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沒有一點價值的紀特郵票總是有人甘願受騙?玉佛緣3452020-09-09 12:53:02

謝謝邀請!

百人百姓嗎?有些東西我們覺得沒價值,在他心裡可能有價值!反正玩的東西,誰也說不上來以後咋樣?

還是過好自己的日子,有些心就不用操,操心過多有些人還不高興,為什麼要自找煩惱呢?

為什麼沒有一點價值的紀特郵票總是有人甘願受騙?以瓷惠友2020-09-11 08:05:32

為什麼沒有一點價值的紀特郵票總是有人甘願受騙?

我是“以瓷惠(會、慧、匯)友”,對中國古瓷器的鑑藏有近三十年的實戰經歷和豐富經驗,早在十幾年前就發表過《古玩鑑定的誤區》、《淺談瓷器的手感》、《瓷器鑑定中的“望、聞、問、切”》、《氣泡在瓷器鑑定與鑑賞中的地位和作用》等一批有一定影響力的論文和作品,現在就古董鑑定問題已經申請了國家發明專利。現在入駐自媒體平臺,期待與所有真愛古瓷的朋友坦誠溝通交流,大家各抒己見、相互切磋、共同進步!感謝各位朋友的捧場關注與點贊!謝謝!

而且宣告一下,我所有文章中才的藏品都是我個人的收藏,萬不得已用別人的圖片,我會特別註明。照片是自己拍的,圖片遠不如實物精美漂亮,沒辦法,個人技術不行,光線、角度、距離都把握不好,大家湊合著看吧,能說明問題就行。

為了更好、更直接地與各位瓷友溝通和交流,“以瓷惠友”已經開通了“西瓜影片”,已發“蚯蚓走泥紋的前世今生(一)、(二)、(三)”、“定窯何以成為五大名窯之一,應該如何鑑定”等影片,歡迎喜歡探討瓷器鑑定真諦的朋友觀看、評論,後續我會開通“西瓜影片直播節目”,方便與有瓷器鑑定鑑賞需求的同道溝通,敬請期待!回到話題上來。

為什麼沒有一點價值的紀特郵票總是有人甘願受騙?

如果說“紀特郵票”“沒有一點價值”的話就有些過了,“紀特郵票”不是“沒有一點價值”,而是被嚴重超面值、超額度、超範圍的增發給大幅度稀釋,以至於引發人們的憎惡、憎恨而棄之若弊履接近於“沒有一點價值”而已,其本身設計、印刷、防偽等些許價值還是仍然存在的,我們不能因為憎惡、憎恨就誇大其詞,說其“沒有一點價值”,這不科學、不客觀、不現實。

至於“為什麼沒有一點價值的紀特郵票總是有人甘願受騙?”的問題,我覺得也應該客觀、冷靜、全面地看:

首先,既然人家是“甘願受騙”的,那麼對那些人而言必然有著十分充足的理由來支援、支撐起他們“甘願受騙”這種行為後果的理論體系、精神體系和信念體系,對此我們不能夠“一船篙打翻全船所有人”,只要對方是“明知故犯”就應該予以必要的尊重,因為沒有堅持與堅守,也就沒有任何希冀與希望,這些看似愚蠢的背後,都有著可歌可泣的品質的底蘊在閃光。

其次,既然人家是“甘願受騙”的,那麼我們這些“非甘願受騙”者就不應該以“非甘願受騙”者的思維和思維方式去硬性套弄別人家的事情,而是應該對對方予以充分的理解和尊重,沒有必要你死我活、非此即彼,而是完全可以或此或彼、和平共處、寬以待人,又不是什麼原則性的問題,只不過觀點、觀念與看法不同罷了,讓歷史去驗證好了。

總而言之一句話,希望在今後的生活中像“為什麼沒有一點價值的紀特郵票總是有人甘願受騙?”這種有失偏頗、有失偏執、有失片面的問題越少越好,人就應該大度一點、寬容一定、高尚一點,沒有必要時時、事事都那麼斤斤計較、你死我活、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上幾件網上的紀特郵票,以證上言,以餉同道。

為什麼沒有一點價值的紀特郵票總是有人甘願受騙?

為什麼沒有一點價值的紀特郵票總是有人甘願受騙?

為什麼沒有一點價值的紀特郵票總是有人甘願受騙?

為什麼沒有一點價值的紀特郵票總是有人甘願受騙?那誰思密達2020-09-09 10:03:49

利慾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