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理解古時候女子無才便是德?蔡行—caihang2019-03-23 21:23:24

這句話其實是有著完整的出處的,並不是只有這麼一句話,要聯合上下文一起才能真正理解。隋唐演義的第三十七回寫到:“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才何必為女子累,特患恃才妄作,使人歎為有才無德,為可惜耳。故有才之女,而能不自炫其才,是即德。

“男子有德便是才”是說一個男人應該首先有德行,對德行的注重還需要在才學之上。德才兼備方是棟樑之才。而“女子無才便是德”更多的是提醒女人要以德行為主,而不是說女人不能有才華,不能有才幹。聯合下文所說,才能理解老祖宗們所說的“無才”,是用來對那些很有才華但是從不炫耀的那些女子的讚賞,老祖宗們認為有才而不自誇才是有德行的表現。

而在明末時,也有陳繼儒對這句話進行了進一步的解釋,他說女子如果可以識字明理,深知大義,那麼可以稱之為賢德,但是這樣的女人卻不可多得,其他很多的都是被街面上流傳的話本小說挑動了邪心,做出了醜事,還不如不識字,還能安分的度日。這雖然有著要女人相夫教子的意思,又何嘗不是一種另類的對女子有才華的讚賞。

女人有才而不自傲,也從不對外炫耀,這本來是寫的是對女子的讚賞,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卻被人斷章取義,而成了壓制女子才學的一種工具,畢竟老祖宗都說了“女子無才便是德”,那麼女人還多什麼書,做什麼學問呢?

而我們就被這種歪曲了的說法給影響了這麼多年,後人都說老祖宗們歧視女子,可實際上卻是由於斷章取義而生生地毀了這麼一句有深意的話。

怎樣理解古時候女子無才便是德?憩園春2019-03-23 21:13:27

“女子無才便是德”句原出自張岱《公祭夫人文》:“丈夫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明末陳繼儒有類似的說法。女子無才便是德句中的“無”字該是動詞,本句真實含意是“有才德的女子,卻以不顯露才幹,甚至自謙自己無才,這才是最大的德。”但後來被人們曲解為“女子不該有才華,甚至不該讀書學文化,無才的女子才有德。”

怎樣理解古時候女子無才便是德?阿桂愛原創2019-03-23 20:51:16

謝謝邀請!

之所以說“女子無才便是德”,大致說來,原因大概如下:

首先,古代重男輕女,作為女子,只需要做到恪守婦道,相夫教子即可,不需要女子才幹過於優秀,更不想讓女子才幹超越男子。

其次,古代對女子的約束和要求都非常多,女子一般不允許拋頭露面的。女子無才便是德,說的就是女子不擾亂男子為中心的正常社會秩序。這是女子的一種美好德行。

最後,女子無才便是德,是一種不尊重女子的錯誤習俗!

怎樣理解古時候女子無才便是德?豪爵573202472019-03-23 20:15:18

敢問這世間德才兼備之人有多少?

普遍現象是有才的人德行會弱之,反之亦然。

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句話主流認為是對古代女性的限制。

我倒覺得這話其實是想表達的意思是,女子應該多注重自己的德行而非才能,當然德才兼備更好,不過真正能做到德才兼備的人少之又少,雖然沒才的人不代表一定有德,但普遍來說,‘’無才便是德‘’。

那為什麼是女子呢?男女有別是天註定的,所謂的男女平等不過人類的追求,事實男女根本不可能平等。

女性生來就有著和男性不同的器官(生殖),生兒育女這樣的擔子女性註定是比男性重,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母親理應與孩子接觸機會最多的,所以可以說其是最好中的最好。從呱呱落地到襁褓之中,孩子都離不開女性。因此女性對下一代的影響可想而知。

我們生而為人,文明的人,都希望自己的後代能在這個社會更好的生存下去。

才能自然就變得重要,但德行的重要性在我們所處的社會中顯然更重之,這也是中華文明區別與別的文明的特徵之一。

怎樣理解古時候女子無才便是德?一米文化2019-03-23 21:45:12

舊時代傳統意義上女子無才便是德,大事小事均有男人做主,女人樂得清閒。曾幾何時這被認為是封建糟粕,女人沒有地位的象徵。

現在的女人地位提高了,從小女孩都被培養的多才多藝,女權更是如日中天,怕老婆的男人比比皆是,男女比例失調,娶不到媳婦的男人更是大堆。但是問題來了,“剩女”也越來越多,女人主動和男人離婚的也越來越多,感覺不到生活家庭幸福的女人也越來越多。

為何會沒有幸福感,為何會變成“剩女”?其實可以理解,女人的知識淵博了,博士學歷的肯定不想只找個本科學歷的老公,處長級別的肯定不想找一個普通科員的,公務員的又不想找一個沒有正式編制的,有錢的只想找個更有錢的,選來選去就年紀大了,結果就成“剩女”了。有些成婚了,因為懂得太多了,總會感覺老公很多方面不如她,掙錢沒有她多,知識面也沒有她廣,生活上也感覺這個老公太沒有情調,懂得越多,想的越多問題也就越多,不幸福的感覺也越多,最終離婚分手的機率也越大,因為她發現沒有男人自己依然有能力生活的更好。

女人有才不一定就能讓自己更幸福,有時候可能真是無才便是德,無才的女人也許能生活得更簡單幸福,您說呢?

怎樣理解古時候女子無才便是德?悟易論道2019-03-23 20:03:40

古代女人不參加職場競爭,甚至不拋頭露面,縱然有蓋世奇才得不到發揮,所以古人說女子無才便是德。

怎樣理解古時候女子無才便是德?臨水學文化2019-03-23 21:48:32

原本是兩句話: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是表達德才關係的。

一、女子無才便是德,和男子有德便是才一樣,都是在強調:德是第一位的,以德為本,德為本,才為末。所謂人無德不立,家無德不舉,國無德不強。

二、天陽地陰,男陽女陰,男主動,女主靜(自然界雄雌亦祭),這是我們陰陽文化的重要體現。因此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主要責任在男子身上,而這麼大的責任自然是需要才能、才華的。

女子主靜主從,相對而言沒有必要下大力氣從事文治武功,經世濟民。事實上女子大多也沒有這方面的興趣。

三、女子無才,不是說要讓女子頑蒙,而是講女子無須刻意爭強好勝,自伐自矜。所謂女人太強,好景不長。

四、男陽女陰,男主女從,男剛女柔,是天性,天命。陰陽互依相生,各有短長,同等重要。

五、當下的所謂女權主義者,是全盤西化的文化奴才。他們(她們)不諳天地自然事理,不懂男女陰陽之道。一味追求什麼男女平等、同權,事實上是女子幸福的絆腳石和攪局者。

怎樣理解古時候女子無才便是德?說道者2019-03-24 09:50:56

謝謝邀請!

首先我們當明瞭一個大道理:一切解說性言論皆是可諍法(都存在被攻擊的地方)。所以評任何事兒都僅是一種角度的解說而已,另一種視角的人如果不懷好意的話就可生亂。如此之故,我們只有從正能角度考慮才會得到益處。

比如“女子無才就是德”。如從舊社會腐朽角度言,可說的就太多了:不平等,愚人教育等等。這是很多的一般言論。

如果換個角度,具體分析到底什麼情形下出此言論。如果有女子才高八斗,恃才傲世,變失去了溫淑賢惠的美德,家人之間朋友之間皆失和諧,無有幸福感了。我們自然就不會說是好事了。此即一種視角言論。

一般意義而言,才與德並非一體。有才而傲視凌人者是表象,本質是其內心修為不夠,歸根結底是不會太幸福。所以聖賢已做訓教,弟子規即是好教材也。深說又是不二的,所以深說呢,其人並非真正大智慧者。

正能處事,有益分享,自他皆利,不做閒論。共勉!

怎樣理解古時候女子無才便是德?變幸福2019-03-23 23:09:23

怎樣理解古時女人無才便是德,可以從人類母系社會到進入男權時代進行分析,因為有了農業,才開始有了文明,同時文明就意味著進入男權時代。隨著男人主宰社會,男人的佔有慾更強,於是有了三宮六院,三妻四妾,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那麼古人為什麼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就連聖人孔老夫子也說道:”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於是給女人規定了”三從四德”而且加上一條”女子無才便是德”。明末清初學士張岱曾說,”丈夫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從這些可以看出,古代只需女人伺候好公婆,相夫教子,才是分內事,也是最好的德。小編認為這也是古代大男子主義膨脹的產物,把女性當做男人的附庸品。雖然對女性種種控制,但歷史上才女還是很多的,還出過女皇武則天,或許這也是對女性太有才的一種害怕嗎?例如有錢人家的女人,太過有才,有恐家產被孃家搞走。還有一個忠貞的原因,古人應為女子太多才學,不會忠貞,還有更多有才的頭牌名妓就是例子。所以古時更加有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思想。好了為今天男女半邊天點贊。

怎樣理解古時候女子無才便是德?遠辰史集2019-02-13 13:50:01

說一下個人理解的這句話,我也經常跟女友說這個話題。

這裡的“才”首先要說識字與否,女人若識字,懂得大道理,處事賢明,自然是家中大幸,但是卻很少。在古代來說,繁雜的四書五經會令人頭暈眼花,男人讀下去尚且需要一定的毅力,而大多數女人更是不讀的,多是看一些雜書,也就是小說或者吟詩一類,而這些文學是令人嚮往美好,女人開始舞文弄墨,不思家事,從而會出現捨棄家庭外出之,容易出現醜態。所以才有女子無才便是德一說。

怎樣理解古時候女子無才便是德?城鄉風雲2021-05-30 18:27:30

咱不講古代,就講現代,男人在戰場上衝鋒陷陣,女人在家相夫教子,男人心安,為什麼軍人服役女人出軌或離婚算違法!女人是家庭是後院,軍人婚姻是有法律保障的!

同理普通家庭男人在外闖蕩掙錢,厲害的女人也闖蕩商場,男女都厲害的家庭比較容易出問題、離婚率較高,女強人在外接觸形形色色男人,好男人也較多,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的?

中國男人比較苦、日本男人相對比較舒服的,日本男女一結婚,女的基本上在家裡不工作的、再厲害也是在家裡,男人累了,家裡就是溫柔的港灣。

怎樣理解古時候女子無才便是德?精華國學2019-03-24 01:40:29

女子無才便是德。這是一句古話,可現在的人為什麼老要提它呢?一來,現在女權主義盛行,正好這句話的字面意思可以拿來當靶子;二來,現在的男人吵架老不是女的對手,受完氣私下裡愛說這句話。

對女權主義者來說,憑什麼女人就不能有才,這不是壓迫欺負女人嘛!對吵架受了氣的男人來說,女人要是沒才,就不會叨叨個沒完,就會安靜些。可這些是字面意思,是現代語境下的理解。

那麼,這句話在古代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有想象力豐富的同學就會說:這個“便”字當是“辯”,女子無才辯是德,男人與人爭辯的時候能夠顯出道德修養,女人不與人爭辯才是有道德修養的體現;或者說:女人有才,但不能顯露自己的才能,尤其是在丈夫面前,才能必須由丈夫來顯露,他是陽性的,女子是陰性的,應當謙卑,不輕易顯露,看上去就像無才一樣,那是她的德行。這都是不對的。

要探究清楚這句話的意思,首先要找到這句話的出處,結合上下文和作者所處的時代去理解,不斷章取義。

這句話出自明代陳眉公《安得長者言》,這書顧名思義就是把長輩說出的格言整理成冊,所以原文不是出自陳眉公之口,而是他認識的某個長輩。他在書中對這句話加以註解,“女子通文識字,而能明大義者,固為賢德,然不可多得;其它便喜看曲本小說,挑動邪心,甚至舞文弄法,做出無醜事,反不如不識字,守拙安分之為愈也。”作者的本義是,如果女子可以深明大義固然很好,但是很多人通文識字後卻去看小黃書了,以至於挑動淫邪之心,幹出了醜事,那還不如不識字吶。

另有清朝張岱在《公祭祁夫人文》中說:“眉公曰:丈夫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此語殊為未確。”張岱的本義是批評這種觀點,但經過某些人尋章摘句,一傳十,十傳百,“女子無才便是德”風靡天下了。

你說可笑不可笑,竟是個烏龍事件。陳眉公只是聽某個長輩說了這麼一句話,記錄了下來,並加以備註,發了通感慨。之後張岱引用這句話就當是陳眉公說的,並加以批評,而後人更是以訛傳訛,居然當成了真理。悲乎!

怎樣理解古時候女子無才便是德?

怎樣理解古時候女子無才便是德?

怎樣理解古時候女子無才便是德?

怎樣理解古時候女子無才便是德?草堂夜語2019-03-23 22:10:09

如果按字面意思理解這句話,大概就是說女子沒有才也是一種德行。這是古人對女子在當時社會環境裡做出的一種不正確的說法。可是真的是這麼回事嗎?

看看武則天,李清照,後來的慈禧,如果他們按古人的標準去評判,似乎都不是合格的女人。因為他們的才能並不輸給以男性為中心的封建社會的男人!甚至超過了男人!

所以說片面的這樣理解也有點說不過去!

“女子無才便是德”的上一句是“男子有德便是才”!就是說一個男人首先要有德行,然後才是才能!古人注重的是德。一個人如果再有才,而德不好,也不能稱為有才人!

如果承上啟下的去理解“女子無才便是德”,也就是說女子的德行也應該在才之上,無論男人女人都應該有德!有才的女人不去炫耀,不暴露自己的才能,經得起誘惑,這才是有才!

怎樣理解古時候女子無才便是德?小荷苞錢多多2019-03-23 21:32:01

女子無才便是德,無才不是現代人所理解的沒有文化,沒有知識,而是指女子有才情但不矯情,有德行而不驕躁,德才兼備但又懂得拿捏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