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粹德國為什麼沒造出原子彈?小飛象9452017-10-28 14:12:26

古往今來很多歷史都是巧合或是上帝安排好的大戲……二戰希特勒有原子彈。或者日本有核武器將是另外一個結果……

納粹德國為什麼沒造出原子彈?Prussia2017-09-01 12:43:03

早在1939年二戰爆發前夕,納粹德國就開始尋求研製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於是組織了世界上頂尖的科學家,包括海森堡這位量子物理學的主要創始人,還有一支由龐大的諾貝爾獎得主組成的專家團隊開始研製原子彈。

而美國1942年6月才開始啟動曼哈頓計劃,

研究團隊陣容十分強大。而德國以奧本海默為首的一大批世界級的優秀物理學家,同樣也是陣容強大,但是最終結果卻是大相徑庭:

1945年美國就研製出並試爆成功了原子彈,而德國直到投降都沒能成功。

很多人都說是德國沒錢,沒資源。雖然美國研製原子彈花費巨資20億美元,相當於現在5000億美元的購買了,可以說是用錢砸出來的。但是,

當時德國的原子彈經費投入並不比美國少,

德國當時是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而且還侵佔了除英國外的幾乎整個歐洲,

透過掠奪也聚集了巨大的財富。

那麼問題究竟出在哪呢?

其實這主要還是海森堡的原因,這位量子物理學的主要創始人和著名的諾貝爾獎得主:由於在計算原子彈相關成分時,不慎居然將關鍵因素的鈾235的重量算錯。

而當時海森堡團隊的計算結果是,一顆原子彈鈾235至少好幾噸,按照當時世界範圍內的工業技術,無論如何不能生產幾噸的鈾235,也就是說,這個原子彈因為鈾235的難以提煉而無法造成。

因此,海森堡在1942年6月專門寫了一個報告給德國納粹領導層,說明了這個情況。並且下了結論,說這個無論原子彈無論如何也完不成,而且當時納粹德國已經開始焦頭爛額,沒有時間也沒有財力去支援一個看不到希望的計劃。因此開始直接放棄原子彈研究,轉而研究其他的殺傷性武器。

最後,德國政府給了海森堡35萬馬克,讓他對核物理學理論繼續研究下去。

而當1945年,美國試爆成功第一顆原子彈時,海森堡等人直接傻眼了:在他們看來,似乎可望而不可及的原子彈竟然在美國人手裡成功了,再看下原子彈成分,才知道鈾235只需要幾公斤,看到此,再重新計算一遍自己的公式,發現原來是自己算錯了。也是得益於這位大科學家計算錯誤,否則真的是人類浩劫啊!而

導致納粹德國原子彈計劃破產的原因,其實還有另一個不容忽視、不可忽略的真實的歷史故事。

據一九六五年英國拍攝的二戰影片《雪地英雄》,這部記述二戰後期的一九四四年二月,盟軍突擊隊與挪威反納粹抵抗力量聯手合作,一舉摧毀納粹德國設在挪威的重水工廠的歷史故事。

二戰爆發後不久,納粹德國的原子彈計劃便正式啟動。1942年9月,納粹德國的著名科學家韋爾納-海森堡在萊比錫收到了從挪威維莫克化工廠運來的重水。負責美國原子彈研究計劃的格羅夫斯將軍很快就得到這一資訊,並透過艾森豪威爾將軍將此資訊轉報給了英國。

英國方面獲知後遂決定迅速摧毀這些重水儲藏罐,但由於該重水工廠位於山區,無法實施有效的飛機轟炸,所以決定組建一支由挪威籍英國人組成的突擊隊,由他們負責直接炸燬重水儲藏罐。雖然幾度遇險,但是突擊隊最終還是成功炸燬了重水儲藏罐,摧毀了德軍的450公斤重水。

但是令英國吃驚的是,德軍在短短几個月內即修復了工廠設施,並重新開始了重水的生產。

在英國數次轟炸的威脅下,德軍決定把剩餘重水運回國內安全區域,加速生產原子彈。為了不讓德軍轉移重水的計劃得逞,留在挪威的5名突擊隊員再次擔任起了破壞並切斷德軍重水供應的使命,

艾因納爾接到特種作戰司令部的命令後,也立即投入行動。經過多渠道的打探,他了解到有一批相當於6個月產量的重水將於1944年2月從維莫克化工廠運到德國。他立即電告倫敦,請求借此機會襲擊德國的重水運輸線,而不必再進行破壞工廠的行動。 艾因納爾的請求很快便得到了賓格斯的批准,賓格斯還下令由艾因納爾負責具體籌劃。

艾因納爾與潛伏下來的一名叫本澤的突擊隊員取得了聯絡,在仔細研究了襲擊方案後,他們二人開始了炸船的準備工作。本澤利用偽造的證件,冒充維莫克化工廠的僱員,乘坐用於裝載運輸重水的“海多羅”號渡輪在廷斯賈克湖上走了一次。“海多羅”號是一艘用螺旋槳推動的老式輪船,開船後大約30分鐘就進入了深水區。因此,本澤決定在渡輪離岸45分鐘之後,用TNT炸藥把船底炸穿。1944年2月19日23時左右,重水開始從化工廠往火車上搬運裝車,“海多羅”號上的水手己靠岸過夜,德軍衛兵此時還未到達,船上只有挪威方面的守衛人員。本澤和艾因納爾偷偷鑽到了“海多羅”號的底艙,本澤讓艾因納爾留在艙口擔任警戒,自己則沿著底艙向船頭摸去。很快,本澤就把炸藥和電雷管設定安裝完畢,並調整設定好引爆裝置的起爆時間,隨後便與艾因納爾一起離開了渡輪。20日10點整,滿載重水暨納粹德國希望的“海多羅”號船收纜起錨開始起航。10時45分,引爆裝置按預設時間準時引爆炸藥。

僅僅幾分鐘的時間,納粹德國最後一批珍貴的重水連同製造裝置,以及希特勒妄圖毀滅人類的罪惡企圖一起,永遠的沉入了挪威的廷斯賈克湖湖底。

納粹德國為什麼沒造出原子彈?

納粹德國為什麼沒造出原子彈?兵說2018-03-20 11:37:56

納粹德國確實費了很大的勁,試圖製造出原子彈,以求挽回敗局,但最終因為盟軍的破壞行動而失敗。

1940年,德國不宣而戰,吞併挪威,佔領了維莫克化工廠,並將世界著名原子科學家玻爾的研究機構嚴密控制起來。

納粹德國為什麼沒造出原子彈?

圖:科學家玻爾

維莫克化工廠是當時世界上唯一的重水生產中心,重水是製造原子彈的重要材料。玻爾是世界上最權威的原子科學家之一。

這就意味著,本來就在核武器研發領域處於領先地位的德國,優勢更加明顯,很可能先於盟國製造出原子彈。如此一來,英國極可能成為第一個受害者。

為此,英國決定摧毀挪威的維莫克化工廠,炸掉重水,釜底抽薪拖住德國的核發展計劃。

納粹德國為什麼沒造出原子彈?

圖:維莫克化工廠

1942年10月24日,英國組織了“飛燕”破襲計劃。4名突擊隊員抵達挪威上空,順利跳傘。11月19日,2架轟炸機各牽引1架載有16名突擊隊員的滑翔機,飛臨挪威。不幸的是,第一架轟炸機因故障迫降損毀,16名突擊隊員8人當場犧牲,另8人剛從殘骸中爬出,就被德軍俘虜,4名因傷勢過重死在德軍醫院,另4名被處決。

第2架滑翔機因牽引的轟炸機撞山被迫著陸,14名倖存者全被德軍俘虜槍決。這也引起德軍高度警惕,立即加強了維莫克化工廠的守備兵力。

1943年2月16日,英國又派一個由6人組成的襲擊小組傘降,與此前倖存的突擊隊員一道進行破襲,於2月27日夜潛入工廠,在重水電解池周圍安裝炸藥,成功實施了爆破。德國苦心經營數年的重水工廠頃刻間陷入癱瘓,450千克極其珍貴的重水也化為烏有。

正是由於“飛燕行動”及其後的一系列破壞活動,讓德國直至戰敗,也沒能造出他們試圖挽回敗局的核彈。

(兵說團隊:尋覓五年)

納粹德國為什麼沒造出原子彈?桃花石雜談2019-08-29 14:36:21

納粹德國為什麼沒造出原子彈?這個原因恐怕跟幾個事件有關,一是納粹上臺之後使德國損失了大量頂尖物理學家,二是德國政府和主導專案的科學大家海森堡因為各種原因出現了誤判,三是對手的研發進展極其迅速。那麼具體經過又是如何呢?

德國的核武器研發計劃

首先我們可以毫無疑問地說,在1930年代,德國在物理學的幾乎所有領域都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比如在最近這幾年網上特別流行的那張包括了許多奠定了現代物理學基礎的科學大拿的“史上最牛合影”裡,其中17位最著名的科學家裡就有5個是德國人,另外還有兩個是在1930年代被德國吞併了的奧地利人,而這7個人可以說在裡面的份量也都是最重的。比如提出了廣義相對論的愛因斯坦,又比如提出了量子力學測不準原理的海森堡以及提出了著名的“薛定諤的貓”試驗的薛定諤等。

納粹德國為什麼沒造出原子彈?

“史上最牛合影”,第一排中間為愛因斯坦,第三排右三為海森堡,右六為薛定諤,他們都是德國人

所以在1938年12月核裂變被發現之後,德國就立即在第2年4月啟動了被稱為“鈾工程”(Uranverein)的核武器研發專案。雖然這個專案只進行了4個月就因為專案組有3名科學家應徵入伍而中斷,但僅僅一個月之後,專案就再次重啟,而主持這個專案的核心人員之一,就是前文提到的科學巨匠海森堡。

納粹德國為什麼沒造出原子彈?

海森堡堪稱決定了德國核計劃成敗的核心人物

但這個專案從一開始就沒能把德國全部的相關科學力量給集中起來,因為從1933年希特勒上臺之後,很快開始在包括物理學界在內的德國全國推行種族主義政策,之後許多科學家因其種族背景無法在德國再從事科研活動。希特勒上臺之後很短時間內,就有15名已經贏得諾貝爾將或者其成就已經達到諾貝爾獎級別的德國物理學家和化學家離開德國,移居海外。其中就包括上面合影裡的愛因斯坦和波恩等人。而其中一些人以及他們的學生等尖端人才最終到了美國,甚至直接參與進了美國的核武器研發計劃曼哈頓計劃之中,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希特勒的上臺反而促成或者至少是加快了美國核武器的成功研製。

“鈾工程”的各種波折

而且德國對“鈾工程”的投入,卻是從一開始就有很大保留。而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在“鈾工程”中發揮核心作用的海森堡自己並不認為核武器能在短期內研製成功。所以在1939年他向希特勒彙報此事的前景時就說短期內很難成功,而且彙報的方式顯得比較隨意,也就是沒有非常積極地要求希特勒給予支援。而在戰後他在解釋自己這樣做的原因時說,自己當時確實認為成功的可能性接近於零,而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自己強烈要求希特勒為此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但最終卻沒有結果,那麼可能自己的性命都會成問題,所以自己從一開始就擺出了相對有一些保留的態度。

納粹德國為什麼沒造出原子彈?

海森堡1934年會見玻爾,二人在1941年再次會面引發了後人很多遐想

所以在二戰結束後,曾有觀點認為是海森堡不想讓希特勒獲得核武器,進而贏得二戰,所以才故意態度不積極,而且在研製過程中還有意拖延了進度。這種說法產生的原因之一是海森堡在1941年在哥本哈根會晤了同樣出現在“最牛合影”裡的丹麥科學巨匠玻爾。在會談中他對玻爾說自己不認為研製核武器能取得成功。不過當時海森堡想表達的意思其實是說因為德國不可能研製成功,所以他希望玻爾傳話給美國核計劃的負責人,讓他們也停止研製。同時其實他會面的目的也是想嘗試能否從玻爾那裡探聽到一些美國核計劃的資訊。所以現代的主流觀點認為,海森堡並沒有有意拖延德國核計劃的推進,只是他確實認為這事做不成。

所以德國對這個核計劃從一開始就沒有全力投入。在1942年的最高峰時期,參與研製核武器的科學家也只有70人,其中只有40個把50%以上的工作精力用在了研發核武器之上。而在且也許是因為之前大批科學家移民海外,所以納粹當局對從事核武器研究的科學家似乎始終沒有完全信任,海森堡後來也曾表示在整個計劃期間,自己始終只獲得了有限的信任,所以工作中一直有很多掣肘。

納粹德國為什麼沒造出原子彈?

德國核計劃啟動後,在比利時殖民地剛果設立了提煉鈾的工廠

所以德國的核計劃從一開始就進展的非常緩慢,而到1942年6月,由海森堡牽頭實施的試驗反應堆專案“鈾機器”(Uranmaschine)毀於一次化學品爆炸。到直到此時,德國人始終沒能實現可控的核鏈式反應,而且也沒有進行鈾濃縮的可靠途徑,同時也沒有提出製作鈽彈的備選方案(長崎原子彈就是鈽彈),因此可以說其3年研發的進展非常有限。而在此時,德國在戰場上被動的局面越來越明顯,對於能立即在戰場上看到效果的資源投入需求也越來越迫切。

所以負責實施這一專案的德國國防軍軍械局此時要求參與“鈾工程”的科學家說明他們預計何時能製造出核武器,而這其實就是軍械局的最後通牒了。但這些科學家的答覆仍然是理論上可以實現,但實踐中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所以不認為能在近期實現。隨後軍械局做出決定,繼續實施“鈾工程”,但其負責機構由軍械局改為帝國科研院,而這也就意味著核計劃在德國已經不再是最高優先順序的計劃,德國已經把首要的資源從核武器研發轉向了希特勒本人更為青睞的導彈等能更快見效的研發專案之上。

納粹德國為什麼沒造出原子彈?

位於挪威維默爾克的重水工廠

所以此後德國的核武器研究進展大幅放緩,許多附屬研究機構也不再從事相關工作。而在此時,還發生了一件雪上加霜的事情。之前海森堡決定採用重水作為核裂變的慢化劑,以實現可控核裂變。但當時德國本土沒能建成重水工廠,德國所控制的唯一一座重水工廠是位於挪威境內。結果在1943年2月28日,挪威重水工廠被挪威抵抗力量的突擊隊破壞,使德國損失了500公斤的重水。雖然此後德國人也修復了部分設施,但此後該工廠又開始頻繁遭到同盟國軍隊轟炸,始終沒能恢復其完整的運轉能力,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拖慢了德國的核計劃進度。

最後的嘗試

不過即使這樣,在二戰的最後幾個月裡,德國人還是進行了核武器研製的最後嘗試。一些記載顯示,當時在德國陸軍的物理學家庫爾特·戴布內爾的帶領下,一群德國科學家最臨近戰爭結束時成功地製造出來了一個“核裝置”。

納粹德國為什麼沒造出原子彈?

帶領一些德國科學家做了最後的“核掙扎”的庫爾特·戴布內爾

但現在的證據表明,這個核裝置還不夠格被稱為核彈。它只是德國的科學家在最後的絕境裡利用其當時所擁有的所有核材料拼湊出來的一個利用了核原料的武器。這個裝置的原理似乎是用高爆化學炸藥激發核裂變和核聚變反應。有人認為在1945年3月4日,德國人在德國中部城市奧爾德魯夫附近對這個裝置進行了試爆,但因為現代沒人掌握任何直接記錄,因此這一試驗是否成功激發了核反應或是否真的進行了都無法確定。

而至於德國核計劃失敗的原因,似乎海森堡從一開始就不看好研製核武器能夠成功是一個決定因素。而根據有些說法,他之所以這麼沒信心,是因為他在計算核裂變材料的臨界質量時出了錯,認為需要有幾噸重的鈾-235才能製造出原子彈,而實際上這個臨界質量只有15公斤。海森堡對自己的計算結果一直堅信不疑,以至於在他被同盟國俘虜監禁之後,當他們被告知美軍在廣島投下了原子彈時,他和他的一些助手竟然對此嗤之以鼻,認為是美軍看守在騙他。

納粹德國為什麼沒造出原子彈?

1945年4月美英士兵及工作人員拆除位於德國海戈爾洛赫的試驗性核反應堆的場景

所以德國核計劃的失敗,恐怕也跟德國在核計劃啟動之前就損失了一些尖端人才,沒有類似重量級的科學家能發現海森堡的失誤有關。所以從這個角度,也可以說納粹德國在核計劃方面的失敗在開始之前就已經註定了。

納粹德國為什麼沒造出原子彈?物理思維2017-10-28 16:56:29

納粹德國在二戰初期的氣勢是很盛的,他們佔領了大部分歐洲領土,控制了鈾礦及重水的主要產地。更重要的是擁有海森堡這樣的天才物理學家,及發現核裂變的科學家——哈恩。

從任何角度,納粹德國都佔盡先機,擁有率先造出原子彈這一大殺器的可能性。也正是因為感到這種壓力,齊拉,維格納和泰勒這些科學家才積極推動美國的原子彈研究計劃。

實際上也確實是納粹德國率先開始研究原子彈。緊接著,美國和英國也開始研究。1940年,當時在英國的海森堡的學生派斯計算出來了U235的臨界質量只有1-2磅,這意味著造出一顆原子彈的難度要遠遠低於人們從前的想象。

此後不久的1941年,海森堡及其助手馮·魏扎克在德國正確地推測出可以利用鈽來製造核武器,並且他們隨之就提出了專利申請。值得注意的是,德國的核武器計劃並不是統一管理的,除了海森堡的小組外,德國軍方也有另外一組科學家在研究核武器。

隨著1941年下半年蘇德戰爭的全面展開,德國的工業實力被迅速榨乾,相比於美國,德國的工業實力遠遠不足以支撐一個核計劃。不論是製造鈾彈還是鈽彈都需要極大的經費和材料的投入,哪怕生產10千克的U235或鈽,都需要將近數十億德國馬克的金錢。與之對比一輛虎式坦克的造價只有25-30萬馬克,換句話說一個德國版的曼哈頓計劃將相當於上萬輛虎式坦克,而整個二戰期間德國也只製造了不到2000輛虎式坦克。

換句話說納粹德國在當時的經濟條件下,已經不可能支付得起一個核武器計劃了。此後海森堡等人只獲得了非常有限的支援,主要用於研究反應堆。

納粹德國為什麼沒造出原子彈?

二戰時期,德國的一個核武器設計圖

從科學的角度,核武器的研發挑戰並不大,1942年,海森堡曾在一次會議上介紹說只要一個菠蘿大小的核武器(鈽彈)就能摧毀一個城市,這說明海森堡對臨界質量的計算並沒有出錯。

而且他對核武器研發的技術難度的估計也是恰當的,他認為如果這個計劃得到最大程度的支援的話,最快只要兩年就能成功。但當時的納粹德國已經不可能支援這麼宏大的計劃了。

與之相反,美國的核武研究方案走的完全是一套豪華套路,曼哈頓計劃優先考慮把原子彈做出來,其次才是少花錢。美國集中了當時能網羅到的幾乎所有精英科學家,同時研究鈾彈和鈽彈,同時使用離心機法,氣體多孔膜擴散法,電磁分離法分離同位素,同時研究石墨和重水反應堆,同時研究槍式和內爆式兩種設計,最後終於在1945年7月16日試爆成功第一顆原子彈。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海森堡等德國科學家一直到美國轟炸廣島和長崎之前都自信他們在原子彈研究中是領先的,他們也許很難想象當時美國所具有的工業實力吧。

納粹德國為什麼沒造出原子彈?哨兵ZH2019-12-06 14:06:43

納粹德國是二戰時期最早發現核裂變,也是最早研究把核能用於軍事領域的國家,1938年12月,德國科學家奧托·哈恩和弗裡茨·斯特拉斯曼在無意間發現了核裂變之後,僅僅過了幾個月,即1939年4月,德國便開展了一項名為“鈾俱樂部(Uranverein)”的絕密計劃,而這個“鈾俱樂部”的主要負責人是誰呢?物理學領域的一位大神級人物——海森堡,量子力學的主要創始人,除此之外,這個絕密計劃的成員還包括蓋格、哈恩、庫爾特迪布納等一票著名科學家在內。

納粹德國為什麼沒造出原子彈?

▲海森堡和他的老師波爾

可以說,當時的德國在人才方面是絕對不缺的,先手上比其他國家更加有優勢,不過呢,一直到二戰結束,德國與真正的原子彈之間都還有著一段很長的距離,實際上就是連門都沒摸到,而不是說距離研發出原子彈僅剩臨門一腳,為什麼這麼說?首先,是德國核計劃的主管海森堡,他直到戰爭結束都沒有真正計算出核材料發生鏈式反應的真正臨界質量,當聽到美國已經給日本來了兩發原子彈之後,他的第一反應還是“這絕對不可能”,哪怕到了1946年1月3日,海森堡等人在英國戈德曼徹斯特的一個農場大廳內被捕後,都仍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計算是錯誤的。

納粹德國為什麼沒造出原子彈?

▲挪威的重水工廠

除此之外,海森堡還堅持使用重水而不是石墨來當做慢化劑來控制裂變過程,這個決定使得德國嚴重依賴在挪威的重水工廠,結果當這個重水工廠被盟軍端掉以後,德國的核計劃基本上也就擱淺了。然後,德國核計劃最終失敗的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德國沒有像美國“曼哈頓計劃”那樣完美的分工和排程能力,德國物理學家Horst Korsching在農場大廳開會時就說過,“美國人有能力進行這種級別的大規模合作,然而,這在德國是不可能實現的,德國想要取得成功,就必須要做到像美國那樣擁有巨大財力和完善的後勤來保障計劃的順利進行,但是德國政府最終認為這“炸彈專案”充滿了不確定性,是一場巨大的賭博,而最終選擇了放棄這個計劃”。

納粹德國為什麼沒造出原子彈?

▲德國的實驗性反應堆

因此,德國為什麼沒有研發出原子彈?除了海森堡的失誤導致把研究方向帶到溝裡去之外,納粹政府本身也要背一部分責任,後期對猶太人的迫害、把一部分科學家送上戰場,都造成了嚴重的人才流失(逃亡的科學家都跑到美國的“曼哈頓計劃”去了),同時,因為這個“炸彈專案”遲遲看不到結果,而戰況又越來越膠著(德國已經在戰場上開始失利,各種物資越來越緊缺),元首也更傾向於研發那些能立刻用在戰場上的各種軍事裝備,比如導彈、坦克等,在這眾多因素的影響下,最終就導致了德國核計劃的破產。

納粹德國為什麼沒造出原子彈?世界真的很大2018-07-01 09:44:03

納粹德國為什麼沒造出原子彈?

早在1939年以前,希特勒就下令儘快造出原子彈。為此,德國成立了專門的“鈾俱樂部”,指定193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沃納·海森堡,擔任俱樂部負責人之一,專攻原子彈。

納粹德國為什麼沒造出原子彈?

海森堡是地道的日耳曼人,但一直同情猶太人,堅持學術和教育對任何人都應該公平,不應摻雜政治和種族因素。1935年,他的博士生導師、慕尼黑大學物理系主任阿諾德·佐默費爾德退休時,誰來接任他,學校和德國教育部之間的爭執持續了幾年。

納粹德國為什麼沒造出原子彈?

阿諾德和學校的選擇是海森堡,但教育部認為他有嚴重的親猶太傾向而拒絕。德國物理學界一些重量級科學家、報紙雜誌也對他口誅筆伐,稱他為“隱藏在雅利安人中的猶太人”、“白色猶太人”,這便是二戰前德國科學界著名的“海森堡事件”。

納粹德國為什麼沒造出原子彈?

1938年,海森堡的母親找了希姆萊的母親,最後希姆萊分別給教育部、黨衛隊全國總隊長萊因哈德·海德里希寫了信,此一事件才算平息。海森堡的外祖父和希姆萊的父親是好朋友,倆人都是巴伐利亞徒步俱樂部的成員,兩個家庭經常在一起聚會。

納粹德國為什麼沒造出原子彈?

二戰爆發後,德國和佔領國的許多科學家,紛紛逃到美國、英國和瑞士。比如他的老朋友塞繆爾·古德斯米特,此時已移民美國。海森堡到美國講學時看望了古德斯米特,接到移民美國的邀請,但他拒絕了,說他至死也不會放棄德國國籍。

納粹德國為什麼沒造出原子彈?

但海森堡及其團隊對原子彈的研究卻毫無進展。1942年,關於原子彈,海森堡向希特勒和斯佩爾作了專題彙報,稱造一顆原子彈,需要數噸鈾235,德國無論是人力還是財力,都遠遠不能支撐這樣的研究與生產。希特勒一聽,決定放棄原子彈,研究重點改為核能源。

納粹德國為什麼沒造出原子彈?

造原子彈,德國的人力財力都不濟是事實。比如美國的“曼哈頓計劃”,投入資金數十億,參與的科學家超過1。5萬人。而德國,海森堡領導的專職科學家只有70多名,另有40多名兼職研究者,總數不超過120人。帝國為這一專案的撥款,不過200多萬馬克。

納粹德國為什麼沒造出原子彈?

但海森堡計算出造一顆原子彈需要幾噸鈾,卻是大錯而特錯。後來,他自己和他的支持者稱,他是故意計算錯誤,以誇大困難,讓德國造不成原子彈。他認為,無論為什麼樣的政權使用,原子彈都是邪惡的,不應該出現在人類世界。

納粹德國為什麼沒造出原子彈?

對他們的說法,也有人不以為然,認為海森堡在計算時犯了低階錯誤,並不是有意為之。至今,原因究竟為何,依然是一件無頭公案。

納粹德國為什麼沒造出原子彈?冰狼解說2017-11-27 08:23:29

當時德國並沒有意識到原子彈威力,而且也沒有成功的先例,他們把更多的精力花在了坦克和戰鬥機這些比較實用的武器上。

等後期意識到了,但是由於國力不足已經露出了敗象,而且原子彈需要更多的人力和財力。德國已經堅持不住了。

所以他們沒有造出原子彈

納粹德國為什麼沒造出原子彈?龍驤虎賁九天游龍2017-11-23 02:12:36

因為科學家們欺騙了希特勒,德國沒有研製出原子彈。

海森堡是當時的學術權威。他故意計算錯誤,導致無法研製出原子彈。其他科學家也是故意拖延。根據海森堡自己寫的書,他留在德國並不是為納粹效力,研究原子彈,而是為了保全德國的科技人才,二戰後,他也是德國科技實力恢復的最大功臣。

納粹德國為什麼沒造出原子彈?國家人文歷史2017-09-04 17:25:19

美國造出了原子彈,他們有奧本海默,有費米,還有玻爾,陣容是如此華麗,以至於坐落於洛斯阿拉莫斯的原子能研究中心被稱作“諾貝爾得獎者的集中營”。但德國一點也不差。的確,希特勒的猶太政策趕走了國內幾乎一半的精英,納粹上臺的第一年,就有大約2600名學者離開了德國,四分之一的物理學家從德國的大學辭職而去。軸心國流失了27位諾獎獲得者,其中包括愛因斯坦、薛定諤、費米、泡利這些最傑出的人物,但德國憑其驚人的實力仍保有對抗全世界的能力。

戰爭剛一爆發,德國就展開了原子彈的研究計劃。1939年,全世界只有德國一家在進行原子能的軍事應用專案。在捷克斯洛伐克,德國佔領著世界上最大的鈾礦。同時,德國有世界上最強大的化學工業。並且,他們仍然擁有世界上最頂尖的科學家,原子的裂變現象就是兩個德國人哈恩和斯特拉斯曼在前一年發現的。除此之外,德國還有勞厄(19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蓋革(蓋革計數器的發明者)以及魏扎克等頂尖學者。當然,他們還有定海神針海森堡,他是20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所有這些科學家都參與了希特勒的原子彈計劃,成為“鈾俱樂部”的成員,海森堡是這個計劃的總負責人。

然而,事實卻是,德國沒能造出原子彈,甚至連門都沒入。自1942年起,德國似乎已經放棄整個原子彈計劃,而改為研究製造一個提供能源的原子核反應堆。主要原因在於海森堡向軍備部長斯佩爾報告說,鈾計劃因技術原因短時間內難以產生任何實際的結果,造出原子彈不大可能。同時,海森堡又使斯佩爾相信,德國的研究仍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斯佩爾將這一情況報告給了希特勒。

由於當時戰事緊迫,德國的研究計劃被迫採取一種急功近利的方略,所有不能在六週內見效的計劃都被暫時擱置。於是,希特勒和斯佩爾達成共識:對原子彈不必花太大力氣,不過既然在這方面仍然“領先”,也不妨繼續撥款研究下去。

出人意料的是,海森堡為“繼續研究下去”所申請附加的預算只有35萬帝國馬克,近乎杯水車薪。

1944年,納粹秘密警察首腦希姆萊重新注意到原子彈計劃。他下令撥款,推動原子彈的研究,並建了幾個新的鈾工廠。可惜彼時戰爭已進入尾聲。

納粹德國為什麼沒造出原子彈?謀士說2018-02-28 22:42:48

其實,我很早以前也有這個疑惑。後來我買來大量一戰史和二戰史,還有二戰之謎等書籍,進行了解。關於這個話題,已經有歐洲的軍事專家分析過了。納粹德國並非造不出原子彈,而是科學家不為希特勒賣命。

納粹德國為什麼沒造出原子彈?

納粹德國不是造不出原子彈,而是科學家根本不想為希特勒造,故意拖延時間。其實,1939年德國科學家就發現了鈾原子核裂變,在當時的德國又有很多猶太人科學家。由於希特勒的迫害,一部分科學家逃亡了美國。其實,當時很多逃到美國的科學家都曾在德國學習。

要知道德國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源地,德國威廉一世在統一普魯士以後,德意志大力興辦教育,發展科學技術。在一戰之前,很多牛逼的技術都在德國誕生。而德國一時間,成為歐洲人才的搖籃,其工業突飛猛進,成為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源地。當時德國的國內生產總值,把歐洲其他老牌帝國遠遠甩在了身後,所以以英、法為首的歐洲霸權國家,在威廉二世的時候就感覺到了來自德國的威脅,德國敢發起第一次世界大戰,都是有綜合國力支撐的。

納粹德國為什麼沒造出原子彈?

在德意志統一後,比如日本就從德國偷學技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又結盟,很多德國技術被輸送到日本。所以, 現在的日本就翻版了很多德國技術。希特勒能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德意志的工業發達有很大的關係,除了德國的工業發達,在科學文化教育等領域都領先英法,所以在原子彈的發現上,也是德國科學家最先發現的。

關於核裂變最早從德國科學家的論文當中公佈於世,最後在整個歐洲引起了轟動。希特勒發起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大約在1942年,其實就有能力製造原子彈了,但是科學家很不配合他的工作。這個殺人狂魔,一旦掌握了原子彈的技術,當時的歐洲估計會遭到滅頂之災,政治家們玩的遊戲,科學家可不願意深陷其中。所以,那些科學家,漫不經心的研究原子彈,直到德國投降都沒有研究出來。

納粹德國為什麼沒造出原子彈?立志成蟲2017-09-01 12:39:57

看看美國的“曼哈頓”的計劃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就知道德國在原子彈的研製投入嚴重不足,甚至沒有這個實力。納粹迫害猶太人,包括愛因斯坦這樣的科學巨匠只能離開德國,很多科研機構被納粹接管,狂熱的納粹法西斯分子是搞不來科學的,光是在科研隊伍這方面德國的專業人才就已嚴重匱乏。留在德國的科學家大多數頭腦清醒,有獨立的思考能力,對納粹的態度是懷疑和反對的,明著不反對納粹,實際上在裝樣子消極怠工,在理論上和圖紙上未必是真的弄不出來。德國本來是最早發現核裂變原理和最早研製原子彈的,在戰爭初期德軍“戰果輝煌”,希特勒認為不需要原子彈也能打贏戰爭,於是就不怎麼重視了,下令只研製6個星期就可以完成設計用於實戰的武器裝備,原子彈投入的科研資金少的可以忽略不計。科學家們就算能在圖紙上把原子彈弄出來,但終究只是理論,製造出能用於實戰的原子彈離不開尖端的工程師和技術工人,可惜大多都派去搞別的武器專案了。到德國敗相已顯,希特勒才重視起來,用於研製原子彈的石墨需要高純度的,又被反納粹人士背地裡換成了摻有雜質的。石墨指望不上,只好用來自挪威的重水,重水工廠又被英軍給炸燬了,從時間上說,納粹德國已經不可能再製造原子彈了

納粹德國為什麼沒造出原子彈?農夫三拳有點er疼2018-02-25 11:04:39

謝謝相邀。今天小編來替大家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原子彈是核武器的一種,它是透過核反應的光熱輻射,感應放射性和衝擊波為條件造成巨大的殺傷和和破壞作用,來達到某種目的具有大殺傷力的武器,其產生核輻射的惡果能夠持續數十年乃至上百年。

其實,在當時德國是最有能力首先造出原子彈的,達到對其他國家進行核威懾的目的,稱霸世界的夢想,然而一手好牌卻被打的稀爛,正因為這樣,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國家才有了喘息的機會,得到了最終的勝利。下面小編為大家分析一下納粹德國沒能造出原子彈的原因:

第一點:從研究核武器的機構來說,當時德國有很多的研究部門,研究的方向也是相對分散,本來資源就不多,但是卻各幹各的,一點也不懂“眾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輸在沒有團結一致,專心研究上。

第二點:從研究的科學人員來說,納粹德國一上臺就趕走了大批猶太科學家。例如鈾提純用的氣體擴散法和電磁分離法在當時是研究原子彈非常重要的技術,而他的發明人赫茲也不能倖免於難。在納粹德國的迫害下,一大批搞科研的科學家可謂是“死走逃亡傷”,剩下了只會瞎指揮的二愣子。

第三點:從耗資來說,核武器需要花費很大的一次錢財,具體可參考美國的曼哈頓計劃4000億,而當時德國國力有限,而且和很多國家交戰,不可能抽出大筆錢來研究這個尚不明確的未知武器。

第四點:自從美國參戰以後,對德國本土進行了大規模的轟炸,德國的重水廠,核武器廠等大批工廠被炸得體無完膚,早已無力生產。自從44年以後,從事原子彈的科學家把大部分時間都花費在了躲避轟炸,條件非常艱苦。

第五點:從核武器的必要原料來說,因為核武器是一個未知武器,當時所需的原料,重水等等相對稀缺,不可能短時間內湊齊。由於無法估計核材料總量,科學家的失誤預估值上下限差100倍。

第六點:德國當時研究武器提倡“多快好省”的思維方式,而核武器這個未知的武器,誰也不知道它有多大威力,還要研究多長時間才能投入戰鬥,還要耗資多少,最終是否能成功等等一系列疑問。

1945年,美國在日本的廣島長崎投下了兩顆原子彈,加速了世界法西斯的滅亡,還了世界人民一個和平的環境。

總而言之,最後小編想說,老天是公平的,勝利的天平最終總會偏向正義的一方。

本人原創,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納粹德國為什麼沒造出原子彈?孫博士侃歷史2018-04-07 08:07:54

1939年7月,一篇名為《獲取原子核的能量在技術上是否可行?》的文章引發了全世界的關注,其作者是哈恩化學所的物理學家佛魯奇,9月德國軍需部成立了一個代號為“驅動火箭的新能源研究”的“鈾俱樂部”,物理學家海森堡和馮·魏扎克等也被召入這個俱樂部,看起來,在這場科學主導的軍備競賽中,德國領先了。

納粹德國為什麼沒造出原子彈?

海森堡

的確,德國不但擁有豐富的高科技人才,還大量擁有核武器製造所必須的鈾礦資源,除了其國內的薩克森鈾礦,他們還攫取了捷克斯洛伐克的瀝青鈾礦,霸佔了比利時1200多噸精選鈾礦石。然而德國最終卻沒能造出原子彈,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希特勒上臺後,德國對猶太人等非日耳曼民族實施種族歧視和迫害,這導致了大量高階人才的外流,僅1933年,就有20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辭職,包括11位物理學家。

納粹德國為什麼沒造出原子彈?

其次,德國科學界對近代物理學打壓嚴重,勒納、斯塔克等人從20年代就致力於“日耳曼物理學”的研究和分類,迎和納粹的“日耳曼是最優秀的民族”這類宣傳,這些與納粹高層聯絡密切的科學家見不得近代物理學的蓬勃發展。

再次,以戈林為首的德國軍方高層只注重能有眼前實效的研究,這導致一些稀缺材料、經費等在原子能研究方面的投入都嚴重不足,也制約了研究的進行。

最後,與美國相比,德國對核研究意義的認識嚴重不足,而美國不但自己緊鑼密鼓的推進研究,還破壞德國的進度。比如“曼哈頓計劃”總部曾派出一個諜報小組,在1942年破壞了德國位於挪威的重水工廠,而德國在此後也沒有足夠重視工廠的保護,1944年2月,當他們想將重水工廠搬運回德國國內時,美國的特工們卻將德國重水生產裝置和最後一批重水一起沉入了海底。

納粹德國為什麼沒造出原子彈?

德國在挪威的重水工廠

1945年後,德國在戰場上已經走到了盡頭,也無力在進行核研究。就這樣,德國在這場核軍備競賽中,由先進變為落後,始終未能造出原子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