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如何面對解剖上臟腑並無空腔與實體區別的困境?落地的果子2021-10-24 12:34:43

中國古代(一直到清末)沒有理科研究和教育,所以古代醫學也就生生的走向文科(哲學)歸類和推理之路。從這時起,就不需要實物對應了,只需要“互相聯絡的哲學模型”。當然這種模型也是根據治療經驗粗略歸納的。從那時起,中醫就把模擬出來的“模型”作為真實存在,脫離實體本身開始研究。

這種方法也好也不好。好就是比較省事,化繁為簡,從大類歸納“辦事”,因為中醫憑經驗摸索出的“對症”方劑在這個大類中仍起作用。不好就是嚴重遲滯醫學本身對物質實體的認識,對虛不對實,而在現代治療中又必須依賴“實體”檢查的資料。比如消化道癌症,初起就是普通腸胃病症狀,頻繁更換方劑無效時才“心虛”,讓去做正規檢查。虛擬的模型在無法辨識的大病無症狀期也要參考實體變化的資訊。這是中西醫結合的未來課題,也是虛擬模型需要補充的理論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