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土”歸來後,“嫦娥”還要幹啥?地瓜幹真好吃2021-04-27 08:15:54

到月球背面挖一些土,我敢說二十年內,除了中國,沒有國家能做到。

“挖土”歸來後,“嫦娥”還要幹啥?健翔電影2021-04-26 11:02:06

中國航天“硬核”時代,中國人自己的驕傲,那些讓你不能忘記的航天瞬間!

——驕傲回顧中國航天的第一次

“挖土”歸來後,“嫦娥”還要幹啥?

一、中國航天史的第一座里程碑---“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

“挖土”歸來後,“嫦娥”還要幹啥?

早在2000多年前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古代的先人就曾發明了風箏,從此便開始了中國最早的飛天夢。14世紀末期,明朝計程車大夫萬戶把47個自制的火箭綁在椅子上,自己坐在上面,雙手舉著大風箏。他最先開始設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飛上天空,然後利用風箏平穩著陸。不幸火箭爆炸,萬戶也為此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但他的行為卻鼓舞和震撼了人們的內心。促使人們更努力地去鑽研。

要說到現代航天史,得從1956年,由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先生提出並主持建立了中國的航空和火箭事業。

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拉開了中國人探索宇宙奧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全人類的序幕。

二、夢圓神州五號,楊利偉成為中國飛天第一人,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取得圓滿成功

“挖土”歸來後,“嫦娥”還要幹啥?

1999年11月20日,中國第一艘載人航天實驗飛船神州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完成空間飛行試驗之後,在內蒙古中部地區成功著陸,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首次飛行試驗成功。這是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

神州飛船,中國自主研製的宇宙飛船,由三艙一段構成,即由返回艙、軌道艙、推進艙和附加段四部分,13個分系統組成。

軌道艙

是一個圓柱體,總長度為2。8米,最大直徑2。27米,一端與返回艙相通,另一端與空間對接機構連線。軌道艙被稱為“多功能廳”,因為幾名航天員除了升空和返回時要進入返回艙以外,其它時間都在軌道艙裡。軌道艙集工作、吃飯、睡覺和清潔等諸多功能於一體。為了使軌道艙在獨自飛行的階段可以獲得電力,軌道艙的兩側安裝了太陽電池板翼,每塊太陽翼除去三角部分面積為2。0×3。4米,軌道艙自由飛行時,可以由它提供0。5千瓦以上的電力。軌道艙尾部有4組小的推進發動機,每組4個,為飛船提供輔助推力和軌道艙分離後繼續保持軌道運動的能力;軌道艙一側靠近返回艙部分有一個圓形的艙門,為航天員進出軌道艙提供了通道,不過,該艙門的最大直徑僅65釐米,只有身體靈巧、受過專門訓練的人,才能進出自由。艙門的上面有軌道艙的觀察窗。軌道艙是飛船進入軌道後航天員工作、生活的場所。艙內除備有食物、飲水和大小便收集器等生活裝置外,還有空間應用和科學試驗用的儀器裝置。返回艙返回後,軌道艙相當於一顆對地觀察衛星或太空實驗室,它將繼續留在軌道上工作半年左右。軌道艙留軌利用是中國飛船的一大特色,俄羅斯和美國飛船的軌道艙和返回艙分離後,一般是廢棄不用的。作為航天員的“太空臥室”,軌道艙的環境很舒適,艙內溫度一般在17至25攝氏度之間。

返回艙

又稱座艙,長2。00米,直徑2。40米(不包括防熱層)。它是航天員的“駕駛室”。是航天員往返太空時乘坐的艙段,為密閉結構,前端有艙門。神舟飛船的返回艙呈鐘形,有艙門與軌道艙相通。返回艙是飛船的指揮控制中心,內設可供3名航天員斜躺的座椅,供航天員起飛、上升和返回階段乘坐。座椅前下方是儀表板、手控操縱手柄和光學瞄準鏡等,顯示飛船上各系統機器裝置的狀況。航天員透過這些儀表進行監視,並在必要時控制飛船上系統機器裝置的工作。軌道艙和返回艙均是密閉的艙段,內有環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統,確保艙內充滿一個大氣壓力的氧氮混合氣體,並將溫度和溼度調節到人體合適的範圍,確保航天員在整個飛行任務過程中的生命安全。另外,艙內還安裝了供著陸用的主、備兩具降落傘。神舟號飛船的返回艙側壁上開設了兩個圓形視窗,一個用於航天員觀測窗外的情景,另一個供航天員操作光學瞄準鏡觀測地面駕駛飛船。返回艙的底座是金屬夾層密封結構,上面安裝了返回艙的儀器裝置,該底座重量輕便,且十分堅固,在返回艙返回地面進入大氣層時,保護返回艙不被炙熱的大氣燒燬。

推進艙

又叫儀器艙或裝置艙。推進艙長3。05米,直徑2。50米,底部直徑2。80米。安裝推進系統、電源、軌道制動,併為航天員提供氧氣和水。它呈圓柱形,內部裝載推進系統的發動機和推進劑,為飛船提供調整姿態和軌道以及制動減速所需要的動力,還有電源、環境控制和通訊等系統的部分裝置。兩側各有一對太陽翼,除去三角部分,太陽翼的面積為2。0×7。5米。與前面軌道艙的電池翼加起來,產生的電力將三倍於聯盟號,平均1。5千瓦以上,差不多相當於富康AX新浪潮汽車的電源所提供功率。這幾塊電池翼除了所提供的電力較大之外,它還可以繞連線點轉動,這樣不管飛船怎樣運動,它始終可以保持最佳方向獲得最大電力,免去了“翹向太陽”所要進行的大量機動,這樣可以在保證太陽電池陣對日定向的同時進行飛船對地的不間斷觀測。裝置艙的尾部是飛船的推進系統。主推進系統由4個大型主發動機組成,它們在推進艙的底部正中。在推進艙側裙內四周又分別佈置了4對糾正姿態用的小推進器,說它們小是和主推進器比,與其他輔助推進器比它們可大很多。另外推進艙側裙外還有輔助用的小型推進器。

附加段

也叫過渡段,是為將來與另一艘飛船或空間站交會對接做準備用的。在載人飛行及交會對接前,他也可以安裝各種儀器用於空間探測。對於附加段現階段的裝置沒有官方介紹,但是一些業內人士進行了大膽的推測,如:其中一個半環型裝置,據推測是用來安裝方形的儀器裝置。而三個相互垂直並可伸出的0。4米的探針被推測為可能是導航系統的一部分或對接系統的一部分。因為美國的阿波羅飛船上曾有類似的裝置用來進行對接。神舟飛船軌道艙前端可能裝有俄羅斯式的對接系統。但這些裝置可能只是一種試驗型,在將來執行與太空站對接的任務時肯定會被新型對接系統所替換。

“挖土”歸來後,“嫦娥”還要幹啥?

神舟系列載人飛船由專門為其研製的長征二號F火箭發射升空,發射基地是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回收地點在內蒙古中部的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航天著陸場。

“挖土”歸來後,“嫦娥”還要幹啥?

2001年1月10日,神舟二號實驗成功;2002年3月25號,神州3號實驗成功;2002年12月30日,神舟四號實驗成功。

2003年10月15日至16日,我國航天員楊利偉乘坐神州五號載人飛船,圓滿完成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在太空飛行14圈,歷時21小時23分。實現了中華民族千年飛天夢想。中國成為了繼蘇聯、美國之後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

“挖土”歸來後,“嫦娥”還要幹啥?

“挖土”歸來後,“嫦娥”還要幹啥?

太空中實驗

“挖土”歸來後,“嫦娥”還要幹啥?

各型號概覽

2021年1月30日,來自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訊息稱,目前,神舟十二號和神舟十三號飛船以及用於發射的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正在進行總裝測試,將於2021年執行兩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 [2]

2021年4月,執行神舟十二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的載人飛船完成出廠前所有研製工作,已安全運抵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三、嫦娥一號探測器的升空,標誌著探月工程開始

“挖土”歸來後,“嫦娥”還要幹啥?

2007年10月24日,我國第一個月球探測器嫦娥一號發射成功;

“挖土”歸來後,“嫦娥”還要幹啥?

2008年11月12日,由嫦娥一號拍攝的“中國第一幅全月球影象”公佈;

“挖土”歸來後,“嫦娥”還要幹啥?

2009年3月1日,嫦娥一號衛星按預定計劃受控撞月,標誌著我國已經進入世界具有深空探測能力的國家行列。

“挖土”歸來後,“嫦娥”還要幹啥?

四、天宮一號,空間試驗站的建立

“挖土”歸來後,“嫦娥”還要幹啥?

2011年9月29日,天宮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這是中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和空間實驗室。

“挖土”歸來後,“嫦娥”還要幹啥?

2011年11月3日,天宮一號和神州八號順利完成首次對接。

“挖土”歸來後,“嫦娥”還要幹啥?

“挖土”歸來後,“嫦娥”還要幹啥?

五、中國的北斗,世界的導航

2012年12月27日,中國自主建設,獨立執行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啟動區域性正式服務,由16顆導航衛星組成的北斗系統將服務包括我國及周邊地區在內的亞太大部分地區。

六、自2016年起,每年4月24日設立為中國航天日。

七、中國探測器造訪月背

“挖土”歸來後,“嫦娥”還要幹啥?

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號在西昌發射成功。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成功在月球背面著陸,玉兔二號開始在月球背面巡視探測,這是人類飛行器首次登陸月球表面。

“挖土”歸來後,“嫦娥”還要幹啥?

“挖土”歸來後,“嫦娥”還要幹啥?

自啟動實施月球探測工程以來,航天人在攀登科技高峰的征程中,不斷重新整理著中國高度。2019年是承前啟後的一年,是中國航天人努力奔跑的追夢之年。接下來中國航天又將迎來破紀錄的“超級2020”。在2020年年底,中國探月“繞落回”三部曲的第三樂章即將奏響,嫦娥五號探測器將奔赴廣寒宮,執行全球自1976年以來的首次月球取樣返回任務。除了帶回超過2千克的月壤和月岩樣本,嫦娥五號還將驗證月面上升、月球軌道交會對接等關鍵技術。這些關鍵技術將成為我國未來載人登月的堅實基礎和有力保證。

“挖土”歸來後,“嫦娥”還要幹啥?

“挖土”歸來後,“嫦娥”還要幹啥?

“挖土”歸來後,“嫦娥”還要幹啥?

八、“天問一號”訪問火星

2020年7月23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中國航天,未來依然會大放異彩!為我們強大的祖國鼓掌!

“挖土”歸來後,“嫦娥”還要幹啥?

“挖土”歸來後,“嫦娥”還要幹啥?大叔532021-04-25 18:37:26

1。主要是觀察月球的溫度變化,

(溫差在300攝氏度)為中國宇航員登月做好準備。

2。進行大量的半導體材料實驗(特別是在零下100攝氏度後材料是否存在阻力)

3。在月球背面,建立我國的宇航員生存基地。

“挖土”歸來後,“嫦娥”還要幹啥?天漄遊客2021-04-25 19:55:50

挖土歸來後,嫦娥 還要進行無人交會對接。交會就是兩個飛行器在同一軌道上相遇。兩個飛行器只有在同一軌道上相遇後,才能保證精準對接。在精準對接後,嫦娥才能將在月球上挖到的土帶回地面,供地面研究機構進行科學分析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