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材附子,該怎麼種植呢?使用者59383108675052019-12-23 22:53:27

附子是我國著名中藥材,具有回陽救逆,補火助陽,逐風寒溼邪的功能。

中藥材附子,該怎麼種植呢?

【生長環境】烏頭喜溫暖、溼潤、光照充足,怕高溫、高溼。多栽培於向陽、排水良好、肥沃的沙壤土。透過栽培至第2年其子根即為附子。

【種植技術】

1、種根來源:附子來源於烏頭,用烏頭塊根繁殖,其種根產於四川安縣、綿竹、青川、平武、彰明、江油等縣,土名叫“烏藥”。烏藥野生於山坡隙地或間種於玉米行間,藥農於立冬後挖出,剝取側生較大的塊根,運往附子產區作種根,留下較小的塊根種在原地,翌年立冬後又挖取大的,留下小的種在原地繼續繁殖。也有少數藥農在壩地栽種烏藥,其栽培方法和附子栽培方法相似。但以選擇較高燥地、陽光充足處,和附子同時栽種,行距10~13釐米,株距3~6釐米,種植後不修根和打頂,肥料除底肥外不施用幹糞,僅施水糞,用量與附子同。翌年立春後挖取,大的作種,小的留作烏藥種根,再行栽種。但壩地栽種的烏藥忌連作,須每年換地。

據經驗,烏藥以生於陽坡瘠薄土壤的質量較好,塊根健壯,支根細,移栽在壩區,生長快,附子長得肥大,產量高。陰山沃地的烏藥種,種植後,植株生長不壯,發病多,抗病及抗旱力弱。烏藥按葉形分有4個品種:南瓜葉形的最好,鵝掌葉形的亦可,絲瓜葉形、艾花葉形的較差。

挖出烏藥後,堆置於陰涼通風之處,時間不超過半月,即須移栽,否則塊根容易腐爛,或移栽後不發芽及產生幼根易折斷等現象。同時在挑運途中,應防止烏藥在日光下暴曬。運回後最好當天或次日下種,如時間來不及,可把烏藥攤在曬席里約4釐米厚,在陰涼避風及乾燥的地上放4~6天,並加挑選,按大小不同的種類分別栽種。

2、選土整地:附子適宜栽種於平壩區肥沃的沙質壤土,並且要向陽、水源方便地勢較高的地方。黏土、沙土均不宜種植。前作物為水稻或苕子,2年輪作1次,如不種附子時仍可利用種水稻或小麥。

前作水稻收穫後,放乾田水,使泥土逐漸乾燥(或立即將泥土耕翻暴曬),霜降後開始整地。整地時泥土需耕翻6~7次,耕地的深度20~23釐米,在每次耕地後,須耙地及用石磙鎮壓各1次,使土壤勻細松疏,栽種前作畦,畦寬70釐米左右,溝寬20~23釐米,深17~23釐米。每667平方米用豬牛腐熟堆肥3000千克,使與畦面泥土充分混合作底肥。如條件許可,每667平方米再以油枯100~150千克碾成粉末,與幹糞混合堆置半月,充分腐熟後施入土中。

3、種植:冬至前7天內,用打窩器打好窩子。這種打窩器是用一塊長方形的木板做成的,下面裝置兩排圓錐形的木釘,每隔17~20釐米1個,木釘錯綜排列,上安把手。每畦開窩2行,窩距17~20釐米,呈三角形排形,窩深4釐米,直徑約3釐米,然後每一窩內放藥種1個,位置放正,兩芽尖均向溝外,使其生長整齊,便於收割。栽好後覆土3。5釐米左右。每667平方米需藥種8000~10000個。栽時大小分別栽種,以利管理。栽種後,翌年春初幼苗才能出土。

中藥材附子,該怎麼種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