交體現了以下特點:打破原有的宗藩與朝貢體制,外交逐漸近代化;正規外交機構從無到有,並逐步完善;逐步突破邊務外交體制;中央與地方二元化矛盾逐步緩解。萊垍頭條

論清末時期中國近代外交制度的建立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