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裡有的巡撫是三品,有的巡撫是二品,清朝的官街到底是怎樣設定的?四川達州人2019-02-28 15:35:27

明代巡撫最初不是定製。與總督一樣是臨時派遣,後面形成定製。

清代逐步完善,統一規定巡撫從二品,加兵部吏部侍郎或者左副都御史為正二品,管轄本省軍政民政。

實際操作中巡撫侵奪了布政使(從二品,相當於省長)、按察使(正三品,省司法監察主官)、學政(無品特派員,相當於省的教委主任,招辦主任)的實際職權,本身也有直屬軍隊撫標,對轄區綠營、官員有極大控制權,號稱制臺。

電視劇裡有的巡撫是三品,有的巡撫是二品,清朝的官街到底是怎樣設定的?甬城阿斌2019-02-27 18:23:42

明朝時,省一級地方行政長官叫布政使,司法長官叫按察使。後因軍事需要,特在某一地區設巡撫,行使職權期間,省級官吏須聽命,事畢後巡撫也就撤消。後來因軍事頻繁,巡撫漸成定員,凌駕於布、按之上,作為一省最高官員,甚至在兩、三巡撫之上再設一個總督,甚至在總督之上還有“督師”,那是掛兵部尚書銜的大員了。明朝的巡撫品級較低,一般以三、四品為常見。清初承明制,後來漸漸固定下來,巡撫作為正二品大員的省級首長,統轄布、按二司,總督在品級上比巡撫高一級,但督、撫並非上下級,而是平行的,朝廷就是要督、撫互相牽制,免得象唐朝節度使那樣尾大不掉。由於職權劃分不清,清朝督撫不和、扯皮是很常見的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