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不知名的超級大馬蜂、誰見過?使用者17896250306877562019-09-21 22:00:47

群居,春季中午氣溫高時活動最勤,晚間歸巢不動,喜光。

簡介馬蜂,學名“胡蜂”,又稱為“螞蜂”或“黃蜂”。體大身長毒性也大,膜翅目(Hymenoptera)細腰亞目(Apocrita,過去稱為針尾亞目(Aculeata〕)內除蜜蜂類及螞蟻類之外的能螫刺的昆蟲。是一種分佈廣泛、種類繁多、飛翔迅速的昆蟲。屬膜翅目之胡蜂科,雌蜂身上有一根有力的長螫針,在遇到攻擊或不友善干擾時,會群起攻擊,可以致人出現過敏反應和毒性反應,嚴重者可導致死亡。馬蜂通常用浸軟的似紙漿般的木漿造巢,食取動物性或植物性食物。

生活習性黃蜂為有社會性行為的昆蟲類群。蜾蠃科的種類平時無巢,營自由生活,在產卵時,由雌蜂築一泥室或選擇合適的竹管,產卵其中,同時貯藏在捕來之後經螫刺麻醉的其他類昆蟲的幼蟲或蜘蛛。一室一卵,分別封口,由卵孵出的幼蟲取食所貯存的獵物。化蛹和羽化成蜂以後,即咬破巢口飛出。 其他種類的胡蜂一生營巢而居。蜂群中有後蜂、職蜂(或稱工蜂)(雌性)和雄蜂的區別。後蜂為前一年秋後與雄蜂交配受精的雌蜂,它們把精子貯存在貯精囊中,到本年分次使用。雄蜂在交配後不久即死亡。天漸冷時,受精雌蜂紛紛離巢尋覓牆縫、草垛等避風場所,抱團越冬。翌年春季,存活的雌蜂散團外出分別活動,自行尋找適宜場所建巢產卵。它們所產的受精卵形成雌蜂,未受精卵形成雄蜂。由於職蜂增多,蜂巢逐漸擴大。職蜂負責築巢和飼育幼蟲。中國中部地區每年有3次發生高峰。秋後,巢中的雄蜂約佔總數的1/3,為一年中雄蜂最多的時期。馬蜂休息時翅縱褶覆蓋在身體上。

肉食性,多數有社會行為,是農林害蟲的天敵,也是養蠶業、養蜂業的害蟲。由於麻風含有神經性毒素。 因此成蟲、幼蟲和蜂巢均可入藥,蜂毒是昂貴的良藥。但人畜誤碰蜂巢,群蜂追螯,常致受傷,嚴重者會引起死亡。常在人的居住地區築巢與活動。包括19個科,常見的有胡蜂科和馬蜂科。馬蜂吃昆蟲屍體,也很喜歡甜食。城市樹木花草增多為馬蜂提供了豐富的昆蟲 和蜜源等食物,垃圾堆裡也有大量適合馬蜂吃的食物,使生於野外的馬蜂越來越多地遷居 城市築巢。馬蜂的生活習性各異,它們根據自身對通風、光照、透氣的不同要求,有的選擇在樹上生活,有的選擇在牆上生活。而且,它們在選擇棲息地時,還要考慮會不會被水淹。 通常馬蜂的習性一般不會主動攻擊人,與人為敵,大都是感覺到自身生存受到威脅,是一種自我保護的行為。

一般氣溫在12~13℃時,胡蜂出蟄活動,16~18℃時開始築巢,秋後氣溫降至6~10℃時越冬。春季中午氣溫高時活動最勤,夏季中午炎熱,常暫停活動。晚間歸巢不動。有喜光習性。風力在3級以上時停止活動。相對溫度在60~70%時最適於活動,雨天停止外出。胡蜂嗜食甜性物質。在500米範圍內,胡蜂可明確辨認方向,順利返巢,超過500米則常迷途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