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王安石稱“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為千古第一語?包子的廚房筆記2019-11-27 09:03:02

這句詩以及陶淵明都是隱逸文化的代表,這個隱逸還不是遠離塵世、不食人間煙火。陶淵明相信“小隱在山林,大隱在市朝。”即使是住在深山老林之中,如果心靜不下來,擺脫不了名韁利鎖的話,那也算不得“隱”。

有一個著名的典故叫“終南捷徑”,“隱居”於終南山之中,其實心還在朝廷之上;如果真的能夠做到物我兩忘,即使在市井之中,甚至在朝堂之上,人也照樣可以獲得寧靜和自由。摒棄了世俗追名逐利這種價值觀之後,人需要找到一個新的價值觀,這新的價值觀的支撐點在哪裡?或者說,人為什麼要活著?人應該怎麼樣活著?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辭官歸隱了,不需要上班了,有時間了,所以就在自家籬笆之下,隨隨便便摘幾朵菊花。在這閒適之中,不經意間一抬頭,鬱鬱蔥蔥的南山映入眼簾。

這個南山是什麼山?陶淵明的隱居之地在柴桑,就是今天的江西省九江市。九江市南邊就是雄偉高大、風景秀美的廬山。李白《望廬山瀑布》寫道:“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可以看出廬山的高大;蘇軾《題西林壁》寫道:“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是指廬山地形複雜。可是在陶淵明眼裡不一樣,這一座高山既沒有讓他產生高大的壓力,也沒有讓他產生複雜的壓力,一抬頭,一下子南山就是廬山,就被他收入眼底了。何等的自然,何等的閒適!

另外我們看看為什麼是“悠然見南山”而不是“悠然望南山”?其實答案很簡單,“見”是無心的,“望”是有心的;見就見了,見與不見,南山就在那裡,沒有什麼思想波動;有心之望,一望之下,可能會引發感嘆自然之美,也可能會引發思古之情,會讓心情不再平靜,所以“見”顯得更加自然。陶淵明已經心遠地自偏了,何必要再去做有心之舉,何必再去望南山呢?

更進一步解讀,“悠然現南山”,誰悠然?第一層理解是詩人悠然,詩人悠然之間就看見了南山;第二層理解是南山的悠然,看見了南山的悠然。詩人是悠然的,南山也是悠然的,人和山之間物我兩忘,彼此合一,這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之道。

看見了南山,看到了什麼?“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山嵐繚繞,在夕陽的照耀下,美不勝收,此時飛鳥歸來,正成群結隊的返回棲息的山林之中。此情此景,也可以對照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的兩句話:“雲無心而出岫,鳥倦飛而知還”,無心是最重要的。所有這一切,這秋天的菊花也好,這南山也好,這雲彩也好,這飛鳥也好,乃至於詩人也好,全都沒有任何心機,全都憑著本性生活著,人和自然就是在這樣的情境之下,實現了完全的和解,也實現了完全的融合。此正是“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

那在這樣的生活境界之中,陶淵明找到沒有找到人生的真諦呢?“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這樣的生活之中,是飽含著人生的真實意義的,可是想要說出的來的時候,卻發現已經找不到合適的語言去表達。為什麼找不到?是因為這個真意絕不是用理性的思考、冷靜的分析能夠得來的,這是要用全部的心靈、身心一起去感受的,這種感受出來的結果,是佛家的不可說,拈花一笑,也是道家的“道可道,非常道。”

儒家名言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個“獨善”並不應該是失意之後的無奈之舉,它應該是一種自然而然的退步和轉身,轉身之後才現海闊天空,這樣才能夠有一種悠然的存在。如果人永遠陷在名韁利鎖之中,就算退回去了,又怎麼會有悠然的採菊,悠然的南山,悠然的人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