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生逢燦爛的日子》這部電視劇是怎麼評價的?小哥哥說電影2019-10-28 11:25:48

電視劇《生逢燦爛的日子》這部電視劇以北京小衚衕裡普通人家的悲喜故事為題材,一路演繹這戶人家四兄弟從上世紀七十年代末一直到當下的人生歷程。地道濃郁的京腔京韻,充滿懷舊氣息的時代印記,這樣一部劇應該有一定的“觀眾緣”。據悉,剛剛開播,北京衛視的52城收視便破1,位列省級衛視黃金檔收視第一。根據這個資訊,一些娛樂媒體馬上下結論認為,《生逢燦爛的日子》已經獲得了口碑和收視的雙豐收。

真的是這樣嗎?實際上,這部劇剛剛開播,要求觀眾對其作出一個比較全面的評價,實在還為時過早。但是如果到網上看一看彈幕評論,觀眾最為集中的“觀後感”並不是對其褒揚,壓倒性的說法就是演員扮相太老,不符合角色形象。

這個看法是準確的。從已經播出的幾集來看,扮演四兄弟的演員除了老四有一點青春相以外,其他幾位都已經“老態龍鍾”,讓人難以接受。這部劇的開端是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其時四兄弟中除老四還是一個幼兒外,老大、老二、老三三兄弟都是十幾歲的青澀少年,目前的故事發展剛剛進入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離他們的少年時代還沒過十年,扮演老大、老二、老三的演員就分別換成了姜武、張嘉譯和果靖霖。當他們出場的時候,觀眾無不大吃一驚,因為這三兄弟其時年齡應該還在20多歲,正是青春時期,但給人的觀感一個個都是小老頭了,觀眾必須透過情節的推進才能漸漸把這幾位演員與其所扮演的角色對接起來。

演員都有自然年齡,但是,影視業的化妝術完全可以克服這種演員年齡和角色年齡的差距,將一個五六十歲的女演員化妝成年方十八的窈窕少女,並不是太難的事。但是,《生逢燦爛的日子》卻省去了這道“工序”,讓姜武、張嘉譯等人直接以他們的自然形象出現在螢幕上。導演為什麼要這樣做?只能有一個理由,就是這部劇需要以這些演員的市場知名度來提高作品的收視率。在劇組看來,假如將他們幾位演員化妝得讓觀眾看不出他們是誰,就不能產生劇組希望得到的廣告效應了。

但是,這種演員形象與角色形象的脫節,儘管突出了演員,卻因為與角色形象不合而損害了作品的藝術質量。姜武等人與扮演父親的劉佩琦站在一起,更像兄弟而完全不像父子,特別是姜武對著徐潔兒扮演的母親一聲聲地叫“媽”時,給觀眾帶來的感受不是親切而是有點肉麻。很顯然,劇組在選擇演員上面,只是注意到了演員的知名度,未對演員進行合適的化妝,使他們的形象貼近角色的身份,是對觀眾的不尊重。因此,如果說這部電視劇創下了收視第一的成績的話,觀眾很可能只是因為仰慕演員之名而坐在了電視機前,而不是為了去看這個故事。實際上,幾位演員在這部電視劇中的“本色表演”,對他們本人來說也未嘗是好事。一個優秀的演員,在作品中應該隱去自己的身份,讓觀眾忘記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對作品故事的欣賞之中,而現在這種演員在劇中蓋過了角色的情況,只能證明這幾位演員的戲路太窄。

《生逢燦爛的日子》這部電視劇剛剛開播,它到底是怎麼樣的一部作品,是否能收到足夠的肯定,現在還無法下結論。作品剛剛開播,就忙著認為它獲得了口碑和收視雙豐收,這反映出了影視評論界的一種浮躁風氣。目前,我國的影視業發展很快,但相關的影視評論卻很滯後,很多評論習慣於說捧場話,說過頭話,缺乏對作品實事求是的分析。其實,就《生逢燦爛的日子》這部作品來說,除了演員扮相過老以外,就作品本身而言,人物角色的概念化也比較嚴重。老二從一個頑劣少年如何變為一個成功的商人,甚至要謀求做人大代表,其間沒有一個角色變化的過程,缺少說服力。如果這部作品在後續缺乏足夠的能夠打動觀眾的情節推進,《生逢燦爛的日子》不能算得上一部優秀的作品。

大家對《生逢燦爛的日子》這部電視劇是怎麼評價的?

大家對《生逢燦爛的日子》這部電視劇是怎麼評價的?

大家對《生逢燦爛的日子》這部電視劇是怎麼評價的?

大家對《生逢燦爛的日子》這部電視劇是怎麼評價的?

大家對《生逢燦爛的日子》這部電視劇是怎麼評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