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出現的“百家爭鳴”中代表學派的思想有何區別(通俗講解)?楊朱學派2018-06-14 22:04:20

一、儒家思想。

親親之愛。

把君主和權力關進牢籠。

立法為民,司法獨立,疑罪從無,不罪無辜。

放開言論,求同存異。

對於奴役人民的暴君,必須誅殺。

二、法家。

以刑罰捍衛君權,奴役臣民。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

法律體現君主的意志,君主必須牢牢鉗制刑罰。寧枉勿縱,夷租連坐。

以陰謀詭計捍衛君權,奴役臣民。

實行愚民政策。扼殺思想,扼殺言論,讓人民成為沒有思想,沒有靈魂的行屍走肉,任由君主驅使。

三、道家。

順應自然法則和客觀規律。

世界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辯證法:柔弱勝剛強,對立統一規律。

認識論:……

等等。

四、墨家。

天志、兼愛、非攻、節用、節喪、尚賢、尚同。扼殺人的一切精神需求。

五、楊家。

又稱楊朱學派。核心思想是重生,貴己。拔一毛而立天下,不為也。

六、鬼谷門。

揣摩——揣摩君主心理,拍君主馬屁。

七、黃老。

以儒道思想哄天下,以法家思想治天下。

黃老學派一言蔽之——民予則喜,奪則怒;聖王知其然,現予之情,不現奪之理。

即用儒家思想造福於民時,要大肆宣傳。用法家思想作惡害人時,要隱藏起來,使人不知。

八、名家。

名家把孔子所言的正名,發揮的淋漓盡致。

名家擅長詭辯。最著名的命題是白馬非馬。

馬者,名形也。白馬者,命形、色也。命形非命形色也。這是此命題的基本論據。

九、還有魏囂、它眸等一些小學派。不再贅述。

春秋戰國出現的“百家爭鳴”中代表學派的思想有何區別(通俗講解)?

春秋戰國出現的“百家爭鳴”中代表學派的思想有何區別(通俗講解)?浸淫之辭2018-06-15 01:33:00

只說有制度主張的吧。

儒家,衍生出法家。道家,衍生出墨家。

儒家

主張【仁愛、親親為大】裙帶關係結黨營私弊端之源頭。【非天子不議禮,不制度,不考文】主張君主專制,君聖立法不顧百姓需求。用禮樂教化干涉百姓思想和行為,如同模具,利於統治。現在沒有君王做靠前,處境尷尬。

法家

出自儒家,卻更加變本加厲,從干涉到限制,對待百姓如同囚犯。漢朝被儒家自己拋棄,所以漢儒成功洗白,從新被君主信任,甚至發展到獨尊儒術。現在被誤認為依法治國,但這個法依然和儒家一樣是上位者定的。

道家

又稱古之道術,以老莊為代表,是華夏正統思想。主張不干涉,小國寡民的非流動性穩定。後來甚至發展出楊朱學派,就是一毛不拔的出處。雖然思想傳承正確,但因無為而遁道,讓華夏正統遺失。現在落得只能歸為哲學範疇。

墨家

完全就是為了反對儒家而出現。制度上主張《尚賢》《尚同》舉百姓通義於上而用,一同天下之義。不同於儒家上位者立法,墨家是一個民義立法的過程。主張《兼愛》與儒家的愛是施予相反,墨家認為愛是接受,兼愛是互相接受,是做人的底線。同時《非樂》反對儒家的禮樂制度,並不是儒生誹謗反對音樂。可以說墨家就是要反對儒家的一切,因為儒家就是背叛華夏正統古之道術的。雖然最後失敗了,至少比傳統道家多了爭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