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國1號界碑邊的標誌是什麼意思?糟糕的衛道士2019-05-02 16:11:40

大清國一號界碑正好處在中國大陸海岸線與陸地邊界線的交匯點,系光緒十六年(公元1890年)所立的第一塊界碑,故稱大清國一號界碑。一個多世紀以來,這塊歷盡風雨的巨石就這樣巍然屹立著,向每一個遊客訴說著100多年來的滄桑歷史。垍頭條萊

1885年6月,清政府和法國(越南當時為法國殖民軍佔領)在天津簽定《中法越南條約》,條約規定,兩國邊界自竹山起界,循北侖河自東向西,以河心為界線。其中以河為界的,雙方各於已方河岸相對立石,以山為界的則雙方共立一塊界碑,一面書“大清國欽州界”(當時東興屬欽州府轄),一面書“大南”(即越南)。大清國一號界碑位於東興市竹山村,奕稱竹山村一號界碑,該碑高1。7米,寬0。7米,厚0。4米,用沿海所產的海蝕巖鑿成。上面正楷陰刻的字為“大清國欽州界”。萊垍頭條

大清國欽州界界碑在東興市內共有八塊(廣西境內共有33塊,碑文“大清國欽州界”,系清界務總辦、四品頂戴欽州直隸知州李受彤所書)。頭條萊垍

據史料記載,公元1886年11月至1888年5月間,清政府清政府欽差勘界大臣、鴻臚寺卿鄧承修與法使會勘疆界。條萊垍頭

開始,法使仗勢欺人,要將白龍半島一半劃出中國,在白龍半島上豎埋第一號界碑。鄧承修正氣凜然,據理力爭,終將起界定在竹山,維護了國家主權。條萊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