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姓氏的來歷?使用者21517018969672020-01-02 15:53:10

遊氏源自姬姓,望出廣平(今河北省雞澤東南),是中國的顯姓世族之一。 據古代傳說文獻表明,在中華民族的發源地黃河中、上游地區,最先是黃帝和炎帝為首領的兩個部落結成的聯盟。傳說始祖軒轅黃帝生有二十五個兒子,其中有功德者十四人被 “胙之土而命氏”,分為十二姓,即:姬、姞、酉、祁、己、滕、箴、荀、任、僖、儇、依。其後,子孫瓜瓞綿綿,又衍生出若干個子姓。在最初的母系社會裡,“姓”表示母系,氏是姓之支派。氏的本義為“支”、或“歧”,用於區別後代子孫之所出。我國曆史上最早記載的姓氏大約從周代開始,其目的是為了區別不同的家族、地位和出身。在古代皇帝諸子的姓氏中,以姬姓最為鼎盛,屬於名門望族。歷史上的姬姓曾分衍出61個屬地,共432個氏(分支)。 春秋戰國時期,周、鄭、晉國皆有遊氏,史稱鄭公子偃為遊氏肇姓始祖。從公元前632年至鄭國滅亡(公元前376年)的250多年間,遊氏作為當時鄭國的顯姓世族,名滿天下。史載:遊氏肇姓始祖子游乃鄭穆公第八子,系黃帝的第四十代孫,約生於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2年),號宣子,公元前585年被封為鄭國悼公相,即鄭相國(今河南省新鄭)。鄭相國傳有兩個兒子,長子公孫蠆,次子公孫楚。公孫蠆在鄭簡公七年被封為司馬,簡公九年累封為相。公孫蠆生有二子,長子皈,字子明;次子吉(公元前574-公元前506年),字世叔,號太叔,任過鄭國正卿。皈、吉皆用王父之字氏“遊”。所以,遊氏的發祥地即今河南省境內, 是黃帝的嫡派子孫。秦漢以後,遊氏從其發祥地河南向外播遷,始遷地為河北廣平。晉及十六國期間,遊氏著望於廣平郡,與宋、焦、談,並稱為廣平“四大姓”,直至隋唐年間廣平一直成為遊姓蟠居和繁衍的中心,此間的遊氏名人大多出自廣平家族。如,十六國時的樂浪太守遊鮮、廣平太守遊幼、北魏禮部尚書遊明根、尚書右僕射遊肇等,故今祖國各地包括東南沿海一帶頗多“廣平遊”、“廣平堂”之號。 南宋初期著名歷史學家鄭樵(1104-1162年,莆田人)的著作《通志·氏族略》將遊姓歸入“以字為氏”之列,稱“遊氏,姬姓,鄭穆公之子公子偃,字子游,其後以王父字為氏。鄭大夫遊吉裔孫尋,漢御史中丞,後漢有遊因,前趙有遊子遠,前燕有遊宗,皆為股肱之任。” 古書《交際大全》“郡望篇”亦載道:“遊氏廣平、馮翊,聲實俱茂(雅),秀美而文(吉),清德重名(酢),善詩卓識(誠之),獨步六朝之伯始(肇),並肩三辟於高閭之(明根)。” 可見遊姓源遠流長,在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展史上曾抒寫了壯麗的詩篇。作為遊姓後代,我們應當為祖宗創造的歷史輝煌和姓氏感到驕傲與自豪。 遊氏入閩始祖遊植、遊匹 據史料記載,早在先秦以後,我國中原人民就已開始遷徙入閩。從已發掘的譜牒表明,廣平遊氏南下入閩始於唐,而盛於宋,如匹公九世孫、宋代卓越的理學家、政治家、教育家、書法家、詩人遊酢(字定夫,1053-1123年)就是福建遊姓最傑出的代表人物。繼遊酢、遊醇兄弟之後,南宋時期的遊倪、遊開、遊儆、遊九言以及明代的遊樸、遊居敬(1059-1570)等都是遊氏俊傑。 翻開莆田市荔城區西天尾鎮《莆田紫霄圭浦遊氏家乘》,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以下記載: “吾宗自西晉迄隋世居廣平任城,唐中葉植、匹二公兄弟自任城、潁州徙婺源後徙入閩,分為二支,植公居閩莆田紫霄是為南支始祖,匹公居閩建陽長平是為北支始祖。” “植公仕唐中葉,為泉州別駕轉大理寺評事,樂莆田紫霄巖山水遂家焉,是為南支始祖。匹公與植公胞兄弟,別號金玉,一雲字五丈。建陽譜載其博通地理諸書,卜居建陽長平,後裔極盛,殆以精於堪輿而地靈人傑。” 另據遊匹公的第十三世孫一鶚公於宋朝淳熙丁未(1187年)六月所作之《遊氏源流序》稱: 五丈者,乃遊肇尚書八葉之孫也!其始居南京,兄弟四人,位實居長,三弟俱入仕,而五丈素稱文雅,乃不見用,喟然嘆曰:“道之興廢,莫非命也!”遂博考陰陽地理之書,周遊四方,至長平視其山水之勢而曰此間山富水貴,若久居之,子孫當盛且富,因草治屋宇於洲坊而居焉。是時,長平皆虞公所有,號曰“虞公墩”。虞公乃世居洲頭,每因暴水所患,思欲徙矣,聞五丈善陰陽之術,問之曰:“吾居瀕水,不宜久居,煩擇佳所而移之。”五丈曰此地可矣!公弗聽,竟移之。已而,五丈公遂娶虞氏,生一子曰吳,性質頗美。國朝興,封卿將,後遷鎮使,娶陳氏,生二子。遊氏本支自此蕃衍,虞公墩遂易為“遊坊”矣。自時厥後,簪紱盈朝,兄弟俱入太學,而御史出典四名,至九世孫酢與兄醇俱受業於伊洛之門,致程夫子之嘆,發明正學,載道而南歸者。又有高捧鄉書、題名雁塔,如今日之紆朱曳紫者,未歷列舉,族系源流端有來矣! 關於遊氏先祖入閩,各地史志記載多有異同,一說是以江西為中心,然後播遷入閩;一說是途經江蘇而後入閩;另有一說乃因 “黃巢起義,兵荒馬亂”,遂從河南固始啟程遷徙入閩,有“道保(匹公)居建陽,德保(璸公)居莆田,定保(植公)居長溪,分三線同時入閩。”由此可見,遊氏的根基是在中原,入閩的年代是在唐末,已知入閩始祖有遊植、遊匹二兄弟,這就是史傳的南支(莆田)、北支(建陽)之說。 南支發祥地莆田圭浦 始祖評事植公卜居象峰圭埔,四傳至彖公(字啟易,唐太常卿),彖公傳有六子,長子維善、次子士龍、三子載陽、四子啟初、五子士騏、六子維禎,象峰圭埔遊氏自第五世起析分七房: 璜山房 (至第十二世起又各自分支) 端明房 (又有倉口房) 壺南房 沙坂房 南海房 (廣東南海縣) 湄江房 山美房(即秀嶼房) 前四房為太常卿長子維善公元子游瑀的後裔,後三房為太常卿次子士龍公長子游瓘的後裔,瑀公的另一支脈嗣後從圭浦開拔江口錦市直街。譜曰:維善公六傳至象州刺史輔公,輔公生二子,長曰昺、次曰旭,昺公官永豐判官,元子棠(字致慶,一字鍾慶),宋理宗賜封涵江書院山長(編者注:書院中授徒講學教師的敬稱,山長總領院務),從圭浦徙家涵江學宮旁是為璜山房之祖;昺公次子一龍公(字叔雨,號致真,宋嘉定辛未進士,官漳州刺史,僑居廣東順德)嫡孫振甫居象峰圭埔、惟明公居壺南是為壺南房之祖。太常卿次子士龍、季子廣(字致政),從圭浦徙涵江沙坂村是為沙坂房之祖;士龍公,五傳至仕元公,生有四子:長子允之,字信夫(宋隆興元年即1163年進士),乃居圭浦;允之公三傳至霆公,名一鳳,號伯雷(宋紹定二年進士),徙廣東南海之鼎安為南海房之始祖。仕元公次子伯絢,字素夫,(宋乾道五年進士)三傳至一虁,從沙坂徙醴泉(又稱醴泉半島、東莊)為湄江房之祖。之後,仕元公第三子拔之,先自沙坂徙醴泉是為山美房即秀嶼房之祖(據秀嶼提供的族譜表明遷徙的原因可能是為了躲避金難)。拔之公傳有五子:長子晃、次子昱、三子昶、四子景、五子冒,其後代播居秀嶼、前雲、莆頭、東沁、蕭林、後江仔以及靈川鎮東港、仙遊等地。 莆田秀嶼是遊氏的聚居地。明洪武三十年(1398年)秀嶼人口已逾一萬,遊姓為第一大姓。據《鰲城志略》稱:“遊、劉各出千人丁,漁船、商船逾400只,歲得海利二十萬,韶華甲宇莆之東南,嗣是人文蔚起,相繼登甲者彬彬,舉鄉科者濟濟,遊國學、列明經者拔茅而匯進,而崇禎間游泮水者計七十餘人,其集織並武弁畢加總兵官銜者指不勝屈。大抵山石峭奇,鍾靈毓秀,故降生人傑也!”但由於戰亂頻仍,秀嶼遊氏後裔向外遷徙的亦不在少數。嘉靖年間(1522-1566),東南沿海六省皆遭倭寇塗炭,百姓苦不堪言。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倭患重心移至福建沿海,北至福寧州的霞浦,南至漳州的詔安,千里海岸幾乎遍遭倭寇鐵蹄蹂躪,被倭寇攻陷的縣城先後有福清、莆田、南安、詔安、福安、永春、永福(永泰)、安溪、南靖、寧德、壽寧等,其中尤以莆田(興化)為烈,前後遭倭寇侵擾十六次之多,迫使明王朝急令對倭作戰屢建戰功的戚繼光(1528-1587,字元敬,號南塘,山東蓬萊人)率部馳閩抗倭,經過三年多的圍追堵截,直到明嘉靖四十三年甲子(1564)二月,戚家軍才基本上肅清了福建境內的倭患,福建人民才得以安居樂業。 值得一提的是,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冬季,倭寇攻佔興化府城長達六十天,鐵蹄所到之處燒殺搶掠,血流成河,僅被林兆恩(1517-1598年,號龍江,莆田人,奉三一教主)收埋的屍體就有三萬多具。所以,居住在莆田以及秀嶼周邊的遊氏後裔為了躲避倭患,紛紛外逃。清順治十一年乙未(1654年)12月6日,秀嶼城被海寇郭爾隆及其寇黨攻破,遊姓子民又進行了一次大遷徙。誠如《鰲城志略》描繪的那樣:“居民自南而北奠定其所,而聚宿於福寧之三沙者十分之七漂凍淪飢餓……,並有許多人流落廣東或臺灣一帶淪為異鄉客。”據浙江省遊氏宗親理事會理事遊壽澄(平陽人)《浙江省遊氏宗譜序》稱:“今浙江南部玉環、瑞安、平陽、蒼南四縣市的遊氏先祖是在明朝萬曆、崇禎年間自福建漳州府龍溪縣逃難而來的。”這場災難就是綿延二十年之久的倭患。 另據漳州市尾遊家廟碑文載:“吾遊氏之先,河南光州固始人也,自唐入閩,基於寧,後分處長樂、莆田,由莆而泉,泉而漳。洪武年初,諸昆弟散居金浦,惟我深源公肇祖擇裡裕後,婿於林,生兩男,數傳蕃衍”。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從莆田、秀嶼逃亡流落到泉州而後奔赴漳州及浙南一帶謀生的遊姓難民。 遊氏入閩始居地圭浦在今莆田市荔城區西天尾鎮紫霄巖下,據《紫霄形勝》雲:“紫霄巖在九華山東北,林麓蔥蔚,岩石屹起,似有凌霄之勢,常帶紫氣,故名。初入有雷轟石、有琉璃峽、宋舜卿書,又有羅漢洞,有石鼓、有仙橋、仙人冢諸勝,巖下有一峰,峰形如象,故名象峰,下有圭浦,評事公入閩卜居於此,至今土名猶稱遊巷山。” 據《莆田縣誌·氏族志》載“唐中葉時,大理寺評事遊植為泉州別駕,道經莆陽,愛紫霄之勝,卜居山下後浦村,子孫聚族於是,其散居東門者科甲最盛……” 《續莆陽比事》一書亦載:“遊氏三世四科甲,即遊日章、遊日就、遊伯槐、遊叔驊,祖孫、父子、兄弟、叔侄皆中進士。”