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痺證有哪些症狀?白老師談健康2018-11-17 22:02:05

痺證是指由於風、寒、溼、熱等邪,痺阻經絡,氣血執行不暢,引起以肢體關節、肌肉疼痛、腫脹、酸楚、重著、麻木,甚或活動不利為主要症狀的病證。臨床上表現為反覆發作,病變往往由少數單個關節累及周身多個關節,且病情逐漸加重。

對於痺證的命名,歷代醫家根據病因、症狀特徵、病位等分類,如風痺、行痺、五體痺、五臟痺、痛風、鶴膝風、歷節風、白虎病等;若病情頑固、久延難愈、且骨節變形者,又稱之為頑痺、尫痺。本病臨床頗為常見,輕者經治可愈,重者關節變形,甚至喪失勞動力,終至殘廢。

根據痺證的臨床表現,西醫學中的風溼性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骨關節炎、痛風、強直性脊柱炎、坐骨神經痛、肩關節周圍炎等均屬於本病範疇。其他風溼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乾燥綜合徵、硬皮病、皮肌炎、白塞病等,當病變累及關節而出現痺證證候者,亦可參考本篇內容進行辨證治療。

【病因病機】

一、病因

風寒溼熱之邪,乘虛襲入人體,引起氣血執行不暢,經絡阻滯;或痰濁瘀血,阻於經隧,深入關節筋脈,皆可以發病。同時痺證的發生,與體質的盛衰以及氣候條件、生活環境都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本病的病因可分外因與內因兩個方面。

1.外因

感受風寒溼熱之邪,其中以風為主,常夾雜他邪傷人,如風寒、風溼、風熱、或寒溼、風溼熱等多邪雜感。

(1)風寒溼邪:由於居處、勞動環境寒冷潮溼,如坐臥溼地,涉水淋雨,或長期水下作業,或出入於冷庫,或陰雨潮溼季節感受寒溼之邪。此外還可因地區條件影響,如北方多寒冷,東南多潮溼,均可因風寒溼邪入侵而致病。如張子和《儒門事親·痺論》說:“此疾之作,多在四時陰雨之時及三月九月,太陰溼土用事之月。或凝水之地,勞力之人,辛苦過度,觸冒風雨,寢處浸溼,痺從外入。”

(2)風溼熱邪:外感風熱,與溼相併,或風寒溼痺,鬱久化熱,而致風溼熱合邪,痺阻經絡、關節為患。

2.內因

(1)勞逸不當:勞倦過度,耗傷正氣,機體防禦功能低下,或勞後汗出當風,或汗後用冷水淋浴,外邪乘虛入侵。

(2)體質虧虛:素體虛弱,平時缺少體育鍛煉,或病後、產後氣血不足,腠理空疏,衛外不固,外邪乘虛而入。正如嚴用和《濟生方·痺》所云:“皆因體虛,腠理空疏,受風寒溼氣而成痺也。”

二、病機

痺證病機主要為外邪痺阻肢體經絡,氣血執行失暢。風寒溼熱外邪,侵襲肢節、肌肉、經絡之間,以致氣血執行失暢,而為痺證。由於感邪性質有偏勝,症狀表現亦不一。如風邪偏勝者為行痺,疼痛遊走不定,痛位偏上;寒邪偏勝為痛痺,疼痛劇烈而有定處,經脈拘急攣縮,感寒則甚,得溫則減;溼邪偏勝為著痺,可見腫脹、重著、酸楚疼痛,病位多偏於下;熱邪偏勝為熱痺,故關節紅腫灼熱,痛不可近。其中風溼痺阻更是病情遷延反覆的重要因素,因痺證常以風為主導,而溼無定體,為病纏綿,若風溼與寒熱之邪相合,互為搏結,更難速化。

病理性質病初以邪實為主,病久邪留傷正可致虛實夾雜。因病變初起是感受風寒溼或風溼熱邪,病程短,發病快,來勢急,正氣未傷,故以邪實為主。病若不解,寒熱之間每易轉化。如陰虛陽盛之體感受風寒溼邪,寒從熱化或邪鬱化熱,則可轉為溼熱痺阻證,甚至熱毒痺阻;而溼熱痺阻證,經治熱去溼留,或陽虛陰盛之體,熱從寒化可轉為風溼痺阻或寒溼痺阻之證。若病邪偏寒,而機體陽氣偏盛,或病邪偏熱,而機體陰氣偏盛,則易產生寒熱錯雜之證。風寒溼熱之邪,經久不去,勢必傷正。因於風寒溼者,易傷人之陽氣。陽虛則寒溼之邪稽留關節,遷延不愈,且因正虛而反覆感邪,日久則損傷氣血,表現氣血不足之候。因於風溼熱邪者,熱從火化,則易傷陰耗液,表現為肝腎虧虛之候。此時,邪未盡而正氣已傷,體虛邪實而呈虛實夾雜之候。此外,由於風寒溼熱之邪阻痺經絡關節,影響氣血津液的執行,可導致痰、瘀的形成;也可因肝腎虧虛,氣血不足,使氣血津液執行無力,痰阻成瘀。痰瘀互結者,可表現為關節腫大強直變形,功能障礙,病情更為纏綿難治。

病位初在肌表經絡,久則深入筋骨。若病邪留戀或反覆感邪,久病不愈,或受邪較重,病邪由表及裡,由經入髒,即可形成頑固而難愈的“五臟痺”。如表現為心悸、心慌、氣喘的心痺;或肢軟、肌瘦無力的脾痺;腰背僂曲不能伸直、或關節變形的腎痺等。其中尤以心痺多見,如《素問·痺論》指出:“脈痺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心。”“心痺者,脈不通,煩則心下鼓,暴上氣而喘。”

【診斷與病證鑑別】

一、診斷依據

1。臨床表現為肢體關節肌肉疼痛,屈伸不利,或疼痛遊走不定,甚則關節劇痛、腫大、強硬、變形。

2。發病及病情的輕重常與勞累以及季節、氣候的寒冷、潮溼等天氣變化有關,某些痺證的發生和加重可與飲食不當有關。

3。本病可發生於各年齡,但不同年齡的發病與疾病的型別有一定的關係。

二、病證鑑別

痺證與痿證:

痿、痺雖同是肢體疾患,但兩者臨床表現和病因病機都不同。痿證以手足軟弱無力,患肢肌肉枯萎瘦削為特徵,嚴重者甚至手不能握物,足不能任地,但肢體關節一般不痛,且多發於下肢。痺證則以四肢軀體關節肌肉疼痛為主要臨床特徵,其發病並不僅僅限於四肢,還包括肩、背、脊、腰等軀體部位,但後期關節失用時也可見肌肉瘦削。

三、相關檢查

病變相關部位的骨關節X線和CT等影像學檢查常有助於本病的診斷和了解骨關節疾病的病變部位與病變程度。實驗室檢查如抗溶血性鏈球菌“O”、紅細胞沉降率、C反應蛋白、免疫球蛋白、類風溼因子、抗核抗體、蛋白電泳、血尿酸以及關節鏡等檢查,有助於西醫相關疾病的診斷與鑑別診斷。心電圖、有關血清酶及心臟彩色超聲多普勒等檢查可提示痺證是否內舍入心。

【辨證】

一、辨證思路

1.明辨寒熱病性及邪正虛實

大凡熱證以紅腫灼痛、骨蒸煩熱為特徵,寒證以冷痛徹骨、自覺寒從骨髓中來為特徵。其虛者無非陽氣、陰血損傷,肝腎不足,其實者乃風寒溼熱滯留不去,兼夾痰瘀。

2.分清邪正虛實的兼夾主次

一般來說,痺證新發,風、寒、溼、熱之邪明顯者為實;痺證日久,耗傷氣血,損及臟腑,肝腎不足為虛;病程纏綿,日久不愈,常為痰瘀互結,肝腎虧虛之虛實夾雜證。

二、類證鑑別

辨風、寒、溼、熱、痰、瘀的偏盛:

痺痛遊走不定者為行痺,屬風邪盛;痛勢較甚,痛有定處,遇寒加重者為痛痺,屬寒邪盛;關節痠痛、重著、漫腫者為著痺,屬溼邪盛;關節腫脹,肌膚焮紅灼熱疼痛為熱痺,屬熱邪盛。關節疼痛日久,腫脹侷限,或見皮下結節者為痰;關節腫脹,僵硬,疼痛不移,肌膚紫暗或瘀斑等為瘀。

三、證候

1.風寒溼痺證

症狀:關節肌肉疼痛、酸楚、重著,遊走不定,可伴關節肌肉腫脹、屈伸不利,亦可有肌膚麻木不仁,陰雨天諸症加重,舌苔薄白或薄膩,脈弦緊或濡緩。

病機分析:本證為風寒溼邪留滯經脈,痺阻氣血。風寒溼邪侵襲,留著關節、肌肉,痺阻經絡,氣血執行不暢,故關節肌肉疼痛、酸楚、重著;風者善行而數變,故風邪侵襲而痛無定處;溼性重濁而黏滯,故溼邪留著而腫脹重著;風溼相搏,經絡失和,故關節不利,肌膚不仁;陰雨天寒溼偏重,故諸症加重;苔薄白,脈弦緊為風寒偏重;苔薄膩,脈濡緩為寒溼偏盛之象。

2.風溼熱痺證

症狀:肌膚或關節紅腫熱痛,屈伸不利,步履艱難,或有紅斑結節,或伴有發熱,口渴不欲飲,小便赤黃,舌質紅,苔黃膩,脈濡數或滑數。

病機分析:本證為風溼熱邪壅阻於經絡、關節,氣血鬱滯不通。熱為陽邪,與風溼相合,交阻於經絡關節,故區域性紅腫灼熱疼痛,屈伸不利,步履艱難;邪熱偏重,則見紅斑結節,發熱等;溼熱為患,雖口渴而不欲飲;舌質紅,苔黃膩,脈濡數或滑數,皆為溼熱之象。

3.痰瘀痺阻證

症狀:肌肉、關節刺痛,固定不移,或關節肌膚紫暗、腫脹,按之稍硬,肢體頑麻或重著,或關節僵硬變形,屈伸不利,有硬結、瘀斑,舌質紫暗或瘀斑,苔白膩,脈弦澀。

病機分析:本證為氣滯血瘀,津凝為痰,痰瘀互結,深入骨骱、經隧。痰瘀留阻經絡、關節、肌肉,瘀阻脈絡,故肌肉關節腫脹刺痛;痰瘀留於肌膚,則見痰核、硬結或瘀斑;邪氣深入筋骨,致骨變筋縮,關節僵硬變形,難以屈伸;痰瘀阻滯,經脈肌膚失去氣血榮養,故肢體肌膚頑麻不仁;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舌苔白膩,脈弦澀,為痰阻血瘀之徵象。

4.久痺正虛證

症狀:痺證日久不愈,肌肉、關節疼痛腫大,僵硬畸形,肌肉瘦削,兼見腰膝痠軟,脊以代頭,尻以代踵,畏寒喜暖,手足不溫,或骨蒸勞熱,自汗盜汗,口渴不欲飲或飲不多,舌質紅或淡,苔薄或少津,脈沉細弱或細數。

病機分析:本證為邪戀正虛,肝腎虧損,筋骨失養。肝主筋,腎主骨,肝腎兩虛,筋骨失於濡養,故肌肉、關節疼痛,久則僵硬畸形,甚則脊以代頭,尻以代踵。偏陽虛者,則畏寒喜暖,手足不溫,自汗;偏陰虛者,則骨蒸勞熱,盜汗;舌脈所見,亦為肝腎虧虛之象。

從痺證的病變過程來看,風寒溼痺證、風溼熱痺證多見於病之初起,病之日久不愈,則可見痰瘀痺阻證和正氣虛痺證。體虛者亦可起病即見風寒溼痺證、風溼熱痺證與正氣虛痺證相兼。病之較久,因病邪隨體質從化或鬱化,可呈現寒熱錯雜證。

【治療】

一、治療思路

1.以宣痺通絡,扶正補虛為治療原則

痺證的治療原則為宣痺通絡,扶正補虛。宣痺通絡是治療痺證的基本原則,臨證可根據具體情況,施以祛風、散寒、清熱、除溼、活血、化痰諸法。病久正虛者,則配伍益氣養血,培補肝腎,以扶助正氣。

2.寒熱既應分治,也須相機合伍

風寒溼偏盛,治宜祛風、散寒、除溼;內寒明顯者,應溫經助陽散寒。風溼熱偏盛,治宜祛風、清熱、除溼;溼遏熱伏者,當疏散宣化,分消三氣。至於寒熱錯雜者,又當溫清並施;寒初化熱者,應溫中有清;寒溼已趨熱化,則宜清熱之中兼有宣通。

3.久痺治本顧標,益腎補氣養血

久痺寒傷陽氣,熱耗陰血,傷筋損骨,病及肝腎,正虛邪留,可見肝腎不足、氣血虧虛證候,故當扶正祛邪,治本顧標,如外邪觸發,又須標本兼顧。

痺證日久,反覆消長,可見筋痿骨弱廢用,脛瘦腿軟而膝部腫大,腰脊痠痛,脈細,治當培補肝腎,強壯筋骨。肝腎同源,補腎即可益肝,故扶正蠲痺尤重益腎。益腎當以溫養精氣,平補陰陽,強壯腎督為基礎。

二、基本治法

1.祛風散寒,除溼通絡法

適應證:風寒溼痺證。

代表方:薏苡仁湯加減。

常用藥:羌活、獨活、威靈仙祛風除溼;桂枝、川烏溫經散寒;蒼朮、薏苡仁苦溫燥溼;當歸、川芎活血通絡。

加減:偏於風盛,關節疼痛遊走,重用羌活,加防風、秦艽、青風藤等祛風以勝溼,或以防風湯加減;偏於寒盛,關節疼痛固定,拘急冷痛,加細辛、制草烏等溫經散寒,或以烏頭湯加減;溼邪偏盛,關節腫脹,重著不利,加防己、茯苓、豬苓、蠶砂等除溼;關節疼痛較甚,加伸筋草、透骨草、尋骨風溫經通絡。

2.清熱通絡,祛風除溼法

適應證:風溼熱痺證。

代表方:白虎加桂枝湯合宣痺湯加減。前方祛風清熱通絡,用於風熱偏盛,高熱口渴,汗出煩悶,脈數者;後方清熱除溼通絡,用於溼熱阻絡,下肢關節腫痛,舌苔黃膩者。

常用藥:桂枝、防風解表散邪,通陽宣痺;知母、石膏甘寒清熱;黃柏、防己、薏苡仁、蠶砂、滑石、赤小豆清熱利溼;金銀花藤、連翹、梔子清洩鬱熱,清利溼熱。

加減:面板出現紅斑結節者,加生地黃、赤芍、丹皮、丹參、凌霄花清熱涼血;表證明顯,惡風,發熱,咽痛等,可加用清熱解表之品,如牛蒡子、桑葉、虎杖等。邪熱化火,壯熱煩渴,關節紅腫熱痛,舌紅少津,治當清熱涼血通絡,用犀角散加減,藥如水牛角、黃連、梔子、升麻、茵陳、金銀花、連翹、生地、防己等。

3.化痰祛瘀,搜風通絡法

適應證:痰瘀痺阻證。

代表方:雙合湯合桃紅飲加減。前方養血活血,健脾化痰,標本兼顧,用於痰瘀阻絡之證;後方活血化瘀,祛風通絡,用於痺證日久,瘀血阻絡之證。

常用藥:桃仁、紅花、當歸、川芎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白芍養血和營;半夏、陳皮、白芥子燥溼化痰;茯苓健脾除溼;威靈仙祛風通絡。

加減:痰留關節,皮下有結節,加膽南星化痰散結;痰瘀不散,疼痛不已,加炮穿山甲、白花蛇、全蠍、蜈蚣、地龍搜剔絡道;痰瘀化熱,區域性紅赤,加連翹、金銀花藤、黃柏、丹皮清熱;關節、脊柱僵硬、強直、變形,疼痛較甚,加乳香、沒藥、血竭、蘇木、延胡索活血祛瘀止痛;關節屈伸不利,加油松節祛風化溼,舒筋活絡;如關節漫腫而有積液,可加用小量控涎丹祛痰消腫,每日服1。5g,連服7~10日,為1個療程,可分2次在餐後服下。

4.培補肝腎,通絡止痛法

適應證:久痺正虛證。

代表方:獨活寄生湯加減。

常用藥:獨活、桑寄生祛風溼,補肝腎,強筋骨,除痺痛;防風、秦艽祛風化溼止痛;桂枝、細辛溫經通絡;牛膝、杜仲補益肝腎;人參、茯苓、甘草健脾益氣;當歸、川芎、生地黃、白芍養血活血;甘草調和諸藥。

加減:偏於腎陰虛者,加枸杞子、山萸肉、首烏、桑椹、女貞子、墨旱蓮等滋補腎陰;陰虛內熱,低熱不淨,加青蒿、鱉甲、地骨皮等養陰退熱;偏於腎陽虛者,加鹿角片、仙靈脾、仙茅、肉蓯蓉溫腎助陽。痺證久治不愈,遷延日久,致氣血兩虛,氣短乏力,面色少華,易於汗出,舌質淡,脈細弱者,治當益氣養血,和營通絡,可用黃芪桂枝五物湯加減,藥如黃芪、人參、當歸、白芍、桂枝、大棗、甘草等。久病遷延,加鹿銜草、石楠藤、金雀根、徐長卿祛風溼,強筋骨。

三、復法應用

1.溫經散寒,清熱除溼法

適應證:寒熱錯雜證。症見關節灼熱腫痛,而又遇寒加重,惡風怕冷,苔白罩黃,或關節冷痛喜溫,而又手心灼熱,口乾口苦,尿黃,舌紅苔白,脈弦或緊或數。

代表方:桂枝芍藥知母湯加減。

常用藥:桂枝、防風、秦艽、羌活祛風勝溼,溫經通絡;麻黃、細辛溫經散寒;蒼朮、木防己、晚蠶砂除溼宣痺;芍藥、知母、黃柏、忍冬藤清熱化溼通絡。

2.益氣養血,祛風除溼法

適應證:正虛痺證。症見關節疼痛,時輕時重,或呈遊走性,或酸楚重著,或肌肉酸楚,或氣候變化、勞倦活動後加重,形體消瘦,神疲乏力,肌膚麻木,短氣自汗,面色[[!NFBE2]]白,指甲淡白,頭暈目眩,舌淡苔薄,脈細弱。

代表方:黃芪桂枝五物湯加減。

常用藥:黃芪、黨參益氣;當歸、白芍養血活血;桂枝和營通絡;川芎、薑黃、雞血藤、天仙藤行氣和血通絡,此即“氣血流暢,痺痛自已”之意;羌活、獨活、防風祛風勝溼。

四、其他療法

1.單方驗方

(1)老鸛草、豨薟草各30g,水煎服,每日2次。具有溫經散寒,通絡止痛之功,用於風寒溼痺證。

(2)豨薟草30g,桑枝30g,嫩柳枝15g,嫩槐枝15g,水煎服,每日3次。具有清熱消腫,通絡止痛之功,用於風溼熱痺證。

2.常用中成藥

(1)獨活寄生合劑:功能與主治:補肝腎,益氣血,祛風溼,止痺痛。用於風寒溼痺兼肝腎虧虛、氣血不足者。用法與用量:每次10~20ml,每日3次,口服。

(2)小活絡丸:功能與主治:溫經活絡,搜風除溼,祛痰逐瘀。用於風寒溼痺兼痰瘀痺阻者。用法與用量:每次1丸,每日1~2次,空腹用陳酒或溫開水送服。

(3)當歸拈痛丸:功能與主治:清熱除溼,祛風通絡。用於風溼熱痺證。用法與用量:口服,每次9g,每日2次。

(4)風溼馬錢片:功能與主治:祛風除溼,活血止痛。用於風寒溼痺、頑痺。用法與用量:口服,成人每次4片,每日3次,空腹溫開水送服。7歲以上小兒服成人1/2量。

(5)尪痺沖劑:功能與主治:補益肝腎,祛風活血,通絡止痛。用於正虛邪實之尪痺。用法與用量:每次10~20g,每日3次,開水沖服或送服,3周為1個療程。孕婦慎用。

(6)正清風痛寧:功能與主治:祛風除溼,活血通絡,消腫止痛。用於風寒溼痺證。用法與用量:口服,每次3~4片,每日3次,1個月為1個療程,可連續服用2~3個療程。

五、臨證勾要

1.結合病位、病證特點用藥

痺證病在肢體關節,而部位不一,故應注意病位所在選藥。若病在上肢、頸項,偏寒用片薑黃、桂枝、防風、葛根,偏熱用桑枝、秦艽;病在下肢、腰背,偏寒用獨活、鹿角霜、杜仲、川斷,偏熱用桑寄生、蠶砂、防己、牛膝;病在四肢關節,偏寒用千年健、威靈仙、伸筋草、松節,偏熱用豨薟草、路路通、海桐皮。再者,藤類藥善走經絡,選用相應的藤類藥通絡引經,可使藥物直達病所,以增強藥效。如祛風通絡用青風藤、海風藤、絡石藤、絲瓜絡,清熱通絡用忍冬藤,補虛和血通絡用雞血藤、石楠藤,祛溼通絡用天仙藤。

2.遣藥重視溫通辛散

痺證總因經絡血脈不通,津血凝滯,而痰濁瘀血皆屬陰類,故臨證處方用藥還應重視溫通辛散,以增強藥效,一般可用桂枝、細辛、麻黃;病情頑固者,則非大辛大熱之烏附難以取效。再者,風溼熱邪相搏,溼遏熱鬱,配伍溫通辛散之品可助疏散宣化,分消三氣,如石膏之分別與桂枝、麻黃、蒼朮配伍,即寓此意。從臨床實際來看,熱痺患者其證候表現常兼四末清冷、遇寒皮色青紫,推究其因,實由熱鬱於內,陽氣痺阻而不能通達四肢所致。故縱治熱痺,開痺通絡亦必不可少,在大隊清熱蠲痺養陰藥中,適當配以上述擅長通痺止痛之辛溫藥物,則溫燥之性得制,而通痺止痛之力仍存,並可辛散絡中鬱熱,一方之中,藥性相悖,卻有相反相成之妙。臨證切不可誤認為必具寒熱錯雜之證,方能配合溫通辛散之劑。

3.頑痺當用蟲類搜剔

頑痺因三氣與痰瘀互相搏結為患,內外相合,風寒溼熱、痰濁、瘀血深伏骨骱關節,氣血凝澀不行,經絡閉塞不通,故痛勢頑固,纏綿難愈,非借蟲類藥不足以走竄入絡,搜剔逐邪。前人所謂“風邪深入骨骱,如油入面,非用蟲類搜剔不克為功”即是此意。臨證對於應用一般祛風溼、消痰瘀藥物效果不顯者,可佐以透骨搜絡之蟲類藥,取效最捷,藥如穿山甲、土鱉蟲、全蠍、蜈蚣、烏梢蛇、白花蛇、地龍等,皆可據症選擇應用。如活血行瘀用穿山甲、土鱉蟲,而穿山甲“其走竄之性無微不至”,尤善療痺;搜風剔絡用全蠍、蜈蚣,而蜈蚣對僵攣腫脹又勝一籌;祛風除溼用烏梢蛇、白花蛇,烏梢蛇效雖略遜,而性平無毒;祛風化痰用殭蠶;清熱通絡用地龍;祛風解毒用露蜂房等。蟲類藥功用同中有異,各有所長,應予辨證選用,若能應用得當,對緩解疼痛,改善關節功能,頗有裨益。

4.謹慎應用有毒藥物

臨證治療痺證應用辛熱性猛、蟲類毒藥的機會較多,必須謹慎掌握,密切觀察,切忌孟浪,追求急功,總應“以知為度”,注意“衰其大半而止”。

蟲類藥大多有毒或小毒,能破氣耗血傷陰,故用量宜輕,一般不宜過於持續久服,可間歇給藥或數藥交替選用,體虛者應與扶正補益藥配伍使用,亦有虛體患者或產後得病用之而痛反劇者。若體虛甚或反見過敏者,則應慎用。

川烏、草烏為治寒痺之要藥,但大辛大熱有毒,一般均應制用,若症狀仍難改善,可改用生川烏、生草烏,宜由小量開始遞增,先各用1。5g,煎煮時間應長,達1~1。5小時,可加甘草同煮以緩毒性,若藥後出現唇舌發麻、頭暈、心悸、脈遲有歇止者,皆為毒性反應,即應停藥,並用甘草、生薑各15g煎服解毒。

馬錢子苦寒,有大毒,善通經絡,消腫散結止痛,治痺有專功,多為炮製後入丸散中用,單用散劑每日0。3~0。6g,過量見牙關僵硬,手足攣急,或強直性痙攣等毒性反應者,用肉桂、甘草各6g煎服解毒。

洋金花辛溫有毒,但療痺止痛有顯效,多用作散劑,每次0。1~0。15g,每日2次,入煎可用0。3~0。5g,過量可見煩躁不安、口渴、步履不靈、幻覺、痙厥、神昏等毒性反應,可用防風10g,桂枝10g或甘草10g煎服解毒。

雷公藤苦有大毒,為治尪痺專藥,可從小劑量開始,從5g遞增至15g,去皮,先煎1小時減毒,以復入辨證方中為好,持續服用過久對肝腎功能及造血系統有損害,婦女可致閉經,故以間歇應用為宜。過量可見吐瀉腹痛等反應,除洗胃、灌腸外,可飲生萊菔汁或用萊菔子100g煎服解毒。

【特色經驗】

一、臨證經驗

1.風寒溼熱雜合,當審外受內生

就痺而言,外邪作用於人體發病後,在其久延不愈、反覆消長過程中,外入之邪未必始終羈留不去,每因內外相引,同氣相召,導致風、寒、溼、熱內生,成為久痺的病理基礎。若復感外邪,又可促使病情愈益發展加重。具體言之,外風可引觸身中陽氣變生內風,外寒鬱傷陽氣可生內寒,外溼困遏則內溼難化。若經絡先有蓄熱,復加外受客熱,又可內外合邪致病。由此可知,風、寒、溼、熱既是致病原因,更是重要的病理因素。一般而言,急性病期或慢性轉為急性發作期,多以外邪為主導,而慢性緩解期則內生之邪已經成為持續為病的重要條件,治法方藥雖無大異,而又不盡相同。

2.明辨寒熱病性,識其錯雜轉化

風為六淫之首,百病之長,故痺證常以風為主導,兼夾他邪傷人;溼無定體,為病纏綿,若與寒、熱病邪相合,互為搏結,更難速化,從而導致病勢的持續反覆。據此可知,風溼二邪尤其是溼邪,實為致病的基礎,每因與寒或熱相合而異性,而臨證辨寒熱的病性所屬,有其特定意義。區別風寒溼痺、風溼熱痺兩大類別,實是重要的原則。

進而言之,寒熱既需明辨,又不可截然分開,其間尚有兼夾、消長、轉化的關係。如寒鬱每可化熱,而素體陽盛者尤易從化;若熱去溼留,素體陰盛者,又可轉從寒化。他如經絡蓄熱而客寒外加,寒溼久痺而外受客熱,均可呈現寒熱錯雜之證。同時,在兼夾、轉化過程中,寒熱二邪還會表現消長主次的動態變化,審此對辨證用藥至關重要。

3.區別邪正緩急,注意虛實主次

虛實之辨當從邪正標本緩急,病之新久著眼。新病以邪實為主,自應祛邪為先,區別風寒溼熱偏勝施治。若素體陽氣偏虛,衛外不固,既可招致風寒溼邪入侵發病,也是病邪隨體質而從化的重要內因。另一方面,素體陰血不足,經絡蓄熱則是風溼熱邪入侵發病及病邪從化的內在原因。表明在標實的同時每亦寓有本虛,若寒邪重傷陽氣,陽虛氣弱,則寒溼更易逗留,鬱熱耗損陰血,陰虛則溼熱自內滋生,構成久痺的病理基礎。久痺,邪留傷正,雖曰由實轉虛,但純虛無邪者實屬罕見,一般多為因實致虛,且正虛每易反覆感邪而致急性發作,表現為實多於虛,緩解期則表現虛中夾實,故虛實雖然夾雜,而又主次有別。

二、驗案舉例

陳某,男,57歲,教師。四肢關節反覆腫痛1年,曾住本市某醫院診斷為類風溼性關節炎,迭進中西藥治療效果不佳,已全休半年,長期服用地塞米松0。75mg,每日2~3片。刻下四肢關節疼痛不已,上肢為著,腕、指小關節尤甚,紅腫灼熱,手指梭形腫脹,區域性色素加深,形體消瘦,步履困難,口乾苦,舌苔黃厚膩,前半中空,舌質暗,脈小弦滑。檢查:類風溼因子陽性,血沉140mm/h。從風溼熱毒留著,痰瘀互結治療。投清熱化溼、解毒宣痺之劑。處方:秦艽、防己、鬼箭羽、白薇各12g,防風、黃柏、蒼朮、炙殭蠶、廣地龍各10g,蒼耳草20g,炮山甲6g。

服藥8劑,腫勢減輕,疼痛好轉,原方加生地12g,炙全蠍3g,烏梢蛇3g以養陰除痺,再投30劑。

經治病情穩步好轉,腫痛顯減,但覺酸楚,關節活動恢復正常,苔化未盡,舌紅中空,脈小弦數。證屬溼熱不淨,陰傷氣耗之候。處方:生黃芪、生地、土茯苓、透骨草各15g,石斛、木防己、漏蘆各12g,廣地龍、烏梢蛇、黃柏、知母、當歸各10g,炙全蠍3g,炒蒼朮6g,炮山甲5g。25劑。地塞米松減至每日0。75mg。

藥後關節腫痛基本消失,精神亦振,納佳,寐安,唯上午覺肢體酸楚,苔脈如前。久痺正虛,溼毒不淨,氣血痺阻,前方去透骨草、木防己、漏蘆,加五加皮、鬼箭羽強筋通絡,停用激素。藥服20劑,肢體酸楚減輕,查血沉25mm/h,予原法鞏固。爾後2年,間斷服用培本除痺之劑,並能恢復工作。

按:本案證屬熱痺、頑痺,因風溼熱毒留著,痰瘀互結,傷陰耗氣所致,為實中夾虛之候,故先從標治,予祛風、化溼、清熱解毒、化痰、祛瘀之劑,病邪漸退,正虛較顯時分步加入養陰益氣之品扶正,若起手即大劑補益恐有助邪之弊。

【預後及轉歸】

痺證治療及時,病邪得以祛除,預後多佳。若失治誤冶,或治不徹底,或攝生不當,反覆感寒受邪,均可使病情日漸加重,遷延不已。日久可見關節腫脹畸形,甚至腰背強直變形。若影響功能活動或損傷內臟,預後較差。

【預防與調護】

平素應注意防風、防寒、防潮,避免居住潮溼之地;注意生活調攝,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有助於提高機體對病邪的抵禦能力。

痺證初發,應積極治療,防止病邪傳變。病邪入髒,病情較重者應臥床休息;關節畸形者,活動宜緩慢,防止不慎跌僕而致骨折;久病患者,往往情緒低落,容易產生焦慮心理,需開導病人,使其保持樂觀心態;發作期宜素半流飲食,忌油膩、辛辣;肢體活動不利,且病情穩定者,可加強肢體功能的鍛鍊,但須注意循序漸進,活動量適宜。

中醫痺證有哪些症狀?大美神州2018-08-12 14:50:41

就是類風溼性關節炎,和風溼性關節炎,很多大醫院喜歡看這病,卻又治不好,讓病人源源不斷的很裡送錢,只能用傳統療法可以根治,西醫為代表的是北京協和醫院,和中醫湖北洪湖中醫院,有六層左右的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