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現代化道路的要求?桔子的天空2021-06-21 16:49:28

一是如何充分地、科學地、合理地利用好農業資源,使其各得其所,產生最大效率;

二是如此眾多的農產品被生產出來之後,如何適應社會需求的變化,進入加工、流通等領域,同時這些領域也必須要發展。所以發展農業的產業體系,第一講產業結構的最佳化,第二講產業鏈的延長和價值鏈的增值。

生產體系講的是運用什麼樣的手段去從事生產。著重在於農業的科技進步,包括從良種培育到栽培、養殖技術的創新,到使用各種先進的農業技術裝備,一直到加工營銷的技術等,以此實現傳統農業加快向現代農業的轉型。目前農業科技進步對農業增長的貢獻率約為56%、農業全程機械化率約65%。

經營體系講的是如何讓資源、資金、技術、勞動力等要素實現最佳化組合,形成強大的生產能力,投入到農業生產、經營和執行中。

其次,健全農業支援保護體系。

入世之後,我國逐步取消了農業稅,實行了對農業各種各樣的支援和保護政策,農業支援保護體系才逐步建立起來。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國農業支援保護體系真正建立的時間不足20年,仍然缺乏經驗,但是已經取得了非常明顯的成效,比如我國糧食生產連續十幾年豐收就和國家的支援保護政策分不開。

如果有心支援但方法不對,可能也會帶來負面效應,所以十九大報告特別強調要“完善農業支援保護制度”。在此過程中,要認真學習發達國家的補貼方式,因為要符合WTO規則中對農業支援保護的規則。所以正在進行的東北玉米定價機制和收儲制度改革,提出“市場定價、價補分離”,既要讓市場發揮作用,又不能虧待農民。在這樣的背景下怎麼完善各種大宗農產品的定價機制、補貼政策、收儲制度,這是未來農業發展非常重要的方面。

第三,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

在農業現代化程序中,必然會發生土地流轉、集中、規模經營的現象,但是中國的國情是很難在短期內讓大量的農民退出農業來實現土地的大規模經營,這需要條件和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