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一件銅器上分辯是失臘法還是範鑄法?使用者128206283818512020-02-29 04:32:19

最初青銅器的鑄造方法就是範鑄法,而到了春秋晚期才有失蠟法。兩者之間最簡單的辨別就是範鑄法有範線,而失蠟法沒有。 “失蠟法”又名“熔模法”,即用蠟製作所要鑄成器物的模(蠟模),然後在蠟模的外表塗上溼泥漿(塗泥漿的厚度就是鑄器的壁厚),幹後成為泥模。制泥模時也留好澆注口,塗上耐火材料使之硬化,陰乾後加熱使蠟熔化流出,再入窯焙燒,就形成了有空腔的鑄型,把鑄型埋入沙子中,從澆注口灌入熔化的青銅液,待青銅液冷卻凝固後便可將所鑄銅器取出。失蠟法鑄造的優點是:製作鑄模時不需要開模,外模也不用分成數塊,空腔厚薄均勻,壁厚最小可以3毫米,鑄件的形狀很少受到工藝限制,表面有一定的光潔度,它的最大特點是用低熔點材料做“模”,簡化了制模的工藝,可以製作任何器形,在鑄速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是我國三大鑄造技術之一。所鑄的銅器上沒有範痕,也沒有墊片的痕跡,耳、足、鑑等處都沒有殘存的範土,這些都是與陶範法鑄造青銅器明顯不同。失蠟法產生的年代目前不詳,在我國史書上也沒有記載。目前已知最早使用失蠟法鑄造的青銅器是1978年5月在河南省浙川楚國王於午墓出土的青銅禁。從工藝上看,失蠟鑄造的技術已經相當成熟。故失蠟法鑄造工藝的發明應在春秋中晚期。戰國時期,許多器形和裝飾都很複雜的青銅器,都是用失蠟法鑄造的,如河北省平山縣中山國出土的青銅方案和湖北省隨縣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的尊和盤。 萊垍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