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法鍊銅的原料?大海的傳說dh2022-07-18 11:51:45

溼法鍊銅原料為鐵與膽礬

溼法鍊銅也稱膽銅法,就是把鐵放在膽礬(CuSO4·5H2O)溶液(俗稱膽水)中,使膽礬中的銅離子被金屬置換成單質銅沉積下來;再將置換出的銅粉收集起來,再加以熔鍊、鑄造。

溼法鍊銅是一種古老的鍊銅法。根據歷史記載,自硫酸銅溶液中用鐵置換提銅的方法,即所謂膽銅法,在中國北宋王安石變法時期已經應用於生產。北宋末年的膽銅產量約佔銅總產量的15%~20%.據《宋史•藝文志》記載,張甲著有《浸銅要錄》一卷,可惜已經失傳。

膽銅法生產有烹熬法和浸泡法兩種。烹熬法據《夢溪筆談》記載:“信州鉛山縣有苦泉,流以為澗,挹其水熬之,則成膽礬,烹膽礬則成銅。熬膽礬鐵釜,久之亦化為銅。”浸泡法據《宋史•食貨志》記載:“浸銅之法,以生鐵鍛成薄片,排置膽水槽中,浸漬數日,鐵片為膽水所薄,上生赤煤,取括鐵煤,入爐三煉成銅。大率用鐵二斤四兩,得銅一斤……所謂膽銅也。”膽銅法是中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產活動中創造出來的溼法鍊銅法。這些記載表明,中國早在公元10世紀前就已掌握了溼法鍊銅技術,而世界上其他國家直到16世紀才掌握這種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