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軍隊是如何做到“糧草先行”的?和平1280355042017-12-14 09:33:21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意思不光是糧草還包括軍隊使用的兵器和攻城器具以及運輸工具也就是現在所說的後動,這些都要在和平時期貯備在全國各地四通發達的地區,而這些地區也是軍隊集結地域,一旦皇帝下召佂集軍隊,各地的軍隊可以在規定的時間之內到達,而糧草和兵器需要佂集,即使軍隊集結完而後勤卻沒到,因為後勤軍隊而無法開拔,對戰爭中的國家將是災難性的。

所以古時一定要在和平時期在各個戰略要地貯備足夠的糧食以及鐵器攻城器具和運輸工具,當戰爭來臨的時候軍隊可以快速開到邊境。

古代軍隊是如何做到“糧草先行”的?第一軍情2017-12-12 16:14:30

人們常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糧草是古代軍隊物資保障的主要內容,就連《孫子兵法》裡都講到“軍無糧食則亡”。那麼在古代時期,人們是如何籌措糧食的呢?

古代軍隊是如何做到“糧草先行”的?

糧食它作為一種非常特殊的物資,它不是人們隨便透過努力就能得到的,它必須經過大自然的力量才能得以出現,而且它直接存貯在廣大勞動人民的手中,這就使得糧食的徵集不是那麼隨隨便便就可以得到的,必須尊崇自然的法則和人民的意願,才能得以實現。所以古代徵集糧食,無外乎有以下三點:

首先是兵士自備,這是最早的時候比較普遍的一種做法。這是因為這時候兵員基本都是平時的生產力個人,國家沒有常備軍,在戰時每個公民都必須服兵役,戰爭結束則解甲歸田。而且這些公民不但要自備糧食,甚至連兵器都要自備。

古代軍隊是如何做到“糧草先行”的?

其次是國家的徵收,在國家兵役制度變成常備軍役制後,一部分勞動者脫離了勞動生產,平時只以軍事訓練為工作,而其餘廣大勞動者則不用再服兵役。這時候國家就需要向這些沒有服兵役的勞動者以賦稅的形式徵收一定數量的糧食、錢財,以供給這些常備軍的日常及作戰需要。

古代軍隊是如何做到“糧草先行”的?

最後國家還採用屯田戍邊的辦法,使這些邊防軍隊儘量能做到自給自足。由於國家疆域的逐漸擴大,對外戰爭的不斷不斷增多,對外用兵就會次數更頻、數量更多,可有時候國內也會出現糧食糧食減產歉收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統治者只能採取屯田戍邊的辦法,以緩解糧草不足的情況。如漢武帝在上郡、朔方和河西一帶屯田戍兵達60多萬人。

透過以上這些措施,古人真正在兵馬未動的時候,做到糧草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