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的本名是什麼?為什麼不提自己的本名?莫安營2019-04-26 00:38:30

一、很多作家的本來名字,不宜提。因為……實在不好聽呀!

要想成為一名作家,首先得有一個好名字。道理很簡單:一、作家會做文章。二、名字都取不好,叫人如何相信我會做文章。

比如,我們的魯迅先生,本名周樟壽。本來嘛,此名不算太壞,可他依然不滿意,硬要改為周樹人才罷休。從周樟壽到周樹人,我們就知道,一位天才作家誕生了:這個名字頂呱呱的好。“樹人”,既切“樟”,還雙關,一般人是憋不出來的。從善如流,見賢思齊,弟弟周櫆壽、周松壽也分別成為周作人、周建人。都是上好之名,只可惜周作人,不好好作人。

魯迅是筆名。他還用過索子、小孩子、風聲(很緊?)、尊古(竟然尊古?!)、黃棘等等眾名筆名。魯迅還善於給小說中人物取名。小說好不好,人物名字也很重要。阿Q之Q,人腦後拖著一條辮子,形象生動,而且,Queue,確實是辮子的意思。《藥》中的夏瑜,是在紀念秋瑾。夏與秋,瑜與瑾,順理成章。三國周瑜,字公瑾。諸葛瑾,字子瑜。懷瑜握瑾兮……古人常瑜瑾連用。魯迅雖尖刻,偶然也玩點幽默,比如《高老夫子》中的“高爾礎”,顯然是在開“高爾基”的玩笑。

莫言的本名是什麼?為什麼不提自己的本名?

再如老詩人艾青,本名蔣正涵。之所以叫艾青,據說是因他對老蔣不滿,所以在寫“蔣”字時,草頭下直接打X。艾青,正適合做詩人的名字。畫家艾軒,是艾青的兒子,油畫畫得好。他們家直接姓艾了。

又如朱自清,本名朱自華。小動干戈,略加調整,名字的格調也能立即升高。後來,他果然教授於清華,還寫出了《背影》等妙文。

至於莫言,原名管謨業。他取筆名,與金庸先生一樣,用的是拆字法,把那個“謨”字分開。作家,是揮筆寫出來的,不是用嘴說出來的,所以莫言。當然,莫言說話的水平也是一流的。我有一位混作家圈的損友,他遠遠的與莫言有數面之緣。據他說,論忽悠,莫言實在是太厲害啦,吹枯噓生,都不在話下。怪不得人家能榮登諾臺。

莫言的本名是什麼?為什麼不提自己的本名?

二、當筆名成為一個著名的符號時,即使原名挺好的,也應掃進歷史的垃圾堆,不宜再提。有一種學問,叫現象學。現象學,差不多就是符號學。人們短淺的眼光,總是願意被那些熟悉的符號矇蔽。一見某個被強加或誤導的符號,不免趨之若鶩。真的跟鶩鳥差不多,鳥人嘛。到了這個地步,那個著名的符號就好比一面金字招牌,即使是我這樣境界不低的人,也是恨不得天天掛在脖上胸前、招搖過市的。成為人們的焦點,此誠世間之美事,誰不想啊,想得美哦。焦點的好處實在太多!就是要做個訪談,也須成為焦點才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